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期约稿
  • 本期约稿
    布鲁恩·斯坦利, 刘爱利 译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尽管空间、地方、区域、环境是所谓“永恒的地理命题”, 但大部分的人文、环境地理学研究中的“时间”主题都聚焦在研究地方、景观和区域的当前或过去, 却少有研究者对其未来产生兴趣。研究的缺乏可能要归因于对此前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地理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不熟悉, 或者对这些研究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估计不足。本文希望通过梳理在不同年代地理学界对未来地理学的研究做过哪些工作, 以及未来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贡献, 来弥补这一缺陷。20 世纪70 年代早期, 地理学者开始关注当时正在显现的后工业经济、社会的不同特征, 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革新, 城市未来, 变化中的社会秩序, 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改造等一系列问题。部分未来地理学者从“带有地理色彩”的科幻作家们以及其他各学科的学者那里借鉴了许多观点和概念。这些学者们的代表作品, 在文中列出的书目以及两本主要的跨学科杂志The Futurist(由世界未来学会出版)以及Future Studies中可以看到。未来学家们所使用的预测方法和模型多种多样, 如趋势外推、交叉影响分析、模型模拟、情景假设、德尔菲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势和劣势。当前, 对未来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企业界、教育界、政策研究界等的重视, 这一点可以从学术性刊物、奖项, 以及对2050 年及其以后的世界规划中, 对未来研究的兴趣日益增长得到证明。对未来的研究聚焦于世界南方(发展中国家)、北方(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与人口, 以及全球环境的未来, 不仅需要考虑“确定性”(期待中的世界), 也同样要考虑“不确定性”以及“不愿意看到却又可能出现”的一面。本文给出了当前至2050 年时段地理学者可能需要考虑的29 个重点研究主题, 涉及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及环境地理领域。同时, 本文还讨论了6 个针对中国经济、文化、政治、环境领域未来发展的研究主题, 包括中国的“绿色化”, 作为崛起的世界性强国的中国, 中国消费者及其伦理观, 作为全球创新领袖的中国, 人口问题和数字鸿沟, 以及未来的宗教/信仰问题。为便于对未来研究的讨论和分析, 文中给出了7 幅富有新意的专题图, 分别描绘了欧洲世界的亚洲化趋势, 未来的城市系统, 重大洲际交通工程, 不同区域的时间文化, 自治区域和新的国家, 以及环境地带迁移等。最后, 本文建议中国地理学界运用德尔菲法, 对中国的未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审视。其结果对于区域和国家层面规划制订将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也将使地理学者在推动建设社会、环境美好未来的过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同时, 地理学者也需要与其他学科的学者们紧密合作, 共同研究与国家、区域乃至全球未来相关的“时间”主题。
  • 本期约稿
    BRUNN Stanley D.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The "time" focus of most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geography research is on the present and past with little interest or inclination, unfortunately, in examining place, landscape and regional futures, even though space, place, region and environment are "geographical constants". This reluctance may be attributed to being unfamiliar with previous research conducted by social,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geographers or an appreciation what such studies have to offer. This article seeks to fill this "gap" by informing the geography communities what geographers have done vis-à-vis the future and what they might contribute. Geographers in the early 1970s began to look at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emerging postindustrial economies and societies, the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urban futures, a changing social order, issues of resource scarcity and environmental modification at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Some of these pioneering geographical futurists borrowed ideas and concepts from "geographical"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last and this century and also from scholars in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Specific examples of these writers and scholars are discussed and listed in the bibliography as well as two major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s, The Futurist(published by the World Future Society) and Future Studies. A number of forecasting methods and models have been used by futurists; these include trend extrapolation, cross-impact analysis, simulation, scenario writing and the Delphi consensus method. Each has specif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hen it comes to predicting and projecting likely and alternative futures. Today future studies are gaining respect by those in the corporate, education and policy communities. Evidence is the growing interest in future studies is found in academic journals, awards and planning for worlds at 2050 and beyond. Future studies focusing on the Global South or Global North or regional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futures or global environmental futures need to consider not only "certainties" (expected worlds), but also the worlds of "uncertainty" and the worlds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I suggest 29 specific research foci about economic, cultural, social,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topics that geographers might consider between now and 2050. Also I discuss a half-dozen topics specifically about China's economic, cultural,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futures that would appeal to members of various geographical communities; these include the greening of China, China as an emerging world power, Chinese consumer worlds and ethics, China as a global leader in innovation, demographic issues and digital divides, and emerging religious/spiritual faces and landscapes in China. I also prepared seven innovative maps for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the Asianization of European worlds, future urban systems, major transcontinental transportation projects, time culture and regions, autonomous regions and new states and shifting environmental zones. I conclude by suggesting the Chinese geography community use the Delphi approach to investigate the country's economic,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utures. The findings would be invaluable in regional and national planning and provide geographers a strong role in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human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futures. Geographers are also advised to work with scholars in other disciplines on timely topics about national, regional and global futures.
