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水文效应”专栏
  •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水文效应”专栏
    曹灿, 张永勇, 刘玉, 张世彦, 刘晓洁, 王国庆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水源涵养区(黄河源区、渭河华县站以上和伊洛河流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产水区,辨识其径流的综合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可为分析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水循环演变与归因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当前研究重点关注环境变化对黄河流域径流量的影响规律,仍无法全面回答径流情势的变化特征及空间分异。论文以水源涵养区的31个源头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去趋势预置白(Theil-Sen trend-free pre-whitening with Mann-Kendall test,TFPW-MK)方法、Sen斜率估计和聚类分析等手段,检测了2000—2020年源头小流域内量级、变率、频率、持续时间和时序5类径流情势特征指标的变化趋势,并辨识了其主要类型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 大部分源头小流域的所有流量的量级、高流量变率和低流量频率显著增加,低流量的变率、高流量频率以及所有持续时间和时序指标显著下降。② 典型径流情势变化在湟水、洮河、渭河下游和洛河对气候变化更敏感,主要为高流量量级显著增加、但时序显著减少,低流量频率显著增加、但总历时和时序显著减少。③ 径流情势特征指标变化可分为3类:第一类占42%,位于洮河、湟水、渭河干支流及伊河干流,表现为量级、变率和频率显著增加,历时和时序显著下降;第二类占35%,位于三大流域分区的上游和下游,表现为变率下降、低流量的其他指标显著增加,而高流量5类指标均显著下降;第三类占23%,位于三大流域分区的中下游,表现为量级和频率显著增加,变率、历时和时序显著下降。

  •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水文效应”专栏
    公丽, 梁康, 刘昌明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明晰黄河水源涵养区水碳变量变化规律对于理解黄河流域水碳循环演变过程与机理、保障水资源和生态安全以及支撑水碳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采用时空统计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在全区、分区和栅格尺度上对黄河水源涵养区的6个典型水碳变量(总初级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碳利用效率、蒸散发、径流和水分利用效率)2001—2018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进行探析。结果表明:① 黄河水源涵养区全区及3个分区的水碳变量主要呈现波动上升的变化趋势,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性。碳变量(总初级生产力、净初级生产力、碳利用效率)和水碳耦合变量(水分利用效率)多年均值大小次序为Ⅲ区(伊洛河区)>Ⅱ区(渭河南部山区)>Ⅰ区(黄河上游水源区),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变化格局,而水变量(蒸散发、径流)则大致呈现南部和西北部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② 表征水热条件的气候因子和下垫面因子共同驱动黄河水源涵养区水碳变量的变化。全区探测的水碳变量影响因子的驱动力大小次序未发生根本改变,全区尺度主要受到叶面积指数、气温和降水因素的驱动;分区及栅格尺度的碳变量和水碳耦合变量的变化受叶面积指数驱动主导的范围最大,水变量的变化受净辐射和降水驱动主导的范围最大。

