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论文

越南投资环境评价与重点投资区域研究

  • 李观凤 , 1 ,
  • 梁育填 , 1, 2, * ,
  • 李尚谦 1
展开
  • 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建设研究院,广州 510275
  • 2.中山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广东 珠海 519082
*梁育填(1982— ),男,广东揭阳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区域国别与海外投资研究、产业发展与空间规划。E-mail:

李观凤(1997— ),女,广东茂名人,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与城市经济。E-mail:

收稿日期: 2024-03-06

  修回日期: 2024-09-10

  网络出版日期: 2024-11-26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118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4)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key investment areas in Vietnam

  • LI Guanfeng , 1 ,
  • LIANG Yutian , 1, 2, * ,
  • LI Shangqian 1
Expand
  • 1.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 China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stitut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 2.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Studi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Zhuhai 519082, Guangdong, China

Received date: 2024-03-06

  Revised date: 2024-09-10

  Online published: 2024-11-26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2271180)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871114)

摘要

区域国别的投资环境评价是企业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支撑,但已有研究难以满足现阶段企业投资的现实需求。论文基于实地调研和二手数据,从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6个方面评估越南投资环境,刻画其地域分异特征,分析重点投资区域及其主要投资领域。结果表明:① 在空间格局方面,越南投资环境呈现空间非均衡格局。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局部高值、整体低值。胡志明市、河内市、海防市、平阳省、同奈省和巴地头顿省的投资环境优于其他省(市)。② 在类型区方面,越南投资环境可划分为优先投资区、关键投资区、一般投资区、潜力投资区和谨慎投资区。优先、关键、一般和潜力投资区的分布范围与北部重点经济区和南部重点经济区相吻合。③ 在投资重点方面,越南重点投资区域在产业发展和投资偏好上存在差异。越南北部重点经济区的重点投资产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南部重点经济区则为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④ 在政策建议方面,构建多层次中越投资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海外投资服务体系;分区有序规划,培育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河内北部重点经济区”为核心的中越沿海经济带;优选投资产业,发挥境外产业园区的功能,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依据企业特性,权衡投资目的地的区位优劣势。研究为越南投资区位选择、中越经贸合作以及未来构建更具韧性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决策依据。

本文引用格式

李观凤 , 梁育填 , 李尚谦 . 越南投资环境评价与重点投资区域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4 , 43(11) : 2258 -2270 . DOI: 10.18306/dlkxjz.2024.11.012

Abstract

When selecting investment locations, evaluating a region's or country'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s crucial for enterprises. However, existing research often falls short of meeting the current practical needs of businesses. To address this gap, we conducted a field research and developed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system to assess Vietnam'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cross six key dimensions: factor endowment,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rket conditions,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 Based on this framework, we categorized Vietnam'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alyzed the key regions for investment and priority investment areas, and proposed four specific investment strategies. The study yielded vital findings: 1) Vietnam'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cross multiple dimensions—factor endowment,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rket conditions, financial environment, and institutional context—generally falls within average to medium levels. There is a notabl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here some areas show high local values, but the overal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remains relatively poor. 2)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Vietnam exhibits a clear spatial imbalance. Provinces such as Ho Chi Minh City, Hanoi, Hai Phong, Binh Duong, Dong Nai, and Ba Ria-Vung Tau stand out, ranking above the national average. 3) Vietnam'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ive types: priority investment zones, key investment zones, general investment zones, potential investment zones, and cautious investment zon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zones aligns with Vietnam's key economic regions, which are i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4) Investment preferences vary by region. The northern critical economic zone develops industries like electronic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new energy. In contrast, the southern critical economic zone focuses on industries such as textiles and garments, food processing, and high-tech sector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nterprise investment decisions in Vietnam, fosters China-Vietnam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nd supports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a resilient China-Vietnam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方式从接受资本逐渐转向对外输出资本[1]。然而,由于缺乏对外投资经验和对东道国投资环境的不熟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大,甚至出现投资失败的情况[2]。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全文简称越南)逐渐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尤其是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中国对越投资的广度和深度均有所增加[3]。2023年12月12日中越双方发表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则进一步明确提出,中方将继续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赴越南投资兴业[4]。作为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前提的投资环境评价,因侧重于宏观尺度而对越南投资环境区位选择的适用性和解释力有限。可见,开展越南投资环境评价与重点投资区域研究,对越南投资区位选择和投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世纪6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投资者的角度评价东道国投资环境[5]。随后,学者运用冷热国法、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6],从自然资源、经济环境、基础设施、政治环境等维度,构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7-9]。学者们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8]、金砖国家[10]、非洲国家[11]、蒙古国[12]的投资环境,或者研究油气[13]、矿产资源[14]等具体行业的投资环境。其中在投资环境评价指标方面,学者们从早期关注传统区位因素[15]转至侧重集聚经济[16],再到聚焦多维邻近性[17]、政策制度[18]、社会网络[19-20]。另外,世界银行、经济学人智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国外机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融资、政府政策、市场开放、法律保护等维度评估各国投资环境。而在越南投资环境评价方面,主要是管理学、经济学领域的学者在宏观尺度上描述性分析越南整体投资环境[21-22]。尽管地理学领域学者们在研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7-8,23-24]、东南亚地区[21,25]投资环境时,间接涉及越南投资环境评价,但均未探究越南省份投资环境,更缺乏深究重点投资区域及其投资重点。
综上,已有文献既缺乏扎实海外实地调研,存在着就数据论数据的现象,又忽略了国家内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因而,无法洞悉投资目的地的地理国情基本状况,从而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真实性和科学性受到局限,限制了精准投资的有效性。因此,亟需进一步细化研究尺度,加强跨国实地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在投资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特别是深化对投资环境空间分异的研究。鉴于此,本文面向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需求,依托实地调研,结合实地调研和二手数据,以越南省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越南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刻画投资环境的地域分异特征,划分投资环境类型区,探究重点投资区域的投资重点,提出针对性投资对策,以期为中国企业对越南投资的区位选择和未来构建更具韧性的中越命运共同体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1 研究区域、方法与数据

