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寻求解决这些问 题的途径的迫切性决定了开展土地利用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土地利用研究文献则是反映土地利用研究水 平、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晴雨表,对于展示中国的土地利用研究成果,制定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正确认识我 国土地利用研究的热点(区域和问题)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借鉴意义。通过对近百年来国内发表的中文文献的不 完全统计和分析,以1978~2007 年发表的4531 篇中国土地利用研究论文为数据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中国 土地利用研究文献的数量、研究区域、研究方法、研究主题的分布及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讨了中国 土地利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针对土地利用集约度测度混乱的状况,文章从投入指标还是产出指标、实物指标还是价值指标、综合测度 还是分项测度、单纯测度还是复合测度以及初级集约度还是次级集约度测度等五个方面,辨析了土地利用集约度 的概念,评价了各种测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或粗放利用,本身不是土地利用的目标,是实 现土地合理利用的两种基本途径。其本质是资源的替代。把土地集约利用定义为用资本和劳动来替代土地资源的 现象,使集约度变化与用途转换这两种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联系起来。提出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角度出发,土地利 用集约度的基本测度指标应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数量, 产出指标只可以作为代用指 标。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需求的角度,对土地集约度指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在城市用地增长管理中,单一考虑土地利用面积数量的变化,忽略用地强度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客观认识和准确把握。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源获取城市土地利用类 型和强度信息,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指数,从地类变更和集约度变化两个方面,对1994~2002 年石家庄市城 市建成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从面积扩展和强度增加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可 以补偿单一指标认识城市土地利用增长的不足,集约度增长指数较好地综合了两个方面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期间 耕地仍是城市用地增长的重要来源,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也成为满足城市发展用地需求的重要途径;城市用地扩展 并辅以集约程度的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组织整体上呈集约化圈层式向外扩散,城市土地利用趋向合理;城市土 地利用变化存在较强的空间差异性,中心区更多向空间立体维度发展,其他区则以内部填充、外延扩展和城市更新 等方式实现城市用地增长;在类型上,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空间区位差异性,中心区继续强化城市中心职能,以商 业金融业用地等“强”城市属性地类变化为主。
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推进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给建设用地供给和耕地保护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农 村居民点用地普遍散乱、粗放的现象为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少占耕地提供了可能。以衡阳南岳区为例,应用GIS 空间分析与景观指数分析等方法,在分析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生产环境三方面的主要因素对南岳区农村居民点 用地布局的影响后,提出引导南岳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对策与建议。
在对1982-1999 年NOAA/AVHRR NDVI 数据集进行缺失处理、平滑处理以及残存误差订正的基础上,利 用基于NDVI 累积频率曲线的Logistic 拟合模型计算生成了各年份全国植被绿度始期数据, 统计了所有气候植被 类型和生物气候区的平均绿度始期,并对不同空间类型植被绿度始期的年际变化趋势与显著性程度、时空变化特 征等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大部分地区植被绿度始期呈提前趋势,其中华北平原、贵州东北部、湖南中南 部山地丘陵区、广东西部地区以及内蒙古高原东部典型草原区等明显提前。②植被绿度始期年际波动程度高于10 天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业植被区、常绿植被区和草原区,其中河套平原、关中盆地、河南中东部、川西盆地、广东、藏 东南边缘地带以及台湾部分地区超过15 天。③除温带荒漠以外,其它所有植被类型绿度始期均为提前趋势。④从 各生物气候区空间变化来看,随着年积温降低和干旱指数增大,植被绿度始期大致呈推迟趋势;从年际变化来看, 华南、华东、华中、华北、内蒙、东北和青藏区植被绿度始期提前,陕晋和西北区植被绿度始期推迟。⑤受1982~1983 年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各空间类型植被绿度始期分别表现为推迟和提前趋势。
