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6 , 35 (2): 173-18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2.004

研究论文| 区域与城市

中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

徐小任123, 徐勇12*

1.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3.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Provis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ies in China

XU Xiaoren123, XU Yong12*

1. Key Laborator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ling, CAS, Bejing 100101,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徐勇(1964-),男,陕西榆林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发展差距与评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等方面的研究,E-mail:xuy@igsnrr.ac.cn

收稿日期: 2015-05-10

接受日期:  2015-07-10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2-1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徐小任(1985-),女,山东临沂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区域可持续发展,E-mail:xuxr.14b@igsnrr.ac.cn

展开

摘要

选取居民住房内管道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设施配置率作为衡量指标,在分析单项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状况的基础上,运用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计算综合指数,阐释全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综合状况,并通过相关性研究解析其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全国各县级单元四项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显著;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分为东南、西北两个部分,东南部综合指数高,以高、较高、中等类型区为主;西北部综合指数低,以较低、低类型区为主;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综合指数差异大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是影响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住房内生活设施 ; 居民 ; 配置 ; 区域差异 ; 中国

Abstract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provis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four major indoor facilities in residential housing, including tap water, kitchen, toilet, and shower, in Chinese households. Quadrilateral chart method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composite index of provis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provision wa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result. Causes of the detected differences were examin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At las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The study found that at the county level there was a remarkable regional difference in the provision of the four types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ies in China. Their comprehensive conditions differed spatially between the southeastern and northwestern parts of the country as divided by the Hu Huanyong Line that runs from the northeast to the southwest. The composite index values were high in the southeast and low in the northwest. The southeastern part was mainly charactered by very high, high, and medium level provisions. The northwestern part was chiefly featured by low and very low level provisions.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ern, central, 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Among the four regions, internal difference was the largest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smallest in the northeastern region.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ousehold income, degree of education, and urbanization rate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rovision of indoor facilities in residential housing.

Keywords: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y ; resident ; provision ; regional difference ; China

0

PDF (170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徐小任, 徐勇. 中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J]. , 2016, 35(2): 173-18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2.004

XU Xiaoren, XU Yong. Provis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ies in China[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2): 173-183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2.004

1 引言

随着居民追求更高生活质量愿景的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越来越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熊鹰等, 2007; 张文忠等, 2013)。在国外,“人居环境”概念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希腊学者Doxiadis(1976)提出。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和“人居Ⅱ大会”,使改善人居环境问题上升为全球性的奋斗纲领(Jenerette et al, 2007; McGranahan et al; 2007)。在国内,吴良镛(1996)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他认为人居环境由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5个子系统组成。徐勇等(2014)认为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住房、交通、生态和环境保护等。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应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作为人居环境的核心内容,住房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和重要衡量标准,而适当住房不仅是指头上有一片屋顶,还包括供水、卫生和垃圾管理等适当的基础设施(吴良镛, 1997; 李王鸣等, 1999)。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作为住房内的“基础设施”,是指住房内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项设施的总和,它是居民最“贴身”的居住环境,是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中国的区域发展宏观战略从“不平衡发展”向“均衡发展”的战略转向背景下(古杰等, 2013),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已成为新时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陆大道等, 1999; 陆大道, 2003; 樊杰等, 2012),国家把民生问题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作为民生状况的重要反映,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成为区域发展差距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因此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的区域差异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开展相关研究对于国家及省市制定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政策,提高民生质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目前学者们对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状况关注较少,少有文献对其进行单独深入的探讨,主要在人居环境和住房研究中有所涉及。有些学者在研究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时,论述了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相关内容(李雪铭等, 2002; 刘钦普等, 2005; 张智等, 2006; Hsieh et al, 2012; 湛东升等, 2015),但仅是将其作为人居环境综合系统1个指标考虑,没有对住房内生活设施状况进行深入而细致的剖析;住房研究主要集中于城镇流动人口、农民工、老年人、农村居民等特定群体或特定区域的住房状况分析(吴维平等, 2002; 王晓鸣, 2003; 陶立群, 2004; 蒋耒文等, 2005; 王瑛等, 2006; 熊波等, 2007; 马万里等, 2008; Lee et al, 2010; Caldieron, 2011; 刘志林等, 2011; Mohit et al, 2012; 林李月等, 2014; Huang et al, 2015),住房研究中涉及的住房内生活设施相关分析也大部分局限于特定区域范围内,极少数针对中国全国范围内的相关研究大多基于省级尺度,基于县级尺度的住房内生活设施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无法深入了解中国县级尺度上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

鉴于此,本文以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为依据,分析全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状况。考虑到管道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设施是居民住房内四项主要生活设施,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这四项设施的综合状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县级单元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的完备程度。本文选取上述四项设施作为分析对象,分析住房内各项生活设施配置状况,尝试运用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计算综合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数据来源及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包括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管道自来水配置率、厨房配置率、厕所配置率、洗澡设施配置率、家庭户数、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化率七方面的数据来源于《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资料》,其中,管道自来水等四项设施的配置率为某县级单元抽样户数中拥有特定设施的家庭户数所占的比例,抽样户数为对应县级单元总家庭户数的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及人均GDP数据来自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县级行政区划图采用国家民政部2004版图形。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法及技术流程

本研究主要从单项分析和综合分析两个方面反映中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状况,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所采用的方法及技术流程可概括为以下5个步骤(相应的分析思路见图1所示)。

图1   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分析思路

Fig.1   Analytical procedure of provis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ies

(1) 单项分析。主要根据管道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设施的配置率,运用GIS技术,采用自然断裂法,将全国各县级单元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分析空间分布状况,并从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 (①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划分方法,将全国划分为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西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和广西。)单项设施配置率的标准差和均值角度进一步对其区域差异进行阐释。

(2) 数据无量纲化,也叫标准化。为消除各指标量纲化的影响,本处采用极大值法将四项设施的配置率标准化至[0,1](郭亚军等, 2008)。

(3) 综合指数计算。根据四项设施配置率的无量纲化数据,采用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计算全国各县级单元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的综合指数。

(4) 综合分析。以各县级单元的住房内生活设施综合指数为依据,运用GIS技术,采用自然断裂法,将全国各县级单元划分为5个等级,分析空间分布状况;从四大板块综合指数的标准差和均值角度进一步对其区域差异进行阐释,并通过相关性研究剖析其形成的原因。

(5) 政策建议。根据变异系数,识别出对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综合状况影响最大的单项设施,并结合综合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其中变异系数是采用统计学中的标准差与均值比来表示(刘慧, 2006),它反映了两组或多组数据间的离散程度,且消除了量纲和均值的影响,可用于比较四项设施之间的区域差异程度。

