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综述
    嵇涛, 姚炎宏, 黄鲜, 诸云强, 邓社军, 于世军, 廖华军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1012-102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14

    交通韧性是指在极端条件下交通系统能够通过自身抵抗、减缓以及吸收的方式维持其系统基本功能和结构的能力,或者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和成本内恢复原始平衡或者新平衡状态的能力。受全球增温、海平面上升以及快速城市化的影响,极端事件的风险日益增加,从而导致城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运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衡量极端事件下城市交通韧性强度(包括不同极端天气事件强度对其强度的影响),如何监测其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以及多长时间交通运输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状态?针对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监测方法,尤其是缺乏气候变化对交通韧性影响的时空动态变化监测。因此,如何精准识别极端事件下城市交通韧性的状态,提升自然灾害交通防治水平亟待解决。而随着大数据挖掘技术和时空预测深度学习方法的发展,为重建城市交通韧性强度时空数据集,进而揭示历史极端事件影响下城市交通韧性强度时空演变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影响机制提供了可能。论文对国内外近50年来交通韧性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结合国内外交通韧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已有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气候变暖情况下交通韧性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旨在为今后开展交通韧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研究论文
    齐宏纲, 戚伟, 刘振, 赵美风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821-83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01

    人才内部存在着受教育程度由低到高的学历梯度,关注不同学历人才分布影响机理的差异性,对于制定因类而异的人才政策和优化城市体系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中国2005、2010和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资料,从地级尺度上揭示了2005—2015年中国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才分布的时空格局特征差异,采用空间计量模型解释了不同学历人才时空分布差异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① 中国不同学历人才的空间分布高度不均衡,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才均主要集聚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而本科及大专学历人才在内蒙古西部和新疆北部等西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也具有一定的集聚优势,人才集聚的不均衡度随着学历提升而依次递增。人才集聚的不均衡程度均随时间而有所缓解,但缓解程度随学历提升而依次递减。② 人才动态集聚呈现出初期人才比重越高、期间人才比重增幅越大的马太效应,人才动态集聚的马太效应强度随学历提升而逐渐增强。③ 中国大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才集聚均主要为经济主导型,薪资待遇是不同学历人才集聚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区域间薪资水平差距的缩小是不同学历人才分布不均衡态势缓解的主要原因。服务业快速增长,中学教育、医疗条件和交通出行等社会舒适性也会促进不同学历人才的集聚,海拔高度及绿化休憩等环境舒适性整体上并未显著推动中国人才的集聚。④ 经济及社会舒适性因素对人才集聚的促进作用均呈现出随学历提升而依次增加的趋势。

  •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振兴”专栏
    乔家君, 肖杰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3): 417-43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4.03.001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乎地区可持续发展。论文通过构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定量分析2010—2020年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特征及耦合协调时空变化格局,并对其驱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黄河中下游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特征差异明显。乡村振兴高水平地区逐渐以黄河干流为轴线条带状分布;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保持稳定,省会城市仍是高值区的主要集聚地。(2) 耦合度类型空间异质性大,目前以磨合阶段为主,而耦合协调度以濒临失调为主,集中分布在陇东、陕北等地区,相对发展类型整体以新型城镇化滞后型为主。(3)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格局变化是多种要素相互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收入、消费、投资是主要驱动力。因此,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黄河中下游要针对地区发展实际,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来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发展。

  • 研究论文
    王蓓, 刘艳华, 陈科比, 张东昇, 和朝东, 杨明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7): 1229-1242.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7.001

