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益崖. 无锡都市地理研究. 地理学报, 1935, 2(3):23-63.
[2] 沈汝生. 中国都市之分布. 地理学报, 1937, 4(0):915-936.
[3] 陈尔寿. 重庆都市地理. 地理学报, 1943, 10(2): 114-138.
[4] 沈汝生, 孙敏贤. 成都都市地理之研究. 地理学报,1947, 14(Z1): 14-30.
[5] 赵松乔, 白秀珍. 南京都市地理初步研究. 地理学报,1950, 17(2): 39-72.
[6] 黄盛璋. 中国港市之发展. 地理学报, 1952, 18(1-2):21-40.
[7] 严重敏. 关于我国的城镇职能. 经济地理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4.
[8] 宁越敏. 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评述. 人文地理, 2008, 23(2): 1-5.
[9] 杨冠雄. 步入重要发展时期的我国城市地理学: 首届“城市地理”学术讨论会综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85, 1(4): 65.
[10] 于洪俊, 宁越敏. 城市地理概论.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638.
[11] 许学强, 朱剑如. 现代城市地理学.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67.
[12] 崔功豪. 城市地理学.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 245.
[13] 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448.
[14]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82.
[15]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55.
[16] 顾朝林. 中国城镇体系.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454.
[17] 顾朝林, 柴彦威, 蔡建明, 等. 中国城市地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730.
[18] 许学强, 叶嘉安. 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 地理学报,1986, 41(1): 8-22.
[19]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中国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省际差异. 地理学报, 2003, 58(6): 937-946.
[20] 樊杰, 田明.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及省际差异. 地理科学, 2003, 23(6): 641-648.
[21] 韩增林, 刘天宝.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地理研究, 2009, 28(6): 1508-1515.
[22] 周一星. 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 人口与经济, 1982, 3(1): 28-33.
[23] 方创琳, 李铭.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 地理研究, 2004, 23(6): 825-832.
[24] 许学强, 胡华颖. 对外开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地理学报, 1988, 43(3): 201-212.
[25] 薛凤旋, 杨春. 外资: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 地理学报, 1997, 52(3): 193-206.
[26] 宁越敏. 新城市化进程: 90 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征探讨. 地理学报, 1998, 43(9): 470-477.
[27] 崔功豪, 马润潮.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地理学报, 1999, 54(2): 106-112.
[28] 陈波翀, 郝寿义, 杨兴宪.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地理学报, 2004, 59(60): 1068-1075.
[29] 陈明星, 陆大道, 张华.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地理学报, 2009, 64(4): 387-398.
[30] 方磊, 刘宏. 中国城市分类和城市发展问题的初步研究. 地理学报, 1988, 43(1): 1-10.
[31] 周一星, 史育龙. 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地理学报, 1995, 50(4): 289-301.
[32] 方创琳, 刘海燕.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 地理学报, 2007, 62(8): 849-860.
[33] 柴彦威. 郊区化及其研究. 经济地理, 1995, 15(2): 48-53.
[34] 周一星. 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引发的思考. 地理科学,1996, 16(3): 198-206.
[35] 周一星, 孟延春. 沈阳的郊区化: 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 地理学报, 1997, 52(4): 289-298.
[36] 柴彦威, 周一星. 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 地理科学, 2000, 20(2): 127-132.
[37] 冯健, 周一星. 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 地理研究, 2004, 23(2): 227-242.
[38] 宋金平, 王恩儒, 张文新, 等. 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 地理学报, 2007, 62(4): 387-396.
[39] 何深静, 刘玉亭.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地理科学, 2010, 30(4): 496-502.
[40] 许学强. 我国城镇规模体系的演变和预测.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2, 22(3): 40-49.
[41] 周一星, 杨齐. 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 地理学报, 1986, 4(2): 97-111.
[42] 杨吾扬. 论城镇体系. 地理研究, 1987, 6(3): 1-8.
[43] 顾朝林. 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 经济地理, 1990, 10(3): 46-54.
[44] 刘继生, 陈彦光.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 地理研究, 1998, 17(1): 82-89.
[45] 伍世代. 福建省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地理科学, 2007, 27(4): 493-498.
[46] 孙盘寿, 杨廷秀. 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分类. 地理研究,1984, 3(3): 17-28.
[47] 周一星, R.布鲁德肖. 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 地理学报, 1988, 43(4): 287-297.
