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朝向新人文地理学转型,地理学者对于空间的探求逐步从对经济、社会、文化现 象进行物理性的空间分析,转向对于空间自身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空间的概念逐步被文本化,进而成为地理学学 者分析的本底材料。空间被定义为社会、文化以及政治过程的反映。对于空间的分析即可以揭示出深刻的社会过程 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演变。本文通过对空间意义与象征性概念的解释,介绍空间意义与象征性,并通过对西方学 者实际案例的介绍,进一步理清空间意义与象征性的研究内容以及对于国内研究的借鉴与启示作用。
如何保护与发展地方传统文化是许多历史城市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将文化当作 一个有机体,当其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将发生一系列变化。本文以北京什刹海历史街区为 例,探讨在旧城更新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下,地方文化如何回应环境的变化。资料分析和调查结果表明:什刹海的 传统文化特色正在削弱,且外来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存在隔离;外来文化进入什刹海之后一般会产生适应新环境 的进化现象;就什刹海地方文化建议而言,要最大程度的保护传统物质空间,积极发展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业态, 尽量维持原有社会网络和生活方式。
通过入户调查,分析了1998-2009 年重庆市磁器口古镇旅游用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998-2009 年间磁器口古镇旅游地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02-2005 年是旅游用地增长最快的时期,早期以单位占地面积较大 的商家为主,此后小商户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空间格局看,旅游用地从早期沿核心街道南北两端集中布局模式,逐步演变为向外围街道扩散的均衡布局模式。旅游餐饮、购物和娱乐是磁器口古镇最重要的3 种功能,但不同时期3 种功能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以商户数为标准,旅游购物是最重要的旅游功能;但若以用地面积作为衡量指标,除2002-2005 年外,在各时期餐饮功能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此外,旅游餐饮用地格局从分散布局特征逐步演变为南北两端集中分布,且餐饮功能表现出向核心街区外围扩散的趋势;旅游购物用地则在古镇南部入口处集中分布;旅游娱乐用地则在街区中部和北部沿江地带相对集中分布。
在旅游学与环境资源领域相关SSCI/SCI 期刊论文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旅游与环境资源关系的研究现状, 总结了当前研究的重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对于4 个主要研究主题,旅游环境资源价 值评估的理论基础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加强多种评估方法的集成应用以及人文旅游资源价值评估实践。关于旅游 可持续与生态旅游,研究方法总体上定量化不足,方法应用比较局限,且研究内容不够丰富,所以内容充实与多种 方法运用及定量化研究是今后研究的突破点。关于旅游与环境资源耦合关系研究,研究内容相对分散,环境对旅游 的作用是研究的薄弱点,今后需要在旅游研究中多加考虑环境的作用,再者旅游与气候关系研究没有得到重视,所 以应该多加考虑旅游与气候关系研究,以适应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环境资源管理方面旅游税、环境税以及环境保 证或生态保证的研究,也是今后的研究重点。此外,研究主题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应实现多样化,全面考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关学科视角并注意多视角综合研究。
本文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分析框架下,建立了区域碳排放的结构分析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方法,并利用中国2007 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研究了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根源以及由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问题,并进一 步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排放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标明,出口是中国碳排放总量迅速增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2007 年中国对外贸易导致的净出口碳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9.1%。而国内建筑业的投资,机械交通电子设备的出口与投资,国内对食品、电力热力以及服务业的消费,化工金属等高耗能产品的出口等经济活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根源,也是排放敏感性较高的经济活动。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优化出口结构,加快产能转移,抑制基础原材料工业产品的出口规模并逐步实施进口替代,提高出口层次和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同时,重视提倡全民减排,积极建立节约型社会,特别是减少建筑业的浪费和服务业能耗,将是中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任务。
