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吴传钧, 孙承烈, 邓静中. 铁路选线调查方法的初步经验. 地理学报, 1955, 21(2): 155-164.
[2] 陈航, 张文尝, 金凤君. 中国交通运输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3.
[3] 张文尝, 金凤君, 荣朝和, 等. 空间运输联系: 理论研究、实证分析、预测方法.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2.
[4] 陈航, 张文尝, 金凤君. 中国交通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5] 张文尝. 工业基地交通运输布局问题. 地理学报, 1981, 36(2): 157-170.
[6] 陈航. 论海港地域组合的形成机制与发展过程. 地理学报, 1996, 51(6): 501-507.
[7] 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 空间运输联系的分布与交流规律研究. 地理学报, 1994, 49(6): 490-499.
[8] 金凤君. 我国空间运输联系的实验研究: 以货流为例. 地理学报, 1991, 46(1): 16-25.
[9] Loo B P Y. An overview of transport geography in China.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09, 17(5): 419-420.
[10] 张务栋. 热带作物地区的运输网布局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中国热带作物布局的理论探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3.
[11] 陈航, 张文尝, 金凤君. 中国交通地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7.
[12] 张文尝, 金凤君, 樊杰, 等. 交通经济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13] 张文尝, 倪祖彬, 叶舜赞. 京九铁路经济带开发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7.
[14] 金凤君, 戴特奇, 王姣娥. 中国交通投资经济效应的量化甄别. 铁道学报, 2005, 27(3): 9-14.
[15] 金凤君. 基础设施与人类生存环境之关系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3): 276-285.
[16] 金凤君, 王姣娥. 20世纪中国铁路网扩展及其空间通达性. 地理学报, 2004, 59(2): 293-302.
[17] 陈航. 海港形成发展与布局的经济地理基础. 地理科学, 1984, 4(2): 125-131.
[18] 陈航. 海港地域组合及其区划的初步研究. 地理学报, 1991, 46(4): 480-487.
[19] 杨荫凯, 任东明. 辽宁省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及其潜势分析.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9, 18(3): 47-50.
[20] 王成金, 于良. 世界集装箱港的形成演化及与国际贸易的耦合机制. 地理研究, 2007, 26(3): 557-568.
[21] 金凤君. 中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地理研究, 2001, 20(1): 31-39.
[22] 金凤君, 孙炜, 萧世伦. 中国航空公司重组及其对航空网络结构的影响.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2): 59-68.
[23] 王姣娥, 金凤君, 孙炜, 等. 中国机场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服务水平. 地理学报, 2006, 61(8): 829-838.
[24] 王姣娥, 莫辉辉. 世界机场空间格局及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17(3): 8-18.
[25] 王姣娥, 莫辉辉. 民航机场布局方法探讨.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09(6): 7-10.
[26] 莫辉辉, 金凤君, 刘毅, 等. 机场体系中心性的网络分析方法与实证. 地理科学, 2010, 30(2): 204-212.
[27] 金凤君. 机场布局原则与评价指标(内部研究报告). 民航总局项目, 2005.
[28] 张文尝. 中国交通枢纽布局及其地域群体. 经济地理, 1990, 10(4): 55-62.
[29] 吴传钧, 高小真. 海港城市的成长模式. 地理研究, 1989, 8(4): 9-15.
[30] 丁金学, 金凤君, 王成金, 等. 中国交通枢纽空间布局的评价、优化与模拟. 地理学报, 2011, 66(4): 504-514.
[31] 徐骅, 金凤君, 王成金. 集装箱环球航线的枢纽区位优化. 地理学报, 2008, 63(6): 593-602.
[32] 王成金. 城际交通流空间流场的甄别方法及实证: 以中国铁路客流为例. 地理研究, 2009, 28(6): 1464-1475.
[33] 金凤君, 王成金, 李秀伟.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度的甄别方法及应用分析. 地理学报, 2008, 63(8): 787-798.
[34] 张文尝. 城市铁路规划(城市规划手册13册). 北京: 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2.
[35] 马清裕, 张文尝, 王先文. 大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作用研究. 经济地理, 2004, 24(2): 215-220.
[36] 张文尝, 王成金, 马清裕.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地理科学, 2007, 27(6): 737-742.
[37] 张文尝, 马清裕, 等. 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0.