[48] 田文祝, 周一星. 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 地理研究, 1991, 10(1): 12-23.
[49] 周一星, 孙则昕. 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 地理研究,1997, 16(1): 11-22.
[50] 宁越敏, 严重敏. 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 地理学报, 1993, 48(2): 97-104.
[51] 刘继生, 陈彦光.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 地理研究, 1999, 18(2): 171-178.
[52] 赵萍.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城镇体系空间特征的分形分析: 以绍兴市为例. 地理科学, 2003, 23(6): 721-727.
[53] 李震. 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地理科学, 2006, 26(5): 544-550.
[54] 樊杰, 王宏远, 陶岸君, 等.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 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 地理学报, 2009, 64(2): 131-141.
[55] 崔世林, 龙毅, 周侗, 等. 基于元分维模型的江苏城镇体系空间均衡特征分析. 地理科学, 2009, 29(2): 188-194.
[56] 孙胤社. 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 以北京为例.地理学报, 1992, 47(6): 552-560.
[57] 李王鸣, 陈晓平, 陈秋晓. 浙江沿海都市连绵区分析. 经济地理, 1996, 16(3): 16-20.
[58] 阎小培. 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 地理研究, 1997, 16(2): 22-29.
[59] 何春阳. 大都市区城市扩展模型: 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 地理学报, 2003, 58(2): 294-304.
[60] 冯健, 周一星. 近20 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地理学报, 2003, 58(6): 903-916.
[61] 王国霞, 蔡建明. 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 经济地理, 2008, 28(2): 191-195.
[62] 张振龙. 1979 年以来南京都市区空间增长模式分析. 地理研究, 2009, 28(3): 817-828.
[63] 姚士谋. 中国的城市群. 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280.
[64] 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学报, 2005, 60(5): 827-840.
[65] 王发曾. 基于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中原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 地理研究, 2007, 26(4): 637-650.
[66] 方创琳, 祁巍锋, 宋吉涛. 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 地理学报, 2008, 63(10): 1011-1021.
[67] 黄建毅, 张平宇. 辽中城市群范围界定与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地理科学, 2009, 29(2): 181-187.
[68] 袁家冬, 周筠, 黄伟.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 地理研究, 2006, 25(1): 112-120.
[69] 刘承良.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地理研究,2007, 26(1): 112-120.
[70] 李国平.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 地理研究, 2009, 28(1): 191-202.
[71]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地理学报, 2009, 64(8): 956-966.
[72] 许学强, 胡华颖, 叶嘉安. 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 地理学报, 1989, 44(4): 385-399.
[73] 郑静, 许学强, 陈浩光. 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 地理研究,1995, 14(2): 15-26.
[74] 顾朝林, C·克斯特洛德. 北京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研究. 地理学报, 1997, 52(5): 385-393.
[75] 李九全, 王兴中. 中国内陆大城市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以西安为例, 1997, 12(3): 9-15.
[76] 王兴中.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15.
[77] 顾朝林, 王法辉. 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 地理学报, 2003,58(6): 45-55.
[78] 冯建, 周一星.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演化(1982-2000). 地理研究, 2003, 22(4): 465-493.
[79] 周尚意. 交通廊道对城市社会空间的侵入作用: 以北京市德外大街改造工程为例. 地理研究, 2003, 22(1):96-104.
[80] 刘玉亭.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75.
[81] 李志刚, 吴缚龙.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地理学报, 2006, 61(2): 199-211.
[82] 周春山. 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 地理学报, 2006,61(10): 1046-1056.
[83] 王慧. 开发区发展与西安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分异.地理学报, 2006, 61(10): 1011-1024.
[84] 魏立华. 20 世纪90 年代广州市从业人员的社会空间分异. 地理学报, 2007, 62(4): 407-417.
[85] 阎小培, 周春山, 冷勇, 等. 广州CBD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 地理学报, 2000, 55(4): 475-486.
[86] 王慧, 田萍萍, 刘红, 等. 西安城市CBD体系发展演进的特征与趋势. 地理科学, 2007, 27(1): 31-39.
[87] 贾生华. 城市CBD功能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杭州钱江新城CBD 为例. 地理研究, 2008, 27(3):649-658.
[88] 顾朝林. 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 地理研究, 1989, 8(3):95-101.
[89] 崔功豪, 武进. 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 以南京等城市为例. 地理学报, 1990, 45(4): 399-411.
