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7 , 36 (9): 1051-105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9.001

专辑:城市文化感知与计算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城市空间文本的解读——以《北京文脉》插图为例

周尚意1, 许伟麟1, 李建平2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北京 100875
2. 北京市哲学和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 100101

A humanistic 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city space: A study of three maps in Beijing's Context

ZHOU Shangyi1, XU Weilin1, LI Jianping2

1. School of Geograph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2. Beijing Planning Offic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Beijing 100101, China

版权声明:  2017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48)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周尚意(1960-),女,广西罗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文化地理学研究,E-mail: twizsy@163.com

展开

摘要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种认识论,其特点是我向性、诉诸情感和感悟性。以往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分析案例多关注地方感的主体性,而对认识与被认识的循环过程中的人文主义特点关注不够。本文以《北京文脉》一书的三幅插图为例,对比插图者自述和读者(本文作者)的读后感,分析北京城市空间认识过程中的人性提升。主要结论有二,一是在三幅插图的作者和读者的空间认识过程中,感悟性更重要;二是插图作者和读者均经历了“文本—基于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提升”的认识循环,这个过程是人性提升的必然途径。因此,在每次修改城市规划时,人们一定要回答人性有何提升。

关键词: 人文主义地理学 ; 北京城市 ; 空间感知-认知

Abstract

Humanistic geography is an epistemology of geograph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focus on self-ward thinking, affection, and consciousness. Existing studies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mainly discussed subjectivity of plac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humanistic features in the spiral of consciousness increment between subjects and objects. It is also a response to the opinion of Martin Heidegger-language and human are not binary oppositions. This article takes three maps in the book of Beijing's Context as examples. It compares the map illustration of the author and readers and analyzes the humanity improvement in the perceptions of Beijing's city space.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spatial cognitive process of the map drawer and readers were being conscious of the space meaning than perceiving them. Second, both the map drawer and the map readers have undergone a cognitive cycle, which is from text to text-based perception, then to thinking beyond text. This process is considered an indispensable way to improve humanity. Practically, the implication of this study is that planners should be clear about what show the progress of humanity in an updated urban planning.

Keywords: humanistic geography ; city of Beijing ; spatial perception/cognition

0

PDF (4434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周尚意, 许伟麟, 李建平. 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城市空间文本的解读——以《北京文脉》插图为例[J]. , 2017, 36(9): 1051-105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9.001

ZHOU Shangyi, XU Weilin, LI Jianping. A humanistic geographical analysis of city space: A study of three maps in Beijing's Context[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9): 1051-105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7.09.001

1 引言

北京联合大学于2017年5月举办了一个“城市文化空间感知”的学术会议。参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如何感知文化空间。与会学者以自媒体文本、诗歌词汇、人们出行轨迹等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之与空间做匹配,作为人们对空间的感知结果。早在2008年文化地理学的沙龙上,李蕾蕾(2009)就提出:文化地理学要超越西方,首先要了解“语言转向”,这是“文本转向”的基础。可喜的是,这些年来有许多学者开始从各类“文本”入手,分析城市空间感知或“地方(感)”。例如,安宁等(2017)研究了小说《炸裂志》的作者对城市化过程中空间变迁的感知;尹铎等(2016)研究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城市新区的消极感知。但是尚缺少从语言转向入手的研究。本文选择的手绘图也许是一种“语言”。

地理初学者会问,为什么要讨论城市空间感知?作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拥趸,我们给出的答案是——为了探究人们感知空间的过程是否有助人们提升人性。现在的问题是,许多研究并没有实现这一目标,而仅是停留在发掘感知结果的水平上。因此,本文探讨如何用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方法,分析已经表达出来的城市感知结果—— 一本关于北京文脉的书(李建平, 2017),以及读者阅读该书的再感悟结果,说明城市空间感知与人性提升的关系。

