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6 , 35 (7): 851-859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6

研究论文

山地区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为例

丁雨賝1, 冯长春1*, 王利伟2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2.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 100084

Determination of ecological red line of mountainous areas: A case study of Yihe Town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DING Yuchen1, FENG Changchun1*, WANG Liwei2

1.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冯长春(195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E-mail: fcc@pku.edu.cn

收稿日期: 2015-02-20

修回日期:  2015-04-20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7-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2B0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丁雨賝(1990-),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规划,E-mail: dingyuchen@pku.edu.cn

展开

摘要

无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发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山地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水系密布,土地利用破碎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域,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地区。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划定刚性和弹性的土地生态红线。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包括坡度、植被覆盖度、水体、土壤类型和降水侵蚀力等5个指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个指标。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内所包含的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44.34%。弹性生态红线包含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29.47%。义和镇的生态红线范围主要包含东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水系丰富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具有指引作用,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支持。

关键词: 山地区域 ; 土地生态红线 ; 生态敏感性 ; 生态服务价值 ; 重庆市义和镇

Abstract

Unsuitable land us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ibuting to ecological problems. Determining ecological red line can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use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mote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improve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Research on methods to determine ecological red line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s. Mountain areas have rugged terrain and dense water systems, where fragmentation of land use is often serious. They are also important areas with regard to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key area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Taking a mountainous town—Yihe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used GIS tools and took into consideratio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d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to determine the rigid and flexible ecological red lines of the study area. This study chose slope, vegetation coverage, water and soil types, and erosive force of precipitation as indicators for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ssessment and food production, raw material production, gas regulation, climate regulation, hydrology regulation, soil retention, nutrient cycling maintenance, biodiversity, and aesthetic as indicators for ecological service assessment. The area within the rigid ecological red line is 43.90 km2, 44.34% of the total area of Yihe Town; and the area within the elastic ecological read line is 29.18 km2, 29.47% of the total area. Ecological red line encloses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mountainous area and southern area with dense water courses of the town. Th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d ecological services value are high is this area. The ecological red lines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identify key area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and the methods and result can support policy-making for improving ecological security of the region.

Keywords: mountainous areas ; ecological read line ; ecological sensitivity ;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 Yihe Town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0

PDF (5340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丁雨賝, 冯长春, 王利伟. 山地区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方法与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为例[J]. , 2016, 35(7): 851-859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6

DING Yuchen, FENG Changchun, WANG Liwei. Determination of ecological red line of mountainous areas: A case study of Yihe Town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7): 851-859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6

1 引言

生态空间是一个蕴含时间、空间、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载体(李力等, 2014)。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突出的地位。生态红线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识别生态红线,构建生态红线划分的方法体系,对于保障国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保护红线是指依法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土地生态红线内的生态用地承载了多种生态功能,提供了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重要生态价值。红线明确了禁止建设区的范围,也给出了土地开发的空间范围和边界,可良好地协调国土开发和生态环境容量,提高资源的综合承载力(马永欢等, 2014)。随着生态环境的恢复、环境污染的治理和耕地质量的提高,生态红线的划定可进一步为粮食和食品安全提供有力保障。生态红线同时也界定了土地开发边界,而土地开发边界的划定可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降低在经济发展中不必要的土地浪费,为科学构建土地储备制度,促进良性互动的土地市场提供依据(冯长春, 2008)。因此,土地生态红线的划定不仅是实现国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

学界对于生态红线的划定方法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许妍等(2013)根据湿地面积、生物资源量等指标对渤海进行了生态红线划定;王云才等(2015)结合生态网络规划对平原地区——安徽省宣城市南漪湖地区进行了生态红线划定;燕守广等(2014)基于生态功能对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划定进行了研究。综合来看,目前对于生态红线划定的研究和实践多集中在生态影响因素方面,涉及土地利用的评价不多,关于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的研究也较少。

由于山地区域以山地地形为主,自然环境恶劣,对生产生活建设限制明显,生态问题凸显,也是生产建设与自然环境冲突较大的地区,因此山地区域具有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生态敏感性强和生态服务价值多样的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空间单元。山地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为保持水土和水源涵养,生态脆弱性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等方面。山地区域生态红线的划定,需要兼顾山区特有生态脆弱区和山区特有的生态功能。因而,山地区域生态红线的研究对于山区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具体方法上,研究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方法很多,生态敏感性评价是常用的评价方法之一。例如,冯长春等(2014)运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来确定生态保育尺度;李广娣等(2013)基于生态敏感性划分了平原地区铜陵市的生态保育尺度。生态服务价值也是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傅伯杰等(2001)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纳入生态综合评价的框架内;李双成等(2014)认为生态系统服务对于保障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以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为例,针对山地区域进行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方法研究,旨在建立一套系统综合的生态现状评价和生态红线划定体系,以期提供一种对山地区域土地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提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2 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方法模型构建

2.1 总体技术框架

土地生态红线的划定,是为了解决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的冲突问题,以达到土地利用和自然生态关系的协调发展。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生产建设会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因此土地生态红线需要为生态保护提出一种合理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解决办法。同时土地生命系统不仅是一个自然的综合系统,也为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提供包括食物生产、旱涝调节、旅游审美等生态服务功能(Daily, 1997)。因此,在土地生态红线划定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自然系统和生态服务系统2个方面。

本文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和生态服务价值2个方面,构建山地区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图1)。生态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反应程度(欧阳志云等, 2000)。生态敏感性评价是指在现有自然环境背景下,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导致发生区域生态或环境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其可能性大小,也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小(杨志峰等, 2002; 禹莎等, 2008; 颜磊等, 2009)。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实质是对现状自然环境下,潜在的生态问题进行明确辨识,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空间区域的过程(徐广才等, 2007)。生态敏感性高的区域,容易发生自然灾害,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容易受损,应减少人类活动,主要以生态恢复重建为主。生态敏感性是反映生态环境现状的重要指标,是划定土地生态红线的重要依据。

图1   土地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框架

Fig.1   Framework for determining ecological red line

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可为人类提供产品以及直接和间接的服务是生态功能的重要体现。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通过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和功能直接或间接地得到的生命支持产品和服务,自然资产含有多种与其生态服务功能相应的价值(Repetto, 1992; Costanza et al, 1997)。随着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的稀缺性越发增强。尤其在中国农村地区,对于关键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严重退化,对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通过对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价,可以根据生态服务价值对区域进行功能划分,为生态红线划定提供支持,同时可以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推动生态修复工作。因此本文在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两部分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生态红线划定,基本思路为:①建立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和ArcGIS软件,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评价单元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总分等于各单因子评分值加权求和结果,即:

P1=i=1i=nFiWi(1)

式中:P1为某土地评价单元生态敏感性评价总分值;Wi为第i(i=1, 2, 3, ......, n)个因子的权重值;Fi为第i个因子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分值,根据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对区域进行生态敏感性分等定级;②建立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山地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类型的研究,对不同地类不同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价(标准化后结果记为P2),根据评价结果对区域进行生态服务价值分等定级;③将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布尔运算将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分级叠加;④根据不同生态保护尺度得到土地生态红线刚性约束界限值和弹性约束界限值。