[38] Jin Fengjun, Wang Jiaoe, Dai Teqi. Urban transportation in Beijing, China: Challenges,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Papers of the Applied Geography Conference, 2009(32): 57-66.
[39] 王姣娥, 金凤君. TOD开发模式解析及研究述评. 交通与运输, 2007(12): 19-22.
[40] 王姣娥. 公交导向型城市开发(TOD)机理及空间效应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08.
[41] 戴特奇, 金凤君, 张华, 等. 双交通模式的阿朗索模型对中国城市的模拟研究. 地理学报, 2010, 65(10): 1266-1274.
[42] 张务栋, 杨冠雄. 生产布局与煤炭货流合理化//中国地理学会. 1965年经济地理学术讨论会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6.
[43] 张文尝. 中国客流的影响因素及其地域差异的研究. 地理学报, 1988, 43(3): 191-200.
[44] 张文尝. 关于地域间客运联系的研究. 地理科学, 1988, 8(4): 313-322.
[45] 金凤君, 张文尝. 省级区域铁路货运联系的系统研究. 地理科学, 1991, 11(1): 19-29.
[46] 金凤君, 钱志鸿, 孟斌, 等. 内地—香港间客运联系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7(2): 32-39.
[47] 张文尝. 8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旅客生成特征分析. 地理科学, 2004, 24(4): 385-391.
[48] 王成金, 莫辉辉, 王姣娥. 中国煤炭资源的流动格局及流场规律研究.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7): 1-10.
[49] 戴特奇, 金凤君, 王姣娥. 中国1990年代城际空间相互作用与网络结构演化研究: 从城际铁路客流的角度.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2): 80-89.
[50] 张文尝, 金凤君, 唐秀芳. 空间运输联系的生成与增长规律研究. 地理学报, 1994, 49(5): 440-448.
[51] 陈航, 王缉宪. 山西运输经济联系与经济区划.山西能源基地综合开发与经济区划. 北京: 能源出版社, 1985.
[52] 金凤君. 新疆运输联系与经济区划. 新疆经济区划与发展战略.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53] 金凤君, 王姣娥, 孙炜. 铁路客运提速的空间经济效果评价. 铁道学报, 2003, 25(6): 1-7.
[54] 王姣娥, 金凤君. 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 地理学报, 2005, 3(60): 371-380.
[55] Wang Jiaoe, Jin Fengjun, Mo Huihui, et al.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China’s railway network in the 20th century: An accessibility approac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2009(43): 765-778.
[56] 金凤君, 王成金. 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 地理研究, 2005, 24(5): 774-784.
[57] 王成金, 金凤君. 从航空国际网络看中国对外联系的空间演变. 经济地理, 2005, 25(5): 667-672.
[58] Wang Jiaoe, Jin Fengjun. China’s air passenger transport: an analysis of recent trends.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7, 48(4): 469-480.
[59] Wang Jiaoe, Mo Huihui, Jin Fengjun, et al. Exploring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nodal centrality of China's air transport network: A complex network approach.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 2011, in press.
[60] 王姣娥, 莫辉辉, 金凤君, 等. 中国航空网络空间结构的复杂性. 地理学报, 2009, 64(8): 899-910.
[61] 陆锋, 周成虎, 万庆. 基于特征的城市交通网络非平面数据模型, 测绘学报, 2000, 29(4): 334-341.
[62] 陆锋, 申排伟. 一种支持城市路网交通关系自动化的智能模型. 测绘学报, 2009, 38(6): 520-526.
[63] 陈传彬, 陆锋, 励惠国, 等. 城市路网信息融合的关键技术. 地球信息科学, 2009, 11(4): 520-525.
[64] 陆锋, 郑年波, 段滢滢, 等. 出行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问题探讨.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9, 14(7): 1219-1229.
[65] Feng Lu, Poh-Chin Lai.A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Based on Limited Search Heuristic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2006, 3967: 487-497.
[66] 陈洁, 陆锋. 一种基于双端队列的交通网络最短路径Pallottino优化算法.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2006, 11(3):419-424.
[67] 高松, 陆锋. 一种基于路网等级启发式策略的最短路径算法. 地球信息科学, 2009, 11(2): 151-156.
[68] 陆锋, 段滢滢, 臧志刚. 短时交通预测的动态出行信息服务协同工作平台.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09, 11(5): 61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