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8 , 37 (5): 601-61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5.004

理论探讨

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演化及展望

杨忍, 陈燕纯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 510275

Change in key research area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rural geography

YANG Ren, CHEN Yanchun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Plann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收稿日期: 2017-12-23

修回日期:  2018-03-2

网络出版日期:  2018-05-28

版权声明:  2018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1190)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707010097)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杨忍(1984-),男,贵州毕节人,博士,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乡村地理与土地利用,E-mail: yangren0514@163.com.

展开

摘要

以地理学主要中文期刊近40年来刊发的有关乡村研究的文献为分析对象,采用Citespace软件文献计量分析及文献归纳方法,对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主要热点进行识别和阶段性划分,并梳理其主要热点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伴随20世纪80年代的乡镇工业和21世纪初以乡村旅游业兴起的乡村两次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家乡村发展和建设的战略和政策不断调整,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热点演化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①1978-2000年,主要聚焦于乡村城市化、城乡关系、乡村聚落、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等研究,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与农村发展做出了基础性和战略性贡献。②2000-2008年,开始转向以乡村旅游、农村居民点、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空心村等研究热点话题,中国乡村地理学发展改变了“重城轻乡”的学科格局,逐渐走向繁荣。③2008年至今,研究热点转向多元化,涉及乡村转型、乡村重构、乡村性、空间重构、乡村社区、乡村治理等,研究主题逐渐接轨于国际乡村地理学。未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应以建设乡村地理学学科基础理论和方法体系为核心目标,服务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积极关注乡村发展、转型、分化、重构与治理等核心话题,深化乡村多元空间价值理论研究,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乡村地理学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

关键词: 乡村地理学 ; 乡村发展 ; 乡村重构 ; 乡村振兴 ; 中国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important developments. As a branch of human geography, rural geography has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research on the rural regional system of human-environment relations. Taking the geography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past 40 years in major Chinese journals of geography as the analysis object and using bibliometrics and literature summarization methods assisted by Citespace tools, this study identified the key research areas, divided the themes into stages, and summarized progress in the major research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urba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as well as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change,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From 1978 to 2000, rural geography mainly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themes of rural urbanization, urban-rural relations, village clusters,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econom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showed greater interest in urban than rural research, which has made fundamental and strategic contributions to th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regions From 2000 to 2008, rural geography began to shift to topics such as rural tourism, rural settlements, new rural construction, village planning, and hollow villag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gradually progressed. Since 2008, rural geography has shifted to more diverse topics, mainly including rural transformation, rural restructuring, rurality, rural governance, rural community, and spatial restructuring, which converge with rural geography research internationally. In the future, the research of rural geography in China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rural geography and serve the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differentiation, restructuring, and governance of rural areas, deepen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diversified space in rural areas and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paradigm of rural geography with uniqu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rural geography ; rural development ; rural restructuring ; rural revitalization ; China

0

PDF (3667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杨忍, 陈燕纯. 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演化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5): 601-61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5.004

YANG Ren, CHEN Yanchun. Change in key research area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rural geography[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8, 37(5): 601-61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8.05.004

1 引言

乡村地理学以城市以外的广大乡村地区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乡村地区人文地理问题,主要集中研究乡村地区社会经济地域系统及其环境关系,以及预测其发展的科学(金其铭, 1988)。在世界范围内,乡村地理学一直是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学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旋律,城市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对乡村地区研究逐渐弱化。在高度城市化、城市发展区域化及全球化等背景下,国际上对乡村的研究历经繁荣、衰退、内省和复兴繁荣几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乡村地理复兴的趋势,乡村地理学的研究主题逐渐呈现多元化特点,乡村性、乡村重构、乡村文化、乡村社会变迁、乡村土地利用、乡村制度等,以及全球化对乡村发展影响等引起全面关注(Woods, 2012)。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主要侧重于乡村聚落和土地利用两方面的研究。竺可桢先生提出地理学服务于农业发展,农业地理学者承担或参与了全国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1:100万土地利用图等重大研究任务,农业地理学的研究逐渐走向兴盛繁荣,为国家和地区的建设作出了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贡献(刘彦随等, 2011)。50-60年代,邓静中先生首次探讨了农业区划的理论和方法,所著《中国农业区划方法论研究》一书,对中国的农业区划方案的拟定,为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促进了各省区和县级农业区划工作的开展(刘彦随等, 2011)。70年代末,在李旭旦和吴传钧等老先生倡导下,中国人文地理学全面复兴和发展。吴传钧先生提出经济地理学是具有自然—技术—经济三结合特点的边缘科学,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其核心研究对象。乡村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学科,在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长期致力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的演化与影响机制的研究,研究成果更是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自1980年代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乡村遇到发展的大好形势,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此时,城市快速发展,城乡差距拉大,城乡人口流动加剧,乡村地区面临经济、空间、社会的急剧变化,涌现出很多热点问题,比如乡村劳动力转移、乡村居民点结构体系、乡镇企业、土地评价和开发保护、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和乡村规划等。

新时期,伴随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乡村地域的人地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农业用地边际化等一些乡村发展的新现象和问题(龙花楼等, 2014; 杨忍等, 2015a)。在国家和地区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等政策推动下,掀起了乡村地理学一轮又一轮的研究热潮,研究热点出现不断推移和转变。全面梳理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的演化特征,有利于理清中国乡村地理研究的脉络,更好地抓住乡村地理研究的核心和主线。在国家最新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地理学的学科使命进一步凸显,除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实践外,还须强化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利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统计得到近40年来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特征,并总结其主要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乡村地理学研究核心内容框架和逻辑主线,为学科发展和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传统文献综述方法对所有文献的识别难以面面俱到,为此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及文献归纳的方法,借助Citespace工具辅助热点识别,针对性选择共词分析,进而可视化热点结果。在软件绘制的共词知识图谱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研究主题,节点越大,代表该主题下文献量越多,即为热点。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各主题之间的共现关系,粗细代表强度。节点及连线的颜色代表年份,年份从早到晚呈现出冷色调向暖色调的变化,从而揭示出各热点间的时间演变过程。此外,通过频次、突现度(burst)等识别出重要和关键节点。本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以“乡村”或含“农村”为主题词对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等23种国内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科的核心期刊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1979-2017年,在剔除书评、会议介绍、简讯、校正类等不相关条目后得到相关文献共3488篇。

3 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与主要研究进展

3.1 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特征及阶段划分

运用Citespace软件作关键词词频分析,即在文献信息中提取能够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频次的高低分布生成网络图谱,因此,分析字段选择“关键词”,分析时间为1979-2017年,时间切片为3年,为使生成的网络相对更加全面,将阈值设为top100,即提取每个时间切片排名前100位的文献数据生成网络,该网络节点数为776,路径数为2705,经过滤和合并得到乡村地理学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得到乡村地理学领域的39个热点词,结合各关键词词频等信息(表1),大致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2000年),乡村地理学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乡村城市化、乡村聚落、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基础设施、农村人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等偏向经济建设的主题;第二阶段(2000-2008年),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话题转为乡村旅游、乡村景观、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等;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趋向多元化,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方面,主要包括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乡村规划、农村居民点、空心村、城中村、美丽乡村、古村落、乡村性、空间重构、乡村治理、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乡村复兴、农村住宅、新农村、村庄整治、感知、公共空间、电子商务等核心主题。

