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0, Vol. 29 ›› Issue (10): 1178-1184.doi: 10.11820/dlkxjz.2010.10.004
张洁1, 李同昇2, 王武科2
出版日期:
2010-10-25
发布日期:
2010-10-25
作者简介:
张洁(1982-)|女|陕西西安人|主要从事人地关系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 zhangxiyue1982@163.com
基金资助: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697004).
ZHANG Jie1, LI Tongsheng2, WANGWuke2
Online:
2010-10-25
Published:
2010-10-25
摘要:
以渭河流域(干流地区)为例,以水资源利用为主线,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并利用Venple 软件,选取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缺水反馈模式、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调水耦合模式等4 种方案对该系统进行调控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数理模型比较,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进行模拟更能够反映出流域系统的非线性、高阶次和反馈性的特征,可以较好的模拟流域水资源、污染和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通过对4 种情形下建立的不同模式的运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经济高速发展模型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是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同时水资源和经济的矛盾会急剧恶化;缺水反馈模式和缺水污染反馈模式考虑了资源和环境的限制,是对经济高速发展模式的完善;调水调控模式将区外水资源引入渭河流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和资源压力,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最接近实际,也是目前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进行调控最可取的方案。建议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时考虑经济、资源、环境的统筹发展,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可能对区域发展造成的影响,使决策更为科学合理。
张洁,李同昇,王武科.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模拟[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0): 1178-1184.
ZHANG Jie, LI Tongsheng,WANG Wuke. The Simulation of Man-land Areal System in the Wei River Basi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0): 1178-1184.
|
[1] | 崔学刚, 方创琳, 李君, 刘海猛, 张蔷.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动态模拟模型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1): 111-125. |
[2] | 刘小茜, 马廷, 裴韬, 王向东, 杜云艳, 谢传节.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调控政策参数化路径与系统模拟[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 34-45. |
[3] | 顾朝林, 张悦, 翟炜, 管卫华, 李强, 赵娜, 刘晨. 城市与区域定量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12): 1433-1446. |
[4] | 赵安周, 刘宪锋, 朱秀芳, 潘耀忠, 李宜展. 于SWAT模型的渭河流域干旱时空分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9): 1156-1166. |
[5] | 汪德根, 宋玉芹, 刘昌雪. 商务旅游城市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3): 486-496. |
[6] | 樊杰. 人文—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研究基本脉络的透视——对该领域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展历程的讨论[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4): 387-396. |
[7] | 张洁,李同昇,王武科. 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耦合状态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6): 733-739. |
[8] | 顾康康1, 2|刘景双2|王洋2.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分析与预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6): 870-876. |
[9] | 周群英, 黄春长. 渭河流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5): 12-18. |
[10] | 樊杰, 许豫东, 邵阳 .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人文地理视角与新命题[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1): 1-10. |
[11] | 高彦春, 于静洁, 刘昌明. 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影响的模拟预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6): 616-624. |
[12] | 刘盛佳. 吴传钧院士的人文地理思想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J].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7(1): 12-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