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涛,邵东国,顾文权.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供水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 39(4): 25-28.
[2] 朱阿兴,裴韬,乔建平,等.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模糊评估方法.地理科学进展,2006, 25(4): 1-12.
[3] 宋晓莉,余静,孙海传,等.模糊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微机计算机信息,2006, 22(12-3): 71-79.
[4] 潘兴瑶,夏军,李法虎,等.基于GIS的北方典型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自然资源学报.2007, 22(4): 664-671.
[5] 阮本清,韩宇平,王浩,等.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水利学报,200s, 36(8): 906-912.
[6] 韩宇平,阮本清.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灌溉排水学报,2008, 27(2): 9-12.
[7] 胡庆和,施国庆,黄涛珍,等.非线性FCA模型在流域水资源冲突风险评价中的应用.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7, 27(2): 6-9.
[8] 黄大鹏,刘闯,彭顺风.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7, 26(4): 11-22.
[9] 黄明聪,解建仓,阮本清,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水利学报,2007, 38(3): 255- 259.
[10] 李新运.城市空间数据挖掘方法与应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64-76.
[11] 李新延,李德仁.DBSCAN空间聚类算法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测绘科学,200s, 30(3): 5l-53.
[12] 李新运,郑新奇,闰洪文.坐标与属性一体化的空间聚类方法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 20(2): 38-40.
[13] 骆剑承,周成虎,梁怡,等.多尺度空间单元区域划分方法.地理学报,2002, 57(2): 167-173.
[14] 张燕文.基于空间聚类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经济地理,2006, 26(4): 557-560.
[15] 衷平,沈珍瑶,杨志峰,等.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风险敏感因子的确定.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 19 (2): 81-86.
[16] Tsai C F, Tsai CW,Wu H C, et aL. A Novel Data Clus-teeing Approach for Mining in Large Databases. 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2004, 73(1): 133-145.
[17] 王远飞,何洪林.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