2.2.2 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综合指数计算是住房内生活设施综合分析的关键。多边形法则是近年来提出的计算综合指数的一种方法,该方法相对其他计算方法而言,涉及的参数较少,不需要计算指标的权重,避免了计算结果的主观性。运用多边形法则计算综合指数时可采用全排列和序排列两种方式。刘艳华等(2015)采用全排列多边形法计算多维发展指数,对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进行了研究,但该方法需要考虑所有指标值之间的积之和,算法复杂,且不易于用图形清晰直观地表达出来。基于此,本文拟采用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计算综合指数。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是以某固定点为共点的多条线段向外延伸,形成多边形,共点的多条线段分别代表特定指标,线段长度为对应指标标准化值,以序排列方式计算共点的相邻线段形成的各三角形面积,得到多边形面积,并以多边形面积作为综合指数计算的依据。与全排列多边形法相比,该方法各指标所对应的线段固定,便于评价单元之间直观对比,利于图形表达。

本文中,以线段OWOKOTOS分别代表住房内管道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设施四项设施,线段长度等于其对应指标配置率标准化数据最大值,四条线段形成1个四边形WKTS,以OWiOKiOTiOSi分别代表某县级单元的住房内管道自来水、厨房、厕所、洗澡设施,线段长度分别为对应设施配置率的标准化值,不同县级单元形成不同的四边形WiKiTiSi,以O为共点分别形成三角形WiOKiKiOTiTiOSiSiOWi(图2)。通过计算三角形WiOKiKiOTiTiOSiSiOWi的面积,即可得到四边形WiKiTiSi面积,即综合指数大小,见公式(1)所示。

图2   住房内生活设施综合指数计算的四边形结构图

Fig.2   Quadrilateral chart for composite index calculation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ies

S=12sinα(OWi·OKi+OKi·OTi+OTi·OSi+OSi·OWi)(1)

式中:S为某县级单元四项设施配置率标准化值形成的四边形WiKiTiSi的面积;OWi为某县级单元住房内管道自来水配置率标准化值;OKi为某县级单元住房内厨房配置率标准化值;OTi某县级单元住房内厕所配置率标准化值;OSi为某县级单元住房内洗澡设施配置率标准化值;α为某县级单元的OWiOKiOKiOTiOTiOSiOSiOWi的夹角,为90°。

3 结果分析

3.1 单项分析

3.1.1 管道自来水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管道自来水平均配置率为64.67%,县级单元的标准差为0.26,单元之间差异较大。根据住房内管道自来水配置率,按照自然断裂法确定的分级标准为:80%~100%、60%~80%、35%~60%、15%~35%、0%~15%。据此,可将全国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类型(如表1图3所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部沿海、东北、西北高,西南低的特征。各等级类型的分布范围为:①高类型区:在东部地区和东北的沿海地区以及西北的部分地区有大量分布。具体而言,大量集中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东北三江平原、山东半岛、黄河三角洲、甘肃河西走廊、新疆南部等地区也有成片分布。②较高类型区:更多地集中于高类型区的周围地区,成片分布在黑龙江沿边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山东丘陵、闽南、珠三角外围地区、新疆天山南北坡及青海西部等地区。③中等类型区:分布范围广泛,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等。④较低类型区:广泛分布于内陆地区,其中在大兴安岭周围地区、华北平原南部、江南丘陵、川东—川南—黔西地区以及黄土高原西部等地区呈团块状集中分布。⑤低类型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以西部地区为主,包括西藏大部分地区和青海南部地区。

表1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管道自来水配置分级数据

Tab.1   Classification of provision of residential housing tap water in China, 2010

等级类型分级标准/%单元数/个家庭户数/户平均值/%
80~10060316473728891.89
较高60~805026815312370.37
中等35~606909301866046.49
较低15~354907268080625.92
0~1592586049611.28

新窗口打开

图3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管道自来水配置状况

Fig.3   Provision of residential housing tap water in China, 2010

从五种类型区在四大板块的空间分异情况看,四大板块的住房内管道自来水配置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标准差的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分别为0.247、0.246、0.225、0.218;平均配置率的大小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分别为81.40%、70.13%、53.14%、49.02%。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平均配置率最高,内部区域差异最小,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整体上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较高的经济收入和文化水平促使更多的居民选择在住房内配置管道自来水,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城镇与农村生活环境的差异性使得城镇人口更倾向于将管道自来水配置于住房内,较高的城镇化率对东部地区管道自来水配置率的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东北地区平均配置率较高,但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仅次于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的沿海沿边县级单元的配置率明显高于本区域的其他县级单元所致。中部地区平均配置率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内部区域差异最小。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等自然原因导致其配置率明显高于周围地区,并使西部地区平均配置率高于中部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藏区配置率的明显差异性导致西部地区标准差最大,内部区域差异最大。

3.1.2 厨房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厨房平均配置率为84.67%,县级单元的标准差为0.19,单元之间存在差异。根据住房内厨房配置率,按照自然断裂法确定的分级标准为:90%~100%、78%~90%、60%~78%、40%~60%、0%~40%。据此,可将全国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类型(如表2图4所示),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沿海、沿江、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各等级类型分布范围为:①高类型区:成片分布于东北、东部沿海、长江沿线地区。②较高类型区:主要分布于高类型区的周围地区,成片集中于黄淮海平原、珠江三角洲周围地区、云南境内、黄土高原西部、甘肃河西走廊、蒙西及新疆天山南北坡等地区。③中等类型区:分布比较分散,零散分布于中西部地区。④较低类型区:主要位于西部地区,围绕低类型区零散分布,包括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新疆边境沿线部分地区、青海柴达木盆地及西藏“一江两河”等地区。⑤低类型区: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于青海南部、西藏大部分地区和滇黔川接壤地区等。

表2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厨房配置分级数据

Tab.2   Classification of availability of residential housing kitchen in China, 2010

等级类型分级标准/%单元数/个家庭户数/户平均值/%
90~10090618872823294.83
较高78~9069913013684184.75
中等60~784335670618170.95
较低40~602132158094552.15
0~40126729817425.27

新窗口打开

图4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厨房配置状况

Fig.4   Availability of residential housing kitchen in China, 2010

从五种类型区在四大板块的空间分异情况看,四大板块的住房内厨房配置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标准差的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别为0.228、0.158、0.111、0.022;平均配置率的大小依次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为98.12%、87.86%、80.27%、79.74%。整体来看,东北地区平均配置率最大,内部区域差异最小,这与本区域的风俗习惯以及气温等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密切相关。东部地区平均配置率较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内部区域差异性较小,其配置状况主要得益于东部地区整体发达的经济、较高的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城镇化率等。中部地区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沿线地区的住房内厨房配置率高于中部其他地区所致,但平均配置率较低。西北地区与西南藏区配置率的差异性致使西部地区内部区域差异最大,经济等因素导致其平均配置率在四大板块中最低。

3.1.3 厕所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厕所平均配置率为72.53%,县级单元的标准差为0.25,单元之间差异较大。根据住房内厕所配置率,按照自然断裂法确定的分级标准为:80%~100%、65%~80%、45%~65%、25%~45%、0%~25%。据此,可将全国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类型(如表3图5所示)。在空间上从东南至西北呈现出高—中—高—低—中—低的分布格局,其中“胡焕庸线”两侧地区配置率差异明显,沿线以东地区配置率普遍较高,以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配置率较低。各等级类型分布范围为:①高类型区: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在京津地区、长三角、珠三角、辽宁、山东、四川盆地、两湖平原及陕西等地区呈团块状集聚分布。②较高类型区:分布趋势基本与高类型区一致,更多集中于浙闽丘陵、珠三角外围地区、长江中上游以及新疆东南—甘肃西北等地区。③中等类型区:分布比较分散,东、中、西、东北地区均有分布。④较低类型区: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成片分布于内蒙古西部、大兴安岭、江南丘陵、新疆天山以北等地区。⑤低类型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位于西部地区的内蒙古中部、青海中南部、西藏中北部等。

