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我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透视了中国近30多年来户外旅游的成长与发展。虽然不懂中文,但在过去很多年中我屡次受中国科学院之邀,有幸探访了中国一些优秀的户外旅游目的地,观察到了其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发生的变化。外国学者的视角总会比中国学者有更大的局限性,但也仍然有可能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或者补充。
我把中国的户外旅游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规模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尚未在中国兴起。我在文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此阶段的历史事件回顾,或许会对当时尚未出生的今日中国大学生们增进对此阶段的了解有所帮助。第二个阶段中国逐步开放国际入境旅游,并被全球旅游者列入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第三个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内旅游的巨大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旅游业存在文化与经济上的隔离;二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同步快速增长,并与国际旅游业产生了密切关联。
中国目前不仅拥有非常巨大的国内户外旅游市场,而且具有规模虽相对较小但却很重要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前者包括参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传统文化遗址,自由漂流等中国专业探险活动,远足、爬山等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户外山地运动,以及冲浪和风筝冲浪等海滨户外活动。后者包括从北坡登顶珠峰,西藏、云南和四川的漂流,越野及骑行旅游,内河邮轮旅游等。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外国研究者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很多中国学者可以阅读英文文献,而且很多国际出版物都有中文译本,但反过来看,却很少有国外学者熟悉汉语,因此也就对中文学术文献知之甚少。所以,从外国学者的角度来讲,与中国同行进行项目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户外旅游的研究主题,有三个方面对于未来研究可能是很重要的。第一,确保国际文献中创新性的思想、方法得以尽快在中国应用。换句话说,中国应该从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中获益,同时也应该被纳入国际比较研究中,但后者只有当中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的学术期刊上时才可能实现。第二,既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乃至世界经济和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研究者也很有必要了解中国的研究发现。现在国外学者已经知道中国户外旅游的发展是受规模、历史和文化影响的,但尚未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想更多地了解、更好地理解作为世界旅游市场重要部分的中国旅游,举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国目前也有冲浪旅游的细分市场,那它与国际冲浪产业契合的地方在哪里呢?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户外旅游者走出国门,国际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旅游者的期望,这样国际户外旅游产业就会逐渐受中国旅游者需求的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而当中国海外旅游者返回中国后,或许也会带回一些在国外形成的经验与习惯,从而对中国的户外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在此类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机会。我很幸运能够参与中国同行的合作研究,也衷心希望合作研究能继续并扩展到户外旅游之外的其他研究领域。
自1992年生态旅游概念引入中国以来,经历了理论介绍到本土化探索的过程,并不断推动中国生态旅游的实践发展。本文以1992-2015年间公开发表的中国生态旅游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筛选的1493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梳理与总结,从生态旅游基础理论、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市场、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作用与影响、生态旅游管理与政策等6个方面对国内生态旅游研究展开述评,最后展望了今后中国生态旅游研究需关注的8个方面研究议题。
解说是生态旅游实现其环境教育责任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其研究和行业发展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解说方程式中资源、受众和媒介3个关键要素入手,依据地域分异规律、生态学原理、地理环境决定论等理论,梳理中西方解说系统差异的根源所在。结果发现:西方受“人地分立”价值取向的影响,保持着生态旅游的“纯自然性”,西方的海洋外向型思维延续了注重空间拓展、关注自然客体奥秘的传统,媒介设计鼓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强调长期公益性;中国人受“天人合一”的审美价值的影响,接受生态旅游自然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大陆内向型思维形成了求稳好静的性格,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较弱,媒介的物造形式胜过内容要求,短期功利性突出。最后,本文提出中国生态旅游解说本土化路径,包括确定可行的解说目标、挖掘双重价值的资源、定位受众特征与类型、标准化规范引导媒介设计等。
旅游厕所作为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既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窗口,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苏州市为例,构建了旅游厕所满意度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基于游客满意度,深入分析旅游厕所建设影响因素,并提出旅游厕所创新发展机制。主要结论为:①规划布局、基本功能、细节设计、厕所文化、环保特征和管理工作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如厕教育与满意度之间存在负向关系;②影响旅游厕所建设主要表现在7个维度,其中规划布局对旅游厕所建设影响最大,其次是管理工作和基本功能,而环保特征对旅游厕所建设影响最小;③构建了集供需层、理念层、规划层和目标层于一体的旅游厕所创新发展机制,以期促进旅游厕所科学合理发展,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生态游憩空间配置是休闲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优质生活环境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休闲城市综合标准试点市——常熟市为研究对象,以人口特征为切入点,对该市不同功能区内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可进行生态游憩的时间、生态游憩意愿、对不同生态游憩空间的偏好,以及全市不同功能区人口对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人口特征影响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全市不同功能区的人口特征有显著差异,因此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不同。在人口量、人口平均生态游憩可能性、人口生态游憩空间类型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下,商业活动区内人口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生活居住区、商务办公区、工业生产区;全市不同功能区内人口对草地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指数均最高,其次为水域和林地。可根据城市不同功能区人口数量、类型、分布特征,以及对各类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需求来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中生态游憩空间的配置实践。