    加强京津双城的互联互动对于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提升整个地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细致刻画京津双城的要素对流特征,论文基于“双核结构”理论构建了京津双城联动的分析框架,并通过整合传统统计数据、手机信令大数据、企业联系大数据和调研资料等多源数据,从居民层面的人口对流、企业层面的经济要素对流、政府层面的合作平台共建3个方面开展双城联动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具备了一定的业务合作规模,在各自的优势项目上互为支撑;北京在多数经济发展要素上的绝对优势造成了天津对北京的依赖程度更深,天津还需继续发力以增强其优势溢出能力;双城在功能定位和双城协同的认识上日趋清晰,但京津互联互通还需进一步细化功能协同、健全体制和机制,北京在功能疏解和与天津协同并辐射区域方面,天津在优化要素配置和产业环境、主动对接北京功能定位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尤其是,天津作为门户城市、制造业强市和研发资源优势地区,在对北京的人才溢出、制造业承接、科技成果对接与转化、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分担和对外联系功能等方面应发挥更大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未来京津双城的功能错位、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甚至同城化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 研究论文
    张灵, 郭广芬, 熊开国, 秦鹏程, 吴瑶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971-98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11

    长江流域2022年夏季遭遇了罕见的持续性高温事件,给流域各省生活、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科学解析该次高温过程成因对于提升高温过程预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长江流域699个站点逐日温度资料,研究了2022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过程的环流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① 2022年长江流域的夏季高温过程为1961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综合强度指数排名第一的高温事件。② 长江流域上空对流层中高层受相当正压结构的异常反气旋环流控制,是此次高温过程发生的局地环流成因。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相向运动,且在长江流域上空重叠,是导致2022年高温发生的大尺度环流成因。在高压控制下,长江流域上空的下沉运动及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均明显偏强,下沉增温和辐射增温共同导致高温极端性强。③ 欧洲西部经贝加尔湖向东频散的Rossby波能量,使得欧亚地区中高纬自西向东维持两脊一槽波列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表现出稳定的三波型,整个副热带地区为能量辐合区,助力副高维持偏强,同时有助于长江流域上空反气旋的持续,是异常环流长时间维持的原因。

  •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水文效应”专栏
    曹灿, 张永勇, 刘玉, 张世彦, 刘晓洁, 王国庆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9): 1667-167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9.001

    黄河水源涵养区(黄河源区、渭河华县站以上和伊洛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水区,辨识其径流的综合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可为分析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与归因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当前研究重点关注环境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规律,仍无法全面回答径流情势的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异。论文以水源涵养区的31个源头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去趋势预置白(Theil-Sen trend-free pre-whitening with Mann-Kendall test,TFPW-MK)方法、Sen斜率估计和聚类分析等手段,检测了2000—2020年源头小流域内量级、变率、频率、持续时间和时序5类径流情势特征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辨识了其主要类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 大部分源头小流域的所有流量的量级、高流量变率和低流量频率显著增加,低流量的变率、高流量频率以及所有持续时间和时序指标显著下降。② 典型径流情势变化在湟水、洮河、渭河下游和洛河对气候变化更敏感,主要为高流量量级显著增加、但时序显著减少,低流量频率显著增加、但总历时和时序显著减少。③ 径流情势特征指标变化可分为3类:第一类占42%,位于洮河、湟水、渭河干支流及伊河干流,表现为量级、变率和频率显著增加,历时和时序显著下降;第二类占35%,位于三大流域分区的上游和下游,表现为变率下降、低流量的其他指标显著增加,而高流量5类指标均显著下降;第三类占23%,位于三大流域分区的中下游,表现为量级和频率显著增加,变率、历时和时序显著下降。

  • “青藏高原人地关系研究”专栏
    段健, 王维婷, 陈静, 付慧娟, 施凡基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10): 1869-188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10.001

    地方粮食储备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加强青藏高原粮食储备,对巩固国防和国家安全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提出基于需求法的粮食储备规模测算方法,并结合青藏高原储粮自然条件和粮食生产消费特征,通过修订地方粮食储备人均口粮消费参数和供应时间参数,测算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粮食储备规模,并采用道路网络分析法,进一步探讨区域粮食储备库基础设施节点空间选址。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区域粮食储备总规模约为81.51万t,相当于全年粮食消费总量的24.04%,储消比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17%~18%的最低粮食储备安全水平;区域粮食生产、消费和储备不平衡,且空间差异较大,仅27.19%的县可以实现粮食产消储平衡,大部分县市存在一定的粮食缺口;全区同时满足消费和储备的粮食缺口约181.73万t,其中农区、牧区及半农半牧区粮食缺口分别为124.43万t、33.16万t和24.14万t;综合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协作条件和行政区划因素等,青藏高原粮食储备库节点空间布局体系由西宁和拉萨2个一级节点、15个二级节点以及114个三级节点构成;青藏高原实际地方粮食储备规模比理论值低26.39%,须进一步夯实地方粮食储备规模,确保区域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长治久安。研究结果可为西藏和青海粮食储备体制机制改革提供政策参考。

