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zaboles L. Salinization of soil and water and its relationto desertification.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Bulletin, 1992,5(21): 32-37.[2] 乔木, 田长彦, 王新平. 新疆灌区土壤盐渍化及改良治理模式. 乌鲁木齐: 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1-25.[3] 新疆土壤普查办公室. 新疆土壤.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85.[4] 顾国安. 新疆盐化土壤形成及其防治. 新疆地理, 1984,7(4): 1-7.[5] 张累德. 新疆盐碱土改良科学研究实践三十年. 干旱区研究, 1986, 3(1): 1-6.[6] 樊自立. 中国西北地区耕地土壤盐渍化评估及发展趋势预测. 干旱区地理, 2002, 25(2): 97-102.[7] 罗家雄. 新疆垦区盐碱地改良. 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1985.[8] 田长彦, 周宏飞, 刘国庆. 21 世纪新疆盐渍化控制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建议. 干旱区地理, 2000, 23(2):176-181.[9] 张红旗, 章予舒, 王立新. 渭干河平原绿洲景观演变及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资源科学, 2004, 26(5): 18-23.[10] 满苏尔·沙比提, 陈冬花.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形成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 资源科学, 2005, 27(6):118-124.[11] 周文佐. 近10a 黄河三角洲LUCC 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1): 341-345.[12] 朱会义, 李秀彬. 基于RS和GIS 的西宁市LUCC分析及模拟预测.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7): 211-218.[13] 王秀兰, 包玉海.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1): 81-87.[14] 陈红, 吴世新, 冯雪力. 新疆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3): 312-318.[15] 新疆土壤普查办公室. 新疆土壤.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6: 458-464.[16] 张新焕, 杨德刚, 刘云同. 基于能值的绿洲种植业系统可持续性及敏感性评价: 以新疆渭干河流域为例. 生态学报, 2009, 29(11): 6068-6076.[17] 赵振勇, 张慧芝, 黄俊芳, 等. 渭干河灌区水盐动态变化及其耦合分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8, 22(10):142-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