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 2004-02-01
修回日期: 2004-06-01
网络出版日期: 2004-09-25
基金资助
国家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2002CB41250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方向性项目(KZCX-2-308)。
The Preliminarily Study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 in Red Earth Hilly Area in Southeast China
Received date: 2004-02-01
Revised date: 2004-06-01
Online published: 2004-09-25
近几十年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东南红壤丘陵区自然条件优越,土地利用方式多样,且变化强烈,研究该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不仅对该区农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有助于认识该区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的成果和发展,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结果表明:1)由于长期对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利用,整个地区生态与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土壤退化问题极其严重;2)研究重点从土地退化及其恢复转向土地利用对碳循环及全球变化的影响,但研究尚处起步阶段,有待深化。3)选择合理的生态农业开发模式,采用持续性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是减少土地利用负面环境效应的有效措施。4)今后应加强退化土壤环境定量遥感技术和信息系统及土地利用变化对全球变化定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杨风亭, 刘纪远, 庄大方, 胡云锋 . 中国东南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的 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 23(5) : 43 -55 . DOI: 10.11820/dlkxjz.2004.05.006
In recent year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caused by unreasonable land us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s of land use arouse general concerns. Benefiting from southeast monsoon, red earth hilly area in China has excellent water and heat conditions, and land use here changes rapidly these years. Unreasonable land use, however, results in serious land degradation, which reduces the land productivity. Furthermore, it has deep impacts on water resource and global carbon cycle. So studies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ffects of land use in this area are not only important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but also helpful in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this area playing in global changes. In this paper, we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and fruits of related researches, and find that most of the researches focus on land degradation and it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hich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land productivity, while researches on the impacts of land use on global carbon cycle are seldom. In addition, there’s a lack of uniform indexes for evaluating soil quality, and the evaluating methods to integrate soil properties with soil management practices are also short. Finally, studies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are pointed out.
[1] 叶笃正主编. 中国全球变化预研究(第二部分, 分报告). 北京:地震出版社, 1992.
[2] 陈百明. 土地资源学概论.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1996.
[3] B.L. Turner II, D. Skole, S. Sanderson, G. Fischer, L. Fresco, R. Leemans. 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 /Research Plan , IGBP Report No. 35 and HDP Report No. 7 , 1995.
[4] Turner MG. Landscape ecology: the effect of pattern on proces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 1989, 20:171~197.
[5] B.L. Turner II, R.H. Moss, D.L. Skole. Relating land use and global land cover change. IGBP Report No24 and HDP Report No5. 1993.
[6] 赵其国, 徐梦杰, 吴志东. 东南红壤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土壤学报, 2000, 37(4), 433~442.
[7]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关于东南红壤丘陵坡地农业持续发展问题的建议—江西、广东考察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6(6):391~394.
[8] 赵其国等著. 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9] 张 斌, 张桃林. 南方东部丘陵区季节性干旱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生态学报, 1995, 15(4):413~419.
[10] 中科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中国亚热带东部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与防治.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11] 胡月明, 欧阳村香, 戴军, 吴顺辉, 温志平. 我国红壤资源农业利用研究进展. 土壤与环境, 1999, 8(1):53~57.
[12] 王明珠, 陈绍附. 红壤丘陵综合开发的研究.江西农业科学, 1998, 10(2):7~14.
[13] 彭补拙, 丁栋虹, 土壤学与经济学, 土壤, 1994, 26(2):57~60.
[14] 赵其国. 土壤退化及其防治. 土壤, 1991, 23(2):57~60.
[15] 史志华, 菜崇法, 张光远, 丁树文, 王天魏. 鄂南红壤退化指标初探.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 17(12):193~195.
[16] 水建国, 柴锡周, 张如良. 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15(2):33~36.
[17] 曹学章, 张更生. 红壤丘陵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与整治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 1995, 11(4):45~48.
[18] 史学正, 于东升.我国亚热带土壤侵蚀的生物工程治理.水土保持研究, 1999, 6(2):137~141.
[19] 杨艳生.第四纪红粘土侵蚀区生物多样性恢复重建研究(Ⅰ) 恢复重建原则和模式.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5(2):90~94.
[20] 杨德生.珠江流域坡耕地的整治.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7(3):69~71.
[21] 熊铁, 廖纯燕.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建设在防洪中的作用. 水土保持研究, 1999, 6(2):8~12.
[22] 赵燮京, 庞良玉, 张建华等. 改善生态环境, 防治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研究, 1999, 6(2):88~92.
[23] 张凤州. 必须重视水土保持耕作措施. 中国水土保持, 1985, 6(3):7~8.
[24] 肖辉林.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 山地学报, 2002, 20(5):594~599.
