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人口与健康地理
  • 人口与健康地理
    吕晨, 孙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集聚区的地域特征差异对人口迁移行为产生较大影响,从地域特征出发研究人口集聚区对于迁入人口的作用机制可为地域功能区划和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提供参考。本文以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为基础,构建人口集聚区对迁入人口拉力作用的指标体系。以东莞市为案例,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识别人口集聚区对迁入人口的作用力以及各类拉力的作用强度。结果显示:① 东莞市各乡镇人口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在1995-2000年全市人口迅速集聚期,区域人口集聚度主要与地区就业岗位增加、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迁移的路径依赖相关。② 该市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特色给迁入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其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对外来人口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③ 人口以路径依赖的形式进行链式迁移可以减低迁移过程中的风险和成本。④ 对人口集聚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路径依赖拉力、就业岗位拉力、收入水平拉力;综合的区域拉力与人口集聚度呈三次曲线关系。
  • 人口与健康地理
    张开洲, 陈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应用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分析1990-2010年间县域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探讨导致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 人口老龄化的总体空间格局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但空间集聚有所减弱。② 热点区(高度热点区)由沿海向内陆演进,属跃迁式突变;边缘区发展方向刚好相反,属收缩式渐变。③ 总变异中随机性因素增大,结构化分异减弱;区域空间差异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西北—东南方向上。④ 各类因素对不同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各不相同,但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方向产生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分化。总体而言,死亡率和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对人口老龄化贡献为正,出生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及迁入率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均GDP对人口老龄化既有推动也有抑制作用。
  • 人口与健康地理
    陶卓霖, 程杨, 戴特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养老服务是当前中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养老设施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养老设施的供给仍难以满足老年人口对养老设施的需求。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科学评价是进行合理空间配置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GIS技术,应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算,并重点对1小时单一有效服务半径和按养老设施规模划分的三级有效服务半径这两种情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后者对北京市养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评价更具合理性。本文对空间可达性的测算结果识别出了北京市各区域养老设施的稀缺程度,为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 人口与健康地理
    通拉嘎, 徐新良, 付颖, 魏凤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中国血吸虫病疫情呈回升态势,表现为急性感染人数和血吸虫病患病人数增多,局部地区钉螺扩散明显,感染性钉螺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等。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控制钉螺对血吸虫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钉螺的生态学特征,综合高程、水文、土地利用、土壤、植被等因子,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地理环境因子对2009年湖北省钉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在垸内型流行区,整个流行季(3-10月)、特别是7-9月期间的植被覆盖与钉螺分布范围有关,密螺地带的特征为土壤质地粉砂含量适中、黄红壤和淹育水稻土,第一季度有较高的植被覆盖度;② 在垸外型流行区,湖泊滩地、高覆盖度草地是其主要分布环境,而第一季度较高的植被覆盖,尤其是荻、芦苇等植被类型是高密度地区的环境特征;③ 在山地丘陵,河流附近的林地和耕地,潴育或淹育水稻土是钉螺密集分布的环境。筛选出的地理环境指示因子可用于遥感技术监测钉螺孳生地,从而为采取有效的控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人口与健康地理
    薛然尹, 葛淼, 何进伟, 胡燕宇, 谷琳琳, 杨绍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地理学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医学地理学得到迅速发展。鉴于目前医学参考值制定时仍存在忽略地理因素的影响,本文收集中国各地3809 例健康成年女性呼气高峰流量参考值,分析地理因素对其的影响,计算不同地区参考值的数值差异,探究地理因素对医学参考值产生影响的机理,其中,纬度、海拔高度、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表土砂砾百分率、表土参考容量共7项地理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利用ArcGIS中的Moran's I指数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数据与空间及地理因素存在关系。并通过岭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并进行插值。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健康成年女性肺部呼气高峰流量与纬度与海拔、气候、土壤等地理因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关系,同时证明,岭回归与支持向量机组合模型的地理分布差异预测结果优于单独预测方法。
  • 城市与区域发展
  • 城市与区域发展
    朱凤凯, 张凤荣, 李灿, 焦鹏飞, 王静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重要转型,认识把握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和区域差异,对统筹区域城市化的“人地配置”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协调度指数、塞尔指数等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及其协调性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造成的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 土地财政主导下,城市扩张速度普遍加快,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现象由东部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②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普遍下降,而直辖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区的大幅扩张导致非农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缩小;③ 区域间建设用地指标与人口非农化相匹配的“人地挂钩”,是未来实现健康、协调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 城市与区域发展