图1   1978年以来乡村地理学领域的关键词共现网络

Fig.1   Co-occurrence network of the keywords in rural geography since 1978

3.2 1979-2000年: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及进展

1979-2000年,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集中于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农村工业化、基础设施、农村人口、农业生产等方面(表1)。1978-2000年,农村经济发展历经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第三产业发展等多次浪潮。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快速发展,该时期主要围绕制度创新、地方交通网络构建、村镇空间布局、第三产业发展等,对集镇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促进了乡村城市化,带来了“离土不离乡”的特殊农村发展模式(李宝库, 1997)。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向城镇集聚发展阻力的存在,导致中国“无城镇化的工业化”问题普遍存在,乡镇企业制度和企业产权及空间具有强烈的优化重组需求,乡村空间整合与发展等引起学界普遍关注(任新保, 1983)。同时,农村工业化存在技术含量低、效益低、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苗长虹(1998)分析了农村工业的发展及环境特点、农村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方式、发展模式等。由于资源禀赋、技术条件、市场环境等差异性,致使农村工业化发展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农村工业竞争力评价,以及农村工业地区竞争力差异分析等引起关注,樊杰(1996)从多尺度视角综合分析了农村工业化的发展水平、驱动机制等方面差异,农村工业化过程机制及优化调控的研究走向多元化。

表1   乡村地理学文献热点词信息

Tab.1   Information of popular keywords in rural geography literature

序号关键词词频突现度首次共现时间序号关键词词频突现度首次共现时间
1城市化11511.96199521乡村景观173.862003
2农村居民点9016.89198322产业结构155.241985
3城镇化837.95200023新型农村社区125.872013
4乡村旅游705.57199924乡村治理126.592015
5新农村建设6723.39200625空心村112009
6城乡统筹6313.51200526城中村112004
7农村经济6218.22198227人居环境102006
8土地利用59198928美丽乡村102016
9城乡一体化56198829基础设施94.181985
10乡村聚落5211.72198830空间重构84.392015
11新型城镇化4821.31201231乡村性84.392015
12农村工业4011.63198332乡村复兴73.842015
13乡村规划3714.82200633生态环境71989
14可持续发展3410.32199834村庄整治62006
15农村人口328.96197935古村落52015
16村镇建设2710.02198236农村能源51989
17农业生产2613.03198137感知42009
18城乡关系2310.49198938公共空间42015
19新农村239.61200639电子商务42015
20农村住宅174.411981

新窗口打开

乡镇企业及乡村工业化带来持续动力,城市和乡村出现了新的社会分工,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承担商品交换市场角色的农村集镇迅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助推了乡村“建房热”,政府适时推动村镇建设,将村镇建设纳入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以规划、建设、管理等推动村镇发展。这一过程带有城市化特征,乡村城市化(城镇化)逐渐成为该阶段的研究热点。学界对于乡村城镇化的道路问题存在诸多争议,在“离土不离乡”或“离土又离乡”等乡村城市化的模式上,出现“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小城镇论”等主张(刘彦随等, 2012)。部分学者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外经验,强调多样化的乡村城市化道路,提倡重新思考城乡的划分问题,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和路径等(税尚楠等, 1984),同时注重村镇规划和建设的思路探索(程天坦等, 1986)。第二次乡村城市化研究热潮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的乡村城市化达到一定规模,尤其在沿海地区,也暴露出耕地锐减、环境恶化、空间无序等问题,部分学者意识到乡镇企业的规模集聚效益有限,出现了对乡村城市化是异地迁移还是就地转化的路径讨论(贾绍风, 1998)。基于小城镇及乡村城市化的特征、类型、空间格局及运行机制等研究,更多地提倡集约、内涵式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冯健, 1999)。城市化加快了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以城市发展为出发点,有的学者对乡村人口流动的规模和时空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顾朝林等, 1999),探索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途径和方式,以探寻提高城市化质量的途径和机制(周一星, 1986)。90年代,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乡村人口问题研究的重点,学者深入探索了“离土又离乡”和“离土不离乡”两种途径,在不同尺度上揭示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时空规律和机制(宋金平, 1996)。

随着乡镇工业兴起和发展,农村生计非农化和城镇化持续加快,城乡商品、人流、信息等交流日益频繁,但仍存在城乡联结渠道狭窄、经济交流形式呆板、相互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竞争等问题(孙自铎, 1989)。对此,孙自铎(1989)提出加速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思路,城乡一体化研究逐渐兴起。杨荣南等(1998)构建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剖析城乡一体化的条件、主要动力和可操作路径。魏清泉(1998)从城乡关系的动态变化视角考察城乡融合发展过程,针对东莞分散化的乡村工业化带来城乡空间混杂问题,提出“城乡融合区”的地域空间结构概念。自下而上的农村工业化过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学者们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皮策民, 1987)、农村经济区划指标体系(张步艰, 1990)、农村经济区划理论 (张教平等, 1999)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周立三(1990)提出将生态经济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工具,应用于农村经济区划。吴传钧等(1999)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理论指导,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中国农村与农业持续发展综合研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助推了乡村居住和生产空间持续扩张,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特征及类型特征(金其铭, 1988; 张小林, 1998),以及古村落等人居空间的保护等研究引起了乡村地理学界普遍关注(刘沛林, 1997)。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地理学研究中应用,着眼于城乡关系,冯健(1999)提出城市内涵发展和乡村生存与有序发展模式,以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框架。陈晓键(1999)从人居环境角度,解析了乡村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障碍和提出相应对策。

3.3 2000-2008年: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及进展

2000-2008年,中国农村历经了快速发展转型过程。从2004年开始,连续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2004年和2005年国家分别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和新农村建设战略。这一时期,乡村地理学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走出“重城轻乡”的阶段,除乡村城市化、城乡关系和乡村聚落等持续作为研究热点外,乡村旅游、乡村景观、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等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伴随快速城镇化进程,乡村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观满足了城市居民回归自然和休闲的身心需求,乡村地区尤其是靠近大中城市的郊区旅游发展蓬勃(王云才等, 2005)。乡村旅游研究更多地从乡村旅游内涵、旅游需求特征、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开发模式等角度分析旅游开发转型道路。乡村旅游这一关键词的共现频次为70,是网络中第4大研究热点(图1)。在乡村旅游内涵方面,认为乡村旅游是区别于城市地域的、绿色的、生态的,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类型。在需求分析方面,发现旅游需求初期表现出以乡村文化主题为趋向、以自组织为形式、以中低消费为主并且受社会环境多因素影响的特征(潘秋玲, 1999)。在旅游开发方面,吕连琴等(2002)提倡类型多样化、功能复合化、建设生态化、运营品牌化等的高级化产品设计导向;张艳等(2007)提出文化观光型、体验型和综合型的产品开发模式,同时从乡村意象角度提出树立和维护鲜明的乡村意象、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开辟“乡村—城郊结合部—城市”大旅游区的开发方式;李德明等(2005)则从乡村旅游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角度提出,政府主导发展驱动等促进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另外,也出现了对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安全、旅游消费行为等的相关研究(熊剑平等, 2006)。

2005年,国家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乡村地理学积极响应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着重研究新农村建设途径和模式等,其模式包括旅游业和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和平原农村多种专业化发展模式等(李德明等, 2005)。刘彦随等(2002)提出产业化、生态化、国际化和地区化的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与模式;指出新农村建设须遵循乡村转型发展规律,重在科学规划、分区推进(刘彦随, 2007)。在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市场经济渗透的背景下,乡村社会“差序格局”出现变化,规划策略相应进行调整。期间围绕村庄规划编制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规划方法、调控机制等展开了广泛探讨(胡娟等, 2006),并积极探索“村落空间资源化”的建设思路等(胡雪松等, 2006)。新农村建设应注重保护自然环境景观,乡村景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主要集中于乡村景观分类(李振鹏等, 2005)、乡村景观评价(谢花林等, 2003)、乡村景观格局及演变、乡村景观规划、乡村景观的优化和发展等。但综合集成建筑学、地理学和生态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乡村景观的微形态结构和混杂性的演化过程与形成机制的研究有待加强。