  • 黄秉维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栏
  • 黄秉维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栏
    曾庆存, 孙鸿烈, 刘昌明, 石玉林, 童庆禧, 陆大道, 李文彦, 王恩涌, 孙惠南, 邓先瑞, 倪绍祥, 孙广友, 杨桂山, 柳林, 李双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秉维先生是国际著名地理学家, 中国现代地理学的重要开拓者, 1955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他长期担任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2013 年2 月是黄秉维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黄秉维先生对中国现代地理学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 弘扬他的学术思想和优良学风, 服务地理学的创新与发展, 3 月29 日,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简称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联合举办了“黄秉维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委, 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基建局等院内单位, 全国有关地理研究院所、高等院校, 中国科协系统等40 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 黄秉维先生的亲属、著名科学家的亲属等共计200 余人参加了会议。两院院士孙鸿烈、曾庆存、石玉林、刘昌明、李文华、童庆禧、郭应禄、郑度、孙九林、陆大道、秦大河、姚檀栋、陶澍、傅伯杰等先生参加了研讨会, 黄秉维先生生前的同事、助手和学生李文彦、王恩涌、邓先瑞、孙惠南、杨桂山、柳林等先生也在会上发言。会前, 地理资源所和中国地理学会组织编辑出版了《黄秉维先生诞辰100 年纪念文集》, 编辑制作了《行所当然而不惑于偶然——纪念黄秉维先生诞辰100 周年》纪录片, 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杂志发表了回顾、纪念性文章。除另行发表的若干学术报告外, 现根据录音, 将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整理发表, 以飨读者。
  • 黄秉维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栏
    唐登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秉维先生一生致力于综合自然地理研究, 是卓越的自然地理学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 在成绩面前他总能看到地理学的弱点和自身工作的不足, 提出革新自然地理学的思想, 从而开启了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的新方向, 对中国地理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成为中国20世纪自然地理研究的一代宗师。
  • 黄秉维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栏
    倪绍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黄秉维先生是我国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他知识渊博, 思维敏捷, 视野宽阔, 视角独特, 治学严谨, 是一位德高望重、广受尊敬的著名学者, 为我国地理学尤其是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主要从4 个方面谈学习黄先生学术思想的粗浅体会:① 积极倡导地理学综合研究;② 创新自然区划研究;③ 提倡自然地理过程与机理研究;④ 实事求是, 治学严谨。
  • 城市地理
  • 城市地理
    周春山, 叶昌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城市空间结构面临关键转型, 相关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研究数量不断增多, 深度不断加强。因此, 有必要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 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 以及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差距。基于对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的数量统计, 将其划分为3 个主要的研究时期:① 20 世纪80-90 年代中期, 为西方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引入期及国内实证研究的起步期;② 20 世纪90年代中期-21 世纪初, 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积累期;③ 21 世纪初至今, 为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的总结及新城市空间现象研究的多元化时期。在对各个时期主要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 对比当前国际研究的最新成果, 提出未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点研究领域应当集中于:转型期城市空间结构理论模式的探讨, 新城市空间现象的深入探讨, 节约型城市空间增长的研究, 城市空间结构深层机制的分析, 中、微观尺度研究领域的开拓, 新研究方法的应用等6个方面。
  • 城市地理
    闫梅, 黄金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而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又是城市空间扩展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 城市空间扩展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领域。国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发端于20 世纪60 年代的计量地理革命, 中国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自80 年代中期开始;2000 年以来, 伴随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城市空间扩展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空间扩展研究逐渐成为热点, 有关研究成果更是大量涌现。本文根据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内容的变化,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 从扩展形态、扩展模式、动力机制、模拟预测、效应与调控5 个方面对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梳理。在国外与国内比较研究与综合分类基础上, 重点评析现阶段国内相关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并对中国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城市地理
    王聪, 曹有挥, 宋伟轩, 刘可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产品创新的重要源泉, 其在城市网络构建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通过城市网络不同研究载体的梳理发现, 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研究已成为西方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城市等级的密切关联性是城市网络构建的重要基础, 网络构建的作用力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业属性、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城市发展的自身条件。通过对网络构建模型、网络特征和网络动态演化的综述可以发现, 生产性服务业的布局对于解释全球化和信息化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网络是适用的, 但国内的研究多集中于方法的引介, 对于内在机制和演化机理关注较少。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细化, 中国不再仅仅承担制造业功能, 生产性服务业已开始大规模集聚, 国内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城市网络的系统研究刚刚起步, 亟待加强。