2.2 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构建

由于村镇区域图件规格不统一,基础数据缺失较多,且生态敏感性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根据义和镇山地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现状和西南地区水源涵养较丰富的特点,结合环境主导因素,进行评价指标选择。

(1) 坡度

西南地区处于中国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因素,地震、滑坡和土壤侵蚀是该地区经常发生的灾害。在小尺度研究中,坡度是主要指标。研究表明,坡度越陡,汇流的时间越短,径流能量越大,对坡面的冲刷就越强烈,侵蚀量就越大。在坡度较陡的条件下,土壤侵蚀率和滑坡发生率随着坡长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对于耕作来说,坡度25°以上的地区已不太适宜。但西南山区,25°以上的地区分布较广。因此坡度是影响生态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了<2°、2~6°、6°~15°、15°~25°、>25°等5个分级,分别对应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急坡,即一般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中度敏感性、高度敏感性和极敏感性。

(2) 植被覆盖度

陆地植被是联系土壤、陆地水体和大气之间的媒介体,可促进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植被覆盖度作为一个直接量化的指标,可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植被情况,进而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态条件。西南地区山地是重要的水土保持区,将植被覆盖度纳入评价指标,可较好地评价生态敏感特征。根据植被覆盖度普遍分级,≤20%为极低覆盖度,20%~40%为低覆盖度,40%~60%为中覆盖度,60%~80%为高覆盖度,>80%为极高覆盖度,可根据这个分级对植被覆盖度进行评价和分级(陈效逑, 2009),分别对应一般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中度敏感性、高度敏感性和极敏感性。

(3) 水体

水体是对生态环境的水热交换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义和镇坑塘水面较多,需要把水体纳入评价体系。根据已有学者(潘竟虎等, 2006; 冉圣宏等, 2009)对水体资源的研究,往往依据距离水体远近划分水体因子敏感性级别,具体划分等级见表1

表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因子及分级

Tab.1   Indicators of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ssessment and classification in Yihe Tow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生态敏感性因子权重一般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
坡度/°0.25≤22~66~1515~25>25
植被覆盖度/%0.25≤2020~4040~6060~80>80
水体/m0.15≥500350~500200~350100~200<100
土壤类型0.15水稻土新积土、山地草甸土棕壤、黄褐土、石灰(岩)土黄壤、黄棕壤、粗骨土紫色土
降雨侵蚀力R值/
(MJ·mm·hm-2·h-1·a-1)
0.20≤250250~300300~350350~400>400

新窗口打开

(4) 土壤类型

不同土壤类型反映了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敏感性,对于土壤侵蚀的形成和分异规律有着显著影响,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水土流失情况(刘春霞等, 2011),对于西南地区山地尤其重要。因此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可以划分不同的生态敏感性(表1)。

(5) 降水侵蚀力

降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降水的动能对于土粒产生冲击,同时降雨产生的径流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王万中(1996)等通过对全国125个重点站降水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各站年降水量和降雨侵蚀力R值,R值是一个表征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厉时、雨滴大小及下降素的指标。该指标已经被国内多个相关研究参考引用(凡非得等, 2011)。本文在王万中基础上,通过空间差值得到义和镇降雨侵蚀力R值空间分布情况,

2.3 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指标构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许多研究。对于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方法有2种,分别为基于单位生态服务产品价格的方法(吴钢等, 2001; 赵同谦等, 2004; 王兵等, 2009)和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谢高地等, 2001; 李正等, 2012)。前者对数据需求高、计算复杂、难以形成统一评价标准和广泛应用,对于村镇地区来说,所需数据比较难以获得;而后者设定的单位生态系统是提供生态服务产品的标准功能单元,尽管相对简单,但易于广泛应用(谢高地等, 2015),对于村镇地区来说,选用这种方法比较适宜。

根据Costanza等(1997)、谢高地等(2015)的研究,同时参考其他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李正等, 2012),以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为基础,考虑区域差异性,对该标准进行修正和补充。山地区域村镇的生态系统以第一产业为主,结合乡村社会经济对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选取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等9个类别的生态系统服务作为评价指标。据此得到义和镇各类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对各类生态服务价值加总后进行标准化,在ArcGIS 10.2中给不同地类输入其相应的生态服务价值分值(记为P2),即可完成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3 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的实证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义和镇位于重庆市区东北部(图2),涪陵市域西部长江北岸,镇域面积99.45 km2,长江从义和镇西面、南面呈“L”型流过,属沿江浅丘地带。研究区地势东高西低,系由北向南倾斜的长江河谷浅丘褶皱地带,海拔高度多在160~700 m,地貌以低山、沟谷、平坝夹溪沟为主,形成低山丘陵、河谷浅丘、河漫滩阶地3种地貌。由于处在中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过渡区域,受地形和水系影响,滑坡泥石流频发,水土流失严重,是生态环境高度脆弱的地区。总体来看,农村居民点在山地、丘陵地区广泛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不仅不利于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破坏。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资源整合、旅游生态资源统筹开发的需求意愿加强,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成为镇域统筹规划的前提和重点。

图2   义和镇区位图

Fig.2   Location of Yihe Tow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3.2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包括:义和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精度为5 m的义和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义和镇行政区划图,以及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维也纳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所构建的世界土壤数据库(Harmonized World Soil Database version 1.1)(HWSD)中提取的精度为1 km的中国土壤类型格网数据,所有数据均在ArcGIS 10.2的平台上运行和处理。

3.3 生态敏感性评价

根据研究区域实际情况,结合生态敏感性评价较为成熟的方法(潘竟虎等, 2006; 潘峰等, 2011; 许妍等, 201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义和镇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具体方法是将义和镇划分为50 m×50 m的网格,首先进行单因子评价。在ArcGIS 10.2中提取每个网格的单因子值,按照对环境敏感的程度,将其划分为一般敏感性、轻度敏感性、中度敏感性、高度敏感性和极敏感性,分别赋值1、3、5、7、9。各因子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AHP)获得。通过对义和镇自然生态条件及周围的环境条件等各方面情况的综合调查,查阅相关资料并与专家交流,反复论证。将评价因子进行定量化处理,其分级结果见表1

在第一个步骤提取单因子值的基础上,进行多因子综合评价。义和镇镇域内敏感性得分范围为1.03~7.60。在ArcGIS 10.2中,为识别敏感性边界,对敏感性得分进行重新分类,分为一般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等5类,得到生态敏感性评价图(图3),分类标准及各类敏感性面积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义和镇生态一般敏感的土地面积只占全区11.58%,而高度敏感和极敏感的地区占到32.69%。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度敏感和极敏感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地地区及南部沿长江地带,该地区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加上人类活动具有“小聚集、大分散”的态势,因此对全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明显的压力和影响。生态敏感性不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镇域中部,具有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海拔较低,是人们生产生活主要集中区。

表2   生态敏感性分级赋值表

Tab.2   Ecological sensitivity classes in Yihe Tow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生态敏感性一般敏感轻度敏感中度敏感高度敏感极敏感
敏感性总分(1,3](3,4](4,5](5,6](6,7.6]
面积/km210.75527.24524.49518.69311.665
百分比/%11.5829.3426.3820.1312.56