1.1 研究区域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接壤,西邻柬埔寨和老挝。自1986年实施革新开放以来,越南经济发展逐步提速,对外开放度不断提高,成为跨国企业投资的热点区域。2022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为4088亿美元,与2021年相比增长了8.02%。在对外贸易方面,截至2023年9月,越南与多个国家签订了近20项自由贸易协定,出口产品的关税税率不断降低。越南境内包括58个省份和5个中央直辖市,划分为西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红河三角洲、中北部地区、中南部地区、西原地区、东南部地区和湄公河三角洲八大地理分区(图1)。此外,根据产业发展潜力和自然条件,越南还划分了北部重点经济区、南部重点经济区、中部重点经济区和九龙河坪地重点经济区4个重点经济区
图1 研究区域

Fig.1 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1.2 越南投资环境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现有文献多从区域或企业经营层面构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在区域层面,学者依据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理论,关注区域为投资主体提供的客观条件[26]。因而,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要素常被纳入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7,8,10-12]。随着学者进一步深化对外投资决策的认知,产业集聚、制度、文化、关系等因素逐渐被补充到指标体系[14-19,27]。在企业经营层面,学者基于交易成本角度,将投资环境视为一种制度软环境,聚焦制度、文化等因素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因而,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侧重企业生产经营环节所花费的时间、成本等[28],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
本文根据投资环境内涵和对外投资理论,借鉴已有研究成果[7-9],结合越南各省份的实际情况,遵循指标选取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从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6个方面构建越南省份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其中,土地、劳动力、森林、矿产和海洋资源表征越南省份的资源丰寡程度;交通设施、能源供应和信息化水平反映基础设施;产业规模、产业集聚和产业效率反映产业发展水平;市场开放、市场活力和市场监管表征市场环境;融资服务、金融规模、缴纳税务反映金融环境;政策倾斜、腐败指数、法律公正、文化距离和政策透明度反映制度环境。
表1 越南投资环境指标体系

Tab.1 Vietnam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dicator system

准则层 要素层 具体指标 指标含义
要素禀赋 土地资源 建设用地面积(+) 反映土地资源数量
劳动力资源 15岁及以上劳动力数量(+) 反映劳动力数量
高校在校生人数(+) 反映劳动力质量
职工月平均收入(-) 反映劳动力成本
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 反映森林资源数量
矿产资源 煤炭资源(+) 反映煤炭资源数量
铝土资源(+) 反映铝土资源数量
铁资源等(+) 反映铁资源数量
海洋资源 渔业产量(+) 反映海洋资源数量
基础设施 交通设施 公路密度(+) 反映内部道路连通性
铁路密度(+)
机场数量(+) 反映与外部的连通性
码头数量(+)
能源供应 水电站数量(+) 反映能源保障供给
信息化水平 拥有移动电话数(+) 反映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用户数(+)
产业发展 产业规模 第二产业增加值(+) 反映产业发展规模
产业集聚 产业园区数(+) 反映产业发展集聚程度
产业效率 工业生产指数(+) 反映产业发展景气状况
市场环境 市场开放 外商直接投资项目数(+) 反映市场外向度
市场活力 非农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 反映市场内部的活力
市场监管 市场准入成本(-) 反映市场公平竞争
金融环境 融资服务 获得信贷的便利度(+) 反映融资便利性
金融规模 银行数量(+) 反映金融服务的规模
缴纳税务 缴纳税务的用时(-) 反映缴纳税务的便利程度
制度环境 政策倾斜 支持性外资政策(+) 反映政府对外资的积极性
腐败指数 非正式支付(-) 反映地方政府的清廉程度
法律公正 法律公正指数(+) 反映法律援助的程度
文化距离 华人华侨数(+) 反映关系邻近
政策透明度 透明度指数(+) 反映地方政府的信息透明

