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
    唐承财, 秦珊, 戴湘毅, 吕君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8): 1437-1452. doi: 10.18306/dlkxjz.2023.08.001 cstr: 32072.14.dlkxjz.2023.08.001

    文化和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对乡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以CNKI和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对933篇中文文献及71篇英文文献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梳理研究概况,分析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中国乡村振兴研究热点。结果显示,中国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研究具有显著的政策导向特征,研究热度逐年增高;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论文提出了乡村文旅资源与景观、乡村文旅融合、乡村文旅富民、乡村产业发展与融合、乡村生态旅游、文旅乡村治理等研究热点内容;研究内容较为丰富,但缺乏对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占比低;研究区域较为分散,集中在西南地区,大多基于村落和乡寨等区域、省和县的尺度。最后,论文结合现有文献内容提出未来研究要从研究理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等维度进行创新,以期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

  • 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
    宋昌耀, 殷婷婷, 厉新建, 顾嘉倩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8): 1453-1467. doi: 10.18306/dlkxjz.2023.08.002 cstr: 32072.14.dlkxjz.2023.08.002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论文基于企业数据构建乡村产业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以前3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为研究对象,测算并分析乡村产业振兴水平,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总结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模式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2010—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振兴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产业振兴水平较高的乡村集中分布在都市圈周边及旅游资源富集型城市。②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振兴水平的影响因素存在尺度效应和空间异质性。交通区位、治理能力和基础设施呈现全域影响,地理区位、旅游经济水平具有局部效应。③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产业振兴类型分为资源主导型、区位辐射型和综合治理型,产业内生发展机制、区位主导的辐射带动机制、治理主导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驱动机制。研究结果可为丰富乡村产业振兴理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践提供参考。

  • 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
    王凯, 谭佳欣, 甘畅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8): 1468-1485. doi: 10.18306/dlkxjz.2023.08.003 cstr: 32072.14.dlkxjz.2023.08.003

    发展旅游业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作用机制赋能,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的协同发展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路径。论文通过分析城乡融合理论及战略实践,剖析共同富裕目标下旅游发展和城乡融合的内涵要义,探讨二者的协同演化机理,并以欠发达地区湘西地区为案例,借助哈肯模型、泰尔指数及面板灰色关联模型探究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2012—2020年湘西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表现为小幅度波动演化特征,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旅游可持续性>旅游发展性>旅游共享性;城乡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② 2012—2020年间,湘西地区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系统协同演化的序参量为旅游业,主导整个复杂巨系统的演化方向,且协同值随时间演化存在较大波动,协同关系未发生等级跃迁。③ 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值的空间差异显著,总体差异源自地区内差异。其中,怀化市协同值差异减小,湘西州和张家界市协同值差异扩大。④ 湘西地区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协同关系受经济发展、市场化程度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程度依次减弱,以上3个因素对地区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

  • 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
    麻学锋, 赵洁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8): 1486-1500. doi: 10.18306/dlkxjz.2023.08.004 cstr: 32072.14.dlkxjz.2023.08.004

    在亟待增进民生福祉的背景下,揭示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影响,对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厘清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作用机理,利用区位商测度旅游产业集聚,构建民生福利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湘西地区24个区县2006—2020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旅游产业集聚的民生福利效应进行深入探究。结果表明:① 旅游产业集聚程度略微下降,呈现波动发展趋势;民生福利水平大致呈现稳步上升态势,仅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出现下降。② 旅游产业集聚与民生福利的空间错位特征显著,前者较为突出的是永定区、武陵源区和凤凰县,而后者较高的是鹤城区、吉首市、永定区、慈利县、沅陵县和溆浦县。③ 民生福利各维度的障碍度排序整体为:社会有序>文化繁荣>经济宽裕>政府有为>生态文明;而各区县存在一定差异,尤以鹤城区政府有为对民生福利的作用显著。④ 总体上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具有负向作用,但其存在区域与时间异质性。区域上,怀化市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提升具有正向效应;时间上,2016—2020年旅游产业集聚对民生福利的影响转为正向。湘西地区应推动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同步增长,持续激发旅游产业集聚的积极效应,从而有效增进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