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资源与环境
  • 资源与环境
    冯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补偿是调整损害与保护生态环境主体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激励机制.基于对生态补偿等资源环境领域“公共品”和“外部性”的传统认识,相比国外,国内目前相关实践和研究尚处于政府主导的公共性转移支付阶段.随着交通通讯的发展、生态消费理念的兴起和社会支付意愿的增强,生态旅游等市场化消费方式日趋增多,生态产权交易制度日趋成熟和完善,生态服务市场价值实现的交易成本也逐渐降低.因此,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生态系统和生态服务类型属性,以产权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为依据,逐步推进市场化制度体系建设.对案例的搜集分析、土地管理等相关制度的深入及社区参与的跟踪,有助于该领域机制研究的深化.

  • 资源与环境
    李二玲, 李小建, 闫家厂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农户对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民主化的响应等7个方面构建农户对外部影响响应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课题组对河南省1251家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农户的信息化响应对农户的外部响应能力贡献最大.样本村农户的外部响应能力在村内差异较大,而村间差异较小.模型分析发现,影响农户外部响应能力的因素包括农户自身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其中,农户的非农收入状况是农户外部响应能力的首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随农户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地理环境因素显著影响农户的外部响应能力.村距县城的距离比村距乡镇的距离和村距城市的距离对农户的外部响应能力影响更为显著.地形因子显著影响农户的外部响应能力,并影响其他因素对农户外部响应能力的影响程度;镇域人均电话的影响印证了农户的信息化响应对农户外部响应能力的首要贡献.

  • 资源与环境
    杨波, 徐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退耕还林还草是目前黄土高原整治生态环境和控制水土流失的主体政策.为使生态退耕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本文基于WIN-YIELD软件,以延安燕沟流域为例,利用2006年延安站的逐日气象数据和燕沟流域地貌、土壤及土地利用等资料,模拟分析了不同地形高程、坡度和坡向条件下坡耕地种植苜蓿的秸秆干物质产量、水土流失量及其地形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在黄土高原,地形坡度是影响苜蓿秸秆干物质产量和泥沙流失的重要因素,苜蓿秸秆产量模拟值随地形坡度的增大而减小,泥沙流失的模拟值随地形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地形高程1000 m以下的地域种植苜蓿其产量明显高于1000 m以上的地域,坡耕地苜蓿产生径流和泥沙随地形高程的变化不显著;地形坡向对苜蓿秸秆产量和水土流失量的影响不大.

  • 资源与环境
    王计平, 陈利顶, 汪亚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对认识该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结构和变化,乃至全球变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剖析景观格局和土地利用格局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从定量化分析、时空特征和尺度效应等方面对黄土高原地区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在景观数据选择与应用、尺度依赖性分析和标准确定等方面的现状特征与不足之处,并对今后在景观格局演变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提供参考.

  • 资源与环境
    张芳怡, 濮励杰, 邢志远, 丁蕾, 彭补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类需求增长与资源本身稀缺性、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国当前正面临着人均资源相对贫乏与粗放式、资源消耗式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矛盾,这种形势导致资源承载能力不断下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以资源为研究对象的资源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也将成为必然.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资源地理学学科地位的发展过程;阐述了资源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从资源的广义内涵出发,将资源地理学划分为自然资源地理学和社会资源地理学2大类,初步构建了资源地理学的学科体系.然后回顾了国内外资源地理学产生与发展历史,并总结了资源地理学当前主要研究领域的进展情况.最后从研究内容、方法以及学科建设3个方面提出了中国资源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 资源与环境
    黄耀欢, 王浩, 肖伟华, 秦大庸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水质监测较常规监测具有巨大优势,能快速、大尺度、低成本的监测水质参数在时空上的变化状况.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其次,介绍了常用水质参数的遥感监测研究现状,包括叶绿素a(Chl-a)、悬浮物(SS)、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以及总磷(TN)、总氮(TP)等其他水质参数,并将其划分为经验模型和生物光学模型两种监测方法;再次,对常用的遥感数据源进行了介绍和优缺点的评述;最后,讨论了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误差来源,并对今后内陆水体环境遥感监测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 资源与环境
    何斌, 武建军, 吕爱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干旱风险分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不仅是农业旱灾风险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农业干旱风险区划和灾前损失预评估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阐述了农业旱灾风险的内涵及构成要素、风险分析体系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基本原理,从农业旱灾危害性以及承灾体脆弱性角度系统地建立农业旱灾综合风险分析程序框架和指标体系,尤其是开发针对每一风险要素的、动态的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是当前干旱灾害风险时空格局研究的当务之急.