注:“+”为正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大则对评价越好;“-”为负向指标,即指标值越小则对评价越好。

1.3 研究方法

1.3.1 熵权TOPSIS

运用熵权TOPSIS评估越南省份投资环境。具体步骤为:首先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然后测算评价对象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欧氏距离,计算评价对象与正理想方案的相对贴近度,最后对评价对象相对贴近度进行排序[29]。主要公式如下:
C i = D i - D i + + D i -
式中: D i + D i -分别为评价对象与最优解、最劣解的欧氏距离;Ci为投资环境值,Ci值越大,表示投资环境值越高,反之越低。

1.3.2 K-means聚类

运用K-means聚类法,对各省份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进行聚类,划分越南省份投资环境类型区。运用Calinski-Harabasz伪装F统计量确定K-means聚类法中分类的合理性[30],具体公式如下:
F   =   R 2 / ( n c - 1 1 - R 2 / n - n c ,           R 2   =   S S T - S S E S S T
式中:n为要素数目;nc为类数目;SST为反映组间差别的统计量;SSE为反映组内相似性的统计量。

1.3.3 Dagum基尼系数

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析投资环境的空间非均衡格局。相较于传统基尼系数,Dagum基尼系数在反映区域间差异、分布非对称性等方面具有优势[31-32]。另外,Dagum基尼系数可被分解为地区内差距的贡献Gw、地区间差距的贡献Gb和超变密度Gt。Dagum基尼系数具体公式如下:
G = 1 2 u × n 2 j = 1 k h = 1 k i = 1 n j r = 1 n h y j i - y h r
式中:u表示越南投资环境值; y j i y h r 表示jh区域内任意省份i、r的投资环境值;n表示省份总数;k表示划分的区域数;nj、nh分别表示jh区域内省份个数。

1.3.4 半结构化访谈

为探索越南重点投资区域及其投资重点,2023年8月和11月研究团队前往越南南部重点经济区的胡志明市、平阳省、前江省和北部重点经济区河内市、海防市、北宁省等省(市)开展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访谈对象包括越南社会科学院、使领馆、在越的中国企业、商会和境外产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访谈内容涵盖越南整体投资环境水平,以及各省份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市场环境、政策制度和法律法规等基本情况(表2)。
表2 主要访谈对象信息

Tab.2 Information of the key interviewees

访谈地点 对象类型 访谈对象 访谈内容
胡志明市 商会管理人员
领事馆行政管理人员
X先生、S先生
Y先生
南部重点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劳动力资源数量、土地资源、市场环境透明度等
平阳省 企业管理人员 H先生、Z先生 企业投资越南的缘由;企业在土地、劳动力方面的需求;越南劳动力、税收等优惠政策;企业遇到的困难
前江省
海防市
园区管理人员 W先生、C先生、
L女士、Q先生
园区发展历程、主导产业、优惠政策、产业定位、要素成本等;越南政府对不同投资主体园区的态度差异
河内市 研究人员 B先生、D女士 北部重点经济区的区位优势;中美贸易战后,北部重点经济区在土地、劳动力、政策制度、投资建设力度等变化;越南投资环境区域差异的原因等

1.4 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实地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以及收集的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数据。另外,基于越南省级竞争力(https://pcivietnam.vn/en)、开源地图服务平台(http://www.openstreetmap.org/)、开放式开发湄公河平台(https://data.opendevelopmentmekong.net)、矿产资源在线空间数据(https://mrdata.usgs.gov/),以及《越南统计年鉴》《越南人口普查》等相关统计年鉴,获取越南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数据。

2 越南投资环境评价

首先,分别对6个维度的评价指标进行共线性检验。其次,运用熵权TOPSIS法,测算越南63个省(市)的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制度环境。再次,对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值进行共线性检验。最后,运用熵权TOPSIS法,计算越南63个省(市)的投资环境值。依据投资环境的计算结果,结合越南投资环境的实际情况,基于自然断点法,将投资环境分为一般(0, 0.07]、中等(0.07, 0.17]、良好(0.17, 0.32]和优秀(0.32, 1]。

2.1 投资环境分维度评价

越南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多以一般和中等级别为主,呈现局部高值、整体低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区域差异显著(图2图3)。
图2 投资环境及其不同维度的区域内基尼系数

Fig.2 Intraregional Gini coefficients of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its different dimensions

图3 越南投资环境6个维度的空间分布

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ietnam'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six dimensions