以1977 年MSS 及1990 年、2000 年、2005 年TM 影像数据为基本信息源,运用RS 与GIS 技术,选择若干相 关指标,在系统分析四合木生境景观构成动态变化及其自然与人文驱动因子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 法进行了四合木生境景观动态驱动因子作用强度及其贡献率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8 年来四合木分布区景观构 成变化较大,其中四合木种群面积不断减少而耕地、城镇、工矿等人工景观类型不断扩张,沙地与其他植被面积扩 展明显,这与研究区旱化趋势加重、人为干扰强度加剧密切相关,且人为因素是造成四合木种群大面积减少及其生 境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外因。
以黄河、延河、杏子河、纸坊沟四级流域尺度为例,应用信息熵原理分析了各级流域尺度上土壤水力侵蚀与 其影响因子之间的空间相关性,通过比较各因子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与土壤侵蚀的相关性,定量分析了土壤侵蚀过 程的空间尺度效应。分析结果给出了降雨、地形、土质、植被等因子在不同流域尺度上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大小,以及 每个尺度上各影响因子重要性的主次顺序。总体而言,随着流域空间尺度的增大,各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具有放 大或缩小效应,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随之易位,其中微观因子的控制作用有所减小,而宏观因子的控制作用则逐渐 突显。本文建立的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尺度效应的定量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有助于解决当前土壤侵蚀评估模型普遍 存在的尺度转化和区域通用性问题。
随着地球信息科学的进步与发展,“3S”技术成为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土壤侵 蚀研究中应用的途径和使用的限制条件,在对大量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外学者利用“3S”技术主要集中 在全球和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的生态效应等2 个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 蚀动态研究和土壤侵蚀模式的构建等3 个方面的工作。指出目前和GIS 技术结合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侵蚀模式是 USLE 和RUSLE,这两个模式都是基于统计的经验模式,缺乏充足的实测资料,精度不高;利用“3S”技术对于区域土 壤侵蚀因子的研究缺乏与综合评价方法或模型间的协调。展望未来“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可能趋势。
流域面积是综合地表一切要素的黑箱变量,而产沙模数是流域产沙强度的重要体现。自20 世纪50 年代以 来,有关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变化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多年来有关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进 行总结、提炼,在此基础上,把产沙模数与流域面积的变化关系划分为5 种类型,即负相关关系,正相关关系,先增 加后减小的非线性关系,先减小后增加的非线性关系以及无显著关系等,继而对每种类型出现的原因给出了合理 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指出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变化的本质原因,即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的变化是对流域内各种因 素及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响应,产沙模数与流域面积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产沙模数随流域面积的增加可以出现任 何变化。
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塌陷及其环境地质灾害已给矿区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加快塌陷治理,搞好环境 修复是实现自然经济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对莱芜铁矿区岩溶塌陷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铁矿区岩溶塌陷的影 响因素和形成机理,选取第四系厚度、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厚度及其与岩溶水的水力联系、灰岩顶界面岩 溶发育程度、“天窗”内塌陷坑密度5 个指标对岩溶塌陷危险性进行了定性及半定量评价;根据评价依据将研究区 内不同天窗进行危险性划分;并针对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规划的编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本文提出的评估方法在类似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 治理中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主导产业方向及地域组合模式。区域规划的重要任务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结论,选择最适宜的产业发展方向及组合模式,可见区域发展方向的适宜性评价是区域产业布局及地域组合模 式规划的基础。本文以大连市为基本研究案例,以流行的、通用的GIS 技术为支撑,在首先界定单项适宜性评价、综合适宜性评价等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从定量与定性两个层面系统地研究了区域发展方向适宜性评价理论思路、工作流程、技术环节以及结果表达问题。