2 人文主义地理学认识论下的城市空间感知研究

2.1 人文主义地理学认识论特点

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认识世界时有3个特点(周尚意等, 2005),这是笔者基于对人文主义地理学奠基人段义孚著作的理解而总结出来的。Gregory(2000)对人文主义地理学也有一个精要的定义。但是多数人认为,要将人文主义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来理解,还得看Tuan(1976)最原初的那篇经典的文章(Allen, 2017)。人文主义认识论的3个特点分别为:第一,“我向”思维。即人们对客体的认识基础都是来自认识主体“我”的感知—认知基础。身体是人们感知的出发点(莫里斯·梅洛-庞蒂, 2001),如薄伽丘笔下的少年从人身体的本性上就是喜欢“绿鹅”;第二,诉诸情感。人们认识空间客体是包含情感的。由于个人经历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空间的情感不同,因此认识的结果也不同,如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第三,感悟性。感悟是一种基于经验且超越经验的人类思维,如看到世间不平等,不是麻木不仁,而是感悟出平等、正义世界的样貌,并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上述3个特点都闪耀着人性之光芒。因此,运用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视角研究城市空间感知,就可看清哪种城市空间体现的文化是打动人心的,是人们愿意传承下去的文化精华。

以往对城市空间感知的研究多采用行为主义地理学的方法(Chai et al, 2016),它们与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城市感知的分析路径不同。行为主义地理学对城市空间感知的分析路径是,通过心理地图(mental map)发掘人们对空间的感知结果。经典的研究为,凯文·林奇(2001)以美国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个城市为案例地,对居民的城市空间感知进行调查,其结论为:地标、节点、道路、边界、区域是构成居民城市空间感知的五大基本要素。该结论的应用价值体现在:城市管理者通过强化城市空间的五类要素的可感知特征,如在节点建设大型雕塑(王爱平等, 2006),从而增强居民对城市空间的感知,进而提高人们的空间行为效率,譬如让驾车者少迷路。国内有学者按此分析路径,进行了类似的城市感知研究。例如,顾朝林等(2001)利用照片辨认和认知地图的方法调查了北京市居民的城市意象空间,是以天安门为中心,以长安街和二环、三环、四环路等道路骨架形成的网络系统,同时包含了地标、结点、功能区等要素;冯健(2005)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城市空间感知的影响因素,认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居住地等个体的社会属性对空间感知有所影响。但上述的研究结论并未说明分析城市空间感知所蕴含的审美向往和道德追求。

2.2 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呈现的三类城市空间

人文主义地理学所表达的城市空间,是主体在感知、知觉城市空间客体后,赋予情感和意义的“文本”。如果这个文本体现了人性之美,那么这个感知和表达的过程就达到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目标。

“我向性”的案例。中国古代营造城池考虑山水形势。管子云:“圣人之初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管仲, 2009)。意思是说,圣人建设都城,一定在平坦稳固的地方,选择一块物产丰饶的土地,北面依山,左右有河流或湖泽提供水源;并建议在城内修筑与河流连通的沟渠网络,这样,既利于取水,又利于水流外泄。人对平地、水源的本能需要,产生了对“宜居”城市的空间文字表达。

“诉诸情感”的案例。明清之际,许多在京做官的江南人,在什刹海的茶楼酒肆中品茗小酌时,将眼前的荷塘垂柳,稻田蛙声(彼时什刹海周边还有小片稻田),写入了他们咏景的诗作。这些诗作中有许多是“忆江南”的主题。京城虽是实现家国抱负的地方,但是故乡还是心中最美的地方。这是一种站在一个地方联想到另外一个地方的空间感知结果。这种结果也超出了行为主义地理学的客观感知,这种由人性生发的空间想象,具有积极性(周尚意, 2016)。

“感悟性”的案例。美国当代印第安作家纳瓦雷·斯科特·莫马迪(2013)的代表作《日诞之地》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50年代美国实施 “终止和重置”(Termination and Relocation)政策,终止给印第安人保留地的优惠政策,重置流入城市的大量印第安人。小说中展示了两幅城市图景,一幅体现白人将印第安人融入主流社会的愿望,另一幅体现印第安人感受到的身体和精神在城市中的不适。作者用这种反差式手法,帮助印第安人(包括作者自己)想清楚要何种生活。小说中的一位主人公艾贝尔选择回到祖先的故乡,在那里获得身与心的平衡。作者还指出,城市中的印第安人要保持与部族的精神联系,这可能是他们在城市中获得力量的途径(郑佳, 2016)。这就是一种文化自觉的过程。

2.3 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对城市空间“文本”的再升华

人文主义地理学者为何偏好对“文本”的研究?自人文主义地理学诞生到21世纪初,一直有学者质疑人文主义地理学是真正的地理学。因为有人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作都太像“文学作品”,或者是像文学评论,与实践脱节。以Tuan(1974, 1986, 1989)的著作为例,他引经据典地道来东西方历史或文学作品中的“地方”,并分析这种地方感背后的道德。为了将人文主义地理学变得更像“研究”,Smith(1984)提出“做”(do)人文主义地理学研究的策略框架,其中也涉及到了文本分析的方法。不难理解,当人们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方(感)”时,不可能脱离文本形式的“地方”。