  • 资源与环境
    刘淑燕, 余新晓, 信忠保, 李庆云, 李海光, 雷凤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内相邻的2条支沟(桥子东沟和桥子西沟)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获得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水文站1986-2004年观测的次降雨-径流-泥沙过程资料,研究了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以增加水土保持措施为主)对径流输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增加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能够有效地减少小流域的径流量、产沙量;在次降雨量、降雨强度较小,土地利用变化不明显的情况下,两流域次降雨水沙关系差异不显著,在次降雨量、降雨强度较大和土地利用变化明显时,两流域次降雨水沙关系差异显著,坡耕地改梯田的农田水利建设可能是导致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

  • 资源与环境
    李益敏, 刘素红, 李小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选取坡度、坡向、海拔、土地利用、交通、水资源、土壤质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怒江峡谷区的泸水县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泸水县人居环境适宜区主要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河流周围,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与泸水县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吻合.泸水县人居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居环境评价值与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系数达到0.89,与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达到0.956.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泸水县各个乡镇的人居环境容量,表明泸水县已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

  • 城市土地利用
  • 城市土地利用
    刘江, 崔胜辉, 唐立娜, 邱全毅, 黄云凤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半城市化地区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其人居环境出现了剧烈的变迁,形成了独特的住区形态.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为研究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综合考虑不同住区在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方面的特征,对研究区内的住区进行了分类判别和比较.然后结合SPOT-5全色波段影像,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选取不同的景观指数,在城区和样区两个尺度分析了住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城区尺度上,农村居民点在所有形态的住区中所占比重达到43%,并在城区内呈分散分布;城市建成区中城中村所占的比例大于城市型住区,前者呈分散分布,后者更趋于集中分布.在样区尺度上,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不同形态的住区周边的景观格局呈现出城市化梯度特征,而且城市化程度越高的样区,其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