表3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厕所配置分级数据

Tab.3   Classification of availability of residential housing toilet in China, 2010

等级类型分级标准/%单元数/个家庭户数/户平均值/%
80~10077019505994989.48
较高65~805018338230773.29
中等45~655357185472656.12
较低25~453623972082336.69
0~252091443256816.84

新窗口打开

图5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厕所配置状况

Fig.5   Availability of residential housing toilet in China, 2010

从五种类型区在四大板块的空间分异情况看,四大板块的住房内厕所配置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标准差的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分别为0.280、0.235、0.197、0.180;平均配置率的大小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分别为80.29%、73.79%、66.87%、66.07%。因此,东部地区平均配置率最高,内部区域差异最小,与其整体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城镇化率等有直接关系。东北地区平均配置率较高,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主要是辽宁省与其他两省的配置率不同所致;其中辽宁省平均配置率为85.71%,明显高于黑龙江与吉林省的平均配置率(分别为66.61%、62.76%)。中部地区平均配置率最低,内部区域差异较小。西部地区内部区域差异最大,主要是由于陕川渝地区与西南藏区、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巨大反差所致,陕川渝与西北部分地区较高的配置率,使得西部地区整体配置率略高于中部地区。

3.1.4 洗澡设施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洗澡设施平均配置率为54.49%,明显低于住房内管道自来水、厨房、厕所的平均配置率,县级单元的标准差为0.26,单元之间差异较大。根据住房内洗澡设施配置率,按照自然断裂法确定的分级标准为:75%~100%、55%~75%、30%~55%、15%~30%、0%~15%。据此,将全国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等级类型(如表4图6所示),在空间上从东南到西北呈现出高—中—低—中的分布趋势。各等级类型的分布范围为:①高类型区:集中分布于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洞庭湖平原等地区。②较高类型区:主要分布于高类型区的周围地区,多集中于京津周边地区、山东、长江中下游平原、浙闽丘陵、四川盆地及新疆东南—甘肃西北—内蒙古西部等地区。③中等类型区: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和南方地区,在江南丘陵、豫鄂皖接壤地区、海南、内蒙古西部及新疆天山南北坡等地区有大量分布。④较低类型区:主要位于东北、西部地区,中部晋豫地区有部分分布。成片分布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白山区、晋豫陕甘宁、青海柴达木盆地、贵州中东部、新疆边境沿线及南部等地区。⑤低类型区:主要沿“胡焕庸线”两侧分布,成片分布于大小兴安岭、内蒙古中东部、陇南、黔西、青海省以及西藏等地区。

表4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洗澡设施配置分级数据

Tab.4   Classification of availability of residential housing shower in China, 2010

等级类型分级标准/%单元数/个家庭户数/户平均值/%
75~10032010533787185.05
较高55~7549510407010765.35
中等30~5565810809267144.05
较低15~304585239393922.31
0~154463455578510.08

新窗口打开

图6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洗澡设施配置状况

Fig.6   Availability of residential housing shower in China, 2010

从五种类型区在四大板块的空间分异情况看,四大板块的住房内洗澡设施配置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标准差的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别为0.226、0.213、0.211、0.143;平均配置率的大小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别为70.93%、49.26%、43.12%、31.18%。由此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平均配置率最高,内部区域差异较小,经济社会等因素在促进配置率提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中部地区的平均配置率较高,内部区域差异较大,较大的内部区域差异主要由于晋豫较低,并与中部其他地区形成巨大反差。西部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住房内洗澡设施平均配置率较低;同时由于西北地区与西部其他地区配置率的巨大差异导致其内部区域差异最大。东北地区基本属于较低、低类型分布区,平均配置率与内部区域差异均最小,这与生活习惯以及气温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3.2 综合分析

3.2.1 生活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综合状况

根据序排列多边形面积法计算的各县级单元住房内生活设施综合指数,按照自然断裂法确定的分级标准为:0.00~0.30,0.30~0.55,0.55~1.00,1.00~1.35,1.35~2.00。据此,可将全国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类型区(表5图7)。其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分为东南、西北两个部分,东南部综合指数高,主要以高、较高、中等类型区为主,较低、低类型区分布于云贵高原和江南丘陵地区、华北平原南部。西北部综合指数低,以较低、低类型区为主,高、较高、中等类型区分布于新疆东南部—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区。各等级类型的空间分布为:①高类型区: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多集中于京津冀、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②较高类型区:分布趋势与高类型区基本一致,集中分布于黄淮海平原、浙闽丘陵、四川盆地、湘鄂交界地区以及新疆东南—甘肃北部—内蒙古西部等地区。③中等类型区:四大板块均有分布,尤其以东北地区最为集中;此外,还成片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北部地区、新疆天山南北坡、川渝鄂陕、海南中部等地区。④较低类型区: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在大兴安岭地区、蒙中—晋北、华北平原南部、赣中—湘南—桂东、黔中、陕甘宁、新疆边境沿线等地区有大量分布。⑤低类型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包括蒙东、滇黔交界地区、青海中南部、西藏大部分地区等。

表5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综合状况分级数据

Tab.5   Comprehensive classification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ies in China, 2010

等级类型分级标准单元数/个家庭户数/户平均值
1.35~2.003281176316701.57
较高1.00~1.35444884936961.16
中等0.55~1.008291163084050.77
较低0.30~0.55444558469870.43
0.00~0.30332261696150.16

新窗口打开

图7   2010 年中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综合状况

Fig.7   Comprehensive provision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ies in China, 2010

从五种类型区在四大板块的空间分异情况看,四大板块的住房内生活设施综合指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标准差的大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分别为0.422、0.385、0.372、0.303;综合指数均值(平均配置率)的大小依次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为1.171、0.814、0.727、0.616。整体上看,东部地区以高、较高类型区为主,住房内生活设施平均配置率最高,内部区域差异最大。东北地区以中等类型区为主,平均配置率较高,内部区域差异最小。中部地区以中等、较低类型区为主,平均配置率较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804,内部区域差异较小。西部地区以中等、较低、低类型区为主,平均配置率最低,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但低于东部地区,是由于本区域单项设施配置率之间存在“互补性”所致,但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

3.2.2 成因解析

由单项设施分析可知,四项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经济、社会、自然三方面,而经济社会因素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是其共同影响因素,均对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综合状况产生影响。为进行相关性分析验证,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指标衡量,居民收入分别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受教育程度选用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通过对2010年2356个县级单元的住房内生活设施综合指数与对应单元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化率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住房内生活设施综合指数与5个指标都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相关,Pearson系数分别为0.432、0.513、0.612、0.560、0.613(图8)。综合指数与5个指标的相关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综合指数与城镇化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关系均呈现出逐渐收敛的趋势;平均受教育年限与综合指数的相关关系为随着县级单元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生活设施的综合指数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人均GDP的相关性系数小于前面4个指标,与综合指数的相关关系也大致呈现出逐渐收敛的趋势。

