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30~50.
[2] 胡序威. 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 城市规划, 1998, 22(6):22~28.
[3] 吴云清,杨 山. 都市发展区的范围界定在大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城市规划, 2002, 26(6): 26.
[4] 周一星,史育龙. 建立中国城市的实体地域概念. 地理学报, 1998, 50(3):289~300.
[5] 顾朝林等. 中国城市地理.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44~350.
[6] 顾朝林等.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74~111.
[7] 许学强等. 城市地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0~21.
[8] 孙胤社. 大都市区的形成机制及其定界――以北京为例. 地理学报, 1995, 47(6):552~560.
[9] 柴彦威等. 中国城市的时空间结构.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10.
[10] 王兴中.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3~60.
[11] 谢守红等. 世界城市研究综述.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5):56~66.
[12] 张平宇. 城市再生:21世纪中国城市化趋势.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4):7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