具体地:(1) 从要素禀赋来看,要素禀赋以一般级别为主。① 在比例方面,一般、中等、良好和优秀级别的省(市)数量占比分别为65.08%、25.40%、6.35%和3.17%。其中,要素禀赋优秀级别的省(市)为胡志明市和河内市。② 在空间分布方面,要素禀赋良好级别的省(市)集中分布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这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海洋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关。要素禀赋中等级别的省(市)零星分散于沿海地区。其中,海防市、承天顺化省、岘港市和巴地头顿省主要与其优越的海洋资源有关。清化省和义安省主要与其丰富矿产资源和较低劳动力成本有关。在越南要素成本普遍上涨的现状下,清化省和义安省既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或森林资源,又处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第三或第四类地区。
(2) 从基础设施来看,基础设施主要以一般和中等级别为主。① 在比例方面,一般和中等级别的比例分别为50.79%和36.51%。② 在空间分布上,越南基础设施空间分布呈现南北部高、中间低的格局。其中,越南南部地区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呈现中心—边缘结构,即基础设施由以胡志明市为中心向北逐级递减。越南北部地区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则大体沿着主要交通干线呈放射状格局。具体到省(市),基础设施处于良好级别以上的省(市)多为拥有优良深水港的省(市),如海防市、胡志明市和巴地头顿省。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交通便捷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南既加强“两廊一圈”等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的联通性,又致力于提高国家内部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其中,海防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政府政策支持有关。越南政府重视发展海洋经济,因此加大对海防市沿海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胡志明市和巴地头顿省基础设施的完善则更多得益于胡志明市大区域规划对区域间联动效应的要求。
(3) 从产业发展来看,越南产业发展优秀级别的比例相对较高。① 在比例方面,产业发展优秀级别的比例为12.70%。产业发展优秀级别的省(市)包括胡志明市、平阳省、同奈省、河内市、北宁省、海防市等。② 在空间分布上,越南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即产业发展良好级别以上的省(市)主要集聚于红河三角洲和东南部地区。红河三角洲地区因大国博弈、制度邻近性、地理邻近性而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东南部地区则与其产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有关。根据实地调研,中美贸易战后,越南基于“竹子外交”的外交理念,抓住产业转移加速的机遇,不断完善“两廊一圈”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对外投资的政策法规,促使大量电子信息行业快速集聚于红河三角洲。正如商会管理人员X先生和S先生、园区管理人员C先生所言:越南想利用原产地和抓住中美贸易摩擦的机会来承接中国的产业转移。从深圳出口零配件到达越南北部只需要13小时,而走海运到胡志明市最快都需要5天时间,所以越南北部地区一下子聚集了大量电子信息产业。2000—2010年由于华人华侨关系网络、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开放度高,台资和港资企业将纺织服装业迁移到东南部地区。正如领事馆行政管理人员Y先生、企业管理人员H先生和园区管理人员W先生所言:越南南部地区受法属殖民地的影响,经济开放时间早。南部地区的产业主要是由台资、港资等外资企业转移至南部地区的橡胶塑料、制衣制鞋等产业;北部地区则主要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电子信息产业。
(4) 从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来看,市场环境主要以中等级别为主,制度环境主要为一般级别。其中,市场环境一般、中等、良好和优秀级别的比例分别为22.22%、49.21%、20.63%和7.94%。制度环境一般级别的比例高达95.24%。自1987年实行革新开放以来,越南陆续颁布《越南投资法》《越南企业法》等法律,提供了涵盖土地优惠、税收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从而提高了对外开放程度和增强了外资吸引力。但根据实地调研,越南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在南北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北部地区因邻近首都河内市而政治敏感性强,越南南部地区受殖民地历史的影响,市场经济活跃,经济开放度高。正如领事馆行政管理人员Y先生、商会管理人员X先生、园区管理人员W先生和园区管理人员Q先生所言:越南北部地区的政治敏感性更强,南部地区更开明。
(5) 从金融环境来看,金融环境以一般级别为主。一般级别所占比例高达90.48%。金融环境优秀级别的省(市)只有2个,即胡志明市和河内市。作为越南重要的经济发展增长极,胡志明市和河内市在融资服务、金融规模和缴纳税务方面存在优势。其中从金融规模来看,胡志明市和河内市银行数量分别为516家和348家,即胡志明市和河内市的融资便利性相对较好。

2.2 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整体上,越南投资环境以一般级别为主。投资环境一般、中等、良好和优秀级别的比例分别为68.25%、22.22%、6.35%和3.17%。优秀级别的省(市)为胡志明市和河内市;良好级别的省(市)包括海防市、平阳省、同奈省和巴地头顿省;中等级别的省(市)包括永福省、北宁省、广宁省、海阳省、太原省、北江省、清化省、义安省、岘港市、同塔省、安江省、坚江省、芹苴市和朔庄省(图4)。其中,与中国接壤的老街省和广宁省成立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试点机制,重视发展口岸经济区,出台相关规划和优惠政策,以期优化投资环境。
图4 越南投资环境的空间分布

