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统计分析

展开
  •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
刘云刚(1973-),男,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地理学史研究。 E-mail: liuyung@mail.sysu.edu.cn

收稿日期: 2010-08-01

  修回日期: 2010-12-01

  网络出版日期: 2011-06-25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1041);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7FY140800);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Urban Geography Studies in China

Expand
  • School of Geography Sciences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Received date: 2010-08-01

  Revised date: 2010-12-01

  Online published: 2011-06-25

摘要

以《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自创刊至2009 年底所刊载的城市地理学相关论文共523 篇为数据源,对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论文数量、研究类型、研究方法、研究主题、作者单位等方面归纳了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动态特征,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估算了核心作者群及其论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自1980 年以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视角由侧重宏观逐步转变为宏微观并重,使用数量方法的研究明显增多,基于案例分析的实证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研究主题上,城市化、城市体系、城市空间结构成为研究热点;在作者群变化上,核心作者人数及其论文篇数增加但比重下降,说明中国城市地理学正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本文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呼吁中国城市地理学注重研究规范的引导和核心作者的培育,以利于学科持久健康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

刘云刚 . 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统计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 30(6) : 681 -690 . DOI: 10.11820/dlkxjz.2011.06.005

Abstract

Urban geography, as a new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very quickly since the 1980s, and achieved a lot of important results and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methods in the research of many crucial problems, such as urban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Considering wit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gress of urban geography, this paper has collected the papers of urban geography from three major academic geographic journals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and Geographical Research) from the start of the journal to the end of 2008, and summarize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geography's research based on the quantity of papers, research types,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fields, the objects of study and the author affiliations. The core-authors were preliminarily analyzed by means of bibliometric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with the nearly 30 years efforts, researches on China's urban geography have gaine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research viewpoint has changed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 to emphasis on both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the use of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has increased obviously, and case studies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has become a mainstream. The research of urban geography,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ree aspects in China: urbanization, urban system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was featured with practicality. The number of core-authors and their papers have increased, while the proportion has decreased relatively. It can illustrate the fact that the number of researchers on urban geography has increased continuously. It is suggested that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nhanced and the core authors should be supported in China,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urban geography develops in a sustained and sound way.

参考文献

[1] 王益崖. 无锡都市地理研究. 地理学报, 1935, 2(3):23-63.



[2] 沈汝生. 中国都市之分布. 地理学报, 1937, 4(0):915-936.



[3] 陈尔寿. 重庆都市地理. 地理学报, 1943, 10(2): 114-138.



[4] 沈汝生, 孙敏贤. 成都都市地理之研究. 地理学报,1947, 14(Z1): 14-30.



[5] 赵松乔, 白秀珍. 南京都市地理初步研究. 地理学报,1950, 17(2): 39-72.



[6] 黄盛璋. 中国港市之发展. 地理学报, 1952, 18(1-2):21-40.



[7] 严重敏. 关于我国的城镇职能. 经济地理论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4.



[8] 宁越敏. 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地理学: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进展评述. 人文地理, 2008, 23(2): 1-5.



[9] 杨冠雄. 步入重要发展时期的我国城市地理学: 首届“城市地理”学术讨论会综述.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1985, 1(4): 65.



[10] 于洪俊, 宁越敏. 城市地理概论.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638.



[11] 许学强, 朱剑如. 现代城市地理学.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8: 267.



[12] 崔功豪. 城市地理学.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 245.



[13] 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7: 448.



[14]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82.



[15] 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55.



[16] 顾朝林. 中国城镇体系.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454.



[17] 顾朝林, 柴彦威, 蔡建明, 等. 中国城市地理.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730.



[18] 许学强, 叶嘉安. 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 地理学报,1986, 41(1): 8-22.



[19] 刘盛和, 陈田, 蔡建明. 中国非农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省际差异. 地理学报, 2003, 58(6): 937-946.



[20] 樊杰, 田明. 中国城市化与非农化水平的相关分析及省际差异. 地理科学, 2003, 23(6): 641-648.



[21] 韩增林, 刘天宝.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 地理研究, 2009, 28(6): 1508-1515.



[22] 周一星. 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 人口与经济, 1982, 3(1): 28-33.



[23] 方创琳, 李铭. 水资源约束下西北干旱区河西走廊城市化发展模式. 地理研究, 2004, 23(6): 825-832.