3.4 2008-2017年: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演化及进展

2008年至今,乡村地理学的研究趋向多元化,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诸多方面,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乡村规划、农村居民点、空心村、城中村、美丽乡村、古村落、乡村性、空间重构、乡村治理、新型农村社区、人居环境、乡村复兴、农村住宅、新农村、村庄整治、感知、公共空间、电子商务等话题。

乡村城市化热点词的共现词频达115次,居关键词知识图谱第一位。关于乡村城市化研究是贯穿乡村地理学近40年的一大研究热点,包括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等概念。在城镇化进程中,一般国家都经历了城乡分化、隔离、对立转向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的转型过程(刘彦随等, 2012)。随着中国进入城乡融合发展关键期,城乡转型的过程、动力机制和资源环境效应成为了城镇化研究的新议题(刘彦随等, 2015)。在国家“城乡统筹”的区域发展战略驱动下,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机制的研究成为新时期城乡关系研究的新热点(杨忍等, 2016)。刘荣增等(2012)将共生理论和耦合协同理论与方法用于不同区域尺度的城乡统筹水平及差异的综合评价和城乡一体协调机制分析;刘彦随等(2015)从城乡空间构型的视角开展城乡发展空间转型和敏感性的研究。新兴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为乡村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乡村旅游能有效地引导乡村城市化(保继刚等, 2015; 黄震方等, 2015),同时实现领域重构和资源再配置过程(刘云刚等, 2016)。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众多学者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提出未来乡村发展与转型路径和策略。一方面,提倡保护乡村地区活力和古村落整体保护等(叶定敏等, 2014),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对乡村传统村落转型和改造产生重要作用(李郇等, 2016)。另一方面,关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产业发展互动,致力于乡村产业发展与村民就业协同性基础理论研究,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的理论与实践(黄震方等, 2015)。在城乡发展转型过程中,乡村多维空间历经发展转型与重构过程(龙花楼, 2013; 杨忍等, 2015b; 龙花楼等, 2017),诸多学者基于区域城乡统筹发展背景,研究分析乡村空间重构的路径(陈小卉, 2007)、思路(肖锦成等, 2013)、乡村聚落空间发展模式(荣丽华等, 2013),以及开展了不同区域尺度的城乡统筹规划和乡村管理工作(汤海孺等, 2013)。基于尺度和功能两个维度,申明锐等(2015)提出乡村多重价值的乡村复兴理论框架,以及借鉴整合性乡村更新理论;张俊杰等(2016)提出了乡村更新的策略。

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需求,激发村庄规划理论与实践探讨,传统自上而下的乡村规划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需求。2008年《城乡规划法》颁布以后,将“乡规划”“村庄规划”纳入了城乡规划的统一体系,从《城市规划法》到《城乡规划法》,标志着中国在城乡规划建设发展道路上,“城市”与“乡村”规划建设二元化时代的结束和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乡村规划一词突现,共现词频达37次。孟广文等(2011)提出从城乡一体化和统筹的发展视角,综合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城乡统筹配置原则(谢霏雰等, 2016),遵循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 (戴帅等, 2010),科学有序开展村庄规划和建设。另外,针对乡村规划面临传统聚落与现代规划思想间的冲突,周凌(2015)强调环境改善、产业提升、文化传承是微观乡村建设的3个重点,以绿色创意为导向的微型乡建机制是破解村庄规划难以落地的较好方式(郝琳, 2013)。在这一时期,部分学者更多关注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王磊等(2015)提倡“经营乡村”理念推动新农村建设;吴祖泉(2015)构建了包括第三方、地方精英以及市场的非正规主体多元参与的乡村建设平台;肖红娟(2013)提出“内承传统、外持创新”的新农村建设思路。21世纪初虽掀起了新一轮城乡统筹规划热潮,但城乡空间依然以城市单系统为中心,乡村空间“被边缘”。2012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战略提出,全国各地均开展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践探索,集中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复兴路径的探讨上,以及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践的评价和反思。在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方面,涉及美丽乡村综合建设体系(周小龙等, 2015)、关键因素和理想路径(曾帆等, 2017)、策略和模式等(姜彬等, 2016)。新时期,城乡空间统筹规划应是以优化“城乡关系”为重点的城乡空间融合规划,急需探索乡村规划决策和实施层面的农民公众参与机制。由于乡村规划存在着复杂性和困难性(张尚武, 2014),规划实践中面临诸多难题,胡智超等(2011)系统归纳了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人口、资金、组织、公共服务、规划、公众参与等方面的问题,以及保障力短缺、参与力短缺和服务力短缺的制约因素。进一步认识和深化城乡空间复杂性和差异性研究,是乡村规划、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规划的基础。

2008年以后,非农化和兼业化趋势带来农户生计策略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驱动乡村人地系统的演变。在区域尺度上,生态脆弱区不同农户生计策略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李广东等, 2012),农户兼业行为与土地利用形态变化存在相互关系(周婧等, 2010),同时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对乡村人居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伴随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恶化,乡村空间问题凸显,学者们意识到对乡村的研究不能忽视最基本的单元——农户,因为农户空间行为变迁是乡村人居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李伯华等, 2011)。乔家君等 (2009)从农户微观视角出发,重点开展了农户的空间行为分析;部分学者深化了不同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刘洪彬等, 2012)、农户适应旅游发展的行为模式(喻忠磊等, 2013)、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李伯华等, 2011)和农户对受破坏的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等方面的研究(许家伟等, 2012)。王子侨等(2016)从农户视角更加微观地审视乡村转型的家庭特征变化与重构机制;李伯华等(2009)以消费理论模型为基础,分析农户居住空间行为演变及驱动力。在方法上,以案例研究和农户普查为主,并较多地结合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可持续性生计框架、景观格局分析法、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或经济地理学理论等。农户地理学的研究能深入揭示乡村转型发展的内在机制,农户地理研究集大成专著——《农户地理论》应运而生(李小建等, 2009)。

乡村聚落研究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核心内容。以往乡村聚落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特征(周国华等, 2011)。随着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乡村聚落经历显著的形态演变和重构,“乡村聚落”再次成为焦点,这一阶段学者们普遍采用了数量GIS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区域尺度的乡村聚落的空间演化的时空耦合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尺度和区域更加多样化,如系统地对苏北地区、山地—丘陵过渡区、黄土丘陵区和典型岩溶山地等区域的乡村聚落分布特征、聚落类型、规模差异、驱动因素等进行研究(朱彬等, 2011; 郭晓东等, 2013; 李阳兵等, 2016)。在国家尺度上,总结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聚落空间演变经历了机械型外向扩展、蔓延型外向扩展与空心化、内部重填与再集聚等3个阶段(房艳刚等, 2009)。在区域尺度上,利用分形理论(庄至凤等, 2015)、格网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杨忍等, 2015a),分析了不同地域类型区的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结构和形态,以及驱动机制等(冯应斌等, 2015)。在村域尺度上,关注于乡村聚落功能的变迁、聚落在选址、生长与演化中的内在机制等分析(王恩琪等, 2016)。在城乡统筹发展,“万村整治”、“城乡增减挂钩”等相关政策的驱动下,农村居民点整治和空间整合等成为研究热点,农村居民点整治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农村居民点整治评价、整治模式的研究极为重要。谷晓坤等(2014)从乡村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角度评价镇域居民点整治适宜性;刘春芳等(2014)针对黄土丘陵区,归纳总结了城乡融入型、前山集约型、低山提升型、中山迁移型4种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从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和功能差异化视角,张娟锋等(2012)提出县域农村居民点圈层式布局结构和差异化整理模式;原野等(2017)归纳总结了以乡镇为主导功能的农村居民点差异化整理模式;张娟锋等(2012)发现不同区位的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模式和政策驱动机制存在差异。乡村劳动力的持续外流,空心村的现象描述受到乡村地理学者的特别关注(刘彦随等, 2009; 刘彦随, 刘玉, 2010),并系统开展了空心村演化生命周期理论、空间结构模式、空心村区划(杨忍等, 2012)、空心村综合整治与治理模式及优化调控技术等研究(龙花楼等, 2009; 陈玉福等, 2010; 宇林军等, 2016);还首次完成了不同城镇化情境下的中国全域空心村的土地整治潜力综合测评(Liu et al, 2013)。

