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eamer D. Shift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IndustrialLocation and National Resources. Washington, DC: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3.[2] Dunn E S Jr. A statistical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regionalanalysis. Papers of the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1960, 12(6): 97-112.[3] Jackson R W, Haynes K E. Shift-Share analysis//KitchinR, Thrift 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London: Elsevier Science, 2009.[4] Andrikopoulos A A. A synthesis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and the shift-share model: A new regional modelingapproach.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80,10(4): 539-560.[5] 周起业, 刘再兴. 区域经济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6] 史春云, 张捷, 高薇. 国外偏离—份额分析及其拓展模型研究述评. 经济问题探索, 2007(3): 133-136.[7] 曹军伟, 顾海. 基于偏离—份额法评价江苏省医药制造业各子产业竞争力. 中国药房, 2006, 17(8): 568-570.[8] 欧阳旭, 杨向阳. 江苏服务业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5(4): 44-49.[9] 王颜齐, 郭翔宇, 曹玉昆. 黑龙江省农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动态偏离份额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10(5): 97-102.[10] 温碧燕, 梁明珠. 基于因素分析的区域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 旅游学刊, 2007, 22(2): 18-22.[11] 胡宇橙, 王庆生, 钱亚妍. 天津市国际旅游产业结构的现状及优化: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研究.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1): 111-118.[12] 张凯, 王玉芹. 基于长江流域各省市入境旅游市场的偏离份额分析. 旅游论坛, 2008, 1(3): 421-425.[13] 王昌燕, 刘云同. 新疆国际旅游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23(2): 74-79.[14] 刘焰. 广东省旅游产业结构与绩效分析.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2): 58-62.[15] 刘黎黎, 毕燕. 旅游产业结构的综合定量及优化分析:以广东省国际旅游产业为例.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9, 26(3): 71-78.[16] 年之鑫.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20] 李晓超.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21] 李晓超.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22] 李晓超.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23] 李晓超. 中国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24] 卜新民. 广东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25] 卜新民. 广东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26] 卜新民. 广东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4.[27] 卜新民. 广东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28] 卜新民. 广东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29]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30]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31] 广东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广东统计年鉴.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