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Vietnam'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从空间分布来看,中等级别及以上的投资环境分布于南部重点经济区、北部重点经济区和九龙河坪地重点经济区。这与越南各经济区的政策导向和发展策略有关。为促进经济区优势产业发展,各经济区通过采取放宽外商投资限制、建设廉洁政府和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等措施来改善投资环境。正如商会管理人员X先生所言:“平阳省为了促进纺织服装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园区土地价格方面给予外商投资者大量优惠。”
从空间分异来看,越南投资环境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格局。越南八大地理分区的投资环境均值依次为东南部地区(0.2925)>红河三角洲(0.1239)>湄公河三角洲(0.0665)>中北部地区(0.0570)>东北部地区(0.0423)>中南部地区(0.0414)>西原地区(0.0264)>西北部地区(0.0193)。东南部地区与西北部地区投资环境间存在近15倍差距。在经济区层面,越南四大重点经济区投资环境均值依次为南部经济区(0.2339)>北部经济区(0.1650)>九龙河坪地经济区(0.0975)>中部经济区(0.0548)。根据基尼系数结果,越南投资环境总体基尼系数为0.552,组间贡献率为0.418,说明越南投资环境不均衡程度较大。其中,东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和红河三角洲地区投资环境的内部差异较大,其他5个区域投资环境的内部差异相对较小(图2)。

2.3 投资环境类型区

运用K-means聚类法,对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进行聚类分析,划分越南省份投资环境类型区。分别设定K=2、3、4、5、6,当K=5时伪F统计量均值最大,因此K=5时适合进行聚类分析。根据K-means聚类的结果(表3),优先投资区、关键投资区、一般投资区和潜力投资区主要集中于越南北部重点经济区和南部重点经济区(图5)。
表3 越南不同维度的均值

Tab.3 Average scores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Vietnam'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分区 要素禀赋 基础设施 产业发展 市场环境 金融环境 制度环境
优先投资区 0.680 0.973 1.000 1.000 0.991 1.000
关键投资区 0.710 0.992 0.770 0.836 0.674 0.004
一般投资区 0.077 0.190 0.667 0.250 0.057 0.060
潜力投资区 0.067 0.122 0.205 0.211 0.015 0.008
谨慎投资区 0.0067 0.065 0.045 0.113 0.021 0.013
图5 越南投资环境类型分布

Fig.5 Distribution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ypes in Vietnamese provinces

具体地:优先投资区仅包括胡志明市。优先投资区在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和金融环境维度的均值较高。胡志明市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产业基础、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不断提高其投资吸引力。作为越南经济发展中心,胡志明市仅占越南土地面积的0.63%,却贡献了约20%的GDP。
关键投资区包括河内市。关键投资区制度环境的均值较低,其他5个维度的均值较高。尽管河内市非国有经济部门迅速扩张以及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但其政策透明度、腐败情况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般投资区包括北宁省、海防市、平阳省、同奈省和巴地头顿省5个省(市)。一般投资区产业发展和市场环境均值高于要素禀赋、基础设施、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一般投资区邻近经济增长中心,且拥有便捷的对外交通链接,使得外商投资者愿意在此投资建厂。其中,平阳省、同奈省和巴地头顿省产业发展与胡志明市经济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有关。
潜力投资区包括永福省、海阳省、广宁省、兴安省、太平省、南定省、太原省、北江省、清化省、义安省和隆安省11个省(市)。潜力投资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市场环境均值相对较好,且在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要素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谨慎投资区包括45个省(市),该类型区各维度均值均较小。

3 越南重点投资区域

根据K-means聚类的结果,北部重点经济区和南部重点经济区为重点投资区域。两个重点经济区在产业基础、产业定位、市场开放度、区位优势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其所吸引的投资偏好有所不同。因此,深入探究其投资重点,以期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3.1 北部重点经济区投资重点

根据北部重点经济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总体规划,建议对北部重点经济区优先投资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根据《2021—2030年国家总体规划和2050年愿景》,北部重点经济区的主导产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另外,北部重点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渐具集聚规模。松下、LG Display、佳能、三星、歌尔股份和晶科能源等跨国企业集聚于北部重点经济区。
从产业发展潜力和要素成本来看,北部重点经济区存在三个投资梯度。具体地:河内市为第一梯度,海防市、北宁省和广宁省为第二梯度,永福省和海阳省为第三梯度。(1) 河内市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但其要素成本正不断上涨。因此,从企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河内市更适合于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投资。(2) 作为重要的海上贸易门户之一,海防市不仅成为越南连接世界各国对外经贸往来的枢纽,而且港口城市能级和辐射作用正逐步提升。另外,深圳—海防工业园区既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又倾向于让经营能力强的企业入驻园区。因此,除了电子信息产业外,建议大中型企业投资港口物流产业或机械制造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聚地之一,北宁省力争成为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区的智慧生产基地。半导体产业、新能源产业成为北宁省重点吸引外商投资的产业,建议在北宁省投资电子信息产业、半导体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作为中国与越南的门户省份,广宁省既储存大量优质的矿产资源,又在港口服务业具备潜力。因此,建议企业在广宁省投资煤炭资源型产业或港口服务业。(3) 永福省和海阳省既在劳动力资源、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又在汽车制造业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因此,建议企业在永福省或海阳省投资汽车制造业。

