Original Articles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Expand
  •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Received date: 2010-01-01

  Revised date: 2010-07-01

  Online published: 2011-04-25

Abstract

This paper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disciplines of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alyzes the related research progress, major achievements and their social impacts, and prospects for the new innovative research tasks and scientific propositions in the fields of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n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future, there will be an obvious trend of regionalized and base-oriente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lso an increasing trend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s such,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innovative researches o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ed and balanced rural-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balance between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social issues, and to appropriate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order to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geographers should continue the tenet of geography research serv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nd solving new problems under new situations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meeting the needs of national strategies.

Cite this article

LIU Yansui, LONG Hualou .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1 , 30(4) : 409 -416 . DOI: 10.11820/dlkxjz.2011.04.003

References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经济地理研究室. 中国农业地理总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2] 张龙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农业地图集》的设计特点. 地理学报, 1991, 46(1): 77-83.



[3] 周立三, 佘之祥. 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 地理学报, 1990, 45(2): 146-153.



[4] 周立三. 农业地理学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 中国地理学会, 地理学与农业.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1-7.



[5] 郭焕成, 姚建衢, 任国柱. 中国农业类型划分的初步研究. 地理学报, 1992, 47(6): 507-515.



[6] 侯学煜. 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7] 张落成. 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战略. 土壤, 1994, 26(4): 179-182.



[8] 郭焕成, 王云才. 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和发展趋势. 经济地理, 1999, 19(6): 1-6.



[9] 吴传钧, 张家桢. 中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 地理学报, 1999, 54(5): 385-390.



[10] 吴传钧, 郭焕成. 中国土地利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4.



[11] 朱震达. 试论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区沙漠化土地整治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地理科学, 1984, 4(3): 179-206.



[12] 刘彦随, 王大伟, 彭留英. 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向. 地理学报, 2004, 59(增刊): 175-182.



[13] 贾中骥. 试论为农田服务的中国山地开发建设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地理科学, 1985, 5(2): 111-122.



[14] 金其铭. 中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 地理学报, 1988, 43(4): 311-317.



[15] 金其铭. 农村聚落地理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地理研究, 1982, 1(3): 11-20.



[16] 金其铭. 农村聚落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17] 金其铭, 董新, 张小林. 乡村地理学.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18] 郭焕成. 乡村地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经济地理, 1988, 8(2): 125-129.



[19] 孙颔.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20] 牛文元. 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1996, 11(4): 293-300.



[21] 石玉林, 封志明. 开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4): 293-298.



[22] 杨友孝, 蔡运龙. 中国农村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评估. 地理学报, 2000, 55(5): 596-606.



[23] 谢高地, 齐文虎, 章予舒, 等. 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资源科学, 1998, 20(5): 7-11.



[24] 刘慧. 中国农业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资源科学, 1998, 20(5): 18-25.



[25] 罗其友. 农业基本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区域调控研究. 经济地理, 1999, 19(3): 78-82.



[26] 周小萍, 陈百明, 周常萍.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及其评价研究. 经济地理, 2004, 24(1): 85-90.



[27] 刘彦随, 吴传钧. 农业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及其理论. 经济地理, 2000, 20(1): 63-68.



[28] 许刚, 佘之祥.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利用与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1, 17(1): 1-4.



[29] 廖允成, 王立祥.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15(1): 51-55.



[30] 李新通. 可持续农业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0, 19(3): 5-10.



[31] 王仰麟. 农业的持续性及其实现的景观途径. 国土开发与整治, 1995, 5(4): 29-37.



[32] 傅伯杰. 黄土区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生态学报, 1995, 15(2): 113-120.



[33] 孙颔, 石玉林. 中国农业土地利用.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4] 于沪宁, 刘昌明. 以水为中心的农业生态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1): 7-17.



[35] 刘昌明. 华北平原农业节水与水量调控. 地理研究, 1989, 8(3): 1-9.



[36] 任鸿遵, 于静洁, 林耀明. 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供求状况评价方法. 地理研究, 1999, 18(1): 39-44.



[37] 郑度.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 地理学报, 1994, 49(6): 481-489.



[38] 薛亮. 把握发展机遇, 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业区划工作.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20(4): 12-14.



[39] 卢良恕. 中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5, 5(2): 27-33.



[40] 卢良恕. 中国农业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软科学, 2000(11): 1-3.



[41] 刘彦随, 吴传钧, 鲁奇.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地理科学, 2002, 22(4): 385-389.



[42] 许越先. 地理学与农业持续发展.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3.