图8   2010年中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与人均GDP、居民收入、平均受教育年限、城镇化率的相关关系

Fig.8   Correlations of residential housing indoor facility provision and per capita GDP, household income, average number of years of education, and urbanization rate in China, 2010

总体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与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存在相应的对应关系。从四大板块看,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较高,平均配置率最高;西部地区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收入等较低,平均配置率最低;中部与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水平等介于东、西部地区之间,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也处于中等水平。

4 结论和政策建议

4.1 结论

(1) 四大板块的单项设施配置率均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管道自来水配置率内部差异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东部沿海、东北、西北高,西南低的特征;厨房配置率内部差异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空间分布上具有沿海、沿江、东北高,西南低的特点;厕所配置率内部差异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从东南至西北呈现出高—中—高—低—中—低的分布格局;洗澡设施配置率内部差异大小依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从东南到西北呈现出高—中—低—中的分布格局。

(2) 按自然断裂法确定的综合指数划分标准为:0.00~0.30,0.30~0.55,0.55~1.00,1.00~1.35,1.35~2.00;据此,可将全国居民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低5个类型区,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以“胡焕庸线”为界分为东南、西北两个部分,东南部综合指数高,以高、较高、中等类型区为主;西北部综合指数低,以较低、低类型区为主。四大板块综合指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内部差异大小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是影响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及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

4.2 政策建议

(1) 政策的制定应关注对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综合状况影响最大的单项设施。四项单项设施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洗澡设施>管道自来水>厕所>厨房,分别为0.474、0.403、0.338、0.226,即其区域差异程度依次减小。可见,住房内洗澡设施对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贡献”最大,住房内厨房的“贡献”最小。在制定缩小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的区域差异政策措施时,应优先考虑洗澡设施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与完善。

(2) 提高城镇化率。城镇化率是影响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的重要因素,城镇化率的提高将有助于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率的提高。2014年中国的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为54.8%,但按户籍人口仅为35%,且区域差异较大,其中西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41.43%,其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率也最低。因此应以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契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城镇化率,促进住房内生活设施配置率的提高。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樊杰, 洪辉. 2012.

现今中国区域发展值得关注的问题及其经济地理阐释

[J]. 经济地理, 32(1):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根据韩国前中央政府高级咨询顾问就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对本刊主 编访谈的记录成稿。访谈反映出以下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受到关注:①中国空间管制的走向、问题与主体功能区规划;②合理城市化与如何加快贫困地区发展问题;③ 区域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国家的区域战略(规划)制定、实施和对外开放;⑤国家竞争力问题。访谈给出了经济地理的研究看法和初步阐释,对加强 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推动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Fan J, Hong H.2012.

Recent concerned issue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the interpretations of economic geography

[J]. Economic Geography, 32(1): 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根据韩国前中央政府高级咨询顾问就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对本刊主 编访谈的记录成稿。访谈反映出以下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受到关注:①中国空间管制的走向、问题与主体功能区规划;②合理城市化与如何加快贫困地区发展问题;③ 区域均衡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④国家的区域战略(规划)制定、实施和对外开放;⑤国家竞争力问题。访谈给出了经济地理的研究看法和初步阐释,对加强 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推动经济地理学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作用。
[2] 古杰, 周素红, 闫小培, . 2013.

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J]. 经济地理, 33(10): 124-13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截取1980-2010年7个时间断面中国各省市农村居民的 恩格尔系数时空变化过程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时空差异.从恩格尔系数的绝对水平来看,各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整体呈现出明显下降的态势,反映出农 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从空间差异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始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但是与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区域格 局不同,其空间格局是相对不稳定的,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的时间断面高值和低值集聚的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部分省区恩格尔系数在下降的过程中 呈现出波动现象,空间自相关的程度呈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水平的时空变化是农村地区经济对自然条件、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以及其他外 部条件响应过程中逐步形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制订面向农村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

[Gu J, Zhou S H, Yan X P, et al.2013.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rural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in China

[J]. Economic Geography, 33(10): 124-13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截取1980-2010年7个时间断面中国各省市农村居民的 恩格尔系数时空变化过程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时空差异.从恩格尔系数的绝对水平来看,各省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整体呈现出明显下降的态势,反映出农 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从空间差异来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始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态势,但是与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区域格 局不同,其空间格局是相对不稳定的,一方面表现在不同的时间断面高值和低值集聚的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部分省区恩格尔系数在下降的过程中 呈现出波动现象,空间自相关的程度呈现出较强的不稳定性.中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水平的时空变化是农村地区经济对自然条件、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以及其他外 部条件响应过程中逐步形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制订面向农村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
[3] 郭亚军, 易平涛. 2008.

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的性质分析

[J]. 统计研究, 25(2): 93-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565.2008.02.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对多种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理想无量纲 化方法"应该满足的一些性质,并证明了"理想无量纲化方法不存在"的结论.提出了"构建逼近理想性质的复合无量纲化方法"的思路.并构造了一种优良的复合 无量纲化方法--"极标复合法".提出了指标无量纲化过程的稳定性问题,着重分析造成结果不稳定的"指标数据分布"方面的原因,并给出了一种针对线性无量 纲化方法的改进型.

[Guo Y J, Yi P T.2008.

Character analysis of linear dimensionless methods

[J]. Statistical Research, 25(2): 93-1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4565.2008.02.01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对多种线性无量纲化方法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理想无量纲 化方法"应该满足的一些性质,并证明了"理想无量纲化方法不存在"的结论.提出了"构建逼近理想性质的复合无量纲化方法"的思路.并构造了一种优良的复合 无量纲化方法--"极标复合法".提出了指标无量纲化过程的稳定性问题,着重分析造成结果不稳定的"指标数据分布"方面的原因,并给出了一种针对线性无量 纲化方法的改进型.
[4] 蒋耒文, 庞丽华, 张志明. 2005.

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

[J]. 人口研究, 29(4): 16-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5.04.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乡城人口迁移和贫民窟扩张现象.尽管我国正快速城市化,城镇贫民窟现象并不普遍.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城镇地区流动和迁移人口的住房状况并不比非流迁人口差;在某些房屋设施方面,流动人口甚至要好于城镇当地居民.本文运用2000年0.095%抽样数据研究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流动人口在城镇如何居住?(2)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是否不同?(3)为什么部分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优于城镇当地居民?

[Jiang L W, Pang L H, Zhang Z M.2005.

Living conditions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urban China

[J]. Population Research, 29(4): 16-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6087.2005.04.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普遍存在乡城人口迁移和贫民窟扩张现象.尽管我国正快速城市化,城镇贫民窟现象并不普遍.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城镇地区流动和迁移人口的住房状况并不比非流迁人口差;在某些房屋设施方面,流动人口甚至要好于城镇当地居民.本文运用2000年0.095%抽样数据研究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试图回答三个问题:(1)流动人口在城镇如何居住?(2)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居住方式是否不同?(3)为什么部分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优于城镇当地居民?
[5] 李王鸣, 叶信岳, 孙于. 1999.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 以杭州城市为例

[J]. 经济地理, 19(2): 38-43.