利用中国1988、1995、2000 和2005 年县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气候变化因素、投入要素、自然环境条件变 量的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计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国县域气候变化(主要以1988-2005 年间气温、降水变动) 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一定幅度内的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对我国粮食产量变动有正向作用。 将气温、降水变动的影响分解到不同省份上后,可以发现气温、降水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 域分异特征。气温上升和降水量的增加对中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部省份的粮食产量提升有利,对其他省区则会产 生小幅负面影响。对气温、降水变动分季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气温、降水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季 节性差异,譬如春季气温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夏、秋、冬3 季的气温对中国县域粮食产 量有显著的影响,不过其影响的程度与效果各异。春、夏两季降水对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存在显著影响。
地震经济损失评估是地震风险分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府制定地震风险防范管理措施的基础和 依据,因此如何准确评估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地震经济损失评估 研究的发展进程,对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通过分析指出运用 模型评估时存在的困难和以待解决的问题。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外对于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研究均已形成了较为 稳定的、系统的评估方法,但仍然存在无法整合社会经济这一整体进行评估的不足;而在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时由于 涉及领域广泛、受影响时间较长、各经济体间联系复杂等原因,很难得出较为精准的结果,因而其评估方法也仍然 处于探索和研究之中。文章最后展望了今后地震经济损失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国建设用地面积与经济同步增长,但也存在低效利用的问题。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面向投入的CCR 模型,测算得到了1997-2007 年28 个省份的资本、劳动和建设用地投入对GDP 产出的效率。研究表明:①多数省 份的建设用地等要素投入平均效率较低, 各地区效率水平基本上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②以1997-2002 年和 2003-2007 年两个时间段分别计算平均效率,有21 个省份后一时段的效率相对降低,这个趋势与后一时段中国重 化工业加速发展的趋势相吻合;③在资本、劳动和建设用地投入方面,存在不同形式的投入要素的松弛,即纯超量 投入,主要以就业人口和建设用地的松弛为主,进一步表明这些生产要素没有实现最佳配置。
轴辐网络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广泛应用到美国的航空网络。由于轴辐网络结构简单,能有效减小网络输 送成本,对货物的集中处理和分类实现了规模经济等优点使得这种网络形式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运输系统中。国 外学者对轴辐网络的研究已有近30 年历史,对轴辐网络的概念、理论机制,规模效益,数学模型及其应用有了较为 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目前的研究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方向发展,相对而言,国内的研究则相对落后。本文系统介绍了 轴辐网络的原理、概念、分类和研究视角,并对轴辐网络标准数学模型进行了描述,总结了国外轴辐网络的应用领 域,对国内外轴辐网络的研究进行了评述。最后指出运用轴辐网络模拟国内航空网络,货运网络等研究还处于起始 阶段,轴辐网络在国内的实际运用是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之一。
作为我国省际间最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交通的便捷度提升对于改善省际社会经济联系有着重要 的支撑作用。基于铁路交通网络把各省区省会城市抽象为网络中的节点,以2003、2007 年省会城市间铁路客运加 权平均最短旅行时间为度量指标,探讨我国第五、六次铁路客运提速前后省际可达性的时空变化及空间格局。研究 发现,经过第五、六次铁路客运提速,全国各省区的省际可达性整体上获得了较高的提升,尤其是西部地区省区的 可达性提升幅度更高; 省际可达性水平表现出自东部沿海省区向西北内陆逐渐降低的圈层式阶梯状空间格局,可 达性中心区的范围在逐步扩展,干线指向性越来越强;而省际可达性变动幅度则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增 大的圈层式阶梯状地域格局,兰新沿线地区构成全国省际可达性变动的极值区。经过对2003、2007 年省际可达性 时空变化及空间格局的深入探讨,从客观上论证了铁路客运提速对提升全国各地区省际可达性、加强地区经济联 系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少数民族流迁人口在接受城市化和现代化“洗礼”的过程中,由于加入了民族文化、民族传统与民族意识的 变量,其空间行为过程显得更复杂、更丰富。本文以兰州市回族、东乡族为例,研究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的空间行为特征及驱动机制,得出其空间行为特征表现为:①来源地构成较为集中、单一,主要以周边民族地区为主;②来源地具有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交通牵引使该结构发生分异;③居住地选择具有“围寺而居,围寺而作”的特点,总体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空间结构。进一步运用系统动力学的观点从两种“维度”、两种“机制”、两个“方面”构架了“三位一体”的少数民族流迁人口空间行为动力机制模型,并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近年中国很多以人口流出为典型特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城或城区出现低收入和高消费并存的现象。 这种矛盾的农村收入—消费关系形成一个“经济学悖论”,很难获得解释。