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胡汝骥. 中国天山自然地理.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2] 王遵娅, 丁一汇, 何金海, 等. 近50 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 气象学报, 2004, 62(2): 228-236.[3] 靳立亚, 符娇兰, 陈发虎. 近44 年来中国西北降水量变化的区域差异以及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地理科学,2005, 25(5): 567-572.[4] 张家宝, 史玉光. 新疆气候变化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2.[5] 李江风. 新疆气候.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1.[6] Li J F, Yuan Y J, Wang C Y. Temperature sequence and itschange for recent 200 year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Tarim river. Acta Metorologica Sinica, 1991, 5(1):118-112.[7] 袁晴雪, 魏文寿. 中国天山山区近40a 来的年气候变化.干旱区研究. 2006, 23(1): 115-118.[8] 普宗朝, 张山清. 气候变化对新疆天山山区自然植被净第一生产力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09, 26(2): 11-18.[9] IPCC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07: Impacts, Adaptation,and Vulnerability.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Report ofWorking Group II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0] 中国气象局.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北京: 气象出版社,2006.[11] 叶柏生, 李翀, 杨大庆, 等. 我国过去50a 来降水变化趋势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I):年系列. 冰川冻土, 2004, 26(5): 587-594.[12] 任国玉, 徐铭志, 初子莹, 等. 近54 年中国地面气温变化.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10(4): 717-727.[13] 程建刚, 解明恩. 近50 年云南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5): 19-26.[14] 贾文雄, 何元庆, 李宗省, 等.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的区域差异特征及突变分析. 地理学报, 2008, 63(3): 257-269.[15] 边多, 杜军. 近40 年西藏“一江两河”流域气候变化特征. 应用气象学报, 2006, 17(2): 169-175.[16] 李宗省, 何元庆, 辛惠娟, 等. 我国横断山区1960-2008年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学报, 2010, 65(5):563-579.[17] 袁玉江, 魏文寿, 穆桂金. 天山山区近40 年秋季气候变化特征与南、北疆比较. 地理科学, 2004, 24(6): 674-679.[18] 魏文寿, 袁玉江, 喻树龙, 等. 中国天山山区235a 气候变化及降水趋势预测. 中国沙漠, 2008, 28(5): 803-808.[19] 普宗朝, 张山清, 李景林, 等. 近36 年新疆天山山区气候暖湿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干旱区地理. 2008, 31(3):409-415.[20] 郝成元, 赵同谦. 中国气候变化敏感区降水量区域对比: 以黑龙江、新疆和西藏三省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2011, 30(1): 73-79.[21] 王圣杰, 张明军, 李忠勤, 等. 近50 年来中国天山冰川面积变化对气候的响应. 地理学报, 2011, 66(1): 38-46.[22] 凌红波, 徐海量, 张青青, 等. 1957-2007 年新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报, 2011, 26(11): 1908-1917.[23] 方锋, 白虎志, 赵红岩, 等.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化效应及其在增暖中的贡献率. 高原气象, 2007, 26(3): 579-585.[24] 张洪亮, 倪绍祥, 邓自旺, 等. 基于DEM的山区气温空间模拟方法. 山地学报, 2002, 20(3): 360-364.[25] 丁一汇, 任国玉, 石广玉, 等.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 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1(2): 3-8.[26] 王绍武, 叶瑾琳, 龚道溢, 等. 近百年中国气温序列的建立. 应用气象学报, 1998, 9(4): 392-401.[27] 丁一汇, 戴晓苏. 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 气象,1994, 20(12): 19-26.[28] 陈隆勋, 朱文琴, 王文, 等. 中国近45 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 气象学报, 1998, 56(3): 257-271.[29] 于淑秋, 林学椿, 徐祥德. 我国西北地区近50 年降水和温度的变化.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8(1): 9-18.[30] 马柱国, 邵丽娟. 中国北方近百年干湿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 大气科学, 2006, 30(3): 464-474.[31] 杨建平, 丁永建, 陈仁升. 近50 年中国干湿气候界线波动及其成因初探. 气象学报, 2003, 63(3): 364-3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