环境伦理观是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对可持续旅游行为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中英文主流数据库期刊的文献回顾,对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以及环境伦理观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环境伦理观的概念体系主要包括环境道德、环境情感和环境信念三要素。现有研究往往不区分环境道德和环境信念,对环境情感的度量往往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对环境伦理观具有直接影响力的是价值观理论,社会文化因素、宗教因素、教育水平、媒体和广告影响、政策、国内和国际移民经历等因素也有一定的作用。西方对环境伦理观与可持续旅游行为进行了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而国内以概念性研究居多,既有研究中往往仅关注旅游中的环境行为,对可持续旅游行为关注较少,缺乏对这一特定行为的概念界定,因此,未来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①对环境伦理观理论内涵的度量;②对环境伦理观影响因素的研究;③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界定和度量;④文化因素对于环境伦理观和可持续旅游行为的影响;⑤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探求环境伦理观对可持续旅游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
当今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正处于剧烈变动中,并对缅甸地缘环境的复杂性及地缘脆弱性产生深刻影响。缅甸所在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日益成为世界重要地缘政治力量博弈前沿和焦点。系统研究缅甸国家地缘脆弱性,对于中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及周边地缘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基于地缘政治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等学科理论,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从暴露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等方面构建了国家地缘脆弱性研究框架,系统探索了缅甸典型的国家地缘脆弱性特征。资源环境禀赋、内部地域结构等引致的经济政治体系、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是缅甸脆弱性的本底特征,而缅甸与中国的地缘关系及决策则从根本上影响其地缘战略位态。缅甸地缘政治脆弱性及其与中国的相互依赖使之成为西方“U型封堵大陆战略”的薄弱点和今后角逐的着力点,也是中国解围破局重要的地缘战略出口。近期中国应通过“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大力加强中缅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友好关系。
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基于IPCC提供的参考方法,在对中国大陆30个省区(不含西藏)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估算的基础上,运用ESTDA框架,通过ESDA、LISA时间路径、时空跃迁和标准差椭圆等方法,从时空耦合的角度分析了1995-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格局动态性。结果表明:①近20年来中国省域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碳排放空间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②LISA时间路径分析显示,中国大部分省区的局部空间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1995-2001年和2002-2014年2个时段相对长度都小于平均长度的省区均为18个,大部分南方省区在空间依赖方向上的波动性呈增强趋势,而北方大多数省区则保持相对稳定;③出现协同运动的省区由1995-2001年的13个下降到2002-2014年的10个,表明中国碳排放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空间整合性,但呈减弱趋势;④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局部空间关联模式和集聚特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表现为一定的路径依赖或空间锁定特征;⑤碳排放重心在113.739°~114.324°E、34.475°~35.036°N之间变动,整体上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中国碳排放空间分布呈东北—西南格局,且有逐步向正北—正南转变的趋势。中国碳减排的重点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与提高能效并重,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各省区产业结构转型,制定差异化的省域碳减排政策,建立碳交易制度。
本文基于红河流域43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月降水、气温数据以及干支流2个水文站1956-2013年逐月流量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径流干旱指数(SDI)分析流域气象水文干旱的演变特征,并探讨水文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①1961-2012年期间,流域总体上表现出干旱化的趋势,季节变化上春季有变湿的趋势,而夏、秋、冬三季有变干的趋势,但趋势并不显著。干旱频率季节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春旱和冬旱发生频率较高。从干旱范围来看,春旱范围呈缩小的趋势,夏旱、秋旱和冬旱范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趋势;②1956-2013年期间,流域水文干旱表现出加剧的趋势,其中1958-1963、1975-1982、1987-1993、2003-2006和2009-2013年为水文干旱多发期,近10年来频率明显增加;③流域水文干旱滞后于气象干旱1~8个月,气象和水文干旱事件的干旱历时、严重程度和强度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流域气象干旱是水文干旱的主要驱动力。
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农牧交错区,清代以来耕地的扩张导致林草地覆盖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在现代植被图的基础上,选取土壤、地形因素,并依据历史文献数据,重建河湟谷地潜在林地草地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清代耕地变化的重建结果,推算出清代河湟谷地林草地覆盖的变化状况。结果显示:①清代耕地扩张之前,其林、草地分布与现今各类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林地分布范围比现代略大,灌木林地在空间上连续性更强,草地分布区域更广;②估算出河湟谷地潜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面积分别约为0.28×104、0.93×104、2.1618×104 km2,由于耕地开垦,至清代末期,河湟谷地草地、灌木林地、林地面积分别累计减少5180.41、1330.35、441.31 km2,其中草地被垦殖占用的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湟水谷地中游的乐都盆地、西宁盆地以及黄河谷地的尖扎盆地、化隆盆地等;③清代河湟谷地中人类垦殖原始覆盖类型的差异性不仅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同样受到社会政策因素的影响。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社会形态的转变,农村聚落、居民、农业等空间景观出现了资本化、多元化的倾向,空间多元化作为未来农村发展的一大趋势,已成为学术界研究和关注的新热点。本文借助CiteSpaceⅢ文献分析方法,从研究热点识别及热点推移两大方面厘清国内外农村空间多元化的研究动向,把握最新研究进展。总体而言,国外农村空间多元化经历了由农业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的逐步推移,研究热点不断变换,研究内容相对成熟。而对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中国来说,农村空间多元化的关注时间较短,研究内容仍限于农业生产和农村治理方面,消费导向的研究力量甚为薄弱。最后,本文提出了国内外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农村空间资本化、多元化功能的多维度考量以及与城市元素的互动、中国农村空间多元化模式及类型识别等,应成为未来农村空间多元化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