URL      [本文引用: 1]     

[Li W M, Ye X Y, Sun Y.1999.

The assess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J]. Economic Geography, 19(2): 38-43.]

URL      [本文引用: 1]     

[6] 李雪铭, 姜斌, 杨波. 2002.

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2(6): 129-13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通过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实地调查 ,运用Fuzzy方法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分析 ,确定了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阶段 ;根据评价结果 ,结合大连市人居环境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Li X M, Jiang B, Yang B.2002.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ettlement: In the case of Dalia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2(6): 129-13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通过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实地调查 ,运用Fuzzy方法对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分析 ,确定了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阶段 ;根据评价结果 ,结合大连市人居环境的具体情况 ,提出了大连市城市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7] 林李月, 朱宇, 梁鹏飞, . 2014.

基于六普数据的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

[J]. 地理研究, 33(5): 887-89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50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住房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住房拥有率、租住房率、住房面积指数、住房不受干扰指数、住房质量指数和住房费用指数6 个指标考察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和系统聚类法揭示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属性特征、空间分布与集聚类型。研究发现,与城镇常住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较差。从空间分布看,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存在集聚现象,而且有明显的集聚中心。研究结果还表明,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可划分为较好、中等、中等偏下、较差4 级类型区,在全国尺度上的空间分布除个别类型外具有团块聚合的结构特征。在考虑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应分类解决不同类型区域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Lin L Y, Zhu Y, Liang P F, et al.2014.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housing conditions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sixth census dat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3(5): 887-898.]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05008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住房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实现市民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基于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住房拥有率、租住房率、住房面积指数、住房不受干扰指数、住房质量指数和住房费用指数6 个指标考察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和系统聚类法揭示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属性特征、空间分布与集聚类型。研究发现,与城镇常住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较差。从空间分布看,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各项指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在空间分布上不仅存在集聚现象,而且有明显的集聚中心。研究结果还表明,流动人口住房条件综合状况可划分为较好、中等、中等偏下、较差4 级类型区,在全国尺度上的空间分布除个别类型外具有团块聚合的结构特征。在考虑社会公平的前提下,应分类解决不同类型区域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
[8] 刘慧. 2006.

区域差异测度方法与评价

[J]. 地理研究, 25(4): 710-71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6.04.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分析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塞尔指数和艾克森指数等不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在构造上的差异之后,通过计算不同测度方法所描述的1980<sup>2</sup>002年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发现它们对较长时段不平衡性变动的描述是比较一致的,但对较短时段存在差别;对不同测度指数的进一步分解,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p>

[Liu H.2006.

Regional inequality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evaluations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5(4): 710-718.]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0-0585.2006.04.018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在分析了变异系数、基尼系数、综合熵指数、塞尔指数和艾克森指数等不同区域差异测度方法在构造上的差异之后,通过计算不同测度方法所描述的1980<sup>2</sup>002年间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差距的变动轨迹,发现它们对较长时段不平衡性变动的描述是比较一致的,但对较短时段存在差别;对不同测度指数的进一步分解,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探讨了不同测度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其在区域差异分析中的优势和局限。</p>
[9] 刘钦普, 林振山, 冯年华. 2005.

江苏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定量评价研究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4(5): 30-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5.05.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首先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因素为基础,建立江苏省主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指标类、指标组、单项指标.根据36个单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把江苏省13个省辖市人居环境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是南京、无锡、苏州;第二类是连云港、常州、南通、徐州、镇江、扬州、盐城、泰州;第三类是淮安和宿迁.最后分析了该省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最佳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议.

[Liu Q P, Lin Z S, Feng N H.2005.

Evaluation on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urb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4(5): 30-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5.05.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首先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因素为基础,建立江苏省主要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指标类、指标组、单项指标.根据36个单项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把江苏省13个省辖市人居环境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是南京、无锡、苏州;第二类是连云港、常州、南通、徐州、镇江、扬州、盐城、泰州;第三类是淮安和宿迁.最后分析了该省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最佳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议.
[10] 刘艳华, 徐勇. 2015.

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

[J]. 地理学报, 70(6): 993-100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6012      Magsci      摘要

<p>发展多维贫困度量方法和提高贫困识别精准度是近年国际贫困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也是中国未来提高农村扶贫实践质量和效率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借鉴国际上关于脆弱性&#x02014;可持续生计框架模型在贫困研究中的学术思想,通过建立农村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和地理识别方法,对中国农村开展了县域尺度的贫困地理识别,并与单维度收入贫困以及国家最新认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识别的多维贫困县按扶贫措施相似性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结果表明:655个县级单元被识别为多维度贫困县,涉及农村人口1.41亿人;空间分布集中连片特征显著,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南疆三地州、黄土高原西部、滇西&#x02014;川西高山峡谷区为最大的连片贫困区;有71.79%的国家重点贫困县与识别结果重叠,与国家重点贫困县对比,识别的多维贫困县在各单维度和综合维度都处于更劣势水平;多维贫困县被划分为金融资本缺乏型、人力资本缺乏型、基础建设缺乏型、金融基建兼缺型、人力基建兼缺型、生计途径缺乏型、生存条件缺乏型和发展条件缺乏型8种类型。</p>

[Liu Y H, Xu Y.2015.

Geographical identific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poverty in rural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0(6): 993-1007.]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6012      Magsci      摘要

<p>发展多维贫困度量方法和提高贫困识别精准度是近年国际贫困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也是中国未来提高农村扶贫实践质量和效率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借鉴国际上关于脆弱性&#x02014;可持续生计框架模型在贫困研究中的学术思想,通过建立农村多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和地理识别方法,对中国农村开展了县域尺度的贫困地理识别,并与单维度收入贫困以及国家最新认定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识别的多维贫困县按扶贫措施相似性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结果表明:655个县级单元被识别为多维度贫困县,涉及农村人口1.41亿人;空间分布集中连片特征显著,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南疆三地州、黄土高原西部、滇西&#x02014;川西高山峡谷区为最大的连片贫困区;有71.79%的国家重点贫困县与识别结果重叠,与国家重点贫困县对比,识别的多维贫困县在各单维度和综合维度都处于更劣势水平;多维贫困县被划分为金融资本缺乏型、人力资本缺乏型、基础建设缺乏型、金融基建兼缺型、人力基建兼缺型、生计途径缺乏型、生存条件缺乏型和发展条件缺乏型8种类型。</p>
[11] 刘志林, 王茂军. 2011.