新窗口打开

图3   涪陵区义和镇生态敏感性评价图

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 sensitivity classes in Yihe Tow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3.4 生态服务价值评价

根据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义和镇的食物生产、原料生产等9个生态服务类型进行价值核算,具体核算结果见表3。将各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加总,并且标准化为0~100之间,对不同生态服务价值的地类进行重新分类为:极低生态服务价值、低生态服务价值、一般生态服务价值、高生态服务价值和极高生态服务价值,得到生态服务价值结果图结果(表4)。结合图4表4可以看出,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主要在山地、水系、湿地、园林地等区域,总体来说,义和镇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占镇域面积23.92%,该区集中分布在北部地区,极高生态价值区占全区面积的14.21%,该区除了长江沿岸地区以外,零星分布在镇域范围内。一般生态服务价值、低生态服务价值和极低生态服务价值基本上平均分布在全镇范围内。低生态服务价值区面积,一般生态服务价值区面积和高生态服务价值区面积基本相同,都远高于极低生态服务价值区面积和极高生态服务价值区面积。从极低生态服务价值到极高生态服务价值,5类面积大小分布呈现纺锤状。

表3   义和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元·hm-2·a-1)

Tab.3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per unit area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Yihe Town, Chongqing Municipality/(yuan·hm-2·a-1)

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化服务总和
生态系统分类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美学景观
农田507.82112.59409.01213.70687.05238.9771.2378.1334.472352.97
林地137.87314.801038.623108.961895.711266.1096.511151.21505.529515.30
草地174.63257.36905.342394.341755.541102.9682.721001.85441.188115.92
湿地234.38229.78873.171654.4311135.271061.6082.723616.782173.7421061.88
荒漠0.000.009.190.0013.799.190.009.194.6045.96
水域367.65105.70353.871052.4046985.95427.4032.171171.89868.5851365.61
城镇用地--------165.20165.20

新窗口打开

图4   义和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图

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classes in Yihe Tow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表4   生态服务价值评价表

Tab.4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classes in Yihe Tow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生态服务价值极低价值低价值一般价值高价值极高价值
服务价值评分(0, 0.11](0.11, 3.93](3.93, 6.61](6.61, 22.66](22.66, 100]
面积/km28.5726.8025.8923.6814.07
百分比/%8.6627.0726.1523.9214.21

3.5 生态红线划定

新窗口打开

生态红线的划定是在综合考虑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基础上,运用布尔运算法将生态敏感区和生态服务价值高的地区进行叠加,只要在所选定的生态敏感区或者生态服务价值区内,直接划定为生态红线范围。

由于山地区域土地利用破碎化现象严重,因此生态评价结果也呈现出图斑严重破碎化现象。为科学合理的划定生态红线范围,对数据结果进行处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结合村镇区域尺度,进行生态红线范围的数据处理和图形整饰。首先,进行数据聚合,在ArcGIS 10.2中,通过聚合工具将叠加结果中相对聚集或邻近的图斑聚合为相对完整连片的图斑。考虑到前期评价单元网格大小和村镇范围较小两方面因素,选择聚合距离为50 m,最小孔洞面积为3 km2;其次,将破碎图斑剔除。选择剔除破碎图斑的阈值为5 km2,面积在5 km2以下的图斑删除,以减少红线区的破碎化程度,但同时又保留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域。最后,根据实际土地利用类型和影像地物分布进行遥感判读与补充勾绘,扣除聚合后图斑内的大型建设用地和集中连片农田,调整生态保护红线界线,形成边界清晰、切合实际、生态完整性好的生态红线分布图。

具体操作中将生态敏感性极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与极高、高生态服务价值区进行叠加,得到刚性生态红线,刚性生态红线是建设发展不可逾越的边界,红线内应以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为主(图5)。义和镇刚性生态红线所包含的区域为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镇域面积44.34%,范围主要包括镇域的东部、北部和长江沿岸,主要起重点防御水土流失和水源涵养作用,生态红线的划定为义和镇的规划建设、生态保护提供了控制性基准。

图5   义和镇生态红线划定结果

Fig.5   Ecological red line zones in Yihe Tow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与刚性生态红线不同,弹性生态红线可根据镇域的发展阶段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和生产建设规模划定生态保护边界。随着生态恢复和镇域发展的需要可发生变化,但是刚性边界是弹性边界坚守的底线。义和镇的弹性生态红线是中生态敏感区与一般生态服务价值区相叠合的结果(图5)。与刚性生态保护区相比,弹性生态红线主要分布在义和镇南部地区,所包围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镇域面积的29.47%;义和镇南部地区虽然总体海拔没有北部山区高,但是有丰富的河网水系,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都处在中等位置。划定弹性土地生态红线,可对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进行阶段性指导,根据镇域的发展状况可以进行弹性调整,这样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不阻碍镇域的整体发展。

4 结论与讨论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城镇化进程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是国家重大战略方针。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案例,基于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探讨了生态红线的划定技术,从生态敏感性、生态服务价值2个方面,系统综合地对山地区域村镇生态红线划定方法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一套划定村镇生态红线的技术流程和方法,对以基础空间单元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沿长江沿岸地区,弹性生态红线与刚性生态红线相比地域范围有所扩大,包括了南部一些地区。由于义和镇北部山地区域有比较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生态环境较为敏感,是生态系统容易遭受破坏的区域。但北部地区植被丰富,生态服务价值高;南部地区水系丰富,也蕴含了较高的生态服务功能,对于增强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有重要作用。因此,生态红线区的划定,可较合理地保护生态脆弱地区和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地区,以便科学引导区域生产建设规划,保障生态系统向健康方向发展。

山地区域村镇多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河流水系发达、生态环境脆弱,属于典型的生态敏感性高、生态价值高的地区,因而生态红线划定复杂、生态保护区所占面积较大。从预防自然灾害、减少生产安全风险、促进经济活动合理分布的角度来看,山地区域村镇应以防范自然灾害、恢复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结合国家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政策,有序地引导位于生态敏感区的居民外迁,构建村镇生态保护机制,促进村镇人地和谐发展。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陈效逑, 王恒. 2009.