  •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水文效应”专栏
    施发祥, 秦甲, 韩添丁, 孙洋, 杨冰峰, 付晓雷, 游艳辉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冻土水文要素变化及关键参数的确定是黄河源区水文过程分析和模型模拟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为进一步认识冻土冻融影响下黄河源区冻土水文关键要素变化及特征,论文选取玛曲季节冻土观测站和康穷多年冻土观测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降水、蒸散发、冻土土壤水分的野外观测,采用HYDRUS-1D模型冻融模块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 冻土冻融过程会改变土壤水力参数,季节冻土饱和含水率θs冷季大于暖季,残余含水率θr冷季小于暖季;多年冻土饱和含水率θs冷季大于暖季,残余含水率θr仅深层冷季小于暖季。② 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在年内冻结期间土壤含水量呈“U”形变化;在冻结稳定时期季节冻土储水量减少比多年冻土快。③ 冻结稳定时期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底部渗漏通量都不断减少,而多年冻土由于底部冻土层的存在,底部渗漏通量减少到0后保持不变。④ 季节冻土与多年冻土在地下20 cm处存在冻结锋面,冻结开始期间土壤水双向流向冻结锋面,融化开始期间土壤水由冻结锋面双向流出。研究对于深化黄河源区冻土水文过程的认识,优化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水文效应”专栏
    刘玉, 翟晓燕, 张永勇, 李淼, 刘晓洁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水生态产品实物量计算是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及价值实现的基础。为客观反映水生态产品价值量与水循环过程的联系,论文以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为例,采用流域水循环多过程模拟、情景分析和社会经济调查等手段,核算了1986—2015年水生态产品(水资源供给、水资源存量、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质净化)实物量及其价值,系统分析了水生态产品价值量组成及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湟水河流域1986—1995年水生态产品总价值量为604.81亿元/a,1996—2005、2006—2015年分别增加了10.87%、24.49%。水生态产品价值主要由水资源存储贡献(占比66.59%~69.53%),水库防洪价值、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价值次之(分别占比18.91%~23.54%、5.08%~5.53%、4.77%~6.12%),土壤保持贡献最小(占比约0.02%)。从上游到下游子流域水生态产品价值量通常呈减小趋势,个别子流域由于有水利工程,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明显增加。研究可为黄河上游流域水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与水文效应”专栏
    梁植, 孙若辰, 段青云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黄河水源涵养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深入研究区域植被变化过程对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利用趋势分析、局部加权回归方法(locally weighted scatterplot smoothing,LOWESS)、Pearson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残差分析等方法对1982—2015年黄河水源涵养区植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要素做了分析,并根据地形不同将涵养区划分为平原区和高原区,探究区域内的差异性。结果表明:① 涵养区多年生长期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呈显著增长趋势,主要源于春秋季NDVI的快速增长,不同区域尺度的NDVI增长速度存在差异,涵养区及其分区高原区、平原区NDVI增长速率分别为0.0009/a、0.0007/a、0.0016/a。② 区域NDVI与降水气温相关性存在时空差异,涵养区生长期NDVI与降水、气温分别呈负、正相关,春夏季受温度控制,秋季受降水、温度同时控制;其中平原区除春季受温度控制外,其他时期同时受降水、气温控制;涵养区生长期NDVI与降水、温度呈正相关区域占比分别为50.4%、91.4%。③ NDVI变化趋势存在一定阶段性,在1995—2015年间NDVI呈停滞增长,期间NDVI与降水的相关性由负相关转为正相关;1995年之前、2015年之后则呈显著增长,与降水、温度分别呈负、正相关性。④ 区域内NDVI增长主要由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同时驱动引起,面积占比74.30%,其次为气候变化引起的植被增长与人类活动引起的植被衰退,面积占比分别为11.48%、6.23%,说明生态工程建设有效促进了植被的恢复,但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同样也会破坏植被的生长。

  • 研究论文
  • 研究论文
    塔娜, 柴彦威, 申悦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郊区化带来了世界范围内生产与生活要素向郊区的加速集聚,郊区生活方式快速发展。作为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中美两国展现了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郊区生活方式演进的典型特征,深入研究两国郊区生活空间与生活方式演进特征,有利于中西方郊区理论的对话和为中国城市规划提供参考。论文从郊区居民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梳理了中美郊区生活空间组织的演变,通过比较中美郊区居民的居住、出行与活动特征变化及其与郊区空间的关系,分析中国和美国郊区生活方式的演进,总结中美郊区生活方式差异性特征及其机理。研究发现,中美郊区生活方式均体现出三阶段发展的特征,从单中心城市生活方式向郊区生活方式转变。中国郊区生活方式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转变多,并逐渐展现出人口组成多样化、居住社区混合、向心通勤、公交出行、中心依赖的特征;而美国郊区生活方式发展较早,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多元郊区生活方式,并逐渐展现出人口组成多样化、居住社区区隔、侧向通勤、机动化出行、生活郊区的特征。比较发现,中美郊区生活方式的共性在于居住多样化和出行机动化,而差异性在于居住融合程度、机动化程度和日常生活郊区化程度,这一差异的形成受到城市化发展阶段、都市区空间组织、交通发展和空间品质差异的影响,是居民行为主观决策与外部客观制约共同作用的结果。

