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urner, I. B. L., Meyer, W. B. and Skole, D. 1994. Global land-use/land-cover change: Towards an integrated program of study. AMBIO, 23 (1): 91 ~ 95
[2] 李秀彬. 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 地理学报, 1996, 51(6): 553 ~ 557
[3] Riebsame, W. E., Meyer, W. B. and Turner, I. B. L. 1994. Modeling land use and cover as par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Climate Change, 28: 45 ~ 64
[4] 杨子生. 长江上游滇东北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与可持续利用研究简介. 山地学报, 1999, 17(增刊):1 ~ 5
[5] 杨子生. 云南金沙江流域土壤流失方程研究. 山地学报, 2002, 20(增刊):1 ~ 9
[6] 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 北京:测绘出版社,1984
[7] Hulst, R. V. On the dynamics of vegetation: Markov chains as models of succession. Vegetation, 1979, 40: 3 ~ 14
[8] 刘彦随.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中系列模型的应用.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1):26~31
[9] 徐 岚,赵 翌. 利用马尔柯夫过程预测东陵区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 应用生态学报, 1993, 4(3):272 ~ 277
[10] 吴秀芹,蔡运龙.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土壤侵蚀关系研究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6):576 ~584
[11] 王良健,包浩生,彭补拙. 基于遥感与GIS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与预测研究. 经济地理, 2000, 20(2):47 ~ 51
[12] 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7
[13] 刘彦随. 山地土地类型的结构分析与优化利用. 地理学报, 2001, 56(4): 426~436
[14] 杨子生,李云辉,邹忠等. 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