北京市职住空间错位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分析: 基于就业可达性与通勤时间的讨论

[J]. 地理学报, 66(4): 457-46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的非汇总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测度了北京城市124 个街道的就业可达性,并作为职住空间错位的标度指标,讨论了职住空间错位与居民通勤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 北京城市中心区的就业可达性高于郊区,高就业可达性的街道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及东二环至东四环的东北一隅。② 全体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社会经济属性与住房状况等条件下,街道就业可达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就业可达性平方与居民通勤时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③ 分收入组来看,中高收入组两变量影响均不显著,中低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就业可达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显著,表现为通勤时间与就业可达性为正向相关,与就业可达性平方为负向相关,说明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居住街道就业可达性的提高鼓励居民延长通勤时间,但超过一定阈值后则限制居民长时间通勤。该结果与西方城市研究的研究结论不同,反映出中国城市处于空间重构和转型期的独特性。但二者的共同点是低收入居民等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城市职住关系的结构性变化的制约,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应更加重视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消减低收入居民面临的空间障碍。

[Liu Z L, Wang M J.2011.

Job accessibility and its impacts on commuting time of urban residents in Beijing: From a spatial mismatch perspective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4): 457-46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的非汇总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测度了北京城市124 个街道的就业可达性,并作为职住空间错位的标度指标,讨论了职住空间错位与居民通勤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① 北京城市中心区的就业可达性高于郊区,高就业可达性的街道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及东二环至东四环的东北一隅。② 全体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社会经济属性与住房状况等条件下,街道就业可达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就业可达性平方与居民通勤时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③ 分收入组来看,中高收入组两变量影响均不显著,中低收入组和低收入组就业可达性对通勤时间的影响显著,表现为通勤时间与就业可达性为正向相关,与就业可达性平方为负向相关,说明一定的阈值范围内居住街道就业可达性的提高鼓励居民延长通勤时间,但超过一定阈值后则限制居民长时间通勤。该结果与西方城市研究的研究结论不同,反映出中国城市处于空间重构和转型期的独特性。但二者的共同点是低收入居民等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城市职住关系的结构性变化的制约,城市规划和住房政策应更加重视通过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消减低收入居民面临的空间障碍。
[12] 陆大道. 2003.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J]. 地理研究, 22(3): 261-27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严重倾向: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分高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严重恶化</p>

[Lu D D.2003.

New factors and new pattern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2(3): 261-271.]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本文阐述了国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区域层面上的反应,分析了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及所形成的新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起,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矿产资源、水资源、交通等传统因素的作用就逐渐下降。经济国际化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明显改变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信息、科技、生态环境、体制创新等都成为影响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工业化水平的地区性和地带性差异更为明显。几十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产业布局特别是工业布局,近年来发生了较大尺度的空间转移。在区域发展新格局形成过程中,我国区域发展也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严重倾向:大多数地区应该重视基础产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一些地区不适宜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分高速增长地区的环境状况严重恶化</p>
[13] 陆大道, 刘毅, 樊杰. 1999.

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

[J]. 地理学报, 54(6): 496-50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1999.06.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 步确立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开发与发展问题愈来愈成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和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针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并 每两年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跟踪全国及各地区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动态,分析各地区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对经济增 长、结构改善及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揭示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地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与变化趋势,并对地区资源开发与保护、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等提出分析性的 建议.本文重点分析评价"八五"和"九五"初期国家及各地区实施的区域政策及效果、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区域发展政策的建议.文中论述了区域宏观战 略演变、东西和南北地带性和省区差距、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扶贫、分税制、地区经济合作和生态环境等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

[Lu D D, Liu Y, Fan J.1999.

The regional policy effect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ates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4(6): 496-508.]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1999.06.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 步确立的宏观背景下,区域开发与发展问题愈来愈成为各级政府规划决策和学术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针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并 每两年编制<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跟踪全国及各地区国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动态,分析各地区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对经济增 长、结构改善及生态环境产生的效果,揭示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和地区间差异的形成机制与变化趋势,并对地区资源开发与保护、加快经济发展的政策等提出分析性的 建议.本文重点分析评价"八五"和"九五"初期国家及各地区实施的区域政策及效果、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区域发展政策的建议.文中论述了区域宏观战 略演变、东西和南北地带性和省区差距、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外向型经济发展、扶贫、分税制、地区经济合作和生态环境等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
[14] 马万里, 陈玮. 2008.

建立健全面向农民工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研究: 杭州农民工基本住房状况调查与政策建议

[J]. 城市规划, 32(5): 38-4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8.05.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民工住房难问题已经受到各级 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850位农民工住房状况的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了杭城农民工群体状况、住房现状、住房意愿等的第一手数 据,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案例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揭示了在杭农民工住房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判断提供依据,并为深层次理论研究提供信息。

[Ma W L, Chen W.2008.

Investigation and policy suggestions of housing conditions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Hangzhou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2(5): 38-4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8.05.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民工住房难问题已经受到各级 政府和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本研究通过对杭州市850位农民工住房状况的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获取了杭城农民工群体状况、住房现状、住房意愿等的第一手数 据,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案例研究和系统分析等方法和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揭示了在杭农民工住房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证研究的基础 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决策判断提供依据,并为深层次理论研究提供信息。
[15] 陶立群. 2004.

中国老年人住房与环境状况分析

[J]. 人口与经济, (2): 39-4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住房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住宅、环境的设计更能人性化,更适合他们身心健康的特殊需要。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居住的环境、住宅内外空间以及设备的选配,应该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的角度,充分照顾到老年人特点,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方便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

[Tao L Q.2004.

The old people's housing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

[J]. Population & Economics, (2): 39-4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住房状况有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对住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住宅、环境的设计更能人性化,更适合他们身心健康的特殊需要。本文分析了老年人居住的环境、住宅内外空间以及设备的选配,应该从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的角度,充分照顾到老年人特点,为老年人创造一个舒适、安全、方便的居住和生活的环境。
[16] 王晓鸣. 2003.

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与居住质量改善研究

[J]. 城市规划, 27(12): 24-29, 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3.1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社会学、经济学和住区规划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城市社区弱势居住群体的概念及特征,讨论 了旧城社区阶层化演变进程;分析了旧城社区阶层化动力机制;对旧城社区如寿里居住状况和居民改善意愿进行了实态调查,提出了以经济能力、居住条件和社区服 务改善为重点的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居住质量改善领域,建立了基于住房社会保障、旧城更新改造和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目标的我国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居住质量 可持续改善系统.

[Wang X M.2003.

Study on the disadvantage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living quality in old city

[J]. City Planning Review, 27(12): 24-29, 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2-1329.2003.12.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采用社会学、经济学和住区规划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城市社区弱势居住群体的概念及特征,讨论 了旧城社区阶层化演变进程;分析了旧城社区阶层化动力机制;对旧城社区如寿里居住状况和居民改善意愿进行了实态调查,提出了以经济能力、居住条件和社区服 务改善为重点的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居住质量改善领域,建立了基于住房社会保障、旧城更新改造和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目标的我国旧城社区弱势居住群体居住质量 可持续改善系统.
[17] 王瑛, 王静爱, 杨春燕, . 2006.

中国农村居民住房现状分析

[J]. 经济地理, 26(增刊): 198-20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我国,住房是农村居民第一需 求。虽然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始终高于城市,但是从住房的结构类型看,人均钢筋混凝土房屋占居住面积的比例较低,居住条件尚待提高。文章基于我国农村地区 1990—2001年的居民住房数据,对农村居民住房的发展情况、地域差异规律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农村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以及预测我国农村在遭受各种自然灾 害下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Wang Y, Wang J A, Yang C Y, et al.2006.