[25] 吕仕洪, 向悟生, 李先琨, 唐润琴. 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研究综述. 广西植物, 2003, 23(1):83~89.
[26] 杨玉盛, 陈光水, 谢锦升. 南方林业经营措施与土壤侵蚀.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20(6):55~59.
[27] 章明奎, 徐建明. 造林方式对红壤养分流失和肥力质量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0, 26(6):649~652.
[28] 俞新妥, 杨玉盛, 何智英等. 炼山对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炼山初期林地水土流失的初步研究.福建林学院学报, 1989, 9(3):238~255.
[29] 杨武德, 王兆骞, 眭国平, 陈宝林, 徐锴. 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侵蚀模型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5(1):52~68.
[30] 朱震达等. 中国沙漠化及其治理. 科学出版社, 1989.
[31] 张桃林, 鲁如坤, 李忠佩. 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退化与养分库重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7(1):18~24.
[32] 吴蔚东, 廖彩恢, 刘开树, 王景明. 江西省第一代人工杉木林土壤退化的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1994, 1(5):64~74.
[33] 盛炜彤. 杉木人工林水土流失及养分损耗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2000, 13(6):589~597.
[34] 章明奎. 低丘红壤林地开垦利用过程中土壤肥力退化的数值分析.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33(1):101~106.
[35] 赵其国. 我国红壤的退化问题. 土壤, 1996, 28(6):281~285.
[36] 朱祖祥主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土壤卷.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6.
[37] 曾希伯. 红壤酸化及其防治. 土壤通报, 2000, 31(3):111~114.
[38] Doran J W, Parkin T B. Defining and Assessing Soil Quality. In: Defining and Assess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Inc. Wisconsin, USA, 1994.
[39] 孙波, 赵其国. 红壤退化中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2), 118~128.
[40] 王效举, 龚子同. 红壤丘陵小区域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变化的评价和预测. 土壤学报, 1998, 35(1):135~139.
[41] 史志华, 蔡崇法, 王天巍, 丁树文, 张光远. 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12(6):537~543.
[42] 柴宗新, 我国南方山地侵蚀特点, 山地研究, 1996, 14(4):215~220.
[43] 红黄壤利用改良区划协作组编. 中国红黄壤地区土地利用改良区划.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5.
[44] 赵其国等著. 红壤物质循环及其调控.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45] 王步军, 过益先. 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作物杂志, 1996(6):3~6.
[46] 林而达, 李玉娥, 饶敏杰, 王京华. 稻田甲烷排放量估算和减缓技术选择. 农村生态环境(学报), 1994, 10(4):55~58.
[47] 王明星, 李晶, 郑循华.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大气科学, 1998, 22(4):600~612.
[48] 王玲, 魏朝富, 谢德体. 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进展. 土壤与环境, 2002, 11(2):158~162.
[49] 李玉娥, 林而达. 土壤甲烷吸收汇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14(6):613~618.
[50] 菜祖聪. 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土壤, 1999(5):266~269.
[51] 熊效振, 沈壬兴, 王明星等. 太湖流域单季稻田的甲烷排放研究. 大气科学, 1999, 23(1)::9~18.
[52] 唐旭利, 周国逸, 温达志, 张德强, 闫俊华. 鼎湖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C储量分布. 生态学报, 2003, 23(1):90~97.
[53] 陈步峰, 林明献, 李意德, 邱坚锐, 骆土寿. 海南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近冠层CO2及通量特征研究. 生态学报, 2001, 21(12):2166~2172.
[54] 李忠佩, 林心雄, 车玉萍. 中国东部主要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平衡与趋势分析. 土壤学报, 2002, 39(3):351~360.
[55] 李意德, 吴仲民, 曾庆波, 周光益, 陈步峰.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生产和二氧化碳同化净增量的初步研究.植物生态学报, 1998, 22(2):127~134.
[56] 吴仲民, 曾庆波, 李意德, 周光益, 陈步峰, 杜志鹄, 林明献.尖峰岭热带森林土壤C储量和CO2排放量的初步研究.生态学报, 1997, 21(5):416~423.
[57] 周志田, 成升魁, 刘允芬, 李家永. 中国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CO2排放规律初探. 资源科学, 2002, 24(2):83~87.
[58] 庞爱权. 红壤丘陵区农业资源开发模式研究. 自然资源, 1999(4):15~20.
[59] 杨玉盛, 谢锦升, 陈光水, 郭剑芬. 红壤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后C吸存量的变化.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16(5):17~46.
[60] 李家永, 袁小华. 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资源利用方式下有机探储量的比较研究. 资源科学, 2001, 23(5):73~7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