3.2 南部重点经济区投资重点

结合南部重点经济区的产业基础、未来定位、优惠政策和中国企业对越投资现状,建议在南部重点经济区投资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产业基础来看,南部重点经济区吸引了大量来自纺织服装、橡胶塑料、制衣制鞋行业的对外投资。从产业定位来看,该地区总体规划将其定位为电子零配件生产、软件生产等领域的行业引领者。从优惠政策来看,在越南投资电子信息业、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享受一定政策优惠。
南部重点经济区同样存在三个投资梯度,即胡志明市为第一梯度,平阳省、同奈省和巴地头顿省为第二梯度,隆安省为第三梯度。(1) 胡志明市在人力资源、市场活力和融资便利性方面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当前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现状下,胡志明市既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发展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因此,建议企业在胡志明市优先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或纺织服装产业。(2) 平阳省充分发挥毗邻胡志明市的区位优势,将机械、电子、化学、辅助工业等产业定位为主导产业,建议企业在平阳省投资电子信息业或机械制造业;同奈省优先发展皮鞋、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电子零部件制造等,建议企业在同奈省投资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凭借丰富的海洋油气资源和优良深水港口,巴地头顿省重点发展油气开采、港口机械和石油化工,建议在巴地头顿省投资港口机械制造业、港口物流业或石油化工业。(3) 隆安省除了劳动力资源丰富外,农林水产品优势突出,农产品生产链条初见成效,建议在隆安省投资纺织服装业或食品加工业。

3.3 中国对越南投资政策

基于以上分析,针对越南重点投资区域的特征、产业特性和企业特性,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分区有序规划,培育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河内北部重点经济区”为核心的中越沿海经济带。近期加强投资北部重点经济区和南部重点经济区,中期关注中部重点经济区和九龙河坪地重点经济区,远期研判非重点经济区内的投资潜力,适度考虑非重点经济区。(2) 优选投资产业,发挥境外产业园区的功能,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依据越南重点经济区的产业空间分布,研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等产业链现状,充分发挥境外产业园区“投资花园”的作用,分别在南北部重点经济区投资纺织服装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3) 依据企业特性,权衡投资目的地的区位优劣势,选择恰当的投资方式,做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经营。结合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优势,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抱团出海。国有企业以绿地投资、跨国并购的方式承担基础设施、油气开采等工程项目,民营企业更适合于电子信息业等制造业的投资。投资前,评估企业需求与投资目的地的匹配度。投资后,转变企业以往家族经营模式,尽量使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以融入当地社区。(4) 构建多层次中越投资机制、打造多主体参与的海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交流合作。聚集国家—区域—地方—园区4个尺度,推动建设口岸经济区、次区域等开放合作平台与政策,实行多层级联动机制与跨境经济合作协同工作机制,及时应对中越投资过程中的重大问题。通过政府引导,加强研究机构、第三方机构和商会等多主体的服务能力,强化华人华侨、商会组织、留学生等关系网络的文化纽带连接作用。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本文在构建越南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刻画越南投资环境地域分异特征,划分出越南投资环境类型区,分析重点投资区域投资重点,主要结论如下:
(1) 在投资环境的空间格局方面,越南投资环境具有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东北部地区、东南部地区和红河三角洲地区投资环境内部存在较大差异。胡志明市、河内市、海防市、平阳省、同奈省和巴地头顿省为良好级别以上的省(市)。越南要素禀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环境、金融环境和制度环境多以一般和中等级别为主,呈现局部高值、整体低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2) 在投资环境类型区方面,越南投资环境可划分为优先投资区、关键投资区、一般投资区、潜力投资区和谨慎投资区。优先投资区、关键投资区、一般投资区和潜力投资区的区域分布范围与越南北部重点经济区和南部重点经济区相吻合。
(3) 在投资重点方面,越南重点投资区域的投资重点产业及其区域内重点城市所吸引的投资偏好有所不同。越南北部重点经济区的投资重点产业为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投资重点城市依次为河内市、海防市、北宁省、广宁省、永福省和海阳省;南部重点经济区则为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重点城市依次为胡志明市、平阳省、同奈省、巴地头顿省和隆安省。
(4) 在政策建议方面,构建多层次中越投资机制、打造多主体参与的海外投资综合服务体系,加强社会文化等多方面交流合作;分区有序规划,培育以“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河内北部重点经济区”为核心的中越沿海经济带;优选投资产业,发挥境外产业园区的功能,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依据企业特性,权衡投资目的地的区位优劣势,选择恰当的投资方式,做好国际化和本土化经营。