Research on the rural residents housings in China

[J]. Economic Geography, 26(S): 198-20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我国,住房是农村居民第一需 求。虽然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始终高于城市,但是从住房的结构类型看,人均钢筋混凝土房屋占居住面积的比例较低,居住条件尚待提高。文章基于我国农村地区 1990—2001年的居民住房数据,对农村居民住房的发展情况、地域差异规律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农村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以及预测我国农村在遭受各种自然灾 害下的经济损失提供参考。
[18] 吴良镛. 1996.

关于人居环境科学

[J]. 城市发展研究,(1): 1-5, 62.

URL      摘要

<正> 学科发展背景 1、从全球的城市化谈起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因此,城市人口变动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样阐述是不完善的,

[Wu L Y.1996.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J]. Urban Studies,(1): 1-5, 62.]

URL      摘要

<正> 学科发展背景 1、从全球的城市化谈起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从而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因此,城市人口变动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这样阐述是不完善的,
[19] 吴良镛. 1997.

"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J]. 城市规划, (3): 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根据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精神及其所发表的《人居环境议程》,进一步阐明有关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要领和学术思想的发展线索,针对人居环境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在我国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Wu L Y.1997.

"Renju er" yu renju huanjing kexue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 4-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根据联合国第二次人类住区大会精神及其所发表的《人居环境议程》,进一步阐明有关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要领和学术思想的发展线索,针对人居环境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提出在我国开展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建议。
[20] 吴维平, 王汉生. 2002.

寄居大都市: 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

[J]. 社会学研究, (3): 92-110.

URL      [本文引用: 1]     

[Wu W P, Wang H S.2002.

As immigrant in metropolis: The analysis on housing conditio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n Beijing and Shanghai

[J]. Sociological Research, (3): 92-110.]

URL      [本文引用: 1]     

[21] 熊波, 石人炳. 2007.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影响因素: 基于武汉市的实证分析

[J]. 南方人口, 22(2): 5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613.2007.02.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是影响农民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农业人口的转变过程中和制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本文首先对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进行交互分类分析和相关性检验,接着通过相关性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职业类别、收入状况和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Xiong B, Shi R B.2007.

An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rural laborers' desire to live permanently in the urban

[J]. South China Population, 22(2): 52-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4-1613.2007.02.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是影响农民工流动性的重要因素。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农业人口的转变过程中和制定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政策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本文首先对影响农民工定居城市意愿的因素进行交互分类分析和相关性检验,接着通过相关性检验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发现职业类别、收入状况和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定居城市的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22] 熊鹰, 曾光明, 董力三, . 2007.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 以长沙市为例

[J]. 地理学报, 62(4): 397-4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城市经济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坚实保障和前提。只有实现两者的协调,才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定量评价,是测度两者发展状态的工具,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 示功能。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存在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其中存 有多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如何建立评价体系,采用什么样 的方法进行评价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对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引入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长沙市的实证研究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吻合。该方法不仅能反映城市发展整体协调状况,而且能模糊辨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模式与演进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p>

[Xiong Y, Zeng G M, Dong L S, et al.2007.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Taking Changsha City as an example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2(4): 397-4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城市人居环境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载体,城市经济是人居环境发展的坚实保障和前提。只有实现两者的协调,才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定量评价,是测度两者发展状态的工具,对城市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 示功能。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存在于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中,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其中存 有多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如何建立评价体系,采用什么样 的方法进行评价是当前研究的难点之一,也是学术界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对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引入模糊数学方法,提出了一套基于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长沙市的实证研究中。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大体吻合。该方法不仅能反映城市发展整体协调状况,而且能模糊辨别系统间相互作用的模式与演进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可操作性。</p>
[23] 徐勇, 樊杰. 2014.

区域发展差距测度指标体系探讨

[J]. 地理科学进展, 33(9): 1159-116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9.003      Magsci      摘要

区域发展差距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区域发展差距测度指标体系反映了区域发展差距研究从单要素、单指标走向多要素、多指标综合测度的发展趋势。本文在进行区域发展差距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类型划分,以及阐述构建区域发展差距测度指标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发展差距构成要素进行甄别、归类和属性特征分析,筛选、构建和设计出了以衡量民生质量为导向的区域发展差距宏观和微观测度指标体系。宏观测度指标体系由3 个综合指标、18 个要素指标和54 个属性指标构成;微观测度指标体系由3个综合指标、14 个要素指标和70 个属性指标构成。

[Xu Y, Fan J.2014.

Index system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disparity measuremen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3(9): 1159-116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4.09.003      Magsci      摘要

区域发展差距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建立区域发展差距测度指标体系反映了区域发展差距研究从单要素、单指标走向多要素、多指标综合测度的发展趋势。本文在进行区域发展差距概念界定、构成要素类型划分,以及阐述构建区域发展差距测度指标体系遵循的基本原则基础上,通过对区域发展差距构成要素进行甄别、归类和属性特征分析,筛选、构建和设计出了以衡量民生质量为导向的区域发展差距宏观和微观测度指标体系。宏观测度指标体系由3 个综合指标、18 个要素指标和54 个属性指标构成;微观测度指标体系由3个综合指标、14 个要素指标和70 个属性指标构成。
[24] 湛东升, 张文忠, 党云晓, . 2015.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分析

[J]. 人文地理, 30(1): 98-1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构建人居环境支撑条件评价体 系基础上,采用均方差赋权法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居环境支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支撑条件整体不高;人居环境支撑条件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性特征;人居环境支撑条 件子系统亦存在空间不均衡与发展不同步现象,且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社会经济与公共服务设施支撑条件依次降低;人居环境支撑条件与城市化水平存在对应关系 与部分错位现象。空间计量分析验证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普通OLS回归却低估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的带动能力。

[Zhan D S, Zhang W Z, Dang Y X, et al.2015.

Analysis of supporting conditions of living environment for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J]. Human Geography, 30(1): 98-1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构建人居环境支撑条件评价体 系基础上,采用均方差赋权法对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居环境支撑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空间计量方法进一步探讨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居环境支撑条件整体不高;人居环境支撑条件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性特征;人居环境支撑条 件子系统亦存在空间不均衡与发展不同步现象,且生态环境、居住条件、社会经济与公共服务设施支撑条件依次降低;人居环境支撑条件与城市化水平存在对应关系 与部分错位现象。空间计量分析验证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普通OLS回归却低估人居环境支撑条件对城市化水平的带动能力。
[25] 张文忠, 谌丽, 杨翌朝. 2013.

人居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32(5): 710-72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居环境作为人类栖息地,随着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增加,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20 年来关于人居环境演变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从人居环境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演变机制探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动向.总体而言,人居环境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的特点,在数据获取、演变过程的研究上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化技术和模拟分析方法,但学术界对人居环境的内涵、演变机制解析等仍然存在着分歧.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限于人居环境评价,对人居环境演变机理涉及较少,且研究数据和方法较为单一.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Zhang W Z, Chen L, Yang Y Z.2013.