乡村空间重构是近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初期主要研究乡村聚落的空间重构,主要关注研究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与调整(杨忍, 2017)。乡村景观要素的重建(房艳刚等, 2012)、聚落结构上的重组、聚落功能上的重塑是乡村空间重构的三步核心关键(陈永林等, 2016),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类型和模式成为研究热点。李阳兵等(2016)认为聚落可划分为重点村镇型、优先发展型、有条件扩展型、限制扩展型和迁弃型5类空间重构类型;梁发超等(2017)基于“居住场势”理论划分了4种空间重构模式区;冯健等(2016)则从公共空间重构和居住生活空间重构角度试图实现空心村社会结构优化。此后,龙花楼等(2017)提出包含空间重构、经济重构、社会重构的乡村重构概念和重构路径,广泛开展了中宏观尺度上的乡村转型发展和空间重构的类型和机制的研究(龙花楼, 2012, 2013)。在乡村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乡村地域乡村性随之变化。张小林(1998)认为乡村性是指在世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在一定地域内考察乡村性质的强弱(其对立面就是城市性的弱强),比不断划分过渡地带的做法更具操作性和可比性,每个地区都可看作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城乡之间不存在断裂点。乡村性研究是乡村地理学研究国际热点话题,国内乡村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乡村性评价与类型和乡村性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过程(孟欢欢等, 2013)。龙花楼等(2009)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对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进行综合评价,并归纳为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等4种发展类型;张荣天等(2013)利用空间自相关、空间变差函数等测度模型探究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变和机理;张勇等(2016)从乡村日常生活出发,从个人、家庭、村集体等3个维度考察了乡村性转型的主要路径。乡村治理由来已久,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产业、就业、生活、土地等方面出现新的变化和政策调整(杨忍等, 2015c),对乡村治理提出新要求,乡村治理结构亟需转型以适应乡村转型变化,乡村治理重新成为新兴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词。乡村治理的制度历经“柔性”到“硬性”转变,从两种制度差异性寻求乡村治理的制度改革路径(郐艳丽, 2015)。易鑫(2015)通过综合分析国际经验,建构了以需求为导向的乡村治理规划框架;郐艳丽(2015)归纳总结了乡村以及治理本原模式等。中国存在大共同体和宗族小共同体的两种乡村治理模式,其中宗族小共同体的治理模式对农村工业化具有重要影响(林永新, 2015)。在电子商务发展驱动下乡村治理呈现出多元化重构的机制和趋势(陈芳芳等, 2016)。在农村税费改革过程中,带来了乡村治理的中空危机,持续的乡村建设、精准扶贫和振兴等政策跟进(刘彦随等, 2015),乡村发展和建设项目持续投放,促使乡村治理问题随之发生变化,“项目”和“规划”改善了乡村治理的模式(申明锐, 2015)。但乡村治理中政府干预边界、市场配置以及村民公众参与机制等有待进一步研究。

4 新时期基于乡村发展转型视域下的乡村地理学研究展望

中国正经历快速的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区域社会经济历经急速发展转型的过程(杨忍, 2016)。城乡地域系统之间的生产要素的单向性从乡村流入城市,导致乡村地域空间的要素结构和地域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不同区域的乡村发展和空间转型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不同区位和地域类型的乡村发展转型和振兴的路径和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破解各类乡村发展和复兴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研究是新时期中国乡村地理学研究首要任务。在新时期,国家把实施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理所当然乡村振兴话题将成为未来较长期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不同地域类型的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和内外驱动力之间的交互机制,以及不同地域类型的乡村振兴路径及模式等亟待深化研究。在研究尺度上,中国地域广阔,自然地理环境和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普遍的区域不均衡性和差异性,乡村转型和重构的研究在宏观层面,应从地域类型区及区划视角,对中国乡村发展类型与转型重构分异性进行综合区划或类型分区。在区域尺度上,应探测识别乡村发展的区域性影响因子,精准识别乡村发展转型的阻碍性因素到底是区域性因素还是个体性因素。可以借助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加以多尺度的探测识别分析。宏观尺度的乡村转型发展的时空间格局特征和转型地域类型划分的研究,能较好地解决地域特征识别问题和理清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影响,但存在乡村转型与重构机制的研究深度不足的缺憾。乡村转型和空间重构机制研究需要更多关注典型村域空间尺度的研究。在村域尺度上,更能从乡村转型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外生性因素,以及多元主体等深入分析乡村转型和空间重构过程各行动者网络建构和转译机制。典型村域尺度乡村转型与重构的研究在中国广大地域范围难以穷尽,但可在中宏观乡村发展转型区划或类型研究基础上,借助不同地域类型区城乡连续谱样带的研究手法,重点研究城中村、城边村、远郊村的空间转型与重构的演进节律性规律、转型重构内在机理、转型发展的多元化效应,以及规划调控措施与模式等。

关于乡村转型与重构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从认知和理解系统演化的视角开展乡村转型与重构研究,乡村发展应是乡村地域系统内部要素交互作用的关系呈现出一种良性结构,呈现正向演进的结果;而转型的认知应是乡村地域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乡村地域系统的功能呈现转变的过程。乡村发展与转型重构的研究必须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不仅关注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等“三生空间”的转型与重构,还需要拓展认知乡村多元价值空间的科学内涵,以及关注城乡融合视角下人口、土地、产业耦合协同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村域土地利用规划技术规范等(杨忍等, 2015c)。中国特殊的农本社会背景是中国特色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乡村不同于城市地区的“独特价值”,包括作为区域发展支撑和约束条件的生态景观价值、保障人类生存和食品安全的农业经济价值、承载亲情血缘和传统道德的社会情感价值、彰显地方文化和建筑特色的文化美学价值,及与自然协调共生实用的乡土技术价值等,是“村更像村”的本质体现,而且这5个方面是密切关联的整体。因此,乡村空间优化应以重塑乡村“多元价值”为目标,将乡村地区从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动力源”变成一个“多元价值空间”,需进一步从乡村空间生产、分化与重组、社会文化变迁与重构、空间管制与治理等视角,强化乡村多元价值空间的重构机制和保护等理论的研究。中国的乡村地理学研究较之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更独具特色,在对接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譬如关注于乡村性、乡村重构、乡村社会和文化重构等的同时,应承接解决中国乡村发展与振兴的具体问题,避免走向概念化的研究。由于发达地区的乡村大多历经乡村工业化过程,乡村地域呈现出显著的混杂性,包括生活与生产空间混杂、景观用地混杂、社会结构混杂、产业发展混杂等,针对该类地区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的研究需多关注后乡村混杂性的研究。落后地区的乡村普遍经历人口要素外流,乡村空间体系重塑、经济转型机制、精准脱贫理论及其路径的研究极为重要;长期以来更多关注乡村地域的人口、土地、产业等方面的发展与转型,社会文化空间分化与重构的演变过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显得相对不足,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社会文化转向研究方面有待加强。乡村空间治理是国土空间管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主体之间利益博弈,以及空间治理主体和参与共同体之间的协同机制,村庄建设管理与空间治理的途径与模式也亟待归纳总结。未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应以建构乡村地理学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为基础,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积极关注乡村发展、转型、分化、重构与治理等核心话题,从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变迁视角,结合政治经济学的空间生产、行动者网络、领域等理论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理清乡村发展、转型、分化、重构和治理之间关联逻辑。以重构乡村多元空间价值为目标导向,深化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演化过程、多尺度类型格局、多维动力机制、空间多元效应、规划调控和建设途径等方面综合研究,解构中国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空间分化与重构的动力机制和空间治理的理论体系,丰富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中国特色乡村地理学研究范式。