4.2 讨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与越南省级竞争力指数的吻合度相对较好,具体排序有所不同。在2022年越南省级竞争力指数中(https://pcivietnam.vn/en),重点投资区域的大部分省(市)处于排名前十的位置。尽管河内市和胡志明市并没有进入排名前十的位置,这可能与越南省级竞争力指数仅衡量地方政府的营商便利度、经济治理和行政改革力度有关,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囿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单一年份评估投资环境,未能将要素成本、风险、地理区位等指标纳入投资环境评价体系,未来需要结合大数据等多维数据完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进一步将研究尺度精细至省份内部。本文创新点在于顾及地理国情差异性,以省份尺度探究越南投资环境评价,以及强化了跨国实地调研第一手数据在海外投资环境评价和重点投资区域的运用,从而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继而为海外投资国别—区域投资环境评价、对越投资区位选择和中越经贸合作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
[1]
苑生龙.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新阶段: 净资本输出状态下的投资周期再定位[J]. 宏观经济研究, 2017(7): 19-31, 55.

[Yuan Shenglong. A new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epositioning of the investment cycle under the state of net capital export. Macroeconomics, 2017(7): 19-31, 55.]

[2]
王永中, 李曦晨.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风险评估[J]. 开放导报, 2015(4): 30-34.

[Wang Yongzhong, Li Xichen. China's 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risks in countries along "One Belt, One Road". China Opening Journal, 2015(4): 30-34.]

[3]
王永中, 周学智.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走势[J]. 经济纵横, 2021(2): 61-70.

[Wang Yongzhong, Zhou Xuezhi. Sino-US trade frictions and China's outward manufacturing investment.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2021(2): 61-7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EB/OJ]. 2023-12-14 [2024-01-06].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3/1214/c1001-40138329.html.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int Statement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 on further deepening and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cooperative partnership and building a strategic China-Vietnam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2023-12-14 [2024-01-06].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3/1214/c1001-40138329.html.]

[5]
崔功豪, 魏清泉, 刘科伟.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 2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91-200.

[Cui Gonghao.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planning. 2nd ed. Beijing, China: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6: 191-200.]

[6]
李俊杰. 投资环境研究述评[J]. 人文地理, 2004, 19(5): 34-39.

[Li Junjie. A commentary on research of investment climate. Human Geography, 2004, 19(5): 34-39.]

[7]
李宇, 郑吉, 金雪婷, 等. “一带一路” 投资环境综合评估及对策[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6): 671-677.

[Li Yu, Zheng Ji, Jin Xueting, et 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countermeasure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for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 31(6): 671-677.]

[8]
夏昕鸣, 谢玉欢, 吴婉金, 等.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投资环境评价[J]. 经济地理, 2020, 40(1): 21-33.

[Xia Xinming, Xie Yuhuan, Wu Wanjin, et al. Evaluation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of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40(1): 21-33.]

[9]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研究”课题组, 李志军, 张世国, 等.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的理论逻辑、比较分析及对策建议[J]. 管理世界, 2021, 37(5): 98-112, 8.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Doing Business in Chinese Cities" Research Group, Li Zhijun, Zhang Shijun, et al. Theoretical logic,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oing business assessment in Chinese cit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2021, 37(5): 98-112, 8.]

[10]
黎玲君, 陈瑛, 周进. 中国对金砖国家直接投资效益与投资环境时空耦合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 2019, 28(4): 55-64.

[Li Lingjun, Chen Ying, Zhou Jin. Spatio-temporal coupling analysis between COFDI performance an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BRIC countries.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19, 28(4): 55-64.]

DOI

[11]
谢守红, 甘晨, 王庆. 非洲国家投资环境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J]. 经济地理, 2017, 37(8): 10-16.

[Xie Shouhong, Gan Chen, Wang Q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difference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African countries.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37(8): 10-16.]

[12]
刘倩, 李富佳, 庄岩, 等. 蒙古国省级行政单元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对策研究[J]. 地理研究, 2021, 40(11): 3046-3062.

DOI

[Liu Qian, Li Fujia, Zhuang Yan, et 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investment strategy for provincial administrative units in Mongolia.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1, 40(11): 3046-3062.]

[13]
王信敏, 丁浩. 海外主要油气产国油气投资环境及影响因素演化[J]. 经济地理, 2017, 37(4): 107-116.

[Wang Xinmin, Ding Hao. Evolution of oil and gas investment environments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the main oil and gas production countries overseas.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37(4): 107-116.]

[14]
杨晓刚, 段俊梅, 李尚林, 等. 阿富汗主要矿产资源及其矿业投资环境[J]. 世界地理研究, 2014, 23(2): 51-58.

[Yang Xiaogang, Duan Junmei, Li Shanglin, et al. Ore resources and mining investment circumstance in Afghanistan. World Regional Studies, 2014, 23(2): 51-58.]

[15]
刘作丽, 贺灿飞.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区位研究述评[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6): 952-961.

[Liu Zuoli, He Canfei. A literature review on FDI location.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9, 28(6): 952-961.]

DOI

[16]
李郇, 丁行政. 空间集聚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基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实证分析[J]. 地理科学, 2007, 27(5): 636-641.