本文以安徽省庐江县作为实证研究地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强调运用地理学的视角,从区域系统以外寻求解释。发现区域人口流动是形成人口流出区低收入、高消费现象的关键原因,另外,特殊消费群体的带动、传统文化习俗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庐江模式的理论意义在于,它表明即使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系统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已具备开放特征,依靠其自身力量,欠发达地区可以彻底打破计划经济遗留下的城乡二元分割,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人类对流域水土地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扩大,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其演化逐步为国内外学者所 关注。文章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出发选择了与流域人地系统相关的40 项指标,建立了流域人地关系地 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借助系统理论建立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 耦合模型,对1996-2006 年渭河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耦合态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6-2006 年间, 渭河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资源环境状况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明显,并随经济社会发展而波 动,呈现先好转后恶化再好转又恶化的反复波动态势。对渭河流域人地系统耦合度的研究表明,渭河流域耦合度增 长很快,并呈现出一种S 型规律,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开始时因资源开发需要,流域人地系统的耦合度发展 缓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逐步适应,耦合度快速上升,最后受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限制耦合度将接近 某一饱和水平。目前,渭河流域已处于过度开发阶段,资源环境危机也已处于潜伏期,若不注意环境保护、过度开发资源,将很快跨越现在的阶段,持续增长的经济水平和不断提高的消费水平使资源环境系统不堪重负,环境质量不断降低,人地系统关系不断恶化,同时资源环境反馈于社会经济,系统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 受整个地理学界“文化转向”的影响,同时也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 环境之间的矛盾,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以及各种议题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各种研究使自然地理学更 趋于文化性。本文以“文化转向”作为自然地理学创新的1 个视角,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等方面阐述了文化自然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并列举了自然地理学响应“文化转向”的3 条研究线索;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了从自然地理学角度开展“人居环境”和“环境意象”2 个议题的研究;最后,强调自然地理学在进一步进行“文化转向”和创新的同时,应该保持住自身的性质、目标和方法。
随着遥感应用的深入,传统将遥感影像像元当作纯净像元的方式所带来的问题已经被广泛认识到,混合像 元分解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成为遥感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混合像元分解及超分辨率影像重建的主要理 论和方法。根据超分辨率影像重建的主要流程,分别回顾了混合像元端元类型选择、端元丰度分解和超分辨率影像 的重建,并对相关模型和技术给出了总结和评价。端元类型选择是确定在影像范围包含的纯净地物类型,重点介绍 了基于统计学和几何学的两种方法。端元丰度估计是目前该领域研究最多的方向之一,集中了很多新的理论和方 法,可变端元分解和盲源分解作为2 种效果较好的方法在文中作了详细的回顾和评价。空间自相关性是对丰度估 计的结果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的主要理论基础,如何在丰度约束条件下最大化空间自相关性是大多数基于混合像元 分解超分辨率重建的目标。最后,文章在总结目前混合像元分解及超分辨率遥感影像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 些意见和展望,指出考虑混合像元形成机理、综合多种模型及先验信息将有助于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超分辨率遥 感影像研究。
空间统计是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在经济地理,尤其是城市和区域研究领域中发展起来的重要研究方法。这 一方法考虑到事物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大大革新了原有经典统计,并借助于地理信息技术增强了可视化效果,丰富 了在城市和区域研究中对空间的认识和预期。本文简明地综述了空间统计主要领域和内容,指出探索式空间分析, 局部空间统计和空间回归模型是空间统计与经济地理研究主要的结合点,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势;并就空间尺度、空 间权重矩阵、边缘效应和解释谬误等方面着重阐述了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近年来空间统计在社会 经济要素集聚、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和房方产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回顾,总结其主要应用方面和价值。 空间统计将会大大提高对城市微观尺度的研究,为城市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机理提供重要研究手 段,但对数据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