5 结语

在过去的40年,乡村地理学不断响应社会经济发展时代变化和国家战略需求,研究热点大致经历3个阶段转变,目前逐渐走向多元化。纵观整个学界的研究成果,实证案例研究非常丰富,但目前核心的乡村地理学理论和知识贡献仍显不足。未来中国乡村地理学的研究应以建构乡村地理学学科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为基础,围绕乡村发展、转型、分化、重构、治理为核心话题,在中宏观尺度上,瞄准乡村转型过程与格局和类型划分研究,深化不同地域类型区的城乡连续谱梯度样带上乡村空间分化与重构及其多元价值空间重塑机制的研究;在微观村域尺度上,深入发掘乡村振兴的内外动力和多主体行动者之间交互机制和地理因素影响本底作用机制。综合集成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开展多尺度、多维度、多类型的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演化机制研究和规划实践,产出对接于国际乡村地理学研究的中国本土理论和规划技术体系,助力新时期中国乡村振兴。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48] 刘彦随, 杨忍. 2012.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

[J]. 地理学报, 67(8): 1011-102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8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形态逐渐凸显;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保持较低的城镇化水平;②200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北方边境、106国道、东部沿海样带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离中心城市距离、二三产业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粮食生产主导定位、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城镇设置标准等因素也影响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过程。未来城镇化发展应遵循地域差异,凸显主导功能,推进优化与重点发展区的集约型城镇化、耕地与粮食主产区的分流型城镇化、生态与水源保护区的迁移型城镇化,以及园区与城镇近郊区的融入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耦合与协调发展。

[Liu Y S, Yang R.2012.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unty urbanization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8): 1011-1020.]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8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本文综合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199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的时空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动态的差异特征显著,北方边境县域高城镇化和东部沿海县域高城镇化形成的"人字形"空间形态逐渐凸显;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的两湖地区、成渝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县域城镇化水平提升较快,西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保持较低的城镇化水平;②2000年以来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其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陇海兰新线、长江沿线、北方边境、106国道、东部沿海样带县域城镇化差异明显;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离中心城市距离、二三产业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口密度是影响县域城镇化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粮食生产主导定位、非农业人口统计口径、城镇设置标准等因素也影响县域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过程。未来城镇化发展应遵循地域差异,凸显主导功能,推进优化与重点发展区的集约型城镇化、耕地与粮食主产区的分流型城镇化、生态与水源保护区的迁移型城镇化,以及园区与城镇近郊区的融入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城镇化进程中人—地—业耦合与协调发展。
[49] 刘彦随, 杨忍. 2015.

中国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格局测度

[J]. 地理学报, 70(2): 248-2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6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城乡发展转型是城乡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的综合人文过程。利用网格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测了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研究表明:1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空间分异格局。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一级集聚中心、地级市为二级集聚中心、县级市及县城镇为三级集聚中心的空间格局,山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集聚性尚不明显。2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拓展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结构特征。以北京、天津、济南、沈阳、大连、石家庄、青岛为主要城市扩展核心,呈空间聚核模式持续向外蔓延拓展。沿海岸线的"C"型带和港口群区域的土地快速非农化,成为城乡快速转型的热点区。3受点—轴—面区位要素综合影响,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最佳探测空间尺度为1200 m。4未来城乡发展转型的极强敏感区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轴带,以京津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开发应以城乡发展转型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科学实施城乡空间优化与差别化管控策略。

[Liu Y S, Yang R.2015.

The spatial pattern measure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Bohai Rim Region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0(2): 248-256.]

https://doi.org/10.11821/dlxb201502006      URL      [本文引用: 3]      摘要

城乡发展转型是城乡要素转移、战略转变、机制转换的综合人文过程。利用网格和地统计分析方法,揭示了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性、动态性与差异性;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测了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研究表明:1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呈现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空间分异格局。平原地区逐渐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一级集聚中心、地级市为二级集聚中心、县级市及县城镇为三级集聚中心的空间格局,山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集聚性尚不明显。2城乡发展转型空间拓展呈现"小聚集,大分散"的结构特征。以北京、天津、济南、沈阳、大连、石家庄、青岛为主要城市扩展核心,呈空间聚核模式持续向外蔓延拓展。沿海岸线的"C"型带和港口群区域的土地快速非农化,成为城乡快速转型的热点区。3受点—轴—面区位要素综合影响,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敏感性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其最佳探测空间尺度为1200 m。4未来城乡发展转型的极强敏感区以北京—天津—滨海新区为轴带,以京津为核心区,以辽东、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乡空间开发应以城乡发展转型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为依据,科学实施城乡空间优化与差别化管控策略。
[50] 刘云刚, 仵明霞. 2016.

领域化视角下的珠三角乡村城市化再思考: 以广州市旧水坑村为例

[J]. 地理科学, 36(12): 1834-1842.

[本文引用: 1]     

[Liu Y G, Wu M X.2016.

Rural urbanization and territorialization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 case study of Jiu-Shui-Keng Village in Guangzhou City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6(12): 1834-1842.]

[本文引用: 1]     

[51] 龙花楼. 2012.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

[J]. 地理科学进展, 31(2): 131-13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Long H L.2012.

Land use transition and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1(2): 131-138.]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2.0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社会经济特点的相关研究篷勃开展。土地利用形态是土地利用转型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社会经济变化和革新的影响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形态的概念内涵被不断拓展。本文在分析土地利用形态概念内涵的发展演变基础上,提出将其分为显性形态与隐性形态两种形式,并以此诠释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模式,进而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耕地和农村宅基地这两种地类乃乡村发展与土地利用转型之重要源头。随后探讨了乡村转型发展与耕地和农村宅基地利用转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研究方向,涉及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发展的格局与地域类型、互馈作用机理与动力机制、资源与环境效应、优化调控模式和途径等方面。
[52] 龙花楼. 2013.

论土地整治与乡村空间重构

[J]. 地理学报, 68(8): 1019-102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Long H L.2013.

Land consolidation and rural spatial restructuri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8): 1019-102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目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仍缺乏重要抓手和空间支撑平台,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亟需通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重构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本文在界定了乡村空间重构,即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和外源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导致的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结构重新塑造,乡村地域上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的过程,及其产业发展集聚、农民居住集中和资源利用集约3个方面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影响;探讨了乡村空间重构的土地整治类型及助推机制;结合农用地整治、"空心村"整治和工矿用地整治提出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构的模式与途径,以及依托土地整治的以"自下而上"为主、"自上而下"为辅的乡村空间重构战略。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根基的乡村空间其重要性和基础平台作用应受到足够重视,乡村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有赖于区域农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政策机制与模式的创新。
[53] 龙花楼, 刘彦随, 张小林, . 2014.

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新近进展

[J]. 地理学报, 69(8): 1145-1158.

[本文引用: 1]     

[Long H L, Liu Y S, Zhang X L, et al.2014.

Recent progress in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9(8): 1145-1158.]