[43] 马忠玉, 成升魁. 论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12(2): 183-192.



[44] 陈国阶. 中国山区农业发展急需转变战略思维. 山地学报, 2001, 19(4): 339-343.



[45] 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组. 农业与发展: 21世纪中国粮食与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7.



[46] 刘彦随, 吴传钧. 国内外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途径. 南京师大学报, 2001, 24(2): 119-124.



[47] 吴传钧. 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48] 郭焕成. 中国农村经济区划.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9] 陆建飞, 王建革, 高德明.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生态农业研究, 1998, 6(3): 66-69.



[50] 李治洪, 吴永兴. 对中国农业产业化的思考与探索. 经济地理, 1998, 18(1): 80-84.



[51] 黎赔肆. 论农业企业化经营. 经济地理, 2000, 20(4): 72-76.



[52] 林拓. 工厂化农业的区域创新系统. 经济地理, 2001, 21(2): 182-186.



[53] 郭焕成, 刘盛和. 二十一世纪中国农业区划研究的主要任务.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1999, 20(4): 38-41.



[54] 邱国锋. 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以梅州为例. 地理科学, 2002, 22(2): 253-256.



[55] 曾尊固, 熊宁. 农业产业化地域模式初步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地理研究, 2002, 21(1): 115-124.



[56] 郭焕成.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 31(1): 39-42.



[57] 程叶青, 张平宇. 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经济地理, 2006, 26(2): 300-303, 317.



[58] 程叶青, 张平宇. 中国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变化及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响应. 地理科学, 2005, 25(5): 513-520.



[59] 程叶青. 农业地域系统演变的动态模拟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东北地区为例. 地理科学, 2010, 30(1): 60-65.



[60] 程叶青. 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划分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9, 25(1): 54-58.



[61] 熊宁, 曾尊固. 中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地域模式比较研究. 世界地理研究, 2000, 9(2): 52-60.



[62] 苗长虹, 樊杰, 张文忠. 中国农村工业发展: 一个综合区位分析框架. 地理研究, 2002, 21(1): 125-133.



[63] 樊杰, W陶普曼.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 地理学报, 1996, 51(5): 398-407.



[64] 郑弘毅. 农村城市化研究.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65] 樊杰, 田明.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及省际差异. 地理科学, 2003, 23(6): 641-648.



[66] 陈厚基. 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 SARD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4.



[67] 刘巽浩, 高旺盛. 中国农业、农村持续发展与科技对策. 资源科学, 1996, 18(1): 1-9.



[68] 张小林, 盛明. 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新定向. 人文地理, 2002, 17(1): 81-84.



[69] 乔家君, 李小建, 葛真.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商业经济活动空间研究. 经济地理, 2009, 29(5): 817-822.



[70] 刘邵权, 陈国阶, 陈治谏. 农村聚落生态环境预警: 以万州区茨竹乡茨竹五组为例. 生态学报, 2001, 21(2): 295-301.



[71] 刘邵权, 陈国阶. 西藏昌都横断山区聚落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方案. 山地学报, 2001, 19(2): 141-144.



[72] 李小建, 周雄飞, 乔家君, 等. 不同环境下农户自主发展能力对收入增长的影响. 地理学报, 2009, 64(6): 643-653.



[73] 乔家君, 李小建. 基于微观视角的河南省农区经济类型划分. 经济地理, 2008, 28(5): 832-840.



[74] 李小建, 周雄飞, 郑纯辉. 河南农区经济发展差异地理影响的小尺度分析. 地理学报, 2008, 63(2): 147-155.



[75] 李小建, 高更和, 乔家君. 农户收入的农区发展环境影响分析: 基于河南省1251家农户的调查. 地理研究, 2008, 27(5): 1037-1047.



[76] 李小建, 乔家君. 欠发达地区农户的兼业演变及农户经济发展研究: 基于河南省1000 农户的调查分析. 中州学刊, 2003(5): 58-61.



[77] 李小建, 罗庆, 樊新生. 农区专业村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 中国软科学, 2009(2): 71-80.



[78] 李小建, 高更和. 中国中部平原村庄农业生产区位研究: 以河南南阳黄庄为例. 地理科学, 2008, 28(5): 616-623.



[79] 郭焕成, 陆翔兴, 卢丽君, 等. 黄淮海地区乡村发展研究. 地理研究, 1990, 9(2): 130-137.



[80] 姚建衢, 郭焕成. 黄淮海地区乡村功能类型及其地域模式带. 地理研究, 1992, 11(4): 11-19.