  • 研究综述
    孟贵, 王开泳, 王甫园, 董瑶嘉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982-99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12

    行政区划是国家进行地方行政管理的基础单元,行政区划调整则关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区域治理产生长期影响。论文对近30年来(1992—2022年)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从历史考证、模式类型、成效评估、影响因素和国内外对比等方面总结了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相关进展。研究发现,行政区划设置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主要方向,相关研究与国家政策联系密切,相关政策的颁布实施会激发和拓展行政区划的研究,反过来研究成果又会推动区划政策的完善发展;行政区划研究经久不衰,具有较强的历史延续性,同时兼跨多个学科;发达国家行政区划实践经验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但无法照搬到国内,中国行政区划研究要结合国情,辩证吸收,走出具有本土特色的调整道路。在推进国家行政区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应加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评估论证,增强科学性与合理性;注重发挥多学科优势,丰富和完善行政区划调整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充分利用好行政区划手段,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以全面提升国家空间治理效能。

  • 研究论文
    彭秋志, 黄培依, 陈笛, 朱丹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10): 2019-2032.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10.013

    人口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规律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数据精度和质量的提升,基于公里网格统计单元宏观分析该问题已具可行性。论文以公里网格为统计单元,结合WorldPop数据集和SRTMGL1数据集,分析了2000—2020年间中国人口数量在地形因子(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的分布与变化特征,比较了不同人口空间化数据集、DEM数据源以及网格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人口数量分布呈现强烈且持续小幅增强的低地形指向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分布半数平衡点在2000年分别为95.6 m、50.7 m和3.01°,到2020年下降至77.0 m、46.8 m和2.88°。② 相对土地面积分布,人口数量分布呈现范围稳定且强度持续小幅增大的低地形优势性,海拔、起伏度和坡度梯度上,人口主体优势分布上界分别较稳定地位于520 m、137 m和6.84°附近,人口主体优势率分别上升了0.011、0.026和0.038。③ 除DEM数据源差异对人口数量的起伏度分布和坡度分布有显著影响外,其他各项数据差异并未产生明显影响。研究可为宏观理解中国人口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提供新的基础参考。

  • 研究论文
    林家惠, 曾国军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914-92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07

    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绿色转向”逐渐成为全球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然而,城市更新的绿色倡议与实践通常只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在社会层面可能引发的绿色绅士化现象。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城市农业公园的绿化实践为例,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绿色绅士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①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绿化实践隐含着绅士化的行动逻辑,其所营建的后现代审美与体验型景观成为绿色绅士化的地方表征;② 以服务城市精英为导向的绿化实践引发了景观隔离与阶层分化的结果,但在中国土地制度的保障下,原住民不仅没有流离失所,反而获得了土地再资本化的红利;③ 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以及开发商分别出于城市治理、土地租金与经济利益的目的,组建了满足各自政治与经济诉求的绿色增长联盟,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绅士化运作机制。论文将发源于西方社会的绿色绅士化置于中国的制度语境与社会情境中开展实证分析,拓展了绿色绅士化在多元地理背景下的概念内涵与解释效力,也为理解中国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人地关系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实践启示。

  • 研究综述
    孙斌栋, 付钰, 古荭欢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9): 1841-1852.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9.014