[本文引用: 1]     

[54] 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2009.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J]. 地理学报, 64(4): 426-4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4.00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界定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四个乡村发展类型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基于乡村对社会具有的功能构建了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57.6%的县市一、二、三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商旅服务业主导的发展地域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8.64%、11.99%和11.75%;农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较强(RI0.5)的地域占到59.1%;工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RI0.4)和居中(0.4RI0.5)的地域分别占到33.4%和42.8%;商旅服务业为主导的乡村发展类型中,大部分地域(42.7%)乡村性弱,乡村性强和居中的地域分别占到27.3%和30.0%;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7.2%,乡村性较强的地域占到37%,接近半数(45.8%)的均衡发展类型其乡村性居中。并指出,当今全球化和社会经济重构背景下乡村的多功能性发展和立足当地(Place-Based)的乡村发展模式,使得某些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值与其他同类地区差异较大,以及同一乡村性指数值可能对应不同的乡村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科领域亟需加强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Long H L, Liu Y S, Zou J.2009.

Assessment of rural development types and their rurality in eastern coastal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4): 426-434.]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9.04.005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在界定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商旅服务和均衡发展四个乡村发展类型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基于乡村对社会具有的功能构建了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57.6%的县市一、二、三产业得到均衡发展;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商旅服务业主导的发展地域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8.64%、11.99%和11.75%;农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较强(RI0.5)的地域占到59.1%;工业主导乡村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RI0.4)和居中(0.4RI0.5)的地域分别占到33.4%和42.8%;商旅服务业为主导的乡村发展类型中,大部分地域(42.7%)乡村性弱,乡村性强和居中的地域分别占到27.3%和30.0%;均衡发展类型中乡村性弱的地域占17.2%,乡村性较强的地域占到37%,接近半数(45.8%)的均衡发展类型其乡村性居中。并指出,当今全球化和社会经济重构背景下乡村的多功能性发展和立足当地(Place-Based)的乡村发展模式,使得某些县域的乡村性指数值与其他同类地区差异较大,以及同一乡村性指数值可能对应不同的乡村发展类型。最后提出了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学科领域亟需加强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55] 龙花楼, 屠爽爽. 2017.

论乡村重构

[J]. 地理学报, 72(4): 563-576.

[本文引用: 2]     

[Long H L, Tu S S.2017.

Rural restructuring: Theory, approach and research prospect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2(4): 563-576.]

[本文引用: 2]     

[56] 吕连琴, 刘爱荣, 王淑彬. 2002.

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1(4): 6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2.04.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但从当前理论与实践综合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理论界对乡村旅游的范围界定模糊,而且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存在明显的初级化行为,由此影响着乡村旅游更高层次的发展。文章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需求的高级化趋势,并重点论述了乡村旅游高级化产品设计的5个导向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Lü L Q, Liu A R, Wang S B.2002.

Guiding of the advanced design of country tourism production in China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1(4): 69-7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2.04.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发展势头,但从当前理论与实践综合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理论界对乡村旅游的范围界定模糊,而且乡村旅游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存在明显的初级化行为,由此影响着乡村旅游更高层次的发展。文章在对此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乡村旅游需求的高级化趋势,并重点论述了乡村旅游高级化产品设计的5个导向性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1] 保继刚, 孟凯, 章倩滢. 2015.

旅游引导的乡村城市化: 以阳朔历村为例

[J]. 地理研究, 34(8): 1422-14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传统工业发展引导的乡村城市化带来了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乡村空心化等问题,旅游能避免以往城市化过程中的弊端,成为引导新型城市化的一条道路吗?以阳朔历村为例,分阶段梳理了旅游发展过程,指出了阳朔历村通过旅游发展实现了职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变。通过理论解释,证明了在资源禀赋和休闲需求的驱动下,旅游发展通过主客交往、供需关系和示范效应的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引导乡村城市化的实现,并且是一条较为"绿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同时总结了历村现阶段出现的公共设施缺乏、建设混乱、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指出虽然政府在先前较为"宽容"的政策下对乡村城市化的实现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但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如果没有政府层面的有力介入和有效管理,"公地悲剧"很难避免。

[Bao J G, Meng K, Zhang Q Y.2015.

Rural urbanization led by tourism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8): 1422-143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传统工业发展引导的乡村城市化带来了耕地减少、环境污染、乡村空心化等问题,旅游能避免以往城市化过程中的弊端,成为引导新型城市化的一条道路吗?以阳朔历村为例,分阶段梳理了旅游发展过程,指出了阳朔历村通过旅游发展实现了职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变。通过理论解释,证明了在资源禀赋和休闲需求的驱动下,旅游发展通过主客交往、供需关系和示范效应的作用机制,可以有效引导乡村城市化的实现,并且是一条较为"绿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同时总结了历村现阶段出现的公共设施缺乏、建设混乱、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指出虽然政府在先前较为"宽容"的政策下对乡村城市化的实现起到了正面的作用,但是这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如果没有政府层面的有力介入和有效管理,"公地悲剧"很难避免。
[57] 孟广文, Gebhardt H.2011.

二战以来联邦德国乡村地区的发展与演变

[J]. 地理学报, 66(12): 1644-16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has become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ranks fourth worldwide, but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ill exists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specially between West and East Germany. Based on a dynamic region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ural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rmany since the 1950s, concerning an increase of the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landscape change followed by a decrease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farm scale. After then,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rural development paths and the features both in East and West Germany. After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villages in East Germany were transformed to socialist agriculture and collective farms featured by large-scale farms,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urbanization. Since this system did not meet EU standards, the system was abandoned after the German reunification, which led to massive emigration to urban areas, especially to West Germany. Followed by a short re-urbanization, West Germany experienced a de-urban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A lot of enterprises and young people moved to the rural areas, in which formed many attractive settlements. However, the urbanized buildings, and wide and straight streets destroyed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natural scene of the villages, although their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were greatly improved. Since the 1970s, West Germany has formulated the rural development plan, rural renewal plan, and carried out an action plan called "Our villages should be more beautiful", which aim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variet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develop rural real estate,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 The four development trends for German rural areas in the future are high-tech agriculture, renewable energy (bio-energy), rural service industry, eco- and natural parks.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of Germany and recent r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 as follows: formulating and improving the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integrative planning framework and action plan;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rural planning;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cluding rural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 of several villages near to the city, and moderniza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preserving the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traditional scenes of others wit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lue;improving quality and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ing rural real estate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carrying out an ecological immigrants policy in fragile regions, and establishing eco-parks and natural parks.

[Meng G W, Gebhardt H.2011.

Rural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since the 1950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12): 1644-1656.]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12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has become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d ranks fourth worldwide, but un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ill exists betwee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especially between West and East Germany. Based on a dynamic region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ural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rmany since the 1950s, concerning an increase of the labour productivity and landscape change followed by a decrease of the agricultural and farm scale. After then, i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rural development paths and the features both in East and West Germany. After the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and villages in East Germany were transformed to socialist agriculture and collective farms featured by large-scale farms,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urbanization. Since this system did not meet EU standards, the system was abandoned after the German reunification, which led to massive emigration to urban areas, especially to West Germany. Followed by a short re-urbanization, West Germany experienced a de-urbanization process from the 1960s to the 1970s. A lot of enterprises and young people moved to the rural areas, in which formed many attractive settlements. However, the urbanized buildings, and wide and straight streets destroyed the original structure and natural scene of the villages, although their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were greatly improved. Since the 1970s, West Germany has formulated the rural development plan, rural renewal plan, and carried out an action plan called "Our villages should be more beautiful", which aim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variety of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develop rural real estate,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 The four development trends for German rural areas in the future are high-tech agriculture, renewable energy (bio-energy), rural service industry, eco- and natural parks.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of Germany and recent r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rural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path of China as follows: formulating and improving the rural development policy, integrative planning framework and action plan;encouraging participation of the residents in rural planning;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cluding rural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urbanization of several villages near to the city, and moderniza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facilities, preserving the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traditional scenes of others with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value;improving quality and vari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developing rural real estate and rural service industry;carrying out an ecological immigrants policy in fragile regions, and establishing eco-parks and natural parks.
[2] 陈芳芳, 罗震东, 何鹤鸣. 2016.