  • 研究论文
    游猎, 刘国玲, 陈睿山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变化与用地增减的关系问题,是区域城乡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城乡人地关系协调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客观要求。论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运用人居空间变迁模型分析和比较了1997年以来苏浙沪皖三省一市,以及长三角地区市、县、镇、乡、村5级行政单元人口变化与用地增减过程及特征。结果表明:① 分省来看,苏浙皖三省整体呈现出城镇膨胀、蔓延与乡村萎缩、收缩互补态势;苏皖人地数量变化比沪浙更为协调,变迁强度更弱且更具稳定性。② 分级来看,乡村地区人地数量变化一致性最弱,表现出明显的人口用地弹性,且异动明显;而市县镇变迁较为稳定。结论指出:人口要素虽然总体表现为乡村向城市逐级流动,但上海、浙江已经显示出人口的城乡双向流动;而用地要素则表现为乡村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后者从要素间关系角度反映了“地随人走”的趋势。研究通过识别长三角地区城乡人居空间变迁过程及特征,有助于判断当前城乡融合的发展形势,并可为制定相关政策和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 研究论文
    耿艺伟, 李效顺, 陈伟强, 刘希朝, 陈姜全, 季海涛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科学探究乡村地域系统韧性对于重构乡村发展路径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构建“要素支撑力—结构抵抗力—功能适应力”分析框架,以豫东平原区商丘市睢阳区为例,挖掘乡村地域系统韧性特征,进而建立“数理—机理”融合的乡村地域系统韧性适应性类型识别定位方法,甄别系统韧性类型,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乡村地域系统韧性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乡村地域系统韧性、要素支撑力、结构抵抗力和功能适应力指数空间分异明显,存在显著正向聚集性,其中要素支撑力正向空间聚集性最为显著。② 类型识别发现,优势发展型行政村30个,规模占比为9.74%;稳健提升型行政村67个,规模占比为21.86%;整治改善型行政村88个,规模占比为30.32%;传统控制型行政村118个,规模占比为38.08%。③ 商丘市睢阳区乡村地域系统韧性强弱是由多个驱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政策扶持力度、人均收入和区位优势度是主导因子。同时,在外源扰动和内核驱动的双重作用下,乡村地域系统韧性通过政策调控机制、内生动力机制、区位催化机制和生态约束机制四维驱动差异引致乡村发展路径分化。

  • 研究论文
    万沛钰, 徐国良, 万春燕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旅游地土地利用功能承载了乡村空间功能的转型与重构,探究乡村旅游地土地利用功能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开展不同情景下的模拟,可为辨析旅游业对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功能影响提供借鉴思路。论文以江西省三坪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遥感影像和ArcGIS空间工具分析了2007—2019年土地利用功能结构演变规律,并采用PLUS模型分别模拟“旅游优先发展”及“保护约束发展”两种未来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结果表明:① 三坪村从以生态保育、农业生产、农村住宅、公共服务等土地利用功能为主的传统型村落,逐步转向为包含旅游接待、旅游休闲、交通运输等复合功能的旅游型村落。从初步参与期到快速发展期,土地利用类型指数提升了13%,旅游功能用地扩展强度指数提升了1.29倍。② 随着旅游业的推进,三坪村旅游功能用地的空间扩散和溢出特征明显,旅游功能用地的分布由“沿主干道线状集中分布”演变为“沿次干道的自然村扩展延伸”。③ 未来情景模拟中,与保护约束发展情景相比,旅游优先发展情景下的农业生产及生态保育功能下降更大,但旅游接待功能提升幅度更明显。

  • 研究论文
    张雪莹, 周晓艳, 程必立, 江荣灏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邻避设施空间效应的研究对城市用地规划布局和人居环境营造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论文基于住宅价格视角,通过构建住宅小区特征价格分析模型,运用地理加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研究铁路设施邻避效应对长春市中心城区住宅小区价格影响的空间范围、空间分异特征及对不同价位住宅小区价格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① 铁路对住宅小区价格存在显著负向影响的空间范围约为沿线2 km。该范围内的住宅小区占中心城区住宅小区总数的55.25%。与铁路的距离每减少1 km,住宅小区价格下降约114~772元/m2。② 铁路对住宅小区价格的负向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由于地理距离、铁路运营特征和特定区位条件的综合作用,不同铁路线路、同一铁路不同区段、铁路两侧的沿线住宅小区价格所受影响存在差异。③ 铁路对从低到高不同价位住宅小区价格的影响整体上呈增强态势,高端住宅小区对铁路邻避效应的敏感性明显大于中低价位住宅小区。

  • 研究论文
    卢婷婷, 李志远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促进城市空间均衡、充分发展,推动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全面提升,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城市治理提出的核心要求。论文以超大城市上海为例,围绕居住空间分异如何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问题,首先从城市治理最小行政单元的居/村委会尺度刻画了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的空间格局,其次运用因果推断中的广义倾向值匹配方法分析基于住房产权的居住分异程度对公共服务供给程度的实际影响,最后进一步阐释政府部门与市场部门在不同场景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差异性逻辑。研究发现:① 上海居住分异程度和公共服务供给程度在空间全局呈相反关系,且在中心聚集“低分异—高供给”的空间,在边缘聚集“高分异—低供给”的空间;② 居住分异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在整体场景、分部门场景下均以显著的负向因果效应为主,即居住分异程度的加深将引起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但该影响在居住分异程度居中阶段均出现小幅度的正向波动变化;③ 相较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主导的公共服务供给受到居住分异的负向因果效应作用更大。基于研究结论,论文从促进适度住房产权混合和社会融合、弥补边缘空间的公共服务资源不足、改善弱势社会群体的住房机会三方面提出城市治理建议。