[24] 许学强, 胡华颖. 对外开放加速珠江三角洲市镇发展.地理学报, 1988, 43(3): 201-212.



[25] 薛凤旋, 杨春. 外资: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 地理学报, 1997, 52(3): 193-206.



[26] 宁越敏. 新城市化进程: 90 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征探讨. 地理学报, 1998, 43(9): 470-477.



[27] 崔功豪, 马润潮. 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及其机制. 地理学报, 1999, 54(2): 106-112.



[28] 陈波翀, 郝寿义, 杨兴宪.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地理学报, 2004, 59(60): 1068-1075.



[29] 陈明星, 陆大道, 张华.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地理学报, 2009, 64(4): 387-398.



[30] 方磊, 刘宏. 中国城市分类和城市发展问题的初步研究. 地理学报, 1988, 43(1): 1-10.



[31] 周一星, 史育龙. 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地理学报, 1995, 50(4): 289-301.



[32] 方创琳, 刘海燕.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剥夺行为与调控路径. 地理学报, 2007, 62(8): 849-860.



[33] 柴彦威. 郊区化及其研究. 经济地理, 1995, 15(2): 48-53.



[34] 周一星. 北京的郊区化及其引发的思考. 地理科学,1996, 16(3): 198-206.



[35] 周一星, 孟延春. 沈阳的郊区化: 兼论中西方郊区化的比较. 地理学报, 1997, 52(4): 289-298.



[36] 柴彦威, 周一星. 大连市居住郊区化的现状、机制及趋势. 地理科学, 2000, 20(2): 127-132.



[37] 冯健, 周一星. 郊区化进程中北京城市内部迁居及相关空间行为. 地理研究, 2004, 23(2): 227-242.



[38] 宋金平, 王恩儒, 张文新, 等. 北京住宅郊区化与就业空间错位. 地理学报, 2007, 62(4): 387-396.



[39] 何深静, 刘玉亭.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地理科学, 2010, 30(4): 496-502.



[40] 许学强. 我国城镇规模体系的演变和预测. 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82, 22(3): 40-49.



[41] 周一星, 杨齐. 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 地理学报, 1986, 4(2): 97-111.



[42] 杨吾扬. 论城镇体系. 地理研究, 1987, 6(3): 1-8.



[43] 顾朝林. 中国城镇体系等级规模分布模型及其结构预测. 经济地理, 1990, 10(3): 46-54.



[44] 刘继生, 陈彦光. 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 地理研究, 1998, 17(1): 82-89.



[45] 伍世代. 福建省城镇体系分形研究. 地理科学, 2007, 27(4): 493-498.



[46] 孙盘寿, 杨廷秀. 西南三省城镇的职能分类. 地理研究,1984, 3(3): 17-28.



[47] 周一星, R.布鲁德肖. 中国城市(包括辖县)的工业职能分类. 地理学报, 1988, 43(4): 287-297.



[48] 田文祝, 周一星. 中国城市体系的工业职能结构. 地理研究, 1991, 10(1): 12-23.



[49] 周一星, 孙则昕. 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 地理研究,1997, 16(1): 11-22.



[50] 宁越敏, 严重敏. 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 地理学报, 1993, 48(2): 97-104.



[51] 刘继生, 陈彦光.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 地理研究, 1999, 18(2): 171-178.



[52] 赵萍.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城镇体系空间特征的分形分析: 以绍兴市为例. 地理科学, 2003, 23(6): 721-727.



[53] 李震. 当代中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定量研究.地理科学, 2006, 26(5): 544-550.



[54] 樊杰, 王宏远, 陶岸君, 等. 工业企业区位与城镇体系布局的空间耦合分析: 洛阳市大型工业企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案例剖析. 地理学报, 2009, 64(2): 131-141.



[55] 崔世林, 龙毅, 周侗, 等. 基于元分维模型的江苏城镇体系空间均衡特征分析. 地理科学, 2009, 29(2): 188-194.



[56] 孙胤社. 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 以北京为例.地理学报, 1992, 47(6): 552-560.



[57] 李王鸣, 陈晓平, 陈秋晓. 浙江沿海都市连绵区分析. 经济地理, 1996, 16(3): 16-20.



[58] 阎小培. 穗港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机制研究. 地理研究, 1997, 16(2): 22-29.