电子商务驱动下的乡村治理多元化重构研究: 基于山东省曹县大集镇的实证

[J]. 现代城市研究, (10): 22-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6.1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治理的重构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重构乡村经济结构的同时必然启动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型,形成新的促进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治理模式。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和运行模式决定了乡村治理的重构过程和机制。以山东省曹县大集镇为例,总结电子商务驱动下的乡村治理多元化重构的特征,进而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利益重组推动内部治理重构与升级需求倒逼外郭治理重构的机制和趋势,为乡村建设与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Chen F F, Luo Z D, He H M.2016.

Study on the pluralistic reconstitu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driven by e-commerce: A case study of Daji Town of Cao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10): 22-2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6.1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治理的重构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重构乡村经济结构的同时必然启动乡村治理结构的转型,形成新的促进乡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治理模式。乡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和运行模式决定了乡村治理的重构过程和机制。以山东省曹县大集镇为例,总结电子商务驱动下的乡村治理多元化重构的特征,进而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利益重组推动内部治理重构与升级需求倒逼外郭治理重构的机制和趋势,为乡村建设与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58] 孟欢欢, 李同昇, 于正松, . 2013.

安徽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空间分异研究

[J]. 经济地理, 33(4): 144-148, 18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乡村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建立乡村性评价指标及乡村性指数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并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对安徽省61个县域乡村性进行空间表达及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①运用乡村性指数度量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和程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符合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②安徽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可以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非农主导型三种类型,且各类型分别占县域总数的22.95%、37.70%和39.34%;③安徽省县域乡村性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及正向空间关联性。其中,安徽省北部地区是乡村性发展的热点区域,而南部地区则为乡村性发展的冷点集聚区。并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Meng H H, Li T S, Yu Z S, et al.2013.

Rurality and a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cuunty economy in Anhui Province

[J]. Economic Geography, 33(4): 144-148, 18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乡村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建立乡村性评价指标及乡村性指数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划分乡村发展类型,并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对安徽省61个县域乡村性进行空间表达及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①运用乡村性指数度量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和程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且符合我国乡村发展的实际;②安徽省县域乡村发展类型可以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均衡发展型和非农主导型三种类型,且各类型分别占县域总数的22.95%、37.70%和39.34%;③安徽省县域乡村性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及正向空间关联性。其中,安徽省北部地区是乡村性发展的热点区域,而南部地区则为乡村性发展的冷点集聚区。并提出推进县域乡村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3] 陈劲, 陈征帆, 于哲. 2009.

村庄规划中保持乡村景观的探索

[J]. 规划师, 25(增刊): 109-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09.z1.029      URL      摘要

随着村庄规划的推进,那些在诗词中被传诵的田园风光正在消失,为保持乡村景观的原貌,本文提出了村庄有机规划,通过小规划以类似城市有机更新的手段来改善村庄的生存环境,使规划成为村庄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推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Chen J, Chen Z F, Yu Z.2009.

Preserving the rural landscape with village planning

[J]. Planners, 25(S1): 109-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09.z1.029      URL      摘要

随着村庄规划的推进,那些在诗词中被传诵的田园风光正在消失,为保持乡村景观的原貌,本文提出了村庄有机规划,通过小规划以类似城市有机更新的手段来改善村庄的生存环境,使规划成为村庄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此推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59] 苗长虹. 1998.

我国农村工业发展型式研究

[J]. 地理学报, 53(3): 270-27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803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根据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依初始主导环境因素将农村工业发展形式剂分为6种基本类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城市扩散辐射型、矿产资源开发型、外资外贸推动型、人力酱推动型、市场加工循环推动型,并依是由权力精英或是由经济精英发动将6种基本类型划分为12种亚型;本文重点对各个模型的形成条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模型的发展潜力产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它们在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

[Miao C H.1998.

The patterns of rur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3(3): 270-278.]

https://doi.org/10.11821/xb199803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根据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理论,依初始主导环境因素将农村工业发展形式剂分为6种基本类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城市扩散辐射型、矿产资源开发型、外资外贸推动型、人力酱推动型、市场加工循环推动型,并依是由权力精英或是由经济精英发动将6种基本类型划分为12种亚型;本文重点对各个模型的形成条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模型的发展潜力产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它们在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
[4] 陈小卉. 2007.

当前我国乡村空间特征与重构要点

[J]. 规划师, 23(8): 79-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07.08.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我国乡村空间发展存在组织核心弱化、结构网络薄弱、要素流动无序、对部分要素的控制能力丧失、基础设施要素分布不平衡等现象,应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通过重塑乡村组织核心、重构乡村居住空间、完善乡村结构网络、加强对城乡共建共享要素的统筹等措施实现乡村空间的重构。

[Chen X H.2007.

Spatial characters and restructuring keynotes of the rural area in China

[J]. Planners, 23(8): 79-8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07.08.01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当前我国乡村空间发展存在组织核心弱化、结构网络薄弱、要素流动无序、对部分要素的控制能力丧失、基础设施要素分布不平衡等现象,应在城乡统筹的基础上,通过重塑乡村组织核心、重构乡村居住空间、完善乡村结构网络、加强对城乡共建共享要素的统筹等措施实现乡村空间的重构。
[60] 潘秋玲. 1999.

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特征及开发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8(2): 6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1999.02.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是中国“98华夏城乡旅游”的发展主题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因素,总结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特征,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Pan Q L.1999.

Study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country tourism production at present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8(2): 60-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1999.02.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乡村旅游是中国“98华夏城乡旅游”的发展主题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生的背景因素,总结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特征,并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5] 陈晓键. 1999.

乡村聚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探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8(1): 30-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1999.01.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乡村居民点的界定及研究动态入手,探讨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分析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Chen X J.1999.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8(1): 30-3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1999.01.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从乡村居民点的界定及研究动态入手,探讨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分析了乡村聚居环境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对策
[61] 皮策民. 1987.

发展草食畜牧业是振兴赣南农村经济的战略重点

[J]. 经济地理, 7(1): 58-62.

[本文引用: 1]     

[Pi C M.1987.

Fazhan caoshi xumuye shi zhenxing Gannan nongcun jingji de zhanlüe zhongdian

[J]. Economic Geography, 7(1): 58-62.]

[本文引用: 1]     

[6] 陈永林, 谢炳庚. 2016.

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 以赣南地区为例

[J]. 地理研究, 35(1): 184-1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1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江南丘陵区的赣南地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和1995年、2013年赣南地区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基本模式及过程机制,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基本思路。研究表明赣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规模及密度均较小,但有扩大的演化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为200~600 m之间、坡度15°的低山盆地、河谷阶地等地区及道路和河流沿线;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聚落空间演化有六种模式,低地指向、经济指向、中心地指向、交通/河流指向、文化指向及功能指向是聚落演化的动力;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指聚落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与调整,其基本思路是初期进行景观要素的重建,中期进行聚落结构上的重组,后期最终实现聚落功能上的重塑。

[Chen Y L, Xie B G.2016.

The spatial evolu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Hilly Region: A case study in South Jiangxi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5(1): 184-19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10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江南丘陵区的赣南地区为研究区,以DEM数据和1995年、2013年赣南地区的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规律,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基本模式及过程机制,提出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基本思路。研究表明赣南乡村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呈现出以下特点:数量、规模及密度均较小,但有扩大的演化趋势,集中分布在海拔为200~600 m之间、坡度15°的低山盆地、河谷阶地等地区及道路和河流沿线;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聚落空间演化有六种模式,低地指向、经济指向、中心地指向、交通/河流指向、文化指向及功能指向是聚落演化的动力;乡村聚落空间重构是指聚落空间结构的重新布局与调整,其基本思路是初期进行景观要素的重建,中期进行聚落结构上的重组,后期最终实现聚落功能上的重塑。
[62] 乔家君, 李小建, 葛真. 2009.

