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的要求,是盘活农村存量土地资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可行性、动因、现状、模式、主体、收益分配以及流转制度、支撑体系等方面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对未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趋势进行展望,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的创新和发展,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研究成果更好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结合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发展和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的要求,未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应加强以下5 方面的研究:①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测算的方法研究,摸清家底,科学判断区域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及空间分布,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时序安排提供基础,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可量化的指标。②深化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研究。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地价管理和地价评估研究滞后于农村土地市场发展的要求,应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定价方法研究,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提供依据。③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研究。由于各地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形式不同,参与流转收益分配的主体及收益分配关系的差异较大,存在各主体利益无法得到合理保障等问题。应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形成机理研究,合理确定参与收益分配的主体及参与主体的收益分配比例。④重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控制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存在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重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风险识别及风险评估研究,探索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风险控制机制,有效规避及降低风险,实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效益的最大化。⑤注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驱动力等方面定量研究。在现有定性分析为主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方面的定量研究为决策部门把握流转动态及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可量化的成果。
[1] 樊万选. 国内外农地产权和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世界农业, 2008(1): 1-3.
[2] 范怀超. 国外土地流转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经济地理,2010, 30(3): 484-518.
[3] 华彦玲, 施国庆, 刘爱文. 国外农地流转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世界农业, 2006(9): 10-12.
[4] 陈利根, 龙开胜.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历程及改革方向. 中国农史, 2008(2): 79-84.
[5] 马秀鹏, 陈利根, 朱新华.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经济学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 8(2): 63-68.
[6] 李文谦, 董祚继. 质疑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正当性:兼论宅基地流转试验的初步构想. 中国土地科学, 2009,23(3): 55-59.
[7] 刘昌用, 卢颖. 重庆市双溪村统筹城乡改革实验的成效与问题调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8, 18(5): 26-30.
[8] 靳京, 冯长春. 基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征收试点探讨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 以北京市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5): 14-21.
[9] 吴月芽.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流转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地理, 2005, 25(3): 401-405.
[10] 牛海鹏, 李明秋, 王宝山.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模式构建.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24(1): 88-91.
[11] 雷兰. 我国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的法律分析. 求索,2007,(3): 107-109.
[12] 张志强, 高丹桂.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 相关研究和观点综述.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0(5): 59-64.
[13] 崔娟, 陶镕.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可行性之法理分析.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8): 9-12.
[14] 谭术魁, 彭补拙. 全面启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尚待时日. 中国房地产, 2002(4): 13-14.
[15] 高永生, 孙奇.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宜慎行.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5): 14-21.
[16] 陈利根, 卢吉勇.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为什么发生流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2(3): 14-19.
[17] 高艳梅, 刘小玲, 张效军.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的制度解析. 农村经济, 2008(10): 13-16.
[18] 周建春. 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的政策把握. 中国房地信息,2006(6): 4-6.
[19] 张伟伟, 朱玉碧.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初探.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3(20): 17-19.
[20] 江华, 胡武贤.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与绩效研究. 现代乡镇, 2008(6): 28-31.
[21] 胡峰. 农村宅基地流转驱动力分析. 经济研究导刊,2008(9): 39-40.
[22] 吕萍, 支晓娟.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影响效应及障碍因素分析. 农业经济问题, 2008(2): 12-17.
[23] 王菊英.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障碍与空间.政治与法律, 2008(3): 84-88.
[24] 胡亮. 中国农地产权的三重理论述评: 寻求新理解. 农业经济问题, 2010(1): 73-78.
[25] 张雪琴, 田萌. 初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产权制约问题. 资源与产业, 2006(2): 14-18.
[26] 潘卫兵.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产权问题及其成因. 经济研究导刊, 2008(17): 48-51.
[27] 顾海英, 赵德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与产权问题. 农业经济问题, 2003(10): 63-66.
[28] 金晓霞, 刘秀华, 郭岭.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土地权属问题的研究.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 4(4): 149-151.
[29]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 明晰产权创新机制还权于民推动流转: 浙江省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报告. 中国土地,2002(11): 13-14.
[30] 冯连伟. 两种产权一个市场: 山东省临沂市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经验介绍. 中国土地, 2005(1):40-42.
[31] 朱新华, 马璐璐, 张金明.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最适产权安排: 一个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视角. 经济体制改革,2010(1): 99-102.
[32] 胡峰.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安徽省天长市为例[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08: 27-30.
[33] 陈希勇. 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 困境及其对策分析.农村经济, 2008(8): 85-88.
[34] 汪红群, 刘明浩, 邱道持.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探讨.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19(2):70-73.