1982-2003年内蒙古植被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J]. 地理学报, 64(1): 84-9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内蒙古地区1982-2003 年遥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数据, 对植被带进行了 分时段的划分, 并以典型草原植被带为例, 分析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整个研究期间, 典型草原带的面积呈增加的趋势, 荒漠草原带的面积呈减少的 趋势, 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荒漠带的面积趋势变化不明显。总体上看, 从时段1 (1982- 1987 年) 到时段2 (1988-1992 年) 植被带进化演变的面积占优势, 从时段2 (1988-1992 年) 到时段3 (1993-1998 年) 进化和退化演变的面积相当, 从时段3 (1993-1998 年) 到 时段4 (1999-2003 年) 退化演变的面积占优势。在典型草原带内, 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从5 月上半月返青开始到8 月下半月达到年最大值, 其空间演进以大兴 安岭两翼为中心, 逐渐向东南的西辽河平原和向西的乌兰察布高原扩展。前期降水量与覆盖 度季节增量年际变化之间呈正相关, 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位于锡林郭勒高原西部和乌兰察布高原, 而气温与覆盖度季节增量年际变化的相关一般不显著。典型草原年最大覆盖度线性趋势 降低与升高的面积分别占52.6%和47.4%, 其中, 呼伦贝尔高原西部边缘以及大兴安岭山麓 两侧的年最大覆盖度呈显著降低的趋势, 而西辽河平原西南部和努鲁儿虎山东段的年最大覆 盖度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年降水量是影响年最大覆盖度的主要因子, 而年均温对年最大覆盖度的影响不明显。

[Chen X Q, Wang H.2009.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vegetation belts and vegetation cover degrees in Inner Mongolia from 1982 to 2003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1): 84-9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内蒙古地区1982-2003 年遥感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 数据, 对植被带进行了 分时段的划分, 并以典型草原植被带为例, 分析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整个研究期间, 典型草原带的面积呈增加的趋势, 荒漠草原带的面积呈减少的 趋势, 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荒漠带的面积趋势变化不明显。总体上看, 从时段1 (1982- 1987 年) 到时段2 (1988-1992 年) 植被带进化演变的面积占优势, 从时段2 (1988-1992 年) 到时段3 (1993-1998 年) 进化和退化演变的面积相当, 从时段3 (1993-1998 年) 到 时段4 (1999-2003 年) 退化演变的面积占优势。在典型草原带内, 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从5 月上半月返青开始到8 月下半月达到年最大值, 其空间演进以大兴 安岭两翼为中心, 逐渐向东南的西辽河平原和向西的乌兰察布高原扩展。前期降水量与覆盖 度季节增量年际变化之间呈正相关, 显著正相关的区域位于锡林郭勒高原西部和乌兰察布高原, 而气温与覆盖度季节增量年际变化的相关一般不显著。典型草原年最大覆盖度线性趋势 降低与升高的面积分别占52.6%和47.4%, 其中, 呼伦贝尔高原西部边缘以及大兴安岭山麓 两侧的年最大覆盖度呈显著降低的趋势, 而西辽河平原西南部和努鲁儿虎山东段的年最大覆 盖度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年降水量是影响年最大覆盖度的主要因子, 而年均温对年最大覆盖度的影响不明显。
[2] 凡非得, 王克林, 宣勇, . 2011.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1394-139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感性因子(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及生境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敏感性很高,前二者的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均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酸雨中度敏感以上区域达50%以上;生境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相对较低,不敏感区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4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极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鄂东南、广西中部喀斯特峰林平原区及云南、贵州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区。地质背景、地形及气候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导因素

[Fan F D, Wang K L, Xuan Y, et al.2011.

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karst regions, Southwest China

[J].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20(11): 1394-1399.]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感性因子(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及生境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敏感性很高,前二者的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均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酸雨中度敏感以上区域达50%以上;生境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相对较低,不敏感区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4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极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鄂东南、广西中部喀斯特峰林平原区及云南、贵州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区。地质背景、地形及气候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导因素
[3] 冯长春. 2008.

中国土地储备制度探讨

[J]. 农业工程学报, 24(S1): 247-2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该文分析了中国现有土地储备模 式的特点,总结了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功效。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所处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土地市场状况,提出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土地储备模式是 现阶段适宜采取的模式。并通过国内外的经验分析,认为土地储备制度是政府调控土地市场,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土地供给问题,促进城市精明成长,实现城市 社会公共利益和土地公共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手段。进而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土地参与市场宏观调控的视角,提出以土地储备制度为核心,逐步形成良 性互动的土地市场的战略构想。

[Feng C C.2008.

Research on the land reserve system of China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4(S1): 247-2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该文分析了中国现有土地储备模 式的特点,总结了土地储备制度实施的功效。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所处的发展水平、阶段和土地市场状况,提出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土地储备模式是 现阶段适宜采取的模式。并通过国内外的经验分析,认为土地储备制度是政府调控土地市场,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土地供给问题,促进城市精明成长,实现城市 社会公共利益和土地公共效用最大化的必要手段。进而从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土地参与市场宏观调控的视角,提出以土地储备制度为核心,逐步形成良 性互动的土地市场的战略构想。
[4] 冯长春, 曹敏政, 谢婷婷. 2014.

不同生态保育尺度下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J]. 地理研究, 33(12): 2217-222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20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新阶段的土地利用应该与区域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格局相匹配,科学判别和保护土地空间增长的生态底线,引导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铜陵市为例,从生态环境约束角度出发,利用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对区域用地进行分等定级,设定了不同生态保育尺度和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用地约束界限。在此基础上对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多目标情景分析与优化配置研究,从保障生态环境约束并实现效益最优的角度提出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方案。

[Feng C C, Cao M Z, Xie T T.2014.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structure in Tongling City based on different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scales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3(12): 2217-222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200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与传统发展模式相比,新阶段的土地利用应该与区域自然基础和生态环境格局相匹配,科学判别和保护土地空间增长的生态底线,引导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铜陵市为例,从生态环境约束角度出发,利用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方法对区域用地进行分等定级,设定了不同生态保育尺度和不同发展情景下的用地约束界限。在此基础上对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多目标情景分析与优化配置研究,从保障生态环境约束并实现效益最优的角度提出铜陵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方案。
[5] 傅伯杰, 刘世梁, 马克明. 2001.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J]. 生态学报, 21(11): 1885-189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2001.11.020      URL      Magsci      摘要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是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及服务能力 ,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诊断 ,做出综合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 ,评价其当前状态 ,并预测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总体上讲 ,综合评价更强调生态系统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经济价值评估 ,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产品、服务、健康与管理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健康评价和生态管理与预测进行了系统论述 ,目的是提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框架 ,指导生态系统评价行动及生态系统管理。

[Fu B J, Liu S L, Ma K M.2001.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integrated ecosystem assessment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1(11): 1885-189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933.2001.11.020      URL      Magsci      摘要

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是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的生产及服务能力 ,对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诊断 ,做出综合的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 ,评价其当前状态 ,并预测生态系统今后的发展趋势 ,为生态系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总体上讲 ,综合评价更强调生态系统一系列产品与服务功能之间的权衡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许多学者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经济价值评估 ,但缺乏对生态系统的产品、服务、健康与管理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健康评价和生态管理与预测进行了系统论述 ,目的是提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的框架 ,指导生态系统评价行动及生态系统管理。
[6] 李广娣, 冯长春, 曹敏政. 2013.

基于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城市空间增长策略研究: 以铜陵市为例

[J].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69-74.

[Li G D, Feng C C, Cao M Z.2013.

Study of urban spatial growth strategy based o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Tongling

[J]. 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 20(11): 69-74.]

[7] 李力, 王景福. 2014.