[Li Xun, Ding Xingzheng. Spatial aggregation and location selection of FDI base on empirical analysis zhujiangl river delta of China.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7, 27(5): 636-641.]

DOI

[17]
贺灿飞. 高级经济地理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21: 628-629.

[He Canfei. Advanced economic geography. Beijing,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2021: 628-629.]

[18]
彭如霞, 夏丽丽, 林剑铬. 创新政策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以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六市为例[J]. 地理学报, 2021, 76(4): 992-1005.

DOI

[Peng Ruxia, Xia Lili, Lin Jiange.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policy environment on location choic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base: A case study of six cities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21, 76(4): 992-1005.]

DOI

[19]
周政可, 梁育填, 周克杨. 基于关系视角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进展与展望[J]. 热带地理, 2019, 39(6): 942-953.

DOI

[Zhou Zhengke, Liang Yutian, Zhou Keyang. Review of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rom a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 Tropical Geography, 2019, 39(6): 942-953.]

DOI

[20]
梁育填, 周政可, 刘逸. 东南亚华人华侨网络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关系研究[J]. 地理学报, 2018, 73(8): 1449-1461.

DOI

[Liang Yutian, Zhou Zhengke, Liu Yi.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cation choices of Chinese outbound enterprises and overseas Chinese networks: The case study of Southeast Asia.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8, 73(8): 1449-1461.]

DOI

[21]
Quang T T. Reforms in FDI policy and the investment climate in Vietnam[J]. Journal of World Trade, 2008, 42(6): 1179-1202.

[22]
许梅, 陈炼. 越南的投资环境与中国企业在越投资情况分析[J]. 东南亚研究, 2008(5): 22-27.

[Xu Mei, Chen Lian. The analysis of Vietnames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Chinese enterprises' investment situation in Vietnam.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2008(5): 22-27.]

[23]
刘海猛, 胡森林, 方恺, 等.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风险综合评估及防控[J]. 地理研究, 2019, 38(12): 2966-2984.

DOI

[Liu Haimeng, Hu Senlin, Fang Kai, et al.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risks and their prevention for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9, 38(12): 2966-2984.]

[24]
周五七. “一带一路” 沿线直接投资分布与挑战应对[J]. 改革, 2015(8): 39-47.

[Zhou Wuqi. The direct investment distribution along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and its challenges. Reform, 2015(8): 39-47.]

[25]
谢国娥, 许瑶佳, 杨逢珉. “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中东欧国家投资环境比较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 2018(11): 89-98, 137.

[Xie Guo'e, Xu Yaojia, Yang Fengmi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Southeast Asi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One Belt and One Road". World Economy Studies, 2018(11): 89-98, 137.]

[26]
李庭竹, 杜德斌, 杨文龙, 等. 跨国公司海外R&D绿地投资的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J]. 地理研究, 2023, 42(11): 2881-2898.

DOI

[Li Tingzhu, Du Debin, Yang Wenlong, et al.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verseas R & D greenfield investments by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3, 42(11): 2881-2898.]

[27]
杨博飞, 朱晟君, 高菠阳. 基于文献视角的海外对华投资和中国对外投资的比较[J]. 经济地理, 2021, 41(5): 122-133.

[Yang Bofei, Zhu Shengjun, Gao Boyang.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s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Based on the existing studies. Economic Geography, 2021, 41(5): 122-133.]

[28]
张三保, 康璧成, 张志学. 中国省份营商环境评价: 指标体系与量化分析[J]. 经济管理, 2020, 42(4): 5-19.

[Zhang Sanbao, Kang Bicheng, Zhang Zhixue. Evaluation of doing business in Chinese Provinces: Indicator system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ournal, 2020, 42(4): 5-19.]

[29]
陈小龙, 狄乾斌. 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联系及辐射效应研究: 以辽宁沿海经济带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11): 2126-2142.

DOI

[Chen Xiaolong, Di Qianbin. Spatial connection and radiation effect of regional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Liaoning coastal economic belt.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23, 42(11): 2126-2142.]

DOI

[30]
古恒宇, 孟鑫, 沈体雁, 等. 中国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J]. 地理学报, 2020, 75(2): 240-254.

DOI

[Gu Hengyu, Meng Xin, Shen Tiyan, et al.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s settlement intentio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20, 75(2): 240-254.]

DOI

[31]
王子安, 卢明华. 北京对外投资与吸引投资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3): 438-451.

DOI

[Wang Zi'an, Lu Minghua.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eijing's outward investment and inward investment.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23, 42(3): 438-451.]

DOI

[32]
孙才志, 朱云路. 基于Dagum基尼系数的中国区域海洋创新空间非均衡格局及成因探讨[J]. 经济地理, 2020, 40(1): 103-113.

[Sun Caizhi, Zhu Yunlu. Discussion on the spatial disequilibrium pattern and causes of regional marine innovation in China based on dagum gini coefficient. Economic Geography, 2020, 40(1): 103-113.]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