下面是人文主义地理学者分析城市空间文本的案例。郑佳(2016)对《日诞之地》的分析,是基于文本的分析案例,但这个案例尚未体现出郑佳对原作者人文关怀的进一步提升。Pocock(1981)的研究则不同,他一方面用经典的文学作品和绘画作品来说明人文主义地理学如何分析文本,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和艾略特的作品,画家罗斯金和葛兰伯的作品;另一方面,他在阅读中也有通过感悟的人性提升,例如他对《愤怒的葡萄》(约翰·斯坦贝克, 1982)的分析。这部小说展示了作者斯坦贝克对美国若干州的“地方感”。作者跟随俄克拉何马州的农民流浪到加利福尼亚,沿途听到流浪的农民负债累累、土地被大公司没收的故事。这些农民无家可归,只得西迁加利福尼亚州寻找出路。但他们走到加利福尼亚后,等待他们的仍然是失业、饥饿和困苦,那里的农场主利用过剩的劳力压低工资,各种地方势力又横加勒索和迫害。Pocock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感受到的是由作者建立起来的两种对立的地方感,进而激发起对“乌托邦”的憧憬。而他所憧憬的美好之地,并非宣传中建构的“加利福尼亚”,这一认识过程体现了Pocock阅读文本过程中的“感悟性”。主体自身也可超越自己的文本,例如日本作家西川满不断超越自己以前对台湾淡水的描写,台湾学者分析了他审美经验中指涉、追寻、探究、质问和印证的过程(蔡怡玟, 2013)。

最难的莫过于想象出美好的空间是什么样子。有一种简单的美学创新,可实现文本间美的超越,例如不同人对淡水河的描画(蔡怡玟, 2011)。但是在道德层面上的超越就相对困难了。段义孚指出,“人们从威胁人类的原始自然环境中逃到优雅的文化之中,这的确是一件好事。然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这种优雅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泡沫,这层泡沫掩盖了严酷的经济现实和政治现实”(段义孚, 2005)。我们在许多房地产广告中看到“高尚社区”的意象,这就是一种泡沫,它掩盖了许多人买不起房的事实,以及“高尚社区”对“卑贱社区”的轻蔑。因此有良心的地理学者将目光投向贫富居住隔离,致力于消除这种空间的不平等。为此,需要人们(包括地理学者)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规划文本,并不断改善之。

3 《北京文脉》中的插图分析

3.1 体现“我向性”的插图案例

图1展现的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钟楼和鼓楼,以及周边的建筑。绘图者从多个来源了解到中轴线在古都文化中的地位。有其一是《我与中轴线》(《我与中轴线》编委会, 2012)中许多作者的感悟,其二是北京正阳门博物馆的文字说明。由他者文本帮助建构起来的空间知识是:中轴线全长15华里,15正好是天地之和的数字。在《易经》中,乾代表天,数据为九;坤代表地,数字为六。两者之和为十五。这个数字的巧合并未记载在古文献中,而是后人根据易学而推测出来的。绘图者在图1中,并未展示15之数,而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画出了中轴线上最美的部分——钟鼓楼。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儿时看到一些建筑往往高大宏伟,因为当时的身高与建筑的高度之间有一个较大的视觉高差。绘图者从小在京长大,他将这种儿时留下的感受展示在图1中。图1表现出来的钟鼓楼和周边建筑的高度差,不是那些成人之后才到北京生活,或者到北京旅游的人所能感受的。因而也不会体会到绘图者心中的“钟鼓楼之雄伟”。

图1   钟鼓楼与周边建筑的视觉关系(李建平, 2017)

Fig.1   Visual relation between the Drum and Bell Towers and the surroundings (Li, 2017)

图1的“我向性”体现为绘图者将个人小时候对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的美好记忆呈现出来。绘图者所经历的“文本—基于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提升”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认识过程表现为:他看了其他人对中轴线的描写—感受到中轴线在北京城中的重要—进而超越别人叙述的中轴线之重要,将基于“我”的身体感受到的,那种中轴线之美展现给他人共享。笔者作为图1的读者,也经历着:看图1—感受钟鼓楼和周边建筑之关系—超越这种高度之关系,从身体在现代城市节奏中的疲惫感受中,升华出对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节律乱的批判,伴生出对“晨钟暮鼓”节律性生活的留恋。图1让我们重新反思对待身体的态度。

