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Articles

Review on Urban-rural Linkage in China

Expand
  •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Received date: 2010-04-01

  Revised date: 2010-07-01

  Online published: 2010-12-25

Abstract

The urban-rural linkage highlights it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with the accelerated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oncept,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 on city-rural linkage in order to clarify domestic disordered and confused literatures. There are thre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region: (1) complexity; (2) dynamics; (3) liquidity.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are classified into geography, planning,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urban-rural linkage include field research, statistical analysis, model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literatures on the urban-rural linkage lay more emphasis on its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less on its social characteristics. Researches on city-rural linkage should be switched to the people who live there from the terrain where it stands. So the authors suggest that researches should focus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 in the future: (1) the pattern of interests, (2) public ser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services, (3) public management, and (4) economic development.

Cite this article

FU Chengwei, CHEN Mingxing . Review on Urban-rural Linkage in China[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 29(12) : 1525 -1531 . DOI: 10.11820/dlkxjz.2010.12.008

References


[1] 张建明, 许学强. 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人文地理, 1997, 12(3): 5-8.

[2] Pryor, Robin J. Defining the rural-urban fringe. Social Forces, 1968, 47(2): 202-215.

[3] 陈佑启. 城乡交错带名辨.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5, 11 (1): 47-52.

[4] B.W.艾伯里. 城乡交缘带的农业. 帅江平, 译.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7(2): 10-14.

[5] 陈振年, 李莉. 城乡“结合部”生态经济初探. 新疆社会科学, 1988(4): 23-26.

[6] 顾朝林, 熊江波. 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 地理研究, 1989, 8(3): 95-100.

[7] 顾朝林, 陈田, 丁金宏, 等.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 地理学报, 1993, 48(4): 317-328.

[8] 胡聃. 城乡交错带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分析.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4, 2(2/3): 179-186.

[9] 章文波. 大城市城乡过渡带的划分及城市扩展的卫星遥感研究: 以北京为例
[D]. 北京师范大学, 1998.

[10] 郑艳婷, 刘盛和, 陈田. 试论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特征: 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 地理研究, 2003, 22(6): 760-768.

[11] 赵自胜, 陈金.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研究: 以开封市为例. 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6, 26(1): 67-70.

[12] 黄公元. 城乡结合部的流动人口.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8(1): 119-124.

[13] 王锁娥. 充分认识和发挥城乡结合部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理论导刊, 2001(2): 28-29

[14] 王树良, 李爽, 刘建华, 等. 试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用途管制.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0(4): 15-19.

[15] 齐童, 白振平, 郑怀文.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 城市问题, 2005(2): 26-29.

[16] 顾朝林, 丁金宏, 陈田, 等.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66-71.

[17] 方晓. 浅议上海城市边缘区的界定.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18(4): 65-67.

[18] 杨山. 城市边缘区空间动态演变及机制研究.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8, 14(3): 19-23.

[19] 方修琦, 章文波, 张兰生, 等. 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空间扩展与城乡过渡带演变. 城市规划, 2002, 26(4): 56-60.

[20] 钱紫华, 陈晓键. 西安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展研究. 人文地理, 2005, 20(3): 54-58.

[21] 崔功豪, 武进. 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 以南京等城市为例. 地理学报, 1990, 45(4): 399-411.

[22] 刘君德, 彭再德, 徐前勇. 上海郊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 1997, 21(5): 44-47.

[23] 洪敏, 陈焕伟.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农村经济, 2004(9): 35-36.

[24] 赵元. 基于GIS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测算研究: 以广州市海珠区土地利用为例
[D]. 广州: 中山大学, 2005.

[25] 倪少春, 贾铁飞, 郑辛酉.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与城市化空间过程: 以上海市西南地区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5(2): 92- 95.

[26] 曹隆坤, 张加恭, 王婉如.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 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 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 (2): 138- 141.

[27] 庞振刚, 董波. 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 旅游学刊, 2001, 16(3): 76-79.

[28] 张国斌, 李秀芹. 城乡过渡带景观特征与规划建设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23): 6268-6270.

[29] 周伟, 白彬, 袁春, 等. 北京城乡结合部土地生态利用研究初探. 资源与产业, 2007, 9(1): 37-39.

[30] 祁新华, 程煜, 陈烈.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的动力机制: 以广州市为例. 经济地理, 2008, 27(2): 421- 430.