Research progress on human settlement evolution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2(5): 710-721.]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3.05.00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人居环境作为人类栖息地,随着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和强度的增加,人居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居环境演变过程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梳理了近20 年来关于人居环境演变的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从人居环境演变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演变机制探析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评述了国内外的研究动向.总体而言,人居环境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的特点,在数据获取、演变过程的研究上更多地采用了现代化技术和模拟分析方法,但学术界对人居环境的内涵、演变机制解析等仍然存在着分歧.与国外研究相比,中国人居环境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限于人居环境评价,对人居环境演变机理涉及较少,且研究数据和方法较为单一.最后本文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26] 张智, 魏忠庆. 2006.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J]. 生态环境, 15(1): 198-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5906.2006.01.0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及实 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和 环境管理能力五部分组成,子系统层由16个指标组成,指标层由43个具体指标组成。利用统计分析法(Delphi)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同时,针对本指标体 系结构提出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设置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综合性指标来全面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对重庆市渝 北城区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该城区的实际。

[Zhang Z, Wei Z Q.2006.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assessment system

[J].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15(1): 198-20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4-5906.2006.01.04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国内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及实 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系统层、子系统层和指标层构成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系统层由社会经济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公共设施建设、环境资源保护和 环境管理能力五部分组成,子系统层由16个指标组成,指标层由43个具体指标组成。利用统计分析法(Delphi)确定各指标的权值。同时,针对本指标体 系结构提出了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设置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数和系统协调度两个综合性指标来全面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对重庆市渝 北城区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该城区的实际。
[27] Caldieron J.2011.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in La Perla informal neighborhood, San Juan, Puerto Rico

[J]. OI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1): 77-8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individuals. This paper reports on the findings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in the self-built informal neighborhood of La Perla. The settlement is located adjacent to the colonial center in the city of San Juan, Puerto Rico. Separated by a defensive colonial wall, La Perla is not only physically isolated but also socially segregated from the city of San Juan despite more than 90 years of co-existence. Although urban decay has contributed to La Perla's reputation, future development plans and a recent drug bust are affecting the future of the community. However, the strong emotional links between the residents and their neighborhood may preserve La Perla as an integral part of San Juan. For this research, more than 100 householder surveys were held in the neighborhood analyzing the conditions of the dwellings, the housing typology, and the householders' satisfaction. Even though La Perla is a shantytown with strong economic and social problems, the surveys found a very high level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within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is part of a more extensive study of the neighborhood. The final objective is to help organize a basis of knowledg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social programs that will complement proposed urban design interventions. The research is a collaboration of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the community of La Perla,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the city of San Juan. This research has been funded with the help of 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and the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onsortium grant.
[28] Doxiadis C A.1976. Action for human settlements[M]. Athens, Greece: Athens Publishing Center.

[29] Hsieh Y P, Hsieh Y W, Lin C C, et al.2012.

A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a measurement scale for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aiwan's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by the Delphi method

[J].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27(2): 169-186.

https://doi.org/10.1007/s10901-011-9254-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Abstract<br/>This study used a two-round modified Delphi technique wit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order to reach a consensus for the questionnaire;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September to December 2009. The six indicators for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s in Taiwan are (1)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2) safety equipment for the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sasters occurring in residents’ daily lives, (3) provision for assistive devices for residents’ daily use, (4) provision for privacy and individualized space, (5) provision for comfortable and decorated indoor environments, and (6) provision for social interaction space. The scale included 34 items with an acceptable number of panel members and acceptable construct validity. Panel members all highly approved of Indicators 1, 2, and 6. Although they approved of Indicator 3, they suggested that caregivers at institutions should replace the functions of living assistive devices. They approved of Indicator 5; however, they questioned the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fortable and decorated environments. They approved of Indicator 4; however, they suggested that private space need not be provided in the living room of the institution. In terms of long-term care institution environments in Taiwan, Indicators 1, 2, and 6 were important for protecting resi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improving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s. Indicator 3, although important, could be directly replaced by caregivers. Indicator 5 required more implementation methods, while Indicator 4, the living room of the institution, was considered unnecessary.<br/>
[30] Huang Z H, Du X J.2015.

Assessment and determinants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housing in Hangzhou, China

[J]. Habitat International, 47: 218-230.

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15.01.02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Improving public housing allocation efficiency and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is the key to the better realization of the social inclusion goals. We assess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housing and examine its determinants, based on the Hangzhou public housing household survey. We found that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public facilities and housing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Public housing allocation schem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residence comparison also have influences. Among the four types of public housing, cheap rental housing has the highest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followed by public rental and monetary subsidized housing, while economic comfortable housing has the lowest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The residents in public rental and monetary subsidized housing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residents in cheap rental housing a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housing and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and economic comfortable housing residents care more about the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and public facilitie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not only improve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public housing, but also the public housing allocation scheme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public housing residents should also be considered to improve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nd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public housing.
[31] Jenerette G D, Harlan S L, Brazel A, et al.2007.

Regio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rface temperature, vegetation, and human settlement in a rapidly urbanizing ecosystem

[J]. Landscape Ecology, 22(3): 353-365.

https://doi.org/10.1007/s10980-006-9032-z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a name="Abs1"></a>Regional climate change induced by rapid urbaniz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and may result from changes in coupled human-ecological systems. Specific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urban vegetation may be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between patterns of human settlement and regional climate spatial variability.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identifi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rface temperature, one component of regional climate, vegetation, and human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Phoenix, AZ, USA region. Combining satellite-derived surface temperature and vegetation data from an early summer day with US Census and topographic data, we found substantial surfac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within the city that correlate primarily with an index of vegetation cover. Furthermore, both of these patterns vary systematically with the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neighborhoods through the region. Overall, every $10,000 increase in neighborhood annual median household income was associated with a 0.28°C decrease in surface temperature on an early summer day in Phoenix. Temperature variation within a neighborhood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population density. A multivariate model generated using path analysis supports our hypothesis that social impacts on surface temperature occur primarily through modifications of vegetation cover. Higher income neighborhoods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vegetation cover and higher density neighborhoods wer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vegetation variabil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central Arizona region influence regional climate through multiple pathways that are heterogeneous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city.
[32] Lee E, Park N K.2010.

Hou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temporary resi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J]. Housing and Society, 37(1): 43-67.

https://doi.org/10.1080/08882746.2010.1143058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Nam-Kyu Park is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Interior Design, College of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University of Florida, Gainesville, FL.
[33] McGranahan G, Balk D, Anderson B.2007.

The rising tide: Assessing the risks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settlements in low elevation coastal zones

[J]. 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 19(1): 17-37.

URL      [本文引用: 1]     

[34] Mohit M A, Azim M.2012.

Assessment of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housing in Hulhumale’, Maldives

[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50: 756-770.

https://doi.org/10.1016/j.sbspro.2012.08.07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with public housing in Hulhumale’, Maldives, on physical features and service provision within the housing unit, public facilitie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ithin the housing area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residents’ overall housing satisfaction. The findings show that a majority of the residents are only slightly satisfied, though satisfaction levels were generally higher for services provided and public facilities, compared to satisfaction with physical space within the housing unit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ithin the housing area. The study infers that merely providing housing does not ensure success of existing housing development and polic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