[35] 高迎春, 尹君, 张贵军, 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探析. 农村经济, 2007(5): 34-36.
[36] 张梦琳.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绩效分析及政策选择: 基于苏州、芜湖、南海三地的流转实践. 国土资源,2008(11): 44-46.
[37] 段小梅, 黄志亮. 成渝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典型模式及经验借鉴. 软科学, 2009, 23(2): 97-100.
[38] 肖轶, 魏朝富, 尹珂, 等. 重庆市两种典型农地流转模式比较分析. 中国农村观察, 2009(3): 19-94.
[39] 陈会广, 陈利根, 马秀鹏, 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创新: 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视角. 经济体制改革, 2009(1): 87-92.
[40] 章合运, 吕颖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的构建. 农村经济, 2008(9): 35-38.
[41] 许恒周, 曲福田, 郭忠兴.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绩效分析: 基于SSP 范式对苏州、芜湖的解释. 经济体制改革, 2008(2): 105-108.
[42] 陈展图, 杨庆媛, 张丽, 等. 城市边缘区农地整体流转模式探析: 以重庆市江北区双溪村为例. 农村经济, 2009(7): 23-25.
[43] 郭旭彦.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研究
[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5-56.
[44] 吴胜杰.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民市民化的政策突破: 以重庆市九龙坡区先行示范改革为例. 农村经济, 2008(12):34-37.
[45] 刘洪彬, 曲福田.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村经济, 2006(2): 39-41.
[46] 张新桥, 张海涛.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特区经济, 2007(2): 235-236.
[47] 叶艳妹, 彭群, 吴旭生. 农村城镇化、工业化驱动下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探讨: 以浙江省湖州市、建德市为例. 中国农村经济, 2002(9): 36-42.
[48] 黄庆杰, 王新.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中国农村经济, 2007(1): 58-64.
[49] 李艳, 邱道持, 张怡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的挑战与建议: 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6(6): 359-363.
[50] 袁开春.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及政策建议[D]. 北京: 首都经济与贸易大学, 2008: 1-44.
[51] 蒋晓玲.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7, 21(1): 99-102.
[52] 赵伟, 张正峰.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4): 184-187.
[53] 肖久恒.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0(2): 25-27.
[54] 赵俊锐, 朱道林. 流转: 效益与前景: 淄博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中国土地, 2005(2):31-32.
[55] 杨涛, 朱博文. 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益分析与对策思考.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 23(2): 106-109.
[56] 唐晓莲, 魏清泉.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实施后对城市土地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以广东省为例.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20(3): 19-23.
[57] 李廷荣.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要分清主客体. 中国土地,2006(2): 14-15.
[58] 卢吉勇, 陈利根.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与收益分配. 中国土地, 2002(5): 20-21.
[59] 吴百花. 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博弈分析: 关于义乌市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 中共浙江省党校学报,2009(2): 115-119.
[60] 袁枫朝,燕新程.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之三方博弈分析: 基于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与用地企业的角度.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2): 58-63.
[61] 陈翠芳, 刘武.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研究: 一个博弈模型的构建.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1): 6-11.
[62] 彭文英, 洪亚敏, 王文, 等.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及分配探析.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5): 55-60.
[63] 陈健.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及其收益分配机制. 改革,2008(2): 147-150.
[64] 王文, 洪亚敏, 彭文英.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形成及其分配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7): 20-23.
[65] 周诚. 我国农地转非自然增值分配的“私公兼顾论”. 中国发展观察, 2006(9): 26-29.
[66] 杨继瑞, 帅小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流转的支撑体系: 权益分配抑或外部环境. 国土资源, 2008(7): 33-35.
[67] 肖瑛, 王满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支撑体系探讨.改革, 2009(12): 73-78.
[68]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流转的支撑体系研究. 财经研究, 2002, 28(10): 69-74.
[69] 马三喜. 创新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法律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6(12): 56-58.
[70] 程久苗.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创建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 25(3): 89-94.
[71] 戴德军. 城乡统筹语境下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论纲. 河南社会科学, 2008, 16(5): 194-198.
[72] 胡存智. 从产权制度设计和流转管理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改革. 国土资源导刊, 2009(3): 34-35.
[73] 陈利根, 张梦琳, 段浩.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考察、评价及重构. 国土资源, 2008(7): 33-35.
[74] 刘双良, 马安胜, 姜志法.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现代财经, 2009, 29(10): 87-90.
[75] 陶进华. 限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带来的问题与改革路径分析.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8(4): 63-66.
[76] 黎平.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治理的路径选择.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4):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