[31] 周婕, 王静文. 城市边缘区社会空间演进的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2, 35(5): 16-21.

[32] 刘君德, 张玉枝, 刘均宇. 大城市边缘区社区的分化与整合: 上海真如镇个案研究. 城市规划, 2000, 24(4): 41-43.

[33] 唐灿, 冯小双, 潘鸣啸, 等. 谨防社会失控: 外来人口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利益一体化关系. 中国国情国力报告, 1998(3): 26-28.

[34] 周大鸣,高崇. 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研究: 广州南景村50 年的变迁. 社会学研究, 2001(4): 99-108.

[35] 袁振龙. 社会资本与社会安全: 关于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增进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安全的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3): 140-146.

[36] 金平. 城乡边缘区居住群体社会网的维系与再建: 以上海西北城乡边缘区古浪苑的五年变迁史为例
[D]. 上海: 上海大学, 2007.

[37] 郭永昌. 大城市边缘外来人口的空间集聚与重构: 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5(5): 32-36.

[38] 宋国恺. 城乡结合部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 对兰州市安宁区水村、孔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
[D]. 西安: 西北师范大学, 2003.

[39] 徐晓霞. 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与城市农副产品供应: 以开封市为例. 经济地理, 2001, 21(4): 461-466.

[40] 龙开元, 谢光辉, 谢炳庚. 湖南省城市边缘区工业结构演变及优化对策. 经济地理, 1999, 19(6): 71-74.

[41] 宋金平, 李丽平. 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产业结构演化研究. 地理科学, 2000, 20(1): 20-26.

[42] 陈天宝, 陈宝峰. 北京城乡结合部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探讨. 北京经济瞭望, 1999(6): 43-46.

[43] 魏书华. 城乡结合部城市化与农村集体资产处置. 城市问题, 2002(4): 66-69.

[44] 吕萍, 姜东升. 城乡结合部土地价格及变动机制探析: 以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17(1): 34-39.

[45] 杨再贵, 彭补拙, 周生路, 等. 城市边缘区农用土地定级评估研究: 以广州天河区为例. 经济地理, 2004, 24(4): 520-524.

[46] 袁宏川, 李慧民. 城乡结合部房屋拆迁补偿价格的计算. 建筑经济, 2006(10): 40-41.

[47] 成得礼, 董克用. 城乡结合部(北京市) “失地农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经济科学, 2004(4): 63-1.

[48] 董克用, 成得礼. 从北京看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面临的困境与解决思路.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3): 31-35.

[49] 张琦, 郝宇. 城乡结合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分析研究. 生产力研究, 2007(2): 88-89.

[50] 方晓. 上海城市边缘区的开发管理矛盾: 以浦东钦洋镇为例. 城市问题, 1999(1): 50-52.

[51] 傅云新, 杨长明. 广州市城乡结合部及其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探求, 2002(4): 13-16.

[52] 陈孟平. 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制度安排、利益关系及调整. 城市问题, 2006(9): 94-97.

[53] 董克用.《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简介
[EB/OL]. 2006-12-7
[2010-5-5]. 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23945c32.aspx.

[54] 冯晓英. 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思路
[EB/OL]. 2005-4-21
[2010-5-5]. 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8617c52.aspx.

[55] 陈佑启. 试论城乡交错带及其特征与功能. 经济地理, 1996, 16(3): 27-31.

[56] 孙世民, 李世峰. 基于熵权的城乡结合部地域特征属性模糊界定研究. 运筹与管理. 2005, 14(6): 82-87.

[57] 章文波, 方修琦, 张兰生. 利用遥感影像划分城乡过渡带方法的研究. 遥感学报, 1999, 3(3): 199-202.

[58] 陈晓军, 张洪业, 刘盛和. 北京城市边缘区土地用途转换宏观动因机制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2): 149-157.

[59] 郑辛酉, 贾铁飞.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城市化生态效应分析: 以上海城市边缘区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 资源科学, 2006, 28(6): 146- 53.

[60] 宋国恺. 城乡结合部研究综述. 甘肃社会科学, 2004(2): 104-108.

[61] 罗彦, 周春山. 中国城乡边缘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城市发展研究, 2005, 12(1): 25-30.

[62]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中国半城市化现象及其研究重点. 地理学报, 2004, 59(10): 101-108.

Out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