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N
中文
“理论与方法探讨”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两年内
三年内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选
|
Select
理论与方法探讨
GIS中8 种图层级多核并行多边形叠置分析工具的实现及优化方法
范俊甫, 马廷, 季民, 周玉科, 许涛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12): 1835-1844.
doi:
10.11820/dlkxjz.2013.12.012
cstr:
32072.14.dlkxjz.2013.12.012
PDF全文
(2307)
可视化
收藏
Baidu(
14
) CSCD(
2
)
GIS 中基于简单要素模型的非加权多边形叠置分析有交、差、并、交集取反、联合、更新、标识和空间连接8个基本工具。明确目标图层与叠加图层间多边形的数量对应关系,是实现图层级别并行多边形叠置工具集的首要前提。多边形差、交、标识、更新和空间连接操作需要处理目标多边形到叠加多边形间“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合并、交集取反和联合操作需要处理“多对多”的映射关系。本文从多核数据并行角度,分析了8 种多边形叠加分析工具并行实现方法的异同,提出基于改进的分组关联最小化方法实现数据划分,基于顶点数量作为指标的负载平衡计算策略和多种并行优化方法和策略,实现了包含8 种操作的并行多边形叠置分析工具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分组关联最小化数据划分方法能为多边形联合操作带来约92%的并行加速性能和更鲁棒的并行性;以顶点数量作为负载平衡指标,能以极小的代价为并行求差算法获得约21%的性能提升;二路归并能有效解决多边形并行合并过程中潜在的性能瓶颈;动态调度策略下多边形求交与合并工具具有更高的加速比;使用R树进行要素预过滤能为并行求差获得超过20 倍的加速;结构化存储的矢量数据批量加载策略能有效降低因磁盘I/O 带来的性能损失。
Select
理论与方法探讨
地理学编史方法论:从实证主义到思想史
孙俊, 潘玉君, 武友德, 孟雪梅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12): 1845-1860.
doi:
10.11820/dlkxjz.2013.12.013
cstr:
32072.14.dlkxjz.2013.12.013
PDF全文
(2745)
可视化
收藏
CSCD(
2
)
基于编史学方法论对地理学史进行考察,在回顾地理学史研究进展,尤其是方法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实证主义和思想史两类编史方法论的文本,力图阐明:① 实证主义地理学史侧重于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叙事模式,具有普遍主义、进步主义、辉格主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因素并未对地理学知识内容及其性质产生实质影响,地理学是“百川归海”式的发展,空间性并不重要,是一元传统的理性主义进路;② 思想史方法论立足于地理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按公平性、对称性的原则进行叙事,揭示了古代地理学阶段地理知识的文化特征,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性对地理学知识内容和性质的影响,时间性和空间性均是重要的,从而形成了多元比较史的、实践史的进路。在后历史的层面上,实证主义编史方法论的强纲领叙事模式值得商榷,其主要贡献是建构了基于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地理学进化史,其不足方面是弱化了社会文化多样性对地理学发展的影响及其对应的不同时空中地理知识的内容和性质特征。因此,基于地理学编史学视角得出以下结论:① 地理学史是一项建构性的事业,具有明显的相对性;② 地理学史编史应注意将地理学置于语境中以获得解释;③ 地理学史的建构应坚持非强纲领原则。
跳至
页
第1页
共1页
共2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