  • 城市土地利用
    曾祥坤, 王仰麟, 李贵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回顾了10多年来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首先从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阶段划分入手,将研究历程分为1995-1999年的问题导向型研究阶段和2000年至今的目标导向型研究阶段,并分析了不同阶段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重点和特色;其次,根据城市水土保持研究的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研究、形成机制研究、状况评价研究、保持措施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另外对相关学科和理论发展也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当前城市水土保持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开展基于城市水土保持的功能导向型研究,对未来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和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 城市土地利用
    杨亮, 吕耀, 郑华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开展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既是对土地承载力研究体系的深化,也是对城市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总结城市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起源、发展、内容、方法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发现其多出自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环境、生态系统等领域的延伸,或为某一领域的一部分,而其自身的研究体系尚未形成.已有研究主要从承载主体、承载对象和影响因素3个视角探讨了与城市土地承载力相关的内容,重在分析和评价城市各类土地与人口规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数理分析、模型方法、指标体系等被普遍采用,但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对象和城市特点有所不同,评估结果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选择的不同方法,从而使得到的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在实践层面,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的实际应用还很薄弱,但其指导作用已经凸现.研究认为,城市土地承载力从基本概念到量化方法、再到实践应用的研究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完善城市土地承载力自身的研究体系,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城市土地承载力的功能分区研究和预警研究,建立城市土地承载力状态与土地政策调控的互动机制,逐步加强研究方法的更新和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 区域经济与交通
  • 区域经济与交通
    王亮,刘卫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边界作为特殊的区位,受到地理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回顾西方学者对国家边界及其边界效用的研究进展,阐述其当前主要议题,并提出对未来边界及边界效应研究的启示.西方经济地理学对国家边界的研究集中体现在边界效应上.主要经历了以下3个发展阶段:传统区位论对边界的研究主要关注边界作为两国分割线所起到的屏蔽作用;随着全球贸易的激增,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学者们用大量的数学模型对边界效应及其屏蔽程度进行了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引起了学者们对一体化和边界效应转化的深入争论.全球化进程中边界和边界效应研究的3大主要议题也随着研究发展阶段贯穿,集中在对边界效应强度的分析,边界地区的一体化效应以及边界效应的转化等方面.根据国外研究进展及我国沿边开放的背景,未来可在边界地区集聚效应、边界地区管治和边界地区合作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 区域经济与交通
    王德利, 方创琳, 高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钱纳里关于产业关联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从相对比例角度,考察中日美经济发展进程中产业关联结构的演进轨迹,从具体产业层面揭示了三国产业关联结构变动的原因.发展了钱纳里关于宏观经济整体中间投入率及三次产业中间投入比例的演变理论,提出了宏观经济整体中间投入率的倒“V”型发展模式及三次产业投入比例在时间序列上的“雁型”发展曲线,推断中国正处于倒“V”型发展模式的上升阶段及“雁型”曲线的t1~t3阶段,确定中国未来产业调整重点为:①保持第一产业中间投入比例继续下降态势,加强第一产业技术发展水平,提高产业增加值率;②适度降低第二产业中间投入比例的增长速度,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投入重点转向资金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产业生产的附加值;③相应加强第三产业中间投入比例,较大幅度的提高其增长速度,调整经济投入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高增价值化的统一.

  • 区域经济与交通
    吴威, 曹有挥, 梁双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1986、1994、2005年为时间断面,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长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综合交通网络及其可达性的时空演化呈现如下特征:①综合交通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综合交通可达性的不断提升,且第二阶段(1994-2005)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第一阶段(1986-1994);三时间断面上海及环太湖地区均为可达性最优区域,1986及1994年可达性较优区域大致由沪宁沿线和沪杭沿线构成“>”形,而2005则大致由沪宁沿线(含沿江地区)、沪杭沿线及杭甬沿线构成“Z”形;②可达性提升中节点获益具有明显区域差异,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初始值越高的节点其值下降幅度越大,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的变化率中部地区低于南北边缘地区,但变化值及变化率在不同阶段均呈现不同特征;③从分省市角度,上海可达性最优,江苏板块次之,浙江板块较差,但上海的优势地位逐步下降,浙江板块与江苏板块间的差距正不断缩小;④综合交通可达性系数标准方差逐步下降,表明长三角地区综合交通网络发育日益成熟,但不同交通方式具有不同发展特征.

  • 区域经济与交通
    杨立国, 周国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形态研究一直就是城市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根据1992、1999、2007年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图、怀化市1∶10000地形图、遥感影像图、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借助ArcGIS 9.2平台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11.5),采用空间形态分析、地统计分析、等扇分析、景观测度及分形理论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中部铁路枢纽城市怀化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整体以正东、西南、正北方位的扩展为主,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城市外部形态的紧凑度、分维数偏低,形状指数偏大,城市内部形态演化中,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的圈层分布比较明显,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几个特定圈层,而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各时期随圈层面积变化较大,公共设施用地各时期随圈层面积变化较小;在此基础上探寻城市形态演变的动力机制,认为怀化城市形态的演变是经济发展、交通设施发展、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等多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科研训练与研究机构
  • 科研训练与研究机构
    葛岳静, 王静爱, 杨胜天, 朱良, 刘宝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本科阶段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基地一直在努力探索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的机制、模式与途径,以研究性教学和教学科研互动的新理念,依托基地所拥有的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项目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等高水平的“首席导师+教学团队”师资,建立并完善本科生科研立项制度,构建多学科平台、多元模式、多阶段的“阶段-学科-能力”三维体系的因材施教的科研训练体系.

  • 科研训练与研究机构
    高晓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