3.2 体现“诉诸情感”的插图案例

图2呈现了皇城之内3个湖泊(北海、中海和南海)中的3个小岛,由北向南,它们依次是琼华岛、仪天殿和屏山台。图2出现在书中“人间仙境”一节中。原书中这节并没有0.0,这间接说明,绘图者呈现的“一池三山”景观,并不是来自书写的文本,而是其来自其他地方生活经验建构起来的文化空间模式。绘图者还在本节中呈现了一幅颐和园的“一池三山”图。“一池三山”是中国园林中的道教文化空间营造手法。《史记》记载,秦始皇曾派遣数千人,多次出海求仙问药,但无果。他修建兰池宫,中有一湖,湖中三岛隐喻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受此启发,汉高祖刘邦在兴建未央宫时,也曾在宫中开凿沧池,池中筑岛。“一池三山”在北京园林中非常普遍,因此几乎成为老北京人理解园林水景的一种习惯性“模式”。绘图者的人生经历证明,他并没有对仙境的喜好,只因为是老北京人,所以喜好这种熟悉的空间模式。

图2所体现的“诉诸情感”表现为绘图者对“一池三山”的喜爱来自对这个城市园林的熟悉,或日常生活建构。绘图者所经历的“文本—基于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提升”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认识过程表现为:他看到建筑形式的“文本”—感悟到“一池三山”背后的道教文化空间模式—进而超越这种空间模式背后的道教仙境追求,联想到颐和园中另外一组建筑体现的佛教文化的空间秩序,再度升华认识,即北京园林中多种宗教空间的包容性。而作为图2的读者,本文笔者也经历着:看图2—习得“一池三山”的园林美学知识—超越这种习得的知识,发现“一池三山”模式中的差异,例如内三海中“仙山”与周围“凡世”的道路连接,不同于颐和园、圆明园的“仙山”与“凡世”的隔离。进而感悟到内三海的“一池三山”,北海的三山与湖岸相连。这种手法给“一池三山”手法赋予新的文化空间含义——仙境与人间是联通的。

图2   内三海一池三山的道家仙境(李建平, 2017)

Fig.2   Daoist image of "One lake with three isles" in the three Inner Lakes (Li, 2017)

图3   天上宫阙与紫禁城的关联图(李建平, 2017)

Fig. 3   Correspondence of the Palaces in Heaven and the Forbidden City (Li, 2017)

3.3 体现“感悟性”的插图案例

图3呈现的是天上宫阙与北京紫禁城的关联图。绘图者的灵感有4个来源:其一,来自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罗保平口述。罗认为古人将天象与人间建立起密切的对应关系,例如天上玉皇大帝的凌霄殿对应的是皇帝的紫禁城,天上的星辰的名字对应着城市的地名或建筑,再如天上的星辰有叫东华门、西华门等。其二,来自首都博物馆的“大元三都”的展览图片,图片中将天上的紫微垣与地上的紫禁城对应起来。其三,来自北京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王岗(2015)的《行舟集》。他认为,大都的建造者希望通过城市布局来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观念。大都的建造者通过把地上建筑物的位置与天上星辰的布局对应起来,表现这种“天人合一”。宫城对应天之中心紫微垣,枢密院在东,对应武曲星。第四,来源于北京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他介绍了西城区“十三五”期间,将依据为清光绪年间的北京城地图,恢复金水河及织女桥景观,其实这是明代的景观。织女桥东河沿胡同就是织女桥水系的河道,河上的织女桥与东侧的中山公园相连通,1990年代,菖蒲河公园修建,并在公园内重建了石拱桥即牛郎桥。绘图者将这4个来源整合为图3,其中包括了4个来源中提到的天上星宿和地上的建筑。

绘图者的“感悟性”体现在图3的构图美学上。图中流经皇城之外的金水河潺潺流向远方,并与银河连在一起,天地不是两个平面,而是天为穹隆,下罩大地。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表现手法,体现中国都城文化空间格局之美感了。绘图者所经历的“文本—基于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提升”的人文主义地理学认识过程表现为:4个文本来源—对4个来源的整合—超越4个文本的美学构图。笔者作为图3读者,也经历了从“看插图—感悟插图构图之视觉美—超越这种构图之美,扩展到思考今天城市的格局如何体现“天人合一”。我们基于图3,再叠加上一幅北京水系保护图,它则体现今人“人地和谐”的城市空间观。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的结论有二:一是《北京文脉》一书的插图创作过程,和读者藉由插图而萌生的新空间,更多体现了人文主义地理学的“感悟性”。二是插图作者和读者均经历了“文本—基于文本的感悟—超越文本的提升”的认识循环,这个过程是人性提升的必然途径。