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与其它城市和区域的相互联系。本文借助区域间相互作用的引 力模型,从节点分析、线路分析以及经济联系强度等方面对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状况进行实际测度, 定量分析其对外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等级层次性特征。结果表明: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对外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 域差异明显,并且表现出按照一定的轴线发生联系,这种轴线的方向和路径具有一定规律性;上海对江浙中心城市 的经济联系强度大,并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形成圈层结构分异;苏锡常经济圈内部经济联系紧密,南京和杭州对外 经济联系不强,中心地位亟待提高;交通是宁波对外经济联系的最主要障碍。总之,江浙沪主要中心城市经济发展 水平是其对外经济联系的前提条件,而加快交通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强 区域间经济联系的主要手段之一,当然这还与距离、行政区划和历史等因素有关。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既是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传承地域文化的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 文化和科研价值。随着对景观文化遗产保护由局部点状斑块向区域性文脉整体保护认识的转变,相关研究日益受 到国内外更多学者的关注。本文从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概念与内涵阐释入手,对近20 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特征、景观的变化、景观的保护三大方面,其中,在现 代经济的冲击下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变化及相应的保护调控措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学者们运用历史学、地理 学、建筑学、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形成了多学科参与研究的良好局面,但是在研究的内容和深度方面还有待于 进一步深入。
从天津各开发区的概况分析入手,总结了天津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开发区对天津城市发展的贡献。开 发区建设成为天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从开发区布局建设对天津城市 空间结构的影响即导致城市空间增长和城市形态变化两个方面, 阐述了开发区与天津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关系。 开发区与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属于双核式。开发区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建设导致天津城市空间的增长。利用中 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提供的关于天津市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20 世纪90 年代中期,2000 年度的三期 1∶10 万土地利用数据以及覆盖整个天津市的2007 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 星(CBERS-02)遥感数据,以GIS 为制 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总结了天津城市用地面积的变化和空间扩展规律。90 年代,天津各级各类开发区大量建 设,产业空间迅速蔓延,使得天津市城市空间布局从“单核增长”转为沿海河“轴线铺开”,形成现今“一条扁担挑两 头”,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为主副中心,工业与商业功能分工明确的“双核心”、双中心组团式中心城市布局结构。
以广州市地铁一号线、二号线和三号线为例,分析地铁开发对沿线商业业态空间的影响,并从行为地理的 角度进行解释。地铁开发强化了商业空间的等级分异,城市中心区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得到加强,而城区和郊区商 业空间的分异进一步加大。消费者的行为显示出购物中心正成为现代消费社会下商业空间的主导业态,而经营者 的选址行为也在增强商业中心的极化能力。结论认为,地铁开发并没有均质优化沿线所有站点的商业环境,而是通 过其快捷交通引导各种业态向城区集聚,加速了郊区化背景下大城市商业业态的向心集聚;地铁建成后城区商业 中心地位的加强,得益于购物中心在业态空间中主体地位的确立,地铁开发塑造了以购物中心为主体的商业业态 空间结构;地铁开发也加速了沿线换乘站点周边商业区的生长。
通过分析复杂网络理论在航空、轨道交通(地铁和铁路)、城市交通(公交和道路)等中的应用,指出系统复 杂性是交通运输网络复杂性的根源,以及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中忽视地理空间性所引起的问题,即一般性地认为交 通运输网络为小世界网络或无标度网络。目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研究多为拓扑化的理论分 析或数据建模,与实际网络结构特征及动力学机理仍存在较大差距。研究进一步指出,交通运输网络由需求网络、 组织网络、径路网络和设施网络四种网络结构组成,是一类具有“开放性”复杂系统的网络化复合结构。交通运输作 为一门实践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应围绕“理论→模型与方法→实践”模式前向性循环推进。综合分析复杂网络的理 论与实践情况,提出未来交通运输网络的复杂性研究的主要内容:①对交通运输系统的网络结构复杂性的基础认 识;②以地理空间特性为基础的网络复杂性分析;③基于组织与效率的网络结构复杂性分析及应用;④相互作用产 生的各种流与网络结构的互动关系;⑤网络局域结构特征及对广域结构的影响;⑥系统开放性对网络演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