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纪琴, 王玉宝, 尚虎君, 等. 黑河中游区域农业用水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0(7): 37-40.[2] Green G, Sunding D, Zilberman D, et al. Explaining IrrigationTechnology choices: A Microparameter Approach,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6, 78(4): 1064-1072.[3] Qiao Guanghua, ZhaoLijuan, KleinK K. Water user associationsin Inner Mongolia: Factors that influence farmersto join. 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 2009, 96(5):822-830.[4] Caswel M,Zilberman D. The Choices of Irrigation Technologysin Califonfia.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Economics, 1985, 67(2): 224-234.[5] 雷波, 刘钰, 许迪, 等.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 水科学进展, 2009, 20(5): 732-738.[6] 沈小谊, 黄永茂, 沈逸轩. 灌区水资源利用系数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3(1): 21-24.[7] 张垒, 闫大顺, 洪棉煜. 基于WebGIS 的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研究. 农业网络信息, 2011(4): 12-14.[8] 田娟, 郭宗楼, 姚水萍. 灌区灌溉管理质量指标的综合因子分析. 水科学进展, 2005, 16(2): 284-288.[9] 崔远来, 熊佳. 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研究进展. 水科学进展, 2009, 20(4): 590-598.[10] 蔡守华, 张展羽, 张德强. 修正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研究. 水利学报, 2004(5): 111-115.[11] 雷波, 杨爽, 高占义, 等. 农业水价改革对农民灌溉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5): 108-110.[12] 刘渝, 王兆锋, 张俊飚.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问题, 2007(6): 75-77.[13] 李文, 于法稳. 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用水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资源与环境, 2008(6): 60-63.[14] Speelman S, Buysse J, Farolfi S, et al. Estimating the impactsof water pricing on smallholder irrigators in NorthWest Province, South Africa. AgriculturalWater Management,2009, 96(11): 1560-1566.[15] 王玉朝, 赵成义. 三工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与环境分异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3): 98-101.[16] 冯艳芬, 董玉祥, 王芳. 大城市郊区农户弃耕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广州番禺区农户调查为例.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5): 722-734.[17] 柳长顺, 陈献, 乔建华. 华北地区井灌区农户灌溉用水状况调查研究. 水利发展研究, 2004(10): 38-41.[18] 宋文浚. 大同地区井灌区农户灌溉用水状况调查分析.山西水利科技, 2006(3): 85-86.[19] 王晓磊, 李红军. 石家庄井灌区农户灌溉行为调查及节水潜力分析. 节水灌溉, 2008(6): 12-15.[20] 蒋晓茹, 李红军, 蔡淑红, 等. 华北平原井灌区农户灌溉行为调查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09, 15(11): 152-154,185.[21] 韩洪云, 赵连阁. 农户灌溉技术选择行为的经济分析.中国农村经济, 2000(11): 70-74.[22] 涂俊, 吴贵生. 基于DEA-Tobit 两步法的区域农业创新系统评价及分析.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4):136-145.[23] 王学渊, 赵连阁. 中国农业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 基于1997-2006 年省区面板数据的SFA 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08(3):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