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期刊
文章
图表
检索
EN
中文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介绍
数据库收录
期刊荣誉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优先出版
过刊浏览
推荐文章
专题
按栏目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N
中文
过刊目录
1998年, 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12-24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论文
对新时期国土(区域)规划及其理论基础建设的思考
樊杰
1998, 17(4): 3-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国土(区域)规划是经济地理重要的实践领域。本文从国土(区域)规划所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入手,解剖了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经济地理学目前的主要缺陷;并针对我国市场体制建设、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买方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经济动荡的影响等大背景的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国土(区域)规划性质与内容调整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区域经济布局问题仍然是近期国土(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而非均衡区域增长、城镇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企业发展的区域战略影响着区域经济布局的基本态势,因此,应当针对这些内容重点完善国土(区域)规划的理论基础,推动经济地理学的发展。
Select
论文
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进展效果评价
庞效民
1998, 17(4): 10-17.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集团化实践的扩展和深入,对区域集团化进展效果的评价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加强对国内开展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总结,对有重要借鉴参考意义的有关研究成果进行初略概括和总结,主要从区域发展总体效果、区域集团化的贸易效应、投资效应与国际产业和技术转移的区域效果四个方面对主要研究结论和争议观点进行归纳分析。
Select
论文
农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与群体水分利用率研究
杨晓光, 于沪宁
1998, 17(4): 18-2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二氧化碳分析系统,配合波文比装置,测定了夏玉米农田群体二氧化碳浓度差及农田小气候特征,并计算了农田冠层瞬时的二氧化碳通量和群体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夏玉米群体二氧化碳通量、二氧化碳浓度差及群体水分利用率存在明显的日、季节变化规律。其中水分利用率呈“L”型曲线,上午8时左右达到一天的峰值。拔节后随着作物生长发育水分利用率逐渐增大,灌浆后期由于群体光合能力下降、呼吸消耗增强而逐步下降。太阳总辐射、二氧化碳浓度、空气饱和差及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以不同机制及过程影响水分利用率。在生产实际中,可通过秸秆覆盖、喷灌等措施降低蒸腾驱动势,提高水分利用率。
Select
论文
青海南部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
赵名茶
1998, 17(4): 27-3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海南部由玉树州和果洛州组成,为纯牧区,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研究了本区的环境质量问题,对障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素-低氧含量、低温与草场退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低氧含量存在的自然地理原理,而草场退化的产生除自然条件外,鼠害与人类活动致使过牧、过载也是重要的原因。
Select
论文
现代种植业系统能流转化效率分析及评价——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
封志明, 刘爱民
1998, 17(4): 35-40.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能量转化效率是评价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本文在分析现代种植业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研究了现代种植业系统的投入和生产特点。对系统能流分析结果表明,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工辅助能特别是工业辅助能投入的增加,系统能效逐渐降低。因此改进系统生产结构和投入结构,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和工程技术,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实现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Select
论文
矿区废弃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苏光全, 何书金, 郭焕成
1998, 17(4): 41-4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采矿业的发展,我国矿区土地资源破坏相当严重,同时废弃土地资源的复垦利用率又非常低(约10%),矿区废弃土地复垦研究工作非常迫切。开展全国矿区废弃土地的适宜性评价研究是其复垦研究的基础,可为其它相关研究提供实时指导。本文正是根据这种需要,通过实地调查研究,运用一定的原则与依据,将矿区废弃土地资源划分为5类25个亚类,均对每一亚类,作出了相应的适宜性评价,同时还提出了具体的开发利用途径。为矿区废弃土地复垦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作出了科学的评价,为废弃土地资源的复垦提出有效的开发利用途径,从而为提高土地生产力,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改善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有效的政策与技术参考。
Select
论文
内蒙古耕地重心移动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包玉海, 乌兰图雅, 香宝, 赵晓丽
1998, 17(4): 49-56.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单回顾了内蒙古垦荒历史,并用内蒙古自治区近5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1949年~1996年不同年份的全区耕地重心及人口重心,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内蒙古耕地重心及人口重心均向东北方向移动的结论,分析了耕地重心移动的驱动因子,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Select
论文
地球空间数据元数据标准初探
李军, 周成虎
1998, 17(4): 57-65.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首先概要介绍了目前有影响的几个地球空间数据元数据标准,然后从地球空间数据及数据集自身特征出发探讨了数据集元数据的内容,提出了地球空间数据集的层次结构,并给出了基本层和基础层元数据内容。
Select
论文
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研究及其趋势
王绍强, 陈育峰
1998, 17(4): 66-74.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外陆地表层碳循环OBM、TEM、CASA、CARAIB、DEMETER-1、IMAGE2.0、SIB2等模型进行了评述,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国内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外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的发展特点:已经从静态模型转向动态模型,综合考虑了动力学特点,并且集成陆地表层碳循环的各个过程,与气候模型耦合研究陆地表层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建立生态生理模型和决定植被对气候反应的植物生态生理机制;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的动态响应和相互作用,揭示其中的反馈机制;加强各种情景研究,同时包括人为的影响,尤其是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对陆地碳存储的影响,预测未来全球陆地表层的动态变化及其反馈;由于遥感数据已经成为全球变化研究重要的数据来源,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陆地表层碳循环研究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这些正是我国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型研究应注意和加强的方面。
Select
论文
地理信息网络共享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张健挺
1998, 17(4): 75-80.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学信息对地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互联网上地学信息共享的现状探讨了地理信息网络共享的意义,对基于元数据和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地学数据共享的两种机制做了综述,认为地学元数据的可视化查询检索和网络数据融合服务是地理信息网络共享的重要发展方向,最后探讨了将来地理信息网络共享的主要特点。
Select
论文
我国扶贫政策演变及其实施效果
刘慧
1998, 17(4): 81-8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1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及其特点,重点分析了1996年以来我国政府实施的以扶持贫困人口为主的开发式消除贫困战略所采取的各项扶贫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探讨了过去若干年中我国扶贫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区差异。对国家及某些贫困地区目前采取的脱贫政策与措施提出了一些分析性的评价。
Select
论文
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
李建新
1998, 17(4): 90-99.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1998.04.0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德国,饮用水被确定为生活中的第一物质材料,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与保护是一项法律程序。德国人经过100多年的长期实践,迄今为止已建立近20000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在水源地保护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被欧美工业国吸收采纳。本文介绍了德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政策、规范与模型;保护区的划定原则与方法,以及利用岩石土壤对水污染的过滤净化能力或者水体自然净化功能,分区分级保护和利用水源保护区的实用哲学。本文还描述了全流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水源保护区的关系,东德与西德水源保护工作的差距。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编委审稿
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