    基于欧洲城市研究提出的城市生命周期理论,把城市空间演化过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个阶段,得到后续实证研究的支持和广泛应用。然而,这一理论因对人口数量之外的其他城市要素,以及城市演化特征、演化阶段和演化顺序的异质性考虑不足而遭到批判和质疑。尽管对这一理论已有不少修订、补充和完善,但仍存在若干突破和发展的空间,未来要纳入新城市现象以拓展理论的普适性;细化城市类型以归纳演变多样性;考虑人口结构要素来增强城市空间分析的深刻性;以及整合多个城市系统提高城市空间演化理论的综合性。

  • “乡村振兴与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专辑
    唐承财, 李燕琴, 刘丽梅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8): 1433-1436.
  • 研究论文
    姚永玲, 陈兴涛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11): 2071-208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11.001

    北京通州区的城市副中心建设在完成重塑空间格局的同时,还承担着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责任。论文采用合成控制法,使用2002—2020年的面板数据,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5个维度识别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对迁入地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副中心建设提升了通州区的产出效率、促进了节能减排,但降低了医疗服务供给水平;对产业结构提升、利用外资、提高居民收入和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没有显著影响。这种异质性结果表明,从不同维度观察高质量发展比单纯评估经济总量更全面。针对高质量发展不同维度的变化特点,可采取以下针对性的措施:① 将基础设施、人口迁移、产业规划和公共服务进行匹配,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② 尽快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为副中心产业升级提供支持;③ 充分发挥副中心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为其他地区对外开放树立标杆。

  • 研究论文
    张子凡, 刘时银, 马凯, 张鲜鹤, 杨延伟, 崔福宁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6): 1139-1152.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6.009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近年来金沙江上游区径流变率较1990年代显著增大,出现了百年一遇的极端洪水事件,对流域水资源利用、水库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金沙江上游地区范围广大、观测站点稀少,基于机器学习模型进行单目标径流模拟较传统模型具有优势,但该方法在大尺度高寒山区的径流模拟研究不足。论文应用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对金沙江上游径流年内过程进行模拟,模型由高程分带提取的日降水(GPM,0.1°×0.1°)、日均气温(ERA5Land,0.1°×0.1°)及逐日积雪面积(MODIS,500 m)数据驱动,以径流观测数据为目标进行建模,同时构建集合模型,模拟流域径流并进行模型对比。模型训练期和验证期分别为2001—2014年和2015—2019年。结果显示:2种模型在预见期15 d内模型效率系数(NSE)≥0.80,且在相邻预见期NSE接近,预见期25 d和30 d的NSE均能达到0.70以上,表明2种模型在30 d预见期内的径流模拟效果良好。以高程分带数据驱动的高程信息模型,1~5 d预见期径流模拟显著优于集合模型,7~13 d预见期优势减小,15~30 d预见期二者模拟效果相当。高程信息模型对汛期径流的模拟优于集合模型,展现出其在洪水模拟方面的优势。总体而言,高程信息模型在预见期为3 d的径流模拟中精度最高,尤其对春汛及夏汛的模拟,可为金沙江中游梯级电站水库调度提供参考,但模型对极端春季洪水模拟效果仍有待提升。

  • 研究论文
    刘振, 戚伟, 刘盛和, 齐宏纲, 金浩然, 张雪飞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6): 1055-106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6.003

    准确把握流动人口就业特征是制定相关就业政策的重要基础。论文利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划分传统第二产业、高技术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就业行业,分析流动人口就业行业选择差异,建立多层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个体层次和城市层次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流动人口在就业市场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选择仍以传统服务业和传统第二产业为主,从事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就业的比例较低。(2) 流动人口就业选择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地区流动人口选择传统第二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就业的比例较高,且以长三角、珠三角和山东半岛等发达地区最为突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流动人口就业选择以传统服务业为主,部分城市现代服务业就业的比例相对较高,但传统第二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就业比例均较低。(3) 流动人口就业选择是流动人口嵌入城市就业结构的结果,产业结构、城镇人口规模等因素主要影响城市就业结构,而就业竞争及流动人口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则影响流动人口嵌入城市就业结构的过程,两方面因素共同影响流动人口就业行业选择。研究结果能够深化对流动人口就业选择机理的认知,特别是流动人口就业选择与城市产业发展的关系,可为流动人口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支撑。