  • 研究论文
    朝布嘎, 包刚, 元志辉, 温都日娜, 佟斯琴, 郭恩亮, 黄晓君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植被夏季生长峰值期和峰值是植被极为重要的物候和生长指标,对年生产力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论文利用2001—2020年MODIS EVI数据和双Logistic四参数模型,识别北半球中高纬度植被生长峰值期与EVI峰值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① 在过去20年间,植被生长峰值期主要发生在6—8月,并随着纬度的升高呈先提前后推迟趋势,但如果忽略70°N以北地区的少部分陆地,植被峰值期随着纬度升高呈提前趋势。植被EVI峰值主要介于0.2~0.6之间,整体上高纬度的值低于低纬度。② 区域平均植被生长峰值期呈不显著提前趋势(0.12 d/a,p>0.05)。在空间上呈提前趋势(60.3%)的像元占比大于呈推迟趋势(39.7%)的占比。EVI峰值以0.01/10 a(p<0.01)的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空间上,研究区74.5%地区的植被EVI峰值呈增加趋势。③ 2001—2020年间,春夏季气温、降水量和云覆盖对植被生长峰值期(EVI峰值)的影响最广泛,其中气温对植被生长峰值期和EVI峰值的影响最强,在高纬度地区对两者产生不对称作用,在低纬度地区气温的升高可能通过干旱等事件将降低EVI峰值。而降水量和云覆盖对峰值期和EVI峰值的影响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复杂,空间异质性强。研究结果可为阐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植被物候和生长变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以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过程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撑。

  • 研究论文
    宋莹,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魏振宇, 吴鹏, 孙磊, 刘若男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哈尔滨黄土作为东亚风尘沉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粒度端元分析被广泛用于黄土沉积物的研究中,能够有效反演粉尘传输机制与古气候变化。已有的研究中,对哈尔滨地区不同粒级组分所指示的搬运动力及环境意义研究较少。论文在综合对比Analysize、BasEMMA与BEMMA三种端元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粒级—标准偏差法,评估不同粒度端元分析方法在哈尔滨黄土—古土壤中的适用性,明确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Analysize方法在哈尔滨黄土—古土壤粒度端元提取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而BasEMMA与BEMMA方法效果相对较差。哈尔滨黄土提取出3个有效粒级组分,即EM1 (7.81 μm)为大气背景粉尘;EM2 (27.2 μm)为较远源粉尘的贡献,代表夏季风信号;EM3 (54.41 μm)为近源输入,指示冬季风强度。综合深海氧同位素、北太平洋风尘质量累计率、与65°N太阳辐射量,发现哈尔滨地区250 ka之前,冬季风占主导,且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高纬强迫下冰量驱动是导致该时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250 ka之后,该区气候呈现逐渐变暖湿的宏观趋势,且黄土粒度端元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北半球高纬夏季接受太阳辐射增强,使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北方向物源区粉尘贡献减少以及松嫩沙地范围收缩,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 研究综述
  • 研究综述
    孙斌栋, 付钰, 古荭欢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欧洲城市研究提出的城市生命周期理论,把城市空间演化过程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4个阶段,得到后续实证研究的支持和广泛应用。然而,这一理论因对人口数量之外的其他城市要素,以及城市演化特征、演化阶段和演化顺序的异质性考虑不足而遭到批判和质疑。尽管对这一理论已有不少修订、补充和完善,但仍存在若干突破和发展的空间,未来要纳入新城市现象以拓展理论的普适性;细化城市类型以归纳演变多样性;考虑人口结构要素来增强城市空间分析的深刻性;以及整合多个城市系统提高城市空间演化理论的综合性。

  • 研究综述
    汤礼莎, 龙花楼, 周贵鹏, 戈大专, 杨嘉艺
    PDF全文 ( ) HTML ( )   可视化   收藏

    梳理中国农业地理学的研究进程,明晰农业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变化,探讨各时期农业地理学研究发展的特征,总结其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对于推动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发展、满足农业生产与乡村现代化需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论文运用文献综述法、对比分析法分析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阶段特征。研究发现:① 从农业地理学研究历程看,大致可以将农业地理学研究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历史记述时期、农业集体化时期、改革发展时期和现代变革时期;② 从中国现代农业地理学研究的领域来看,主要涉及4个研究领域,分别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农业与乡村地理综合研究;③ 未来农业地理学研究将围绕气候变化、城乡融合、自适应韧性和数字化技术等主题展开,并运用到发展决策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