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卫东, 陆大道. 新时期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探 讨———以“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为例. 地理 学报,2005,60(6): 894~906
[2] 王建主编. 现代自然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59~365.
[3] 杨万钟主编. 经济地理学导论.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1997. 69~70.
[4] 梁涛,蔡春霞等. 城市土地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 以江西萍乡市为例. 地理研究,2007,26(4):782~788.
[5] 刘明皓. 基于GIS 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重 庆市城口县为例.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24(4):12~16.
[6] 徐建华编著.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 北京: 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6. 330~335.
[7] 秦耀辰著. 区域系统模型原理与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 社,2004,190~201.
[8] 宗跃光, 王蓉等. 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潜 力、限制性分析———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 地理研究, 2007,26(6): 1117~1126.
[9] 陈燕飞, 杜鹏飞等. 基于GIS 的南宁市建设用地生态适 宜性评价.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46(6): 801~804.
[10] 陈雯, 孙伟等. 苏州地域开发适宜性分区. 地理学报, 2006,61(8): 839~846.
[11] 孙伟, 陈雯等. 基于生态经济重要性的滨湖城市土地开 发适宜性分区研究———以无锡市为例. 湖泊科学, 2007,19(2): 190~196.
[12] 徐保根, 薛继斌. 区域土地生态适宜性可拓评价模型及 其应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2(2): 210~212.
[13] 方大春,刘国林等. 基于GIS 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研 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4, 27(1):35~36.
[14] 东野光亮,赵文武等. 基于MAPGIS 的土地适宜性评价 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32(3): 299~305.
[15] 任学慧,林霞,张海静等. 大连城市居住适宜性的空间 评价. 地理研究,2008,27(3): 683~691.
[16] 唐焰,封志明,杨艳昭. 基于栅格尺度的中国人居环境气 候适宜性评价. 资源科学, 2008, 30(5):648~653.
[17] 刘忠秀, 谢爱良. 区域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以临沂市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15(1):176~178.
[18] 刘伍,李满春,刘永学等. 基于矢栅混合数据模型的土 地适宜性评价研究.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15(3): 320~324.
[19] Tony Prato. Evaluating land use plans under uncertainty. Land Use Policy, 24, 2007, 165~174.
[20] Donovan Finn, Lewis D Hopkins, Matthew Wempe.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plans approach: Using and making plans for landscape protecti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7, 81: 132~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