  • 研究综述
    刘天宝, 马嘉铭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998-101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13

    空间生产将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范畴系统地整合为兼具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的唯物论体系,开拓了解读和分析空间实践过程的新视域。21世纪以来中国出现了空间生产研究的热潮,城镇化是理论应用的主要场域。论文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方法,结合典型文献的深入阅读,梳理国内城镇化研究领域空间生产理论应用的进展,总结研究概况,挖掘研究重点及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结合中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需求提出理论应用的展望,即从生产性空间分析到生活化空间关注、从空间问题分析到中国理论体系建构以及从空间理论的解读到空间实践的指引。

  • 研究论文
    张学珍, 贺清雯, 黄季夏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960-97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10

    森林虫害是中国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严重威胁。论文以“基础资料完全来源于地面调查”为标准,遴选了316篇森林虫害主题的研究论文,从中提取森林虫害的时间、地点、面积等信息,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森林虫害的时空特征。论文共计提取了可分辨至县域单元的森林虫害962次,时间跨度1985—2018年,涉及299个县(市、区)。研究发现:① 1985—2018年期间共计发生242县次重度森林虫害,年均7.1县次,1985—2005年重度森林虫害县次数以0.4县次/年的速率增加,而2005—2018年转为减少趋势,速率为-0.6县次/年;② 从空间差异看,东南部的武夷山区和西北部的祁连山中东段各县的中轻度虫害频次较高,而重度虫害县次数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武夷山为全国森林虫害的典型区;③ 气象因素是影响森林虫害的首要因素,北方半干旱区南半部和暖温带半湿润区森林虫害县次数年际波动与前冬季温度显著负相关,而南方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地区则与春季温度显著负相关。研究揭示了中国森林虫害的地理差异,为更好地研究森林虫害的成因及其气候环境效应提供基础。

  • 研究论文
    李仙德, 李卫江, 李敏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10): 1994-200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10.011

    汽车制造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带动中国兴起“造车热”,重塑中国汽车制造业空间格局。论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库,采用区位商指标比较2013年和2021年中国汽车制造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新能源和传统汽车制造业选址特点,评估中国城市汽车、电子、电气三大产业共同集聚情况;使用负二项回归方法研究影响中国汽车制造业区位的因素。研究发现:① 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整体上趋向产业历史基础较好的城市集聚,产业布局具备延续和变化双重特征。② 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选址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并存,一方面,传统汽车制造业集聚的城市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仍具有潜力;另一方面,深圳等传统汽车制造业薄弱的城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突破。③ 在2021年,中国只有上海市、合肥市、苏州市等11个城市实现汽车、电子、电气三大制造业共同集聚,重庆市等汽车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并未在电子和电气制造业领域取得专业化优势。④ 制造业多样化指数、制造业知识复杂性、常住人口数量、汽车制造业区位商有助于汽车制造业企业集聚。传统汽车制造业选址趋向外资工业企业集聚的城市,偏离电子制造业企业集聚的城市。电子和电气制造业区位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选址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研究有助于丰富中国产业区位论,并为汽车制造业企业选址和政府产业布局规划提供依据。

  • 研究论文
    王芳, 郭梦瑶, 牛方曲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7): 1243-125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7.002

    开展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区域社会经济联系与空间格局的系统研究,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支撑。论文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空间动态数据与城市自身综合发展实力的静态数据相结合,构建了都市圈多层次空间结构算法,对“动—静”结合视角下的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多层次空间格局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①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内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联系强度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信息流联系最强,且信息流与其他要素流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②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形成了以鄂尔多斯为主导城市,以银川、呼和浩特、太原等为次主导城市的多层次空间格局,并形成了以这些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小型城市团。未来,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应着重发展鄂尔多斯、太原、呼和浩特、银川等核心城市,加强核心城市辐射能力,并强化各城市间联系强度,推动“几”字弯都市圈由“点”到“轴”再到“面”的城市网络进程。