用人文主义地理学分析《北京文脉》,其意义不单是提升人性,还可指导实践。人文主义地理学代表学者Ley等(1978)认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具有将分析结果应用到其他学科分支的策略。Daniels(1985)主张人文主义地理学在地方营造(making place)中大有可为。而本文的结论在现实中也得到了验证,即2016年北京完成了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修编,修编的结果虽尚未公布,但实际上是对原来文本的改进。我们不否认人文主义地理学是偏思辨的(叶超, 2014),但是思辨与实践是很难分开的。

4.2 讨论

中国地理学界基本上已经普遍接受了人文主义的这种观点,即空间是有主体性的。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主要哲学来源之一是现象学,现象学反对将空间作为客体之物,而是将人的主体认知介入空间之中(李溪, 2014)。因此本文也非将“客观的”北京空间作为认识的客体,而将描写北京的文本作为认识的客体。

实际上,本文尚未超越Heidegger(2009)关于“语言与人的关系”的逻辑。海德格尔认为,人与语言不是主体和客体的二分结构,语言在哪里,人就在哪里。文中透过《北京文脉》的语言,尤其是手绘地图语言,探索了地图背后一系列的主体,以及主体心中的北京意象。结论一提到,书中由“感悟”形成的北京意象比较多,而从“身体”、“感情”而生发的北京意象比较少。通常我们比较容易理解符号化的表征,而对于非表征的美和善还不十分敏感,因此需要尝试从一位街道大妈或胡同里老炮儿对北京的情感表达中,发现北京空间之美。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安宁, 钱俊希. 2017.

城市化的文学书写: 基于社会—空间辩证法的《炸裂志》解析

[J]. 人文地理, 32(1): 47-54.

URL      [本文引用: 1]     

[ An N, Qian J X.2017.

The literary writing of China's urbanization in the post-reform era: A socio-spatial dialectical analysis on the chronicle of Zhalie

[J]. Human Geography, 32(1): 47-54.]

URL      [本文引用: 1]     

[2] 蔡怡玟. 2011.

以石川钦一郎、木下静涯、陈澄波、陈慧坤、李永沱笔下之淡水作品诠释地方及其精神之意象

[J]. 地理研究(中国台湾), (54): 43-68.

[本文引用: 1]     

[ Cai Y W.2011.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amsui place image and the spiritual image from the series tamsui paintings of Ishikawa Kinnichiro, Kinoshita Seigai, Chen Cheng-po, Chen Hui-kuen and Lee Yung-two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Taiwan, China), (54): 43-68.]

[本文引用: 1]     

[3] 蔡怡玟. 2013.

那座山, 那条河: 地方及其精神之意义: 以西川满笔下的淡水作品诠释

[J]. 鹅湖学志(中国台湾), (50): 203-241.

[本文引用: 1]     

[ Cai Y W.2013.

That mountain, that river: An interpretation of place image and its spiritual meaning from the series tamsui literature works of Nishikawa mitsuzu

[J]. Legein Society(Taiwan, China), (50): 203-241.]

[本文引用: 1]     

[4] 段义孚. 2005. 逃避主义[M]. 周尚意, 张春梅, 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6.

[本文引用: 1]     

[ Duan Y F.2005. Escapism[M]. Zhou S Y, Zhang C M, Trans. Shijiazhuang, China: Hebei Education Press: 6.]

[本文引用: 1]     

[5] 冯健. 2005.

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

[J]. 地理科学, 25(2): 142-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2.003      URL      摘要

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差异;居民居住地域、性别、学历、收入以及出生地的不同,感知地图类型的级别也不相同。感知空间的构成要素在居住地域、年龄、收入和出生地方面差异明显,而发展阶段主要与性别、收入和出生地有关,社会角色和经济收入水平在决定居民感知空间发展阶段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文章最后还根据各种地物和构成要素出现的频率,概括了北京城市意象的空间结构,并发现它与现实中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极为相似。

[ Feng J.2005.