生态红线制度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J]. 生态经济, 30(8): 138-1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4407.2014.08.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继而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表明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从生态红线的内涵、特征出发,研究生态红 线的实施意义和筑牢生态红线的保障措施,并以深圳为例,论证生态红线的制度建设.生态红线是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的生命线,筑牢生态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突破口,有利于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筑牢生态红线,一要依靠科学研究,通过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合理规划红线范围,二要靠机制创新,完善现有的生态环 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创新生态红线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Li L, Wang J F.2014.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red line: Theory and practice

[J]. Ecological Economy, 30(8): 138-14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1-4407.2014.08.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继而提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表明中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从生态红线的内涵、特征出发,研究生态红 线的实施意义和筑牢生态红线的保障措施,并以深圳为例,论证生态红线的制度建设.生态红线是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的生命线,筑牢生态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突破口,有利于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筑牢生态红线,一要依靠科学研究,通过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合理规划红线范围,二要靠机制创新,完善现有的生态环 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施严格的生态红线管理制度,创新生态红线保护利益补偿机制.
[8] 李双成, 王珏, 朱文博, . 2014.

基于空间与区域视角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框架

[J]. 地理学报, 69(11): 1628-163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1004      URL      Magsci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回顾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研究范式正在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范式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加重视时空异质性、更加关注流动性与区域效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人类收益与福祉级联框架中,地理学的主要分支都可以找到自身的研究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不仅可以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同时可以丰富和拓展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本文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学参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逻辑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推进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地理化”转向,我们提议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并初步描绘了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的学科框架,包括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议题等。

[Li S C, Wang J, Zhu W B, et al.2014.

Research framework of ecosystem services geography from spatial and regional perspective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11): 1628-1639.]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411004      URL      Magsci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回顾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研究范式正在从自然科学研究范式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研究范式转向。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更加重视时空异质性、更加关注流动性与区域效应,更加强调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作用。在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服务─人类收益与福祉级联框架中,地理学的主要分支都可以找到自身的研究议题。在此过程中,逐渐建构起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不仅可以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提供学科支撑,同时可以丰富和拓展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本文在评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历程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学参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逻辑必然性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推进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地理化”转向,我们提议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并初步描绘了生态系统服务地理学的学科框架,包括定义、研究范畴、研究内容及主要研究议题等。
[9] 李正, 王军, 白中科, . 2012.

贵州省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灰色预测

[J]. 地理科学进展, 31(5): 577-58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5.005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贵州省1996-2008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 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灰色预测模型, 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估算, 对区域土地利用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灰色预测。结果表明:贵州省近13 年来, 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呈现减少的趋势, 而林地、园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贵州省2008 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1996 年增加了59.08 亿元, 变化率为3.01%;贵州西北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变化率较贵州东南地区显著;敏感性分析表明采用的生态价值系数是合理的, 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乏弹性;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贵州省2015 年和2020 年的土地利用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预测, 未来10 年贵州呈现林地、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2015 和2020 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别为1.4320 和1.4331, 表明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趋于均衡, 2020 年区域生态资产增加到2119.03 亿元。

[Li Z, Wang J, Bai Z K, et al.2012.

Land use and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and their grey forecast in Guizhou Provinc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1(5): 577-583.]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5.005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以贵州省1996-2008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 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灰色预测模型, 对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进行了估算, 对区域土地利用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灰色预测。结果表明:贵州省近13 年来, 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呈现减少的趋势, 而林地、园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呈增加趋势;贵州省2008 年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比1996 年增加了59.08 亿元, 变化率为3.01%;贵州西北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的变化率较贵州东南地区显著;敏感性分析表明采用的生态价值系数是合理的, 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乏弹性;利用灰色GM(1,1)模型对贵州省2015 年和2020 年的土地利用构成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预测, 未来10 年贵州呈现林地、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持续减少的趋势;2015 和2020 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别为1.4320 和1.4331, 表明土地利用结构逐渐趋于均衡, 2020 年区域生态资产增加到2119.03 亿元。
[10] 刘春霞, 李月臣, 杨华, . 2011.

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与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J]. 地理学报, 66(5): 631-64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RS与GIS 技术的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突出的土壤侵蚀、石漠化、生境和酸雨4 个生态环境要素建立敏感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土壤侵蚀以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为主;东北部是土壤侵蚀最为敏感的区域;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敏感性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 石漠化总体以不敏感为主,其次是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高度以上敏感区主要分布东北部地区,中度以上石漠化与石漠化高度和极敏感区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 生境敏感性类型以不敏感为主,其次为高度敏感地区;东北部和南部生境敏感性高,而中西部地区生境敏感性低。(4) 酸雨高度敏感面积和比例最大,其次是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区;极敏感区呈块状零星散布、高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集中片状分布、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沿江河带状分布,部分呈团块状散布。(5) 生态环境敏感性类型以高度敏感为主,其次为中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东北部和南部生态环境敏感性高,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低。

[Liu C X, Li Y C, Yang H, et al.2011.

RS and GIS-based assessment for 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 Chongq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5): 631-64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RS与GIS 技术的支持下,选择研究区比较突出的土壤侵蚀、石漠化、生境和酸雨4 个生态环境要素建立敏感性评价模型与方法,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研究,定量揭示了研究区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 土壤侵蚀以高度敏感、中度敏感和极敏感为主;东北部是土壤侵蚀最为敏感的区域;土壤侵蚀现状与土壤侵蚀敏感性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2) 石漠化总体以不敏感为主,其次是高度敏感和中度敏感;高度以上敏感区主要分布东北部地区,中度以上石漠化与石漠化高度和极敏感区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3) 生境敏感性类型以不敏感为主,其次为高度敏感地区;东北部和南部生境敏感性高,而中西部地区生境敏感性低。(4) 酸雨高度敏感面积和比例最大,其次是中度敏感和轻度敏感区;极敏感区呈块状零星散布、高度敏感区和中度敏感区集中片状分布、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区沿江河带状分布,部分呈团块状散布。(5) 生态环境敏感性类型以高度敏感为主,其次为中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东北部和南部生态环境敏感性高,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低。
[11] 马永欢, 张丽君, 黄先栋. 2014.

确立我国土地管理红线的战略思考

[J]. 中国软科学, (1): 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753.2014.01.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资源是数量、质量与生态的有机统一,相应地形成了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和生态红线。划定土地管理的"三条红线"是实现土地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基础。本文基于对"三条红线"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管控目标、任务和建议,从而使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

[Ma Y H, Zhang L J, Huang X D.2014.

The strategic thinking on establishing red lines of land management

[J]. China Soft Science, (1): 29-3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9753.2014.01.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资源是数量、质量与生态的有机统一,相应地形成了土地管理的数量红线、质量红线和生态红线。划定土地管理的"三条红线"是实现土地资源集中统一管理的基础。本文基于对"三条红线"内涵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的管控目标、任务和建议,从而使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使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相协调。
[12] 欧阳志云, 王效科, 苗鸿. 2000.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J]. 生态学报, 20(1): 9-1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整治策略,已经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首先综述了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和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生态敏感性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的因素,特别是气候对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影响,综合地提出了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并探讨了各分区的特点。

[Ouyang Z Y, Wang X K, Miao H.2000.

China’s 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and it’s spatial heterogeneity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 9-1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整治策略,已经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首先综述了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和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生态敏感性的概念,分析了影响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的因素,特别是气候对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影响,综合地提出了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并探讨了各分区的特点。
[13] 潘峰, 田长彦, 邵峰, . 2011.