  • 研究论文
    仇梦嫄, 张捷, 杨加猛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927-94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08

    地理环境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地方对健康的影响作用是社会文化转向下新健康地理学关注的焦点。在旅游与健康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论文基于康复景观的理论框架,突破当前视觉思维主导下的研究局限,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案例地,综合利用扎根理论法、多重对应法等,对游客网络评论进行分析,围绕人地互动的中心议题,全面探索旅游地多维康复景观的构成要素,揭示其健康效应的作用路径与内在机制。结果显示,旅游地康复景观具有多维感官的表现形式,紫金山多维康复景观资源体系具体包括视觉类、听觉类、嗅觉类、触觉类4个维度,且各维度的康复景观要素并不完全遵循视觉中心主义的等级秩序,具有各自独特的属性特征和健康意义。同时,紫金山多维康复景观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关联,其内涵意义可以聚类为“自然”“宁静”“协调”三大主题,为旅游地健康效应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营造多重健康体验,并充分体现了旅游者与旅游地和谐的人地关系。论文所提出的“多维康复景观”概念,阐释了地方要素与人类多维感官的健康实践在空间各个层面的互动,为理解地方与健康的复杂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理论视角。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旅游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交叉,丰富地理学景观研究的理论内涵和方法体系,推动具有多维康复景观的旅游目的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 研究论文
    孙才志, 梁宗红, 翟小清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6): 1025-103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6.001

    中国已经进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表征,然而鲜有研究从4类资本视角探讨其增长的动力机制。论文利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Translog-SFA)模型测度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构建自然、知识、社会、制度4类资本及外部环境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识别发展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 沿海地区平均资本要素禀赋水平稳步上升,各类资本积累速度呈现“慢—快—慢”的发展趋势,区域禀赋存在较大差异。(2) 沿海地区平均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态势,属于中等水平,但增速缓慢,区域差异明显,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3) 2000—2012、2013—2020年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驱动力分别为自然资本、知识资本;北部、中部、南部经济圈2000—2012年主要驱动力均为自然资本,2013—2020年主要驱动力分别为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制度资本,自然资本驱动力不断减小,知识资本、社会资本、制度资本驱动力逐渐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各地制定差异化海洋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借鉴。

  • 研究论文
    王彦, 修春亮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7): 1272-128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7.004

    随着5G、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产业已经进入视频社会化时代。论文以抖音数据为基础,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城市网络特征,并利用参数最优地理探测器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基于本地与非本地联系划分的不同类型城市的不均衡分布模式与长期存在的“东—西”差距基本吻合,基于抖音社交平台的城市等级并不完全遵循传统的城市等级体系;② 整体网络呈现出了“三棱锥结构”,与“十四五”规划中城市群的发展格局具有极大的相似性;③ 中国城市网络中心性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信息发展水平,次要影响因素为物流发展水平和旅游发展水平;④ 不同地区由于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出了较明显的空间差异,西南地区受物流发展水平影响更大,东北地区除此之外受旅游发展水平影响较大,西北地区除此之外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且对不同地区的城市中心性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提升建议。

  • 旅游者、新农人、农牧民与乡村文旅
    刘霄泉, 莫燕, 张纯, 王莎莎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8): 1636-165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8.015