Spatial cognition and the image space of Beijing’s residents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5(2): 142-15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0690.2005.02.003      URL      摘要

对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进行了问卷调查,从323份感知地图中提取和统计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北京城市居民空间感知的基本类型、构成和发展阶段,以及各种差异性特征。研究表明,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类型与西方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但存在一定差异;居民居住地域、性别、学历、收入以及出生地的不同,感知地图类型的级别也不相同。感知空间的构成要素在居住地域、年龄、收入和出生地方面差异明显,而发展阶段主要与性别、收入和出生地有关,社会角色和经济收入水平在决定居民感知空间发展阶段方面起到巨大作用。文章最后还根据各种地物和构成要素出现的频率,概括了北京城市意象的空间结构,并发现它与现实中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重点极为相似。
[6] 顾朝林, 宋国臣. 2001.

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

[J]. 地理学报, 56(1): 64-74.

URL     

[ Gu C L, Song G C.2001.

Urban image space and main factors in Beij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6(1): 64-74.]

URL     

[7] 管仲. 2009.

管子

[M]. 李山,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313.

[本文引用: 1]     

[ Guan Z.2009.

Guanzi

[M]. Li S, Trans. Beijing, China: Zhonghua Book Company: 313.]

[本文引用: 1]     

[8] 凯文·林奇. 2001. 城市意象[M]. 方益萍, 何晓军, 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 Lynch K.2001. The image of the city[M]. Fang Y P, He X J, Trans. Beijing, China: Chinese Literature Press.]

[9] 李建平. 2017. 北京文脉[M]. 北京: 文津出版社.

[本文引用: 7]     

[ Li J P.2017. Beijing wenmai[M]. Beijing, China: Wenchin Press.]

[本文引用: 7]     

[10] 李蕾蕾. 2009. 从“语言转向”谈“超越”[M]//刘卫东, 柴彦威,周尚意. 地理学评论: 第一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本文引用: 1]     

[ Li L L.2009. Cong "yuyan zhuanxiang" tan "chaoyue"[M]//Liu W D, Chai Y W, Zhou S Y. Review in geography: Volume 1.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本文引用: 1]     

[11] 李溪. 2014.

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视野

[J]. 人文地理, 29(4): 8-12.

URL      [本文引用: 1]     

[ Li X.2014.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of Yi-Fu Tuan's humanistic geography

[J]. Human Geography, 29(4): 8-12.]

URL      [本文引用: 1]     

[12] 莫里斯·梅洛-庞蒂. 2001. 知觉现象学[M]. 姜志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40.

[本文引用: 1]     

[ Merleau-Ponty M.2001.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erception[M]. Jiang Z H, Trans. Beijing, China: Commercial Press: 140.]

[本文引用: 1]     

[13] 纳瓦斯科特·莫马迪. 2013. 日诞之地[M]. 张廷佺, 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 Scott Momaday.2013. House made of dawn[M]. Zhang Y Q, Trans. Nanjing: Yilin Press.]

[14] 王爱平, 周尚意, 张姝玥, . 2006.

关于地区性地标景观感知和认同的研究

[J]. 人文地理, 21(6): 124-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6.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个城市或地区通常有其标志性人工建筑物,它体现着这个城市或地区的魅力和特征.这样的人工建筑物被称为"地标".本研究选择北京崇文区天坛街道的金鱼池小区的老舍作品群雕作为该小区的地标,从环境感知(如颜色、造型、体积、位置等)和心理认同的角度(功能、意义和情感等的认同)考察了居民对之的接受程度.调查统计显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等因素影响个体对小区地标的环境感知和心理认同程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可以解释调查组间的差异是符合逻辑的,即年长者、在本地居住时间较长者、工人对地标的接受程度高于对比组;受教育水平低的是工人,他们对地标的接受度比对比组高;性别对地标的感知和认同差别不大.本论文的结论是老舍作品群雕是金鱼池小区的地标,这一文化景观是该小区地方性的表征要素,由于它反映了小区的历史文化,所以被人们接受.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是小区,加强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社区认同.本研究的结论的应用意义是,社区认同需要有一个文化景观作为认同物,这个认同物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雕塑等不可移动的地上艺术作品.地标的明确可以促进社区的内在文化凝聚力.

[ Wang A P, Zhou S Y, Zhang S Y, et al.2006.