  • 城市地理
    孙东琪, 张京祥, 张明斗, 于正松, 胡毅, 周亮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DEA模型、层次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分析了1980-2010 年长江三角洲16 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 并对其耦合关系进行了理论初探, 提出了概念模型。结果表明:① 30 年间, 长三角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度总体经历了缓慢上升—急剧上升—缓慢下降—急剧下降的过程, 呈倒“U”型发展;② 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效率耦合关系不同, 在一定时期, 提高城市化效率可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水平的发展也可提高城市化效率;但当城市化效率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 城市化效率的提高不再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也不会过多地影响城市化效率;③ 城市化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动态耦合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会首先摆脱城市化效率带来的促进作用。
  • 城市地理
    张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采暖用能消费量的不断提高, 家庭采暖用能碳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胁迫效应日益凸显。尽管家庭采暖碳排放问题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但深入探讨微观家庭采暖用能碳排放机理研究仍然缺乏。根据生活方式对家庭采暖碳排放影响的理论分析, 构建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以暖温带典型城市——开封市为例, 基于792 户家庭样本的调查数据, 探究生活方式与家庭人均采暖CO2排放之间的关系。借助数据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① 家庭采暖生活方式各因子与人均采暖CO2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密切, 随着各因子的变化, 家庭人均采暖CO2排放量呈现出规律性变化;② 生活方式各因子均为影响家庭人均采暖CO2排放的显著因子, 其中, 住房面积、采暖形式、采暖期长度、人口规模等因素对家庭人均采暖CO2排放的影响程度较大。建议采用低碳采暖形式, 以降低家庭采暖碳排放量。
  • 区域发展
  • 区域发展
    王珏, 陈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一体化作为重要的区域发展模式, 历来是地理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区域一体化相关概念的辨析, 回顾区域主义发展历程, 并概括全球化赋予区域一体化的新内涵, 提出目前区域一体化研究的不足之处, 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区域主义与全球化是塑造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两种重要的力量, 自19世纪以来, 区域主义就伴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产生了4 次思想浪潮的变革;与此同时,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趋于系统化, 从早期的关税同盟理论、自由区贸易理论、大市场理论等以国际贸易为重点, 转而向空间、制度等方面扩展, 引入了新区域主义、新经济地理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研究视角。随着区域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合作领域的深化、组织机制的复杂化, 形成了全球化背景下区域一体化新的内涵。根据国外的研究进展和国内区域一体化的现实需求, 未来应该对主权国家内部跨界一体化理论、内涵等方面加强研究。
  • 区域发展
    李倩, 张文忠, 王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独立工矿区是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 以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 矿业职工及其家属为居民主体, 远离人口集聚区, 经济社会功能相对独立的区域。独立工矿区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供给地,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现在却成为当前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本文按照“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的思路, 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和既往研究成果, 结合现有界定标准和相关概念的差异, 对独立工矿区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应用经济成长周期、地域生产综合体和演化经济地理等相关理论, 分析了独立工矿区形成和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认为其本质上是资源丰富地区内部与外部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的结果;独立工矿区未来需以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为目标, 立足其自身属性, 实现多元化发展或特色发展。最后, 对独立工矿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主要包括独立工矿区界定标准的量化、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地域功能演化机理研究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探讨。
  • 区域发展
    李广东, 方创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缩小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 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 评述了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的进展,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结果表明:近年来国外研究在多学科融合框架下更为关注地理的作用, 从而导致空间计量分析和空间统计分析成为热点方法, 地理信息技术逐步受到重视, 研究尺度逐步降低并向实用化发展。国内研究多是国外经验在中国的验证, 本土化创新不足;研究尺度以省域层面为主, 城市和县域研究明显缺乏;空间效应逐步受到关注, 对区域差异的基本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未来研究应在数据选取上更为细化和全面, 尝试追踪和监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格局, 构建经济增长差异定量测度方法体系和技术平台, 加强区域间的关联以及经济溢出、空间溢出效应测度研究, 关注差异机制和机理解析。
  • 区域发展