[90] 顾朝林, 等.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 地理学报,1993, 48(4): 317-328.
[91] 祁新华.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 以广州为例. 地理研究, 2008, 27(2): 421-430.
[92] 曹广忠, 缪杨兵, 刘涛. 基于产业活动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划分方法. 地理研究, 2009, 28(3): 771-780.
[93] 阎小培. 广州信息密集服务业的空间发展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地理科学, 1999, 19(5): 405- 410.
[94] 刘卫东, 甄峰.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 地理学报, 2004, 59(S): 67-76.
[95] 路紫, 等. 中国现实地理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比较.地理科学, 2008, 28(5): 601-606.
[96] 李郇, 许学强. 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 人文地理,1993, 8(3): 27-35.
[97] 顾朝林, 宋国臣.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地理学报, 2001, 56(1): 64-74.
[98] 冯健. 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 地理科学, 2005, 25(2): 143-154.
[99] 李雪铭, 李建宏. 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 地理学报,2006, 61(8): 809-817.
[100] 柴彦威.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地理研究, 1996, 15(1): 30-37.
[101] 张文忠, 刘旺, 李业锦. 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区位偏好. 地理研究, 2003, 22(6): 751-759.
[102] 冯健. 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 地理学报,2007, 62(10): 1083-1096.
[103] 柴彦威, 李昌霞. 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 地理学报, 2005, 60(3): 401-408.
[104] 周素红. 广州市消费者行为与商业业态空间及居住空间分析. 地理学报, 2008, 63(4): 395-404.
[105] 沈道齐, 崔功豪. 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 地理学报,1990, 45(2): 163-171.
[106] 许学强, 朱剑如. 努力发展中国的城市地理学. 经济地理, 1986, 6(1): 10-14.
[107] 周一星. 中国的城市地理学: 评价与展望. 人文地理,1991, 6(2): 54-58.
[108] 姚士谋. 城市地理学发展动态. 地理科学, 1991, 11(1):60-66.
[109] 阎小培.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地理学报, 1994, 49(6): 533-542.
[110] 顾朝林, 徐海贤.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 1999, 19(8): 320-331.
[111] 许学强, 周素红.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经济地理, 2003, 23(4): 433-440.
[112] 姚士谋, 王成新, 朱振国. 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 经济地理, 2003, 23(5): 625-629.
[113] 柴彦威, 周尚意, 吴莉萍, 等.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06-2007 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中国地理学会,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70.
[114] 许学强, 姚华松.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经济地理, 2009, 29(9): 1412-1420.
[115] 刘云刚, 许学强. 实用主义VS科学主义: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取向. 地理研究, 2010, 29(11): 2059-2069.
[116] Johnston R J.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蔡运龙,江涛,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7-9.
[117] Johnston R J.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唐晓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67-68.
[118] 全华, 李铭珊.《地理科学》载文作者群统计分析. 地理科学, 2001, 21(6): 570-574.
[119] 丁学东. 文献计量学基础.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04-209, 220-232.
[120] 刘盛和, 吴传钧, 沈洪泉. 基于GIS 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地理学报, 2000 ,55(4): 407-416.
[121] 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 地理学报,1994, 49(2): 117-127.
[122] 许学强, 张俊军. 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地理学报, 2001, 56(1): 54-63.
[123] 黄金川, 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地理研究, 2003, 22(2): 211-220.
[124] 刘盛和, 吴传钧, 陈田. 评析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 地理研究, 2001, 20(1): 111-119.
[125] 何春阳, 史培军, 陈晋, 等. 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地理学报, 2002, 57(3): 363-371.
[126] 周一星, 张莉.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地理学报, 2003, 58(2): 271-284.
[127] 张俊军, 许学强, 魏清泉. 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理研究, 1999, 18(2): 207-213.
[128] 宁越敏. 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 地理学报,1984, 39(2): 163-172.
[129] 樊杰. 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 地理学报, 1993, 48(3): 218-226.
[130] 杨吾扬. 北京市零售商业与服务业中心和网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地理学报, 1994, 49(1): 9-17.
[131] 王士君, 王丹, 高群.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 地理科学, 2001, 21(6): 558-563.
[132] 刘继生, 陈彦光.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 地理研究, 1999, 18(5): 171-178.
[133] 顾朝林, 蔡建明, 张伟, 等.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 地理学报, 1999, 54(3): 20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