    丁悦, 蔡建明, 任周鹏, 杨振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区域发展的重要政策。历经30年多发展,国家级经开区已遍布全国,其个体间的发展差异也由于不同的动力机制而日趋显著。认识和探讨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及其核心影响因素,对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引导开发区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变异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2010年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空间分异,并探测了其核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总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东中西三大区差异显著,呈现出高低高的U型格局;② 个体上,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在三大区内部存在不同分异特征,其中西部分异度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③ 探测因子决定力显示,主导三大地区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的核心要素明显不同;在所选出的5大核心影响因素中,中西东三大区呈现出由开发区内在因子主导向城市和区域性外在因子主导的转变趋势;④ 国家级经开区经济增长率及核心影响因素在三大区间的分异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发区生命周期阶段性的演变规律。由此建议:近期内,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仍应聚焦于改进其自身发展要素;而从长远看,城市性和区域性的外部因子对经开区的影响将变得日益重要,亦即是经开区的未来发展将越来越依赖于与其所在城市和区域的有效融合。
  • 城市与区域发展
    曹伟, 周生路, 吴绍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在界定城乡统筹系统概念、界面和性质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因素,应用突变理论对城乡统筹系统进行理论研究,并借鉴城市精明增长理论,提出土地精明利用调控城乡统筹系统要素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城乡统筹系统的界面包括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面、城乡统筹前后的界面和城乡系统间的界面;影响城乡统筹系统的主要因素有城乡现实、农户意愿、政府政策,其中城乡现实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农户意愿是城乡统筹发展自下而上的内在动力,政府政策是城乡统筹发展自上而下的外部引力;以土地为纽带,利用“农地整治、村镇改造、要素配置”3个土地精明工具,通过土地利用数量、结构与利用方式的调整与优化,消除城乡系统之间要素流动的障碍,促进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达到增强农村经济活力、保障城市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目的,最终实现“生活殷实、生产繁荣、福利共享、生态优美”的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 城市与区域发展
    李珽, 符文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引人注目。利用RS与GIS技术方法,并结合经济、政治、规划等因素,对比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来珠江三角洲六大城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和珠海城市形态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1979-2008年间,各主要城市在各自的地理条件和制度实践的基础上,演变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广州、深圳和珠海是自上而下的发展管治模式,其城市用地随着产业发展和优化而扩张并调整,但不同的城市发展政策造成了各异的空间形态;佛山、东莞和中山是自下而上的发展管治模式,空间形态总体上较为分散破碎,并在不同地理区位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联系。
  • 城市与区域发展
    王慧芳, 周恺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03-2013年间在国内主要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文献,对近10年间的城市形态相关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进展进行评述。文章在辨析城市“布局形态”、“结构形态”、“肌理形态”三大概念的基础上,将现有研究成果按城市形态影响要素分解、新技术方法应用、时间—空间维度探讨、可持续城市形态、城市形态规划、管理和控制,以及分城市、地区案例研究六大主线进行归纳,并评析现有成果的研究视角、技术方法、实践应用特点及其局限。比较中西方城市形态研究轨迹,国内研究习惯于通过实证主义的因果演绎和经验主义的案例归纳来理解现有城市的形态发展历程,并在借鉴历史经验和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寻求城市形态发展的“理想城市形态”。而西方研究则致力于寻求“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可操作性和实现方式,侧重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索和规划应对。本文提出未来城市形态研究应更关注微观层面的肌理形态分析,应从更加温和、建设性的“时间—空间演化”视角探讨城市形态演进规律,为包容性、共生性的“可持续形态”演变发展构建理论基础。
  • 城市与区域发展
    关兴良, 蔺雪芹, 胡仕林, 鲁莎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交通运输体系与城镇空间扩展的关联分析是揭示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作用关系的重要切入点。采用等时线叠置法和指标分区法,分析了武汉城市群交通可达性及交通优势度与城镇空间扩展的时空格局、关联特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体系与城镇空间扩展具有内在联系,呈现出互动耦合、协同演进格局。从作用机理来看,交通运输体系通过直接效应、外部效应和乘数效应对城镇空间扩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城镇空间扩展在“量”和“质”上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要求,刺激并保障了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两者相互反馈、相互依赖。从政策启示来看,交通运输体系的空间不均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制定差别化的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完善一体化的交通运输体系是加快区域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
  • 城市与区域发展
    狄乾斌, 孙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极其迅速,海洋经济发展同样迅速,海洋经济与沿海地区社会变迁之间的关联日益紧密。海洋经济介入沿海地区的社会生活领域,导致社会结构的重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建构。从动态系统的视角看,海洋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耦合维持着两个系统的稳定性,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相互制衡机制。本文通过对海洋经济与不同社会变迁因素的复杂关联和互动机制的研究,运用数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描述和分析了辽宁省2000-2010年间的海洋经济与社会变迁关联情况,并对其的关联度进行科学度量。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社会变迁因素之中,海洋科学技术对海洋经济贡献较大,是海洋经济与社会变迁的关键因素;社会结构和生活质量对海洋经济贡献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