Study on landscape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of community landmark

[J]. Human Geography, 21(6): 124-1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6.06.02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一个城市或地区通常有其标志性人工建筑物,它体现着这个城市或地区的魅力和特征.这样的人工建筑物被称为"地标".本研究选择北京崇文区天坛街道的金鱼池小区的老舍作品群雕作为该小区的地标,从环境感知(如颜色、造型、体积、位置等)和心理认同的角度(功能、意义和情感等的认同)考察了居民对之的接受程度.调查统计显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等因素影响个体对小区地标的环境感知和心理认同程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可以解释调查组间的差异是符合逻辑的,即年长者、在本地居住时间较长者、工人对地标的接受程度高于对比组;受教育水平低的是工人,他们对地标的接受度比对比组高;性别对地标的感知和认同差别不大.本论文的结论是老舍作品群雕是金鱼池小区的地标,这一文化景观是该小区地方性的表征要素,由于它反映了小区的历史文化,所以被人们接受.地方文化建设的基本单位是小区,加强和谐社区建设,需要社区认同.本研究的结论的应用意义是,社区认同需要有一个文化景观作为认同物,这个认同物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雕塑等不可移动的地上艺术作品.地标的明确可以促进社区的内在文化凝聚力.
[15] 王岗. 2015. 行舟集[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375-376.

[ Wang G.2015. Xingzhou ji[M]. Beijing, China: Beijing Press: 375-376.]

[16] 《我与中轴线》编委会. 2012. 我与中轴线[M]. 北京: 北京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 The Editorial Broad of Wo Yu Zhongzhouxian. 2012. Wo yu zhongzhouxian[M]. Beijing, China: Press of Beijing.]

[本文引用: 1]     

[17] 叶超. 2014.

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鉴镜的段义孚思想

[J]. 人文地理, 29(4): 3-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学界和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但中国地理学界对其认识还非常欠缺,相关研究更是迟滞。针对目前常见的对段义孚的研究是否属于地理学以及如何把握和推广等问题,本文进行了回应和解释,并探讨了段义孚的思想与学术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一面镜子,段义孚不但具有开创精神,而且40多年的坚持更是令人敬佩;广泛取材于历史、人文以及其他学科,经验的方法,流畅生动的文风值得学习和推广;对其的专门研究应当得到鼓励;其理论不但具有较大普适性,而且是治疗人文素养和精神欠缺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一剂良药。

[ Ye C.2014.

Yi-Fu Tuan's humanistic geography as a mirror of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J]. Human Geography, 29(4): 3-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段义孚的人文主义地理学在西方学界和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但中国地理学界对其认识还非常欠缺,相关研究更是迟滞。针对目前常见的对段义孚的研究是否属于地理学以及如何把握和推广等问题,本文进行了回应和解释,并探讨了段义孚的思想与学术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启示与借鉴意义。作为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一面镜子,段义孚不但具有开创精神,而且40多年的坚持更是令人敬佩;广泛取材于历史、人文以及其他学科,经验的方法,流畅生动的文风值得学习和推广;对其的专门研究应当得到鼓励;其理论不但具有较大普适性,而且是治疗人文素养和精神欠缺的中国人文地理学的一剂良药。
[18] 尹铎, 钱俊希, 朱竑. 2016.

城市新区作为“家”的表征与实践:以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35(12): 1517-15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12.008      URL      摘要

本文基于表征与非表征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新区作为“家”的表征与实践过程.研究发现:针对康巴什新区,外部媒介与地方政府以表征手段建构了截然不同的“家”的意象.其中,BBC、Times等外媒将康巴什新区描绘成充满荒凉景观的“鬼城”和不健康的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而在地方政府的重构中,康巴什新区则充满了生态栖居必备的城市景观并成为了先进的城市文化空间.而作为“家”中的居住者,康巴什居民“家”的营建经历了从陌生到认同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空间转换与情感边界的构建.不同行动者共同塑造了康巴什新区多元的、充满矛盾意义的“家”的空间身份.本文旨在丰富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家”的地理学研究视角与类型,回应“鬼城”话语对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无家”的质疑,亦是城市新区社会文化研究的有益拓展与补充.

[ Yin D, Qian J X, Zhu H.2016.

