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70周年所庆专栏

世界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建所70周年世界地理研究成果与发展前景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毛汉英(1938-),男,江苏江阴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世界地理研究。 E-mail: maohy@igsnrr.ac.cn

收稿日期: 2010-10-01

  修回日期: 2010-11-01

  网络出版日期: 2011-04-25

Review and Prospect of World Regional Studies

Expand
  •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Received date: 2010-10-01

  Revised date: 2010-11-01

  Online published: 2011-04-25

摘要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建所70年来,世界地理研究由于坚持了紧密为国家政治斗争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针,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国家与区域地理的综合研究、部门地理与专题研究、中外对比研究、世界地理知识普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超前性不够、系统性不强、研究手段落后、资料来源单一、成果的深度有待提高。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求,今后世界地理研究应以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及全球性重大专题研究,拓展海洋地理与海洋权益的研究,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和研究手段的革新。

本文引用格式

毛汉英 . 世界地理研究回顾与展望——建所70周年世界地理研究成果与发展前景[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 30(4) : 433 -441 . DOI: 10.11820/dlkxjz.2011.04.006

Abstract

In the 70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of CAS,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erving national political struggle and soci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world regional studies have made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cluding the geopolitics and geo-economics, comprehensive study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geography, branches of geography and thematic studies,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and popularization of world regional studie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research work: lack of advance, non systematic work, backward research methods, single information source and shallow study depth.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future world regional studies should take geopolitics and geo-economics as the main line, strengthening the major thematic studies of surrounding nations and regions, expanding the research on marine geography and maritime rights, facilitating the research team-building and innov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参考文献

[1] 文云朝. 地理研究所的世界地理研究//左大康. 地理学研究进展: 纪念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0: 143-148.



[2] 徐成龙, 等. 世界地理研究室的评议材料(1950-1982). 内部资料, 1982: 9.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边界历史地理研究论丛: 全国科技大会成果, 1979.



[4] 史棣祖. 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 光明时报,1975-11-24.



[5] 朱德祥, 黄文房, 等. 伊犁河与阿克苏河流域国际分水问题研究(研究报告), 1992.



[6] 朱德祥. 国际河流研究的意义与发展. 地理研究, 1993,12(4): 85-95.



[7] 毛汉英. 咸海危机的起因与解决途径. 地理研究, 1991,10(2): 76-84.



[8] 文云朝. 中亚地缘政治与新疆开放开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9]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援外成套设计基础资料汇编:自然地理篇. 外经贸部印刷, 1975-1977.



[10] 赵松乔. 缅甸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8.



[11] 赵松乔, 吴关琦, 王士鹤. 菲律宾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4.



[12] 徐成龙. 马来亚地理(内部交流稿), 1964.



[1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东北师范大学. 苏联经济地理. 上册(总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14]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苏联经济地理.下册(区域).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15] 满颖之. 日本经济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16] 文云朝. 塞内加尔: 资源、环境与发展.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6.



[17] 蔡宗夏. 喀麦隆的植被和人(法文). 法国波尔多热带地理研究中心, 1983.



[18] 徐成龙. 世界经济地理.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19] 吴关琦, 徐成龙, 等. 东南亚农业地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8.



[20] 毛汉英, 裘新生, 等. 苏联农业地理.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21] 张同铸, 毛汉英. 世界农业地理总论.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0.



[22] 曾尊固, 文云朝, 申维丞, 等. 非洲农业地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4.



[23] 张文奎, 丛淑媛, 等. 日本农业地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7.



[24] 梁仁彩, 娄学萃, 裘新生, 等. 世界能源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25] 王国清, 朱德祥. 世界煤炭地理.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7.



[26] 裘新生, 王国清. 苏联石油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27] 陈汉欣, 孙盘寿, 等. 苏联钢铁工业地理.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1.



[28] 张文奎, 丛淑媛, 等. 日本钢铁工业地理.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1.



[29]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世界钢铁工业地理.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9.



[30] 毛汉英. 日本第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世界地理集刊, 2000, 9(1): 105-112.



[3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 地理集刊, 第20号. 国外国土整治与生产布局.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32] 北京科学技术创作协会编. 国土整治实例(国外部分).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5.



[33] 毛汉英. 国外能源基地建设与综合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毛汉英.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 理论·方法·实践.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8: 534-552.



[34] 崔功豪, 申维丞. 中国城镇发展研究.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35] 曹学坤. 世界若干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兼与我国某些城市对比.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36]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等. 世界地名词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1(初版), 1987(再版), 1996(修订版).



[37] 刘伉, 毛汉英, 王守春. 世界自然地理手册.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81(初版), 1984(增订版).



[38] 毛汉英, 刘伉. 世界人文地理手册.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981(初版), 1984(增订版).



[39] 刘伉主编. 世界地理之最词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7.



[40] 刘伉主编. 世界社会文化地理手册.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3.



[41] 吴关琦, 等. 越南.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2.



[42] 徐成龙, 等. 老挝.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2.



[43] 熊忠英, 等. 柬埔寨.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64.



[44] 李德美, 等. 阿尔巴尼亚.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4.



[45] 丛淑媛. 日本文化的摇篮: 京都.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



[46] 申维丞, 李文华. 人类社会活动中心: 享誉人类社会的84座名城.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



[47] 郑平, 朱德祥, 文云朝主编. 世界地理博览(亚洲·欧洲).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



[48] 郑平, 朱德祥, 文云朝主编. 世界地理博览(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9] 毛汉英. 北冰洋.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0.



[50] 胡欣, 丛淑媛. 印度洋纵横谈.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2.



[51] 郑平. 神秘的南极大陆.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88.



[52] 丛淑媛, 胡欣. 太平洋纵横谈.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53] 刘伉. 地名学论文集. 北京: 测绘出版社, 1985.



[54] 刘伉. 地名学论稿.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



[55] 刘伉. 地名学研究文集.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56] 刘伉. 外国地名谈丛. 北京: 北京旅游出版社, 1987.



[57] 刘伉. 世界地名纵横谈. 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7.



[58] 刘伉. 世界地名与民俗漫谈·亚洲卷.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9.



[59] 刘伉. 外国地名探源. 北京: 星球地图出版社, 1998.



[60] 刘伉. 环球地名初探. 天津: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



[61] 陆大道, 等.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551-561.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405.



[63] 孙鸿烈主编. 资源百科全书.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