[59] 何春阳. 大都市区城市扩展模型: 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 地理学报, 2003, 58(2): 294-304.



[60] 冯健, 周一星. 近20 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地理学报, 2003, 58(6): 903-916.



[61] 王国霞, 蔡建明. 都市区空间范围的划分方法. 经济地理, 2008, 28(2): 191-195.



[62] 张振龙. 1979 年以来南京都市区空间增长模式分析. 地理研究, 2009, 28(3): 817-828.



[63] 姚士谋. 中国的城市群. 合肥: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280.



[64] 方创琳. 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地理学报, 2005, 60(5): 827-840.



[65] 王发曾. 基于城市群整合发展的中原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优化. 地理研究, 2007, 26(4): 637-650.



[66] 方创琳, 祁巍锋, 宋吉涛. 中国城市群紧凑度的综合测度分析. 地理学报, 2008, 63(10): 1011-1021.



[67] 黄建毅, 张平宇. 辽中城市群范围界定与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地理科学, 2009, 29(2): 181-187.



[68] 袁家冬, 周筠, 黄伟. 我国都市圈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中的若干误区. 地理研究, 2006, 25(1): 112-120.



[69] 刘承良.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 地理研究,2007, 26(1): 112-120.



[70] 李国平.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增长特征及其解释. 地理研究, 2009, 28(1): 191-202.



[71] 孙铁山, 李国平, 卢明华.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 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地理学报, 2009, 64(8): 956-966.



[72] 许学强, 胡华颖, 叶嘉安. 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因子生态分析. 地理学报, 1989, 44(4): 385-399.



[73] 郑静, 许学强, 陈浩光. 广州市社会空间的因子生态再分析. 地理研究,1995, 14(2): 15-26.



[74] 顾朝林, C·克斯特洛德. 北京社会极化和空间分异研究. 地理学报, 1997, 52(5): 385-393.



[75] 李九全, 王兴中. 中国内陆大城市场所的社会空间结构模式研究: 以西安为例, 1997, 12(3): 9-15.



[76] 王兴中.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215.



[77] 顾朝林, 王法辉. 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 地理学报, 2003,58(6): 45-55.



[78] 冯建, 周一星. 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演化(1982-2000). 地理研究, 2003, 22(4): 465-493.



[79] 周尚意. 交通廊道对城市社会空间的侵入作用: 以北京市德外大街改造工程为例. 地理研究, 2003, 22(1):96-104.



[80] 刘玉亭. 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5: 175.



[81] 李志刚, 吴缚龙. 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地理学报, 2006, 61(2): 199-211.



[82] 周春山. 转型时期广州市社会区分析. 地理学报, 2006,61(10): 1046-1056.



[83] 王慧. 开发区发展与西安城市经济社会空间极化分异.地理学报, 2006, 61(10): 1011-1024.



[84] 魏立华. 20 世纪90 年代广州市从业人员的社会空间分异. 地理学报, 2007, 62(4): 407-417.



[85] 阎小培, 周春山, 冷勇, 等. 广州CBD的功能特征与空间结构. 地理学报, 2000, 55(4): 475-486.



[86] 王慧, 田萍萍, 刘红, 等. 西安城市CBD体系发展演进的特征与趋势. 地理科学, 2007, 27(1): 31-39.



[87] 贾生华. 城市CBD功能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以杭州钱江新城CBD 为例. 地理研究, 2008, 27(3):649-658.



[88] 顾朝林. 简论城市边缘区研究. 地理研究, 1989, 8(3):95-101.



[89] 崔功豪, 武进. 中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发展: 以南京等城市为例. 地理学报, 1990, 45(4): 399-411.



[90] 顾朝林, 等.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特性研究. 地理学报,1993, 48(4): 317-328.



[91] 祁新华. 大城市边缘区人居环境系统演变规律: 以广州为例. 地理研究, 2008, 27(2): 421-430.



[92] 曹广忠, 缪杨兵, 刘涛. 基于产业活动的城市边缘区空间划分方法. 地理研究, 2009, 28(3): 771-780.



[93] 阎小培. 广州信息密集服务业的空间发展及其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 地理科学, 1999, 19(5): 405- 410.



[94] 刘卫东, 甄峰.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 地理学报, 2004, 59(S): 67-76.



