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浩, 马蔚纯, HO Hon Hing. 基于LUCC 的城市生态安 全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2007,27(5):0112~7112. 2] 于兴修, 杨桂山.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 问题.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1): 51~57.
[3] 李子君,周培祥,毛丽华. 我国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影 响研究综述. 地理科学进展,2007,26(4):49~57.
[4] 史培军,江源,王静爱等.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安 全响应机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1~60.
[5] 史培军,宫鹏,李晓兵等.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 法与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32.
[6] 陈星,周成虎. 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 地理科学进 展,2005,24(6):8~20.
[7] 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等. 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生态学 报,2005,25(4):861~868.
[8] Jon Barnett. Security and climate change.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3,(13): 7~17.
[9] 周文华, 王如松.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 为例. 生态学杂志,2005,24(7):848~852.
[10] 谢花林, 李波.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5):705~ 710.
[11] 龚建周, 夏北成.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部分城市生态安 全态势比较.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3):115~119.
[12] 左伟,王桥,王文杰等.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 析. 地理科学,2005,25(2):209~214.
[13] 肖容波,欧阳志云,韩艺师等. 海南岛生态安全评价. 地 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6):105~111.
[14] 张兵,金凤君,胡德勇. 甘肃中部地区生态安全评价. 自然 灾害学报,2007,16(5):9~15.
[15] 邱微,赵庆良,李崧等.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 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环境科学, 2008,29(4): 1148~1152.
[16] 李玉平,蔡运龙. 河北省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北京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7,43(6):784~789.
[17] 任志远, 张艳芳等.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北 京:科学出版社, 2003,27~28.
[18] 任志远,李晶,王晓峰等. 城郊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生态 安全动态.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3~358
[19] 郭斌, 任志远. 陆地卫星影像用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中 的波段组合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35(2):112~116.
[20] 郭斌, 任志远. 陕西省2003 年水资源足迹测评与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24(6):178~182.
[21] 党安荣,王晓栋,陈晓峰等. ERDAS INMAGINE 遥感图 像处理方法.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186~237.
[22] 汤国安杨昕. ARCGIS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 程.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