新疆克拉玛依市生态敏感性研究

[J]. 地理学报, 66(11): 1497-150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栅格运算与叠加方法,针对克拉玛依市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考虑油田开发这一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克拉玛依市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中、高和极高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和独山子区大部,乌尔禾区北部,白碱滩区西侧狭长区域。地形坡降迅速、水力侵蚀强、无植被或疏林地广泛分布,是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主要原因。(2) 土地沙漠化以中、高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西部和南部,克拉玛依区北部和西部区域。土壤基质多为沙粒,且植被覆盖率较低是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3)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以中、高和极高等级为主,极高和高度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东南部,克拉玛依区东部和北部,以及乌尔禾区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剧烈,是土壤盐渍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4) 生物多样性以轻度和中度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于克拉玛依区东部和南部区域。这些区域植被生长茂盛、物种数量较为丰富,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域。(5) 油田开发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高,分布在乌尔禾区北部油田,白碱滩区西部油田,克拉玛依区西北部油田和独山子区中部油田。油田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包括工业&ldquo;三废&rdquo;,动植物生境破坏和水资源短缺等。(6) 综合自然演化和人为开发的敏感性,研究区以高、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和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中部和北部,白碱滩区西南部区域。

[Pan F, Tian C Y, Shao F, et al.2011.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sensitivity in Karamay,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11): 1497-150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栅格运算与叠加方法,针对克拉玛依市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土壤盐渍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区域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考虑油田开发这一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定量研究克拉玛依市综合生态敏感性空间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 土壤侵蚀敏感性以中、高和极高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和独山子区大部,乌尔禾区北部,白碱滩区西侧狭长区域。地形坡降迅速、水力侵蚀强、无植被或疏林地广泛分布,是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主要原因。(2) 土地沙漠化以中、高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西部和南部,克拉玛依区北部和西部区域。土壤基质多为沙粒,且植被覆盖率较低是土地沙漠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3) 土壤盐渍化敏感性以中、高和极高等级为主,极高和高度敏感性分布在白碱滩区东南部,克拉玛依区东部和北部,以及乌尔禾区东部。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人类活动剧烈,是土壤盐渍化敏感性高的主要原因。(4) 生物多样性以轻度和中度敏感性为主,高和极高敏感性分布于克拉玛依区东部和南部区域。这些区域植被生长茂盛、物种数量较为丰富,是重点生态保护区域。(5) 油田开发区域的生态敏感性高,分布在乌尔禾区北部油田,白碱滩区西部油田,克拉玛依区西北部油田和独山子区中部油田。油田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包括工业&ldquo;三废&rdquo;,动植物生境破坏和水资源短缺等。(6) 综合自然演化和人为开发的敏感性,研究区以高、中度敏感性为主,极高和高敏感性分布在克拉玛依区中部和北部,白碱滩区西南部区域。
[14] 潘竟虎, 董晓峰. 2006.

基于GIS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分区

[J]. 自然资源学报, 21(2): 267-273.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6.02.015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针对黑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利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GIS支持下,对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并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整治对策,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分布比较广泛,其中土壤侵蚀高度敏感区占2.05%,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区;②沙漠化极敏感区面积占37.06%,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额济纳旗和金塔县;③土壤盐渍化敏感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中部绿洲,对于这些敏感区域的保护,应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核心。依据评价结果,流域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区。

[Pan J H, Dong X F.2006.

GIS-based assessment and division on eco-environmental sensitivity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1(2): 267-273.]

https://doi.org/10.11849/zrzyxb.2006.02.015      Magsci      [本文引用: 2]      摘要

针对黑河流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利用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GIS支持下,对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功能区进行划分,并对各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整治对策,为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敏感性区域分布比较广泛,其中土壤侵蚀高度敏感区占2.05%,主要集中在祁连山区;②沙漠化极敏感区面积占37.06%,主要集中在流域下游额济纳旗和金塔县;③土壤盐渍化敏感区主要集中在流域中部绿洲,对于这些敏感区域的保护,应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核心。依据评价结果,流域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区。
[15] 冉圣宏, 宋晓龙, 李晓文, . 2009.

衡水湖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8(4): 129-133.

URL      [本文引用: 1]     

[Ran S H, Song X L, Li X W, et al.2009.

The 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in Heng-shui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8(4): 129-133.]

URL      [本文引用: 1]     

[16] 王兵, 鲁绍伟. 2009.

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J]. 应用生态学报, 20(2): 417-42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布的价格参数数据,利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等方法定量评价了2003年我国不同省份经济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1763.39×108元,经济林产品总价值占总生态价值的19.93%,经济林除为社会提供直接产品外,还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各项功能的价值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净化环境>营养积累;我国各省区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与水热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具有趋同性.了解各省区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差异,对改变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布局的不合理与经营上的弊端以及引导经济林向优质、高效、现代化方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Wang B, Lu S W.2009.

Evaluation of economic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

[J].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2): 417-42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中国经济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布的价格参数数据,利用市场价值法、费用代替法、替代工程法等方法定量评价了2003年我国不同省份经济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3年,我国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1763.39×108元,经济林产品总价值占总生态价值的19.93%,经济林除为社会提供直接产品外,还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价值;各项功能的价值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制氧>生物多样性保护>保育土壤>净化环境>营养积累;我国各省区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格局与水热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具有趋同性.了解各省区经济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差异,对改变目前我国经济林生产布局的不合理与经营上的弊端以及引导经济林向优质、高效、现代化方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7] 王万中, 焦菊英, 郝小品, . 1996.

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计算与分布(Ⅱ)

[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2(1): 29-39.

URL      摘要

对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我国不同地区年R值的月分布、次分布、频率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以及R值的雨量、雨强分布特征;对我国140多个重点站的R值进行了计算;在分析我国降雨侵蚀力R值区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降雨侵蚀力等值线图,并进行了降雨侵蚀力分区。

[Wang W Z, Jiao J Y, Hao X P, et al.1996.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erosivity R value in China

[J]. Journal of Soil Erosion and Soil Conservation, 2(1): 29-39.]

URL      摘要

对中国降雨侵蚀力R值的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我国不同地区年R值的月分布、次分布、频率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以及R值的雨量、雨强分布特征;对我国140多个重点站的R值进行了计算;在分析我国降雨侵蚀力R值区域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国降雨侵蚀力等值线图,并进行了降雨侵蚀力分区。
[18] 王云才, 吕东, 彭震伟, . 2015.

基于生态网络规划的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安徽省宣城市南漪湖地区为例

[J]. 城市规划学刊, (3): 28-35.

[Wang Y C, Lv D, Peng Z W, et al.2015.

The demarcation of ecological red line based on ecological network planning: A case study of Nanyi Lake region in Anhui Province

[J]. Urban Planning Forum, (3): 28-35.]

[19] 吴钢, 肖寒, 赵景柱, . 2001.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J].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31(5): 471-480.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6-9259.2001.05.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是亚洲东部最典型的、保存最完好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大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长白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旅游、森林林副产品、木材、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营养元素循环等服务价值及其总体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服务功能价值达3.38×108万元.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是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部分,占6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服务价值占总服务价值的80%,而木材生产的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的7%.由此可见,木材生产并不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主要部分,充分发展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其他的生态功能,才是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佳途径.