[95] 路紫, 等. 中国现实地理空间与虚拟网络空间的比较.地理科学, 2008, 28(5): 601-606.



[96] 李郇, 许学强. 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 人文地理,1993, 8(3): 27-35.



[97] 顾朝林, 宋国臣.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地理学报, 2001, 56(1): 64-74.



[98] 冯健. 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 地理科学, 2005, 25(2): 143-154.



[99] 李雪铭, 李建宏. 大连城市空间意象分析. 地理学报,2006, 61(8): 809-817.



[100] 柴彦威. 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 地理研究, 1996, 15(1): 30-37.



[101] 张文忠, 刘旺, 李业锦. 北京城市内部居住空间分布与居民居住区位偏好. 地理研究, 2003, 22(6): 751-759.



[102] 冯健. 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 地理学报,2007, 62(10): 1083-1096.



[103] 柴彦威, 李昌霞. 中国城市老年人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特征. 地理学报, 2005, 60(3): 401-408.



[104] 周素红. 广州市消费者行为与商业业态空间及居住空间分析. 地理学报, 2008, 63(4): 395-404.



[105] 沈道齐, 崔功豪. 中国城市地理学近期进展. 地理学报,1990, 45(2): 163-171.



[106] 许学强, 朱剑如. 努力发展中国的城市地理学. 经济地理, 1986, 6(1): 10-14.



[107] 周一星. 中国的城市地理学: 评价与展望. 人文地理,1991, 6(2): 54-58.



[108] 姚士谋. 城市地理学发展动态. 地理科学, 1991, 11(1):60-66.



[109] 阎小培.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地理学报, 1994, 49(6): 533-542.



[110] 顾朝林, 徐海贤.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 1999, 19(8): 320-331.



[111] 许学强, 周素红.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经济地理, 2003, 23(4): 433-440.



[112] 姚士谋, 王成新, 朱振国. 城市地理学研究新的领域思考. 经济地理, 2003, 23(5): 625-629.



[113] 柴彦威, 周尚意, 吴莉萍, 等.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06-2007 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 中国地理学会,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170.



[114] 许学强, 姚华松. 百年来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回顾及展望. 经济地理, 2009, 29(9): 1412-1420.



[115] 刘云刚, 许学强. 实用主义VS科学主义: 中国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取向. 地理研究, 2010, 29(11): 2059-2069.



[116] Johnston R J. 哲学与人文地理学. 蔡运龙,江涛,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1: 7-9.



[117] Johnston R J. 地理学与地理学家. 唐晓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67-68.



[118] 全华, 李铭珊.《地理科学》载文作者群统计分析. 地理科学, 2001, 21(6): 570-574.



[119] 丁学东. 文献计量学基础.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04-209, 220-232.



[120] 刘盛和, 吴传钧, 沈洪泉. 基于GIS 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地理学报, 2000 ,55(4): 407-416.



[121] 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 地理学报,1994, 49(2): 117-127.



[122] 许学强, 张俊军. 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 地理学报, 2001, 56(1): 54-63.



[123] 黄金川, 方创琳.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 地理研究, 2003, 22(2): 211-220.



[124] 刘盛和, 吴传钧, 陈田. 评析西方城市土地利用的理论研究. 地理研究, 2001, 20(1): 111-119.



[125] 何春阳, 史培军, 陈晋, 等. 北京地区城市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地理学报, 2002, 57(3): 363-371.



[126] 周一星, 张莉.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地理学报, 2003, 58(2): 271-284.



[127] 张俊军, 许学强, 魏清泉. 国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地理研究, 1999, 18(2): 207-213.



[128] 宁越敏. 上海市区商业中心区位的探讨. 地理学报,1984, 39(2): 163-172.



[129] 樊杰. 我国煤矿城市产业结构转换问题研究. 地理学报, 1993, 48(3): 218-226.



[130] 杨吾扬. 北京市零售商业与服务业中心和网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地理学报, 1994, 49(1): 9-17.



[131] 王士君, 王丹, 高群. 城市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新模式:近域城市整合研究. 地理科学, 2001, 21(6): 558-563.



[132] 刘继生, 陈彦光. 交通网络空间结构的分形维数及其测算方法探讨. 地理研究, 1999, 18(5): 171-178.



[133] 顾朝林, 蔡建明, 张伟, 等.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 地理学报, 1999, 54(3): 204-212.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