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缉慈. 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 经济地理, 1999, 19 (1): 11-15. [2] 韩先锋, 师萍, 卫伟.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模式与收敛性分析. 统计与决策, 2010(16): 57-60. [3] 康楠, 郑循刚, 母培松. 基于组合评价的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6): 79-83. [4] 李红霞, 李五四.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与空间差异分析: 基于SFA模型的实证分析. 科学管理研究, 2010(4): 35-40. [5] 郑雨苹, 张良强, 郑建锋. 福建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评价与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 2010(20): 59-63,58 [6] 杨洪涛. 基于DEA的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4): 115-118. [7] 牛方曲, 刘卫东, 刘志高, 等. 中国区域公立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分析. 经济地理, 2011, 31(4): 540-547. [8] Lichtenberg F R. R & D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NberWorking Paper, 1993. [9] Eaton J, Kortum S.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theory and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9, 40(3): 537-570. [10] Coe D T, Helpman E. International R & D spillover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5, 39(5): 859-887. [11] Bayoumi T, Coe D T, Helpman E. R & D spillovers and global growth.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7(2): 399-428. [12] 朱李鸣. 区域经济与科技协调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8): 7-9. [13] 袁康, 丁又双, 胡承统. 中国的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1(6): 9-13. [14] 胡恩华, 刘洪, 张龙. 我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 科研管理, 2006(4): 71-75. [15] 吴宗杰, 李建民. 中国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约束条件分析. 科学管理研究, 2007(5): 43-46. [16] 周寄中. 科技资源论. 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17] 徐冠华. 加强科技资源研究, 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08(3): 3-5. [18] 丁厚德. 我国新时期科技资源配置的特点与调整.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08(1): 47-51. [19] 孙鸿烈. 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0. [20] 杨子江. 科技资源内涵与外延探讨. 科技管理研究, 2007(2): 213-216. [21] 赵伟, 赵奎涛, 彭洁, 等. 科技资源的价值及其价值表现分析. 科学学研究, 2008(3): 461-465. [22] 蒋和胜. 论科技资源向科技资本的转变. 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6): 125-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