    以抖音为代表的现代新媒体技术工具为“新农人”参与乡村文旅和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手段,然而现有研究很少关注“新农人”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新农人”主播的文旅转化潜力也缺乏合理客观的评判。论文以蝉妈妈网站的抖音“新农人”主播数据为研究基础,从指向度、认可度和传播度3个方面综合测度“新农人”主播的乡村文旅转化潜力;并运用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新农人”主播的数量规模、粉丝量、主营产品等基本特征,及其文旅转化潜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农人”主播的文旅带动模式,从空间维度揭示了“新农人”主播及其文旅转化潜力的区域差异,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新农人”主播的文旅带动能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① “新农人”主播呈现明显的南多北少、男多女少的特征,主播规模与文旅转化潜力的空间布局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河南、山东2个主播大省的文旅转化潜力十分有限。② 以川渝为中心的西南片区,在“新农人”主播的数量规模、直播带货与文旅转化潜力等方面都具有较突出的优势。③ 普通新媒体用户中具备文旅转化潜力的主播数不足40%;“乡村守护人”尽管规模有限,但带来了显著的文旅转化潜力。④ 乡村文旅转化潜力的优势特征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西南片区的“新农人”主播具有较强的文旅宣传理念,其短视频对文旅内容的指向度更高;而东南片区的文旅视频在认可度和传播度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文旅视频的内容质量更胜一筹。⑤ 不同身份的“新农人”主播,在创作动机、叙事方式及叙事内容方面均存在差异,其文旅的带动模式可以划分为基层干部—直接带动型、乡村守护人—间接带动型、普通自媒体用户—潜力带动型。总体来看,抖音“新农人”主播以个体创作为特色,在突破东中西部差异,促进中西部与东部并重发展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显著的南北方差异和有限的文旅转化潜力,仍需要进一步关注。

  • 研究论文
    钮潇雨, 陈伟, 俞肇元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6): 1069-108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6.004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核心环节。基于“一带一路”贸易网络数据库,论文综合集成组团识别、核心—边缘轮廓、视差滤波等网络中尺度分析方法,构建探索贸易网络连通性的分析框架,从节点和连边双维度揭示“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时空格局、拓扑关系以及连通性演化,以期能为新时期“一带一路”框架下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研究发现:① “一带一路”贸易网络联系持续增加、网络密度不断提升、贸易规模分布空间异质性突出,逐步形成了联系日益紧密、层级结构明显、空间上非均衡分布的贸易网络格局;② “一带一路”贸易网络形成了5个贸易组团,组团结构存在地理邻近效应,地理距离在全球及区域尺度的国际贸易分工体系演化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③ “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正在经历结构性调整,核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呈现出明显分化,极化效应凸显;④ “一带一路”贸易骨干结构不断拓展和丰富,呈现出向核心国家集聚的变化趋势,形成了以中国为绝对核心,印度、俄罗斯和土耳其为次核心的骨干网络格局。研究结果对于理解“一带一路”贸易网络结构、优化贸易发展格局以及提升贸易网络韧性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 研究论文
    张英浩, 汪明峰, 匡爱平, 符琳蓉, 崔璐明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12): 2283-229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12.001

    发挥数字经济赋能城市创新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论文梳理并构建了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城市创新发展的多维机制,基于2010—2019年中国27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集,在揭示城市创新水平时空动态特征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 2010—2019年,中国城市创新水平呈现一定的非均衡发展态势,地区间发展差异有扩大的趋势,并且呈现显著且稳定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② 全国层面,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的发展仅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城市创新水平,而数字技术在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方面具有更强的渗透效应。③ 数字经济多维度水平均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4个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表现出积极作用,但只有数字技术在4大区域的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城市类型异质性看,数字技术同样表现出最强的影响力和技术扩散效应。文章拓展了数字经济赋能创新发展的研究视角,并为利用数字经济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了决策参考。

  • “乡村空心化治理与乡村振兴”专栏
    徐雨利, 龙花楼, 屠爽爽, 姜棪峰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43(3): 434-44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4.03.002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域人地关系日益复杂,乡村面临整合有限资源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实难题。论文从乡村地域系统“要素—结构—功能”转变的视角出发,对乡村产业重构的概念内涵与驱动力进行阐释,并以广西为例,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对乡村产业重构的典型模式进行划分,基于此构建乡村产业重构的保障机制。结论如下:① 乡村产业重构可理解为基于当地发展条件与外部市场环境,整合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基本生产要素,通过产业培育、调整、升级与转型,优化空间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完善产业体系,以实现乡村产业内部良性均衡发展与对外产生输出价值的过程,具有主体多元化与业态多样化的特征。② 在产业重构的具体实践中,乡村地域系统的外源驱动力与内生发展力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产业发展相关的各要素耦合协调。③ 乡村产业重构包括农业种养专业化模式、传统文化产业化模式、乡村旅游驱动型模式、工业制造业集聚型模式与商贸物流服务型模式等5种典型模式。④ 政策方面应重点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引导关键生产要素向乡村地区集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综合施策,以期为乡村产业重构实践提供机制保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研究综述
    张睿博, 汪金松, 王全成, 胡健, 吴菲, 刘宁, 高章伟, 时蓉喜, 刘梦洁, 周青平, 牛书丽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12): 2471-248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12.015