[Wu G, Xiao H, Zhao J Z, et al.2002.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of Changbai mountain in China

[J]. Science in China: Life Sciences, 45(1): 21-32.]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6-9259.2001.05.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是亚洲东部最典型的、保存最完好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三大流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物质量和价值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长白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旅游、森林林副产品、木材、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营养元素循环等服务价值及其总体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及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服务功能价值达3.38×108万元.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是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主要部分,占66%,涵养水源和净化空气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服务价值占总服务价值的80%,而木材生产的服务价值仅占总价值的7%.由此可见,木材生产并不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主要部分,充分发展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其他的生态功能,才是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最佳途径.
[20] 谢高地, 鲁春霞, 成升魁. 2001.

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进展

[J]. 资源科学, 23(6): 5-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1.06.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愈来愈深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 重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采用各种方法对自然资本的边际服务价值进行估计.评估的方法大都直接或间接 地基于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个人偿付意愿进行计量.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代表是基于全球静态总平衡输入输出模型的评估和基于全球静态部分平衡模型的评 估,中国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进行了初步估算.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复杂性、价值的多重认识、市场失效及价格空缺、实证的困难与自然资本总价值的无限 性至今还制约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发展,今后需要研究的领域及发展趋势是:(1)不同生态类型的各种服务价值研究;(2)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异质性研 究;(3)包含非线性及阈值的动态地区模型和全球模型;(4)改变帐户系统和制订相应政策;(5)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项目评估;(6)大规模的小幅度 变化和小规模的大幅度变化边际研究.

[Xie G D, Lu C X, Cheng S K.2001.

Progress in evaluating the global ecosystem services

[J]. Resources Science, 23(6): 5-9.]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1.06.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人类对生态系统功能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愈来愈深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 重视.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注目的进展.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采用各种方法对自然资本的边际服务价值进行估计.评估的方法大都直接或间接 地基于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个人偿付意愿进行计量.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代表是基于全球静态总平衡输入输出模型的评估和基于全球静态部分平衡模型的评 估,中国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也进行了初步估算.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的复杂性、价值的多重认识、市场失效及价格空缺、实证的困难与自然资本总价值的无限 性至今还制约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发展,今后需要研究的领域及发展趋势是:(1)不同生态类型的各种服务价值研究;(2)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异质性研 究;(3)包含非线性及阈值的动态地区模型和全球模型;(4)改变帐户系统和制订相应政策;(5)考虑生态系统服务损失的项目评估;(6)大规模的小幅度 变化和小规模的大幅度变化边际研究.
[21] 谢高地, 张彩霞, 张昌顺, . 2015.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

[J]. 资源科学, 37(9): 1740-174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①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②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占3.81%;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年内随生长季节变化,中国生态系统在5-9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高,而在11-2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低;④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北地区,在总体趋势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⑤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发现,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价值量为2.84万元,人均GDP为2.99万元,总体而言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接近1&#x02236;1,这表明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社会经济价值的高度稀缺性,尤其在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区域,这种相对稀缺性更为突出。

[Xie G D, Zhang C X, Zhang C S, et al.2015.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37(9): 1740-174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有着极高甚至无法计量的价值,与人类福祉关系及其密切。充分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现已成为生态系统资产化管理、生态补偿、生态服务有偿使用等政策执行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扩展的劳动价值论原理,主要采用单位面积生态系统价值当量因子的方法,对中国生态系统提供的11种生态服务类型价值进行核算,研究表明:①中国各种生态系统年提供总服务价值量为38.10万亿元。就生态系统而言,森林提供的总服务价值最高,占总价值的46.00%;其次是水域和草地,分别占总价值的21.16%和19.68%;②就生态系统服务类别而言,调节功能服务价值最高,占71.31%,支持服务占19.01%,供给服务占5.87%;文化服务占3.81%;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年内随生长季节变化,中国生态系统在5-9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高,而在11-2月期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较低;④生态系统服务单位面积价值最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北地区,在总体趋势上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⑤对中国不同地区人均生态服务价值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发现,2010年中国人均生态价值量为2.84万元,人均GDP为2.99万元,总体而言中国人均GDP和人均生态服务价值接近1&#x02236;1,这表明中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对社会经济价值的高度稀缺性,尤其在经济和人口密集的区域,这种相对稀缺性更为突出。
[22] 徐广才, 康慕谊, 赵从举, . 2007.

阜康市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3(1): 88-9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476-0301.2007.01.0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新疆阜康市域的生态敏感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盐渍化等作为关键因子,运用ArcGIS软件分别采取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约99.7%的面积存在生态敏感性问题.从单因子角度看,以土地沙漠化的生态敏感性最为突出,有96.49%的区域对土地沙漠化存在着敏感性,其中高度和中度敏感性分别占46.34%和37.80%.在评价的基础上,辨别出不同生态敏感区域存在的潜在生态问题,并提出加强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的具体对策.

[Xu G C, Kang M Y, Zhao C J, et al.2007.

Appraisal of eco-sensitivity on Fukang City

[J].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43(1): 88-92.]

https://doi.org/10.3321/j.issn:0476-0301.2007.01.0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新疆阜康市域的生态敏感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选取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以及土壤盐渍化等作为关键因子,运用ArcGIS软件分别采取单因子评价和多因子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约99.7%的面积存在生态敏感性问题.从单因子角度看,以土地沙漠化的生态敏感性最为突出,有96.49%的区域对土地沙漠化存在着敏感性,其中高度和中度敏感性分别占46.34%和37.80%.在评价的基础上,辨别出不同生态敏感区域存在的潜在生态问题,并提出加强生态保育和生态建设的具体对策.
[23] 许妍, 梁斌, 鲍晨光, . 2013.

渤海生态红线划定的指标体系与技术方法研究

[J]. 海洋通报, 32(4): 361-367.

https://doi.org/10.11840/j.issn.1001-6392.2013.04.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特征基础 上,依据生态红线划定目标,从"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灾害危险性"三方面建立了渤海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研究确定了生态红线划定的技 术方法。在ArcGIS支持下,创建了渤海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渤海生态红线划 定,将渤海划分为红线区、黄线区和绿线区,并进一步明确红线区内的生态保护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红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8%,主要分布在大连市西北部海 域、辽河口、黄河口等典型河口附近海域、滨州东北部海域及莱州湾、渤海西部沿岸、庙岛群岛等地,这些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特征为珍稀濒危生物保护、湿地 生态涵养及自然岸线灾害防护等。黄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4.7%,主要分布在辽河三角洲外围海域、葫芦岛-秦皇岛-唐山沿岸海域及沧州东北部海域,其保护与 管理方向为海洋环境灾害防护及生态恢复与治理。绿线区占整个区域的67.3%,分布在红线区、黄线区的外围。

[Xu Y, Liang B, Bao C G, et al.2013.