[81] 张义丰, 贾大猛, 谭杰, 等.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地理学报, 2009, 64(10): 1231-1242.



[82] 房艳刚, 刘继生. 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 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 地理研究, 2009, 28(4): 968-978.



[83] 刘彦随, 刘玉, 翟荣新.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地理学报, 2009,64(10): 1193-1202.



[84] 薛力.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 以江苏省为例. 城市规划, 2001, 25(6): 8-13.



[85] 王成新, 姚士谋, 陈彩虹. 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 地理科学, 2005, 25(3): 257-262.



[86] 程连生, 冯文勇, 蒋立宏. 太原盆地东南部农村聚落空心化机理分析. 地理学报, 2001, 56(4): 437-446.



[87] 李君, 李小建.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1): 170-175.



[88] 冯文勇. 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探讨.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 23(4): 267-269.



[89] 王海兰. 农村“空心村”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探析. 农村经济, 2005, (9): 21-22.



[90] 龙花楼, 李裕瑞, 刘彦随.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地理学报, 2009, 64(10): 1203-1213.



[91] 朱晓华, 陈秧分, 刘彦随, 等. 空心村土地整治潜力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 以山东省禹城市为例. 地理学报, 2010, 65(6): 736-744.



[92] 陈玉福, 孙虎, 刘彦随. 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地理学报, 2010, 65(6): 727-735.



[93] 刘彦随. 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 地理研究, 2008, 22(2): 479-480.



[94] Long H L, Liu Y S, Li X B, et al.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Land Use Policy, 2010, 27(2): 457-470.



[95] Liu Y S, Wang L J, Long H L.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land-use conversion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during 1996-2005.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 18(3): 274-282.



[96] Long H L, Liu Y S, Wu X Q, et 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 patterns of farmland and rural settlements in Su-Xi-Chang region: Implications for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in coastal China. Land Use Policy, 2009, 26(2): 322-333.



[97] Liu Y S, Wang J Y, Long H L. Analysis of arable land loss and its impact on rural sustainability in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of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0, 91(3): 646-653.



[98] 龙花楼, 刘彦随, 唐国平, 等. 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 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43(6): 790-796.



[99] Long H L, Zou J, Liu Y S.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driven by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eastern coastal China.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09, 33(4): 454-462.



[100] 甄峰, 赵勇, 郑俊, 等.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发展研究: 唐山、秦皇岛乡村个案分析. 地理科学, 2008, 28(4): 464-470.



[101] 陈国阶. 中国山区发展研究的态势与主要研究任务. 山地学报, 2006, 24(5): 531-38.



[102] 鲁奇. 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与实践的统 一.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1): 6-12.



[103] 刘彦随.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地理学报, 2007, 62(6): 563-570.



[104] 张富刚, 刘彦随. 中国区域农村发展动力机制及其发展模式. 地理学报, 2008, 63(2): 115-122.



[105] 龙花楼.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 地理学报, 2006, 61(10): 1093-1100.



[106] 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地理学报, 2009, 64(4): 426-434.



[107] Liu Y S, Zhang Y Y, Guo L Y. Towards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cultivated land quality in an ecologically fragile environment: A satellite imagery-based approach. Applied Geography, 2010, 30(2): 271-281.



[108] Gao J, Liu Y S, Chen Y F. Land cover changes during agrarian restructuring in Northeast China. Applied Geography, 2006, 26(3-4): 312-322.



[109] Long H L, Tang G P, Li X B, et al.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of land-use change in Kunsha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Economic Area of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7, 83(3): 351-364.



[110] Long H L, Heilig G K, Li X B, et 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nd-use change: Analysis of rural housing land transition in the Transect of the Yangtse River, China. Land Use Policy, 2007, 24(1): 141-153.



[111] 周立三. 中国农业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112] 刘彦随, 郑伟元.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13] 李小建. 农户地理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114] 李小建, 等. 中国中部农区发展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0.



[115] 张义丰.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9.



[116] 张小林.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 以苏南为例.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117] 乔家君. 中国乡村地域经济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18] 刘彦随. 给失地农民坚实可靠的未来. 人民日报,2010-09-29(7).



[119] 刘彦随. 新农村建设是最大的内需. 人民日报, 2010-04-12(17).



[120] 刘彦随.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应是一体的. 人民日报, 2010-04-08(16). 



[121] 刘彦随, 龙花楼. 中国农业和乡村发展的基本态势//陆大道, 樊杰. 2050: 中国的区域发展: 中国至2050年区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117-135.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