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湖流域管理局. 太湖流域片水情年报2007. http://www.tba.gov.cn:90/col/col46A/index.html.[2] 王苏民, 窦鸿身. 中国湖泊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261-268.[3] 梁涛, 张秀梅, 章申. 官厅水库及永定河枯水期水体氮、 磷和重金属含量分布规律.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4): 341-346.[4] 林泽新. 太湖流域水环境变化及缘由分析. 湖泊科学, 2002, 14(2): 111-116.[5] 徐枫, 徐彬. 太湖流域省界水体十年水质变化分析报告. 无锡: 太湖局水文水资源监测局, 2006: 39-44.[6] 毛新伟, 徐枫, 徐彬, 等. 太湖水质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 水资源保护, 2009, 25(1): 28-51.[7] 张艳艳. 试论太湖富营养化的发展、现状及治理. 环境科学原理, 2009, 34(5): 126-129.[8] 许梅, 任瑞丽, 刘茂松. 太湖入湖河流水质指标的年变化规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7, 31(6): 121-124.[9] 许朋柱. 太湖流域宜溧河地区水体水质状况及营养评价. 湖泊科学, 2001, 13(4): 315-321.[10] 焦锋, 许朋柱, 李新. 宜兴、溧阳河流主要水质指标的年际变化与成因分析. 农村生态环境, 2004, 20(1): 52-55.[11] 史云祥. 宜溧河流域水环境演变趋势以及污染物输移过程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2.[12] 江苏省统计局. 2010 年江苏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13] 孙顺才, 黄漪平. 太湖.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3.[14] 浙江省统计局. 2010 年浙江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15] 张孝飞, 林玉锁, 卢萍, 等. 太湖流域上游典型水体中氮、磷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四川环境, 2006, 25(6): 64-67.[16] 黄祥飞. 湖泊生态调查观测与分析.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9.[17] 王心芳.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4 版.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18] 太湖流域管理局. 太湖流域水情月月报2010. http://www.tba.gov.cn:90/col/col46A/index.html.[19] 黄漪平. 太湖水环境及其污染控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23-26.[20] 许朋柱, 秦伯强, 黄文钰, 等. 太湖流域宜溧河地区水体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评. 湖泊科学, 2001, 13(4): 315-321.[21] 国家统计局.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0.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22] 张水铭, 马杏法, 汪祖强. 农田排水中磷素对苏南太湖水系的污染. 环境科学, 1993, 14(6): 24-29.[23] 邢光熹. 太湖地区水体氮的污染源和反硝化. 中国科学: B辑, 2001, 31(2): 130-137.[24] Jarvie H P, Neal C, Whitton B A.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East Coast British River: Speciation, sources and biological signifecance.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998, 210/211: 7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