    王岱, 蔺雪芹, 司月芳, 余建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是中国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研究县域特色产业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视角、热点领域、研究方法3 个方面对近年来县域特色产业研究的重点进行了梳理。县域特色产业作为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的结合产物, 相关研究的理论视角基本属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 同时借鉴了生态学、系统学理论观点和分析框架, 为清晰刻画产业内外影响因子的共栖关系和互动效应提供了有效途径。从研究领域上看, 关注点从地方经济发展到全球生产网络、从传统影响因素到新因素, 与时俱进, 但是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相互脱节现象突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意义。从研究方法上看, 相关研究正在从以定性描述和逻辑推理为主, 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应用转变, 但受到数据可获取性的限制, 现象和变化趋势的驱动机制分析的技术方法亟待完善。
  • 社会文化地理
  • 社会文化地理
    李瑞, 吴殿廷, 鲍捷, 邱研, 王维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中国科学院1192 名院士为典型群体, 运用基尼系数、集中化指数和空间自相关识别和剖析了高级科学人才成长的时空规律及其演化机制。结果表明:① 中科院院士国内籍贯或出生地、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国内长期工作地, 在东中西3 大地带均呈现出较强的不平衡性;② 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 地的大部分省域表现出地理空间上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性, 其国内籍贯或出生地、国内最高学历(位)获取地和国内长期工作地均呈现出集聚逐渐弱化的空间演化态势;③ 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 地带的HH集聚省域数量随年代推进分别呈现出先增后减、变化不大和逐渐增加态势,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沿海省域及其邻近省域;④ 从20 世纪50 年代至今, 中科院院士在上述3 地带时空格局演化跃迁较多的是类型Ⅳ(省域本身及其邻居均保持了相同水平), 近半省域表现出了空间上的连续稳定性, 而类型Ⅰ、Ⅱ和Ⅲ在数量上也有所差异, 且存在部分省域跃迁明显的现象;⑤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差异和变化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中科院院士的总体空间分布和时空格局演化。
  • 社会文化地理
    刘宣, 王小依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行动者网络理论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构建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 并将要素流动和网络化互动形态纳入分析范畴, 为各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人文地理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增多。本文在总结行动者网络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分类归纳评述了行动者网络理论在不同分支研究领域的应用主题和方式, 并就研究的深度、广度、影响力进行国内外对比。研究表明, 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人与非人行动者的一致看待及其通过转译过程解析网络关系的研究模式, 除强化了经济地理等领域的理论建构之外, 也为乡村地理、城市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等领域的地方发展、政策实践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引入该理论的人文地理研究引用频次高, 有较大的学术影响。目前国内研究多停留在行动者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的直接套用, 极少涉及分析框架改进和理论思考, 在广度和深度上与国际研究仍有差距。
  • 社会文化地理
    文谨, 白凯, 孙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深入, 出国旅居现象正逐步升温。本文通过梳理国外关于出国旅居问题的研究文献, 总结出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海外留学、跨文化冲突与融合, 及旅居者启程前与归国后的适应。相关文献显示, 虽然以往的出国旅居研究没有地理学背景的学者介入, 但其中却存在或隐含了一条明确的地理学“人—地—时空”研究脉络, 旅居者随着空间改变对新地区文化的适应甚至认同, 就是旅居者产生“地方感”的过程。由此提出, 应将出国旅居明确纳入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 从地理学视角来关注这一现象。
  • 社会文化地理
    严小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收入差距和流动人口是影响犯罪率的两个重要因素, 以往研究基于OLS模型, 在假设地域空间为均质的前提下分析其对犯罪率的影响, 但现实世界的空间单元往往难以满足“均质”的假设, 多数表现为“空间异质”。以OLS计量空间异质会造成计量结果出现偏差, 同时无法了解不同空间单元的不同影响。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通过将空间结构嵌入线性回归模型中, 很好的解决了空间异质的计量问题。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2008 年中国大陆省域单元犯罪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① 犯罪率的影响因素表现出空间非平稳性, 流动人口与犯罪率显著相关, 但各个省份相关程度并不相同, 影响关系随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②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计量精度和拟合度比OLS模型有大幅提高
  • 社会文化地理
    高超, 金凤君, 傅娟, 刘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非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投资目的地与经贸合作伙伴, 特别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展迅速。南非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对开展中南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南非历年来的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数据, 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不均衡指数、人口重心模型和偏移—分享模型, 分析了南非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南非人口分布具有显著的“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 呈现出以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大都市区和港口城市为中心的“多核心”集聚的分布特征;空间自相关分析得出人口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大都市区和沿海港口城市, 低密度集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从变化趋势上来看, 1996-2011 年间人口分布不平衡趋势不断加强, 人口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偏移—分享分析表明, 南非人口增长速度先后经历了从1996-2001 年快速增长到2001-2007 年缓慢增长, 再到2007-2011 年高速增长的“高—低—高”增长阶段;省域层面上看, 豪登省和西开普省一直是南非人口集聚较强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