Research on the index system and the technical methods of ecological red line division for the Bohai Sea

[J].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32(4): 361-367.]

https://doi.org/10.11840/j.issn.1001-6392.2013.04.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分析渤海生态环境特征基础 上,依据生态红线划定目标,从"生态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环境灾害危险性"三方面建立了渤海生态红线划定指标体系,并研究确定了生态红线划定的技 术方法。在ArcGIS支持下,创建了渤海网格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叠加分析、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最终完成渤海生态红线划 定,将渤海划分为红线区、黄线区和绿线区,并进一步明确红线区内的生态保护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红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8%,主要分布在大连市西北部海 域、辽河口、黄河口等典型河口附近海域、滨州东北部海域及莱州湾、渤海西部沿岸、庙岛群岛等地,这些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和生态特征为珍稀濒危生物保护、湿地 生态涵养及自然岸线灾害防护等。黄线区占整个区域的14.7%,主要分布在辽河三角洲外围海域、葫芦岛-秦皇岛-唐山沿岸海域及沧州东北部海域,其保护与 管理方向为海洋环境灾害防护及生态恢复与治理。绿线区占整个区域的67.3%,分布在红线区、黄线区的外围。
[24] 燕守广, 林乃峰, 沈渭寿. 2014.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划分与保护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30(3): 294-2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4831.2014.03.004      URL      摘要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环境保护转变思路和积极创新的重要成果,生态红线的划定与保护是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一步.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是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基础上,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致性和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为基准,通过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划分的.全省共划分为15类生态红线区域,分为两级管控.

[Yan S G, Lin N F, Shen W S.2014.

Delineation and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red lines in Jiangsu Province

[J].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30(3): 294-29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3-4831.2014.03.004      URL      摘要

生态红线是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全新概念,也是环境保护转变思路和积极创新的重要成果,生态红线的划定与保护是实现生态系统管理的重要一步.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是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估和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估的基础上,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致性和生态空间的连续性为基准,通过分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划分的.全省共划分为15类生态红线区域,分为两级管控.
[25] 颜磊, 许学工, 谢正磊, . 2009.

北京市域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

[J]. 生态学报, 29(6): 3117-312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对于制定区域环境政策,有效进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综述当前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影响因子,构建了反映对水土流失、河流水量水质、土地沙化、泥石流、采矿、路网、濒危物种不同敏感程度的7个指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北京市域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高生态敏感区主要有两类,分别分布于北京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区-平原过渡地带和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大石河河岸带,此外,大兴南部也有集中分布。中敏感区除分布于上述高敏感区外围以外,还集中分布于怀柔中部的红螺山、云蒙山地区和门头沟妙峰山地区。不敏感区则主要集中在怀柔、延庆的北部山区,其余地区为低敏感区。敏感性程度的空间变化基本规律是:在山区,从平原-山区过渡地带沿西北方向朝低山区和中山区衰减,在平原,则沿河道两侧向外围衰减。在评价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环境保育和生态建设的相关对策。

[Yan L, Xu X G, Xie Z L, et al.2009.

Integrated assessment on ecological sensitivity for Beijing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9(6): 3117-312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对于制定区域环境政策,有效进行环境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在综述当前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然和人文两大类影响因子,构建了反映对水土流失、河流水量水质、土地沙化、泥石流、采矿、路网、濒危物种不同敏感程度的7个指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综合分析和评价了北京市域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高生态敏感区主要有两类,分别分布于北京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区-平原过渡地带和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大石河河岸带,此外,大兴南部也有集中分布。中敏感区除分布于上述高敏感区外围以外,还集中分布于怀柔中部的红螺山、云蒙山地区和门头沟妙峰山地区。不敏感区则主要集中在怀柔、延庆的北部山区,其余地区为低敏感区。敏感性程度的空间变化基本规律是:在山区,从平原-山区过渡地带沿西北方向朝低山区和中山区衰减,在平原,则沿河道两侧向外围衰减。在评价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环境保育和生态建设的相关对策。
[26] 杨志峰, 徐俏, 何孟常, . 2002.

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J]. 中国环境科学, 22(4): 360-36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6923.2002.04.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对生态敏感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和GIS技术对广州市城市生态 系统进行敏感性区划,将广州市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其中北部林区多属于最敏感区,大部分园地属于敏感区,和水源相邻的耕 地属于弱敏感区,其他分散的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则属于非敏感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为该市今后产业合理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Yang Z F, Xu Q, He M C, et al.2002.

Analysis of city ecosensitivity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2(4): 360-36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6923.2002.04.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总结国内外对生态敏感性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生态因子评分方法和GIS技术对广州市城市生态 系统进行敏感性区划,将广州市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其中北部林区多属于最敏感区,大部分园地属于敏感区,和水源相邻的耕 地属于弱敏感区,其他分散的林地和未利用土地则属于非敏感区.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为该市今后产业合理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7] 禹莎, 王原, 李敬, . 2008.

北方小型工业城市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以沙河市大沙河古河道地区为例

[J]. 复旦学报: 自然科学版, 47(4): 501-508.

[本文引用: 1]     

[Yu S, Wang Y, Li J, et al.2008.

Appraisal of eco-sensitivity on small-sized industrial city in northern China: Set the Shahe City as an example

[J]. 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47(4): 501-508.]

[本文引用: 1]     

[28] 赵同谦, 欧阳志云, 郑华, . 2004.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

[J]. 自然资源学报, 19(4): 480-491.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4.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客观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及其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四大类,建立了由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气候调节、光合固C、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养分循环、防风固沙、文化多样性、休闲旅游、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多样性13项功能指标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的10项功能指标以200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10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生态经济价值为14060.05&times;108元/a,其中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分别为2519.45&times;108元和11540.60&times;108元,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4.6倍。研究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机制的基础研究和不同尺度下空间数据的耦合和应用方法研究。

[Zhao T Q, Ouyang Z Y, Zheng H, et al.2004.

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heir valuation in China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19(4): 480-491.]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3037.2004.04.010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对维持我国自然生态系统格局、功能和过程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客观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效能,对于森林资源保护及其科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其提供服务的机制、类型和效用,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提供产品、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四大类,建立了由林木产品、林副产品、气候调节、光合固C、涵养水源、土壤保持、净化环境、养分循环、防风固沙、文化多样性、休闲旅游、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多样性13项功能指标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中的10项功能指标以2000年为评价基准年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10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生态经济价值为14060.05&times;108元/a,其中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分别为2519.45&times;108元和11540.60&times;108元,间接价值是直接价值的4.6倍。研究认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工作应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机制的基础研究和不同尺度下空间数据的耦合和应用方法研究。
[29] Costanza R, D’Arge R, Groot R, et al.1997.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 387: 253-260.

https://doi.org/10.1038/387253a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services of ecological systens and the natural capilal stocks that produce them are critical to the functiouing of the Erarth's life-support system.They contribule to human welfare.both direetly and indireetly,and therefore represent part of the totaleeononic value of the planet.We have estimated the eurrent biosphere.the value(most of which is ontside the market)is estimated to be in the range of USS16-54trillion(1012)per year,with an average of USS33 trillion per year.Because of the nature of the uncertainties,this must be considered a mininum estimate.Global gross national produet total is around USS18 trillion per year.
[30] Daily G C.1997. Nature’s services: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M]. 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

[本文引用: 1]     

[31] Repetto R.1992.

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 assets

[J]. Scientific American, 266(6): 94-100.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