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0, Vol. 29 ›› Issue (12): 1613-1619.doi: 10.11820/dlkxjz.2010.12.020
• 旅游地理 • 上一篇
廉同辉1, 王金叶2, 程道品2
收稿日期:
2009-09-01
修回日期:
2010-01-01
出版日期:
2010-12-25
发布日期:
2010-12-25
作者简介:
廉同辉(1983-)|男|安徽颍上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生态旅游、旅游营销方面研究。E-mail: liantonghui@163.com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XJY024)。
LIAN Tonghui1, WANG Jinye2, CHENG Daopin2
Received:
2009-09-01
Revised:
2010-01-01
Online:
2010-12-25
Published:
2010-12-25
摘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准确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确保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前提和基础。在综合分析相关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对专家问卷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指标的权重,构建了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并制定了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的总体评价等级。本文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对建立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各要素指标进行测度和调查,计算出开发潜力评价得分,表明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较大。
廉同辉, 王金叶, 程道品.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以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613-1619.
LIAN Tonghui, WANG Jinye, CHENG Daopin. Research on the Index System and the Models for Evaluating th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Nature Reserves: An Example of Maoer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in Guangxi[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2): 1613-1619.
|
[1] | 张书颖, 刘家明, 朱鹤, 李涛.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9): 1201-1215. |
[2] | 张雅春, 那晓东, 臧淑英. 基于HJ-1A高光谱影像的湿地精细分类[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2): 1705-1712. |
[3] | 钟林生,马向远,曾瑜皙.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6): 679-690. |
[4] | 赵敏燕, 叶文, 董锁成, 李宇, 郭海健. 中西生态旅游解说系统差异化研究进展及本土化路径[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6): 691-701. |
[5] | 王士远, 张学霞, 朱彤, 杨维, 赵静瑶.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遥感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10): 1269-1278. |
[6] | 聂勇, 刘林山, 张镱锂, 丁明军. 1982-2009 年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植被指数变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7): 895-903. |
[7] | 陈楠,乔光辉. 大众旅游者与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比较研究——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8): 1005-1010. |
[8] | 王煜琴,王霖琳,李晓静,张禾裕. 废弃矿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空间重构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7): 811-817. |
[9] | 胡世辉1|章力建2. 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与管理[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2): 217-224. |
[10] | 马飞, 李景吉, 彭培好, 高志勇, 阚瑷珂. 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北坡植被覆盖变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1): 1427-1432. |
[11] | 蔡晓霞, 牛亚菲. 中国邮轮旅游竞争潜力测度[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0): 1273-1278. |
[12] | 李仁杰,路紫. 国内生态旅游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1): 139-146. |
[13] | 张玮,张镱锂,王兆锋,丁明军,杨续超,蔺学东,阎宇平.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植被变化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3): 12-21. |
[14] | 郭来喜. 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基石[J].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16(4): 1-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