    提高陆地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是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最为经济、绿色的途径之一。土壤颗粒态有机碳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作为重要的土壤有机碳组分,是精细诊断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变化的关键。已有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同时对植物和微生物源有机碳输入产生影响,但关于土壤有机碳组分对气候变暖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尚未有统一结论。论文系统介绍了土壤颗粒态和矿物结合态有机质分组框架;阐述两种组分形成、转化和稳定过程;梳理目前学术界关于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对气候变暖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目前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制定土壤有机碳管理措施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研究论文
    杨芳, 张海, 刘晓荣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5): 837-85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5.002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当前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论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影响居民消费的机理,并基于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效应,并从时间和区域维度做了拓展分析。结果表明:① 数字经济能够直接促进居民消费;② 数字经济促进消费的间接作用表现为在供给侧提升产品多样性,在需求侧提高居民收入,在市场侧促进市场一体化;③ 数字经济不仅驱动了本地消费,还对经济水平相近省份的消费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④ 拓展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驱动消费的作用随经济水平提高而增强,具有时间可持续性,同时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强于东部地区,呈现更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益贫式特征。研究结果拓展了数字经济驱动居民消费的研究视角,并为依托数字经济提振消费需求提供了决策参考。

  • 研究论文
    金相皓, 李鹏, 李霞, 张国壮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7): 1365-1379.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7.011

    全球变暖背景下增温导致区域气候要素变化组合与气候风险类型复杂多样。南亚—东南亚因其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而受到更多关注。探索南亚—东南亚温度和降水量变化规律,对评估其对区域人类活动(如活跃火发生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论文基于1980—2018年全球气候要素数据集CHELSA V2.1(30″×30″),采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变化趋势、区域差异特性等方面揭示了南亚—东南亚温度和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趋势。主要结论有:① 近40年南亚—东南亚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于2005年发生突变。② 南亚—东南亚降水量变化呈增加趋势区占近2/3。南亚与东南亚雨季降水量变化显著性相近,但东南亚旱季降水量变化的显著性较南亚更突出。③ 近40年南亚—东南亚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月际升温较均衡。④ 南亚—东南亚温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区占到99.13%。东南亚雨季温度变化较南亚更显著;南亚旱季温度上升显著性大于雨季,而东南亚则相反。⑤ 南亚—东南亚近40年气候变化表现出暖湿化发展特征,且东南亚温度与降水量变化的显著性与幅度均要高于南亚。

  • 研究论文
    乔煜, 季小梅, 张蔚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6): 1153-1161.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23.06.010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沿海地区复合洪涝灾害频发,研究相关灾害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的香港为例,选取自1962—2021年影响大湾区的223场台风事件作为统计样本,分析在台风影响下,香港的雨潮复合灾害风险。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台风事件的特征变化,发现大湾区近60年来的台风总体呈现“低概率、高致灾”特征。通过多种统计检验方法确定了台风事件下最大风暴增水与累积降雨量的最优边缘分布函数,并采用Frank型Copula函数拟合雨潮复合灾害的联合分布。通过对单一致灾因子以及复合灾害的风险评估和设计值推求,发现“或”重现期的风险率偏高,“且”重现期的风险率偏低,最终认为大湾区在进行海岸工程设计时,选用二次重现期下的最大风暴增水与累积降雨量设计值为最优。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大湾区的复合灾害风险特性,可为相关的灾害情境构建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