The re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of new urban district-as-home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Kangbashi New Town, Ordo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12): 1517-15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12.008      URL      摘要

本文基于表征与非表征的研究视角,分析了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代表的中国城市新区作为“家”的表征与实践过程.研究发现:针对康巴什新区,外部媒介与地方政府以表征手段建构了截然不同的“家”的意象.其中,BBC、Times等外媒将康巴什新区描绘成充满荒凉景观的“鬼城”和不健康的中国城市居住空间,而在地方政府的重构中,康巴什新区则充满了生态栖居必备的城市景观并成为了先进的城市文化空间.而作为“家”中的居住者,康巴什居民“家”的营建经历了从陌生到认同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空间转换与情感边界的构建.不同行动者共同塑造了康巴什新区多元的、充满矛盾意义的“家”的空间身份.本文旨在丰富中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家”的地理学研究视角与类型,回应“鬼城”话语对地方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无家”的质疑,亦是城市新区社会文化研究的有益拓展与补充.
[19] 约翰·斯坦贝克. 1982. 愤怒的葡萄[M]. 胡仲持, 译. 北京: 外国文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 Steinbeck J.1982. The grapes of wrath[M]. Hu Z C, Trans. Beijing, China: Foreign Literature Press.]

[本文引用: 1]     

[20] 郑佳. 2016.

《日诞之地》中的地理景观: 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

[J]. 外国文学评论, (3): 155-168.

URL      [本文引用: 1]     

[ Zheng J.2016.

Ridan zhidi zhong de dili jingguan: Renwen zhuyi dilixue shijiao

[J]. 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3): 155-168.]

URL      [本文引用: 1]     

[21] 周尚意. 2016.

发掘地方文献中的城市景观精神意向: 以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

[J]. 北京社会科学, (1): 4-12.

URL      [本文引用: 1]     

[ Zhou S Y.2016.

On the spiritual images of a city from its local literatures: Take Shichahai historical district as an example

[J]. Social Science of Beijing, (1): 4-12.]

URL      [本文引用: 1]     

[22] 周尚意, 张春梅. 2005. 从逃避主义透视人文主义地理学: 读段义孚《逃避主义》有感[M]//朱传耿, 沈正平, 孟召宜. 科学发展观与人文地理学研究新进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4-30.

[本文引用: 1]     

[ Zhou S Y, Zhang C M.2005. In perspective of humanistic geography from escaping creed: The thoughts after reading "escaping creed" written by Duan Yifu[M]//Zhu C G, Shen Z P, Meng Z Y. Kexue fazhanguan yu renwendilixue yanjiu xinjinzhan.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24-30.]

[本文引用: 1]     

[23]

Allen C D. 2017. Humanistic geography

[EB/OL]. Oxford Bibliographies. 2013-02-26 [2017-08-20]. .

URL      [本文引用: 1]     

[24] Chai Y W, Ta N, Ma J.2016.

The socio-spatial dimension of behavior analysis: Frontiers and progress in Chinese behavioral geography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6(8): 1243-1260.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6-1324-x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ban space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has led to essential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Behavioral geography provides a new effectiv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behavior patterns in cities. In recent years, behavior approach has become an influential analytical paradigm in Chinese urban geograph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behavioral geography research in China, by introducing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rogress in behavior analysis. It is argued that behavioral approach offers a new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ing China's urban sociospatial reconstruction and addressing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t micro scale. Although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still lags behind developed countries, Chinese scholars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of classical socio-spatial behavior theories. This paper also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new trends in Chinese behavioral geography that has started to apply the behavioral approach to urban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social dimensions of behavior should be addressed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rigorously by using interdisciplinary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Chinese cities and research the critical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cities.
[25] Daniels S.1985.

Arguments for a humanistic geography

[M]//Johnston R J. The Future of Geography. London, UK: Methuen: 143-158.

[26] Gregory D.2000.

Humanistic geography

[M]//Johnston R J, Gregory D, Pratt G, et al.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4th ed. Malden, MA: Blackwell: 361-364.

[27] Heidegger M.2009. Logic as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essence of language[M]. Gregory W T, Unna Y, Trans. Albany, US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40.

[本文引用: 1]     

[28] Ley D, Samuels M S.1978. Humanistic geography: Prospects and problems[M]. Chicago, USA: Maaroufa Press.

[29] Pocock D C D.1981.

Humanistic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 Essays on the experience of place

[M]. London, UK: Croom Helm.

[30] Smith S J.1984.

Practicing humanistic geography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4(3): 353-374.

[本文引用: 1]     

[31] Tuan Y F.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M]. New York, US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2] Tuan Y F.1976.

Humanistic geography

[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66(2): 266-276.

[33] Tuan Y F.1986. The good life[M]. Madison, US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34] Tuan Y F.1989. Morality and Imagination: Paradoxes of progress[M]. Madison, US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