基于农户调查的村域商业经济活动空间研究

[J]. 经济地理, 29(5): 817-822.

[本文引用: 1]     

[Qiao J J, Li X J, Ge Z.2009.

Village-level commeiucial economic activity space based on 580 rural households surveyed

[J]. Economic Geography, 29(5): 817-822.]

[本文引用: 1]     

[7] 陈玉福, 孙虎, 刘彦随. 2010.

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J]. 地理学报, 65(6): 727-73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6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心村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期出现的一种乡村地域系统退化性演变的结果,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空心村现状调查、潜力评价和整治模式研究,对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基于48个典型村庄、401份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意愿的农户问卷调查,重点开展了空心村整治模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村庄普遍存在村庄规模小、布局散,宅基地闲置多,村庄建设规划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问题;农民对空心村整治的意愿强烈,87.0%的农户对推进空心村整治与中心村建设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围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推动农村空间重构、资源整合、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将国家战略同农民意愿有机结合,提出了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和村内集约型等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Chen Y F, Sun H, Liu Y S.2010.

Reconstruction models of hollowed villages in key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5(6): 727-73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006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空心村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期出现的一种乡村地域系统退化性演变的结果,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低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空心村现状调查、潜力评价和整治模式研究,对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地处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禹城市为例,基于48个典型村庄、401份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整治意愿的农户问卷调查,重点开展了空心村整治模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村庄普遍存在村庄规模小、布局散,宅基地闲置多,村庄建设规划缺乏,公共服务设施短缺等问题;农民对空心村整治的意愿强烈,87.0%的农户对推进空心村整治与中心村建设表示愿意和非常愿意;围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和推动农村空间重构、资源整合、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将国家战略同农民意愿有机结合,提出了城镇化引领型、中心村整合型和村内集约型等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63] 任新保. 1983.

江苏省的农村工业生产与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J]. 经济地理, 3(1): 36-40.

[本文引用: 1]     

[Ren X B.1983.

Jiangsusheng de nongcun gongye shengchan yu shengchanli de heli buju

[J]. Economic Geography, 3(1): 36-40.]

[本文引用: 1]     

[8] 程天坦, 庄林生. 1986.

集镇规划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J]. 建筑学报, (12): 33-37.

[本文引用: 1]     

[Cheng T T, Zhuang L S.1986.

Several major problems in town planning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12): 33-37.]

[本文引用: 1]     

[64] 荣丽华, 冯艳, 陈晨. 2013.

城乡统筹视角下呼和浩特市周边乡村聚落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J]. 现代城市研究, 28(1): 61-67.

[本文引用: 1]     

[Rong L H, Feng Y, Chen C.2013.

Study on spac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Hohhot Village settle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8(1): 61-67.]

[本文引用: 1]     

[9] 戴帅, 陆化普, 程颖. 2010.

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

[J]. 规划师, 26(1): 1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0.01.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存在信息沟通与反 馈不够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表面等问题,需建立以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的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明确界定乡 村规划中政府、规划师、农民的功能定位与作用,构筑物质和制度"枢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ai S, Lu H P, Cheng Y.2010.

Top-down and bottom-up combined rural planning model

[J]. Planners, 26(1): 16-2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0.01.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导致乡村规划与建设存在信息沟通与反 馈不够充分、多头管理,重复建设、农村风貌特色丧失以及流于表面等问题,需建立以农村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规划为基础的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明确界定乡 村规划中政府、规划师、农民的功能定位与作用,构筑物质和制度"枢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5] 申明锐. 2015.

乡村项目与规划驱动下的乡村治理: 基于南京江宁的实证

[J]. 城市规划, 39(10): 83-90.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51013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1世纪以来,农村税费改革使得乡村基层政府财政能力显著下降,政府与农民间过去紧密的关系出现了疏离,农民间的生产合作日益松散——乡村出现了新的治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对乡村进行了大量财政投入,大量乡村项目以及作为空间载体的乡村规划的出现,使得原先"中空"的乡村治理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区,实证性地分析了该区众多乡村项目与规划的演变历程,并剖析了这一方式对乡村治理的作用机制;认为在项目与规划驱动之下,一个新的乡村治理方式已经初具雏形。这一方式由政府发起并主导,但已渗透到乡村社会之中。在治理改善过程中,"项目"成为了一种治理手段,而"规划"则构建了一个治理平台。

[Shen M R.2015.

An emerging mode of rural governance driven by program and planning: Evidence from Jiangning, Nanjing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9(10): 83-90.]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51013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1世纪以来,农村税费改革使得乡村基层政府财政能力显著下降,政府与农民间过去紧密的关系出现了疏离,农民间的生产合作日益松散——乡村出现了新的治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对乡村进行了大量财政投入,大量乡村项目以及作为空间载体的乡村规划的出现,使得原先"中空"的乡村治理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为研究区,实证性地分析了该区众多乡村项目与规划的演变历程,并剖析了这一方式对乡村治理的作用机制;认为在项目与规划驱动之下,一个新的乡村治理方式已经初具雏形。这一方式由政府发起并主导,但已渗透到乡村社会之中。在治理改善过程中,"项目"成为了一种治理手段,而"规划"则构建了一个治理平台。
[10] 樊杰. 1996.

中国农村工业化的经济分析及省际发展水平差异

[J]. 地理学报, 51(5): 398-407.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5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7个建制镇的农村工业发展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对比研究我国乡镇工业发展的一般特点和共性规律,比较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以镇区农村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机制、农村工业发展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农村工业化水平的地域差异性等问题。

[Fan J.1996.

An analysis of the economic featur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China's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1(5): 398-407.]

https://doi.org/10.11821/xb199605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7个建制镇的农村工业发展的实地调研为基础,对比研究我国乡镇工业发展的一般特点和共性规律,比较深入细致地探讨了以镇区农村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产生和发展的机制、农村工业发展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农村工业化水平的地域差异性等问题。
[66] 申明锐, 张京祥. 20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

[J]. 城市规划, 39(1): 30-34, 63.

[本文引用: 1]     

[Shen M R, Zhang J X.2015.

China's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vival in the context of new urbanization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9(1): 30-34, 63.]

[本文引用: 1]     

[11] 房艳刚, 刘继生. 2009.

集聚型农业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化过程与机理: 以山东曲阜峪口村为例

[J]. 地理研究, 28(4): 968-978.

[本文引用: 1]     

[Fang Y G, Liu J S.2009.

Cultural landscape evolution of cluster agricultural village: The case of Yukou Village in Shandong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8(4): 968-978.]

[本文引用: 1]     

[67] 税尚楠, 吴希翎. 1984.

试论我国的乡村城市化道路

[J]. 经济地理, 4(1): 33-39.

[本文引用: 1]     

[Shui S N, Wu X L.1984.

Shilun woguo de xiangcun chengshihua daolu

[J]. Economic Geography, 4(1): 33-39.]

[本文引用: 1]     

[12] 房艳刚, 刘继生. 2012.

理想类型叙事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变迁与优化策略

[J]. 地理学报, 67(10): 1399-1410.

[本文引用: 1]     

[Fang Y G, Liu J S.2012.

Rural landscape changes and its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al type narrative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10): 1399-1410.]

[本文引用: 1]     

[68] 宋金平. 1996.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特点、机制与调控研究

[J]. 经济地理, 16(3): 96-101.

[本文引用: 1]     

[Song J P.1996.

Zhongguo nongcun shengyu laodongli qianyi de tedian, jizhi yu tiaokong yanjiu

[J]. Economic Geography, 16(3): 96-101.]

[本文引用: 1]     

[13] 冯健. 1999.

对可持续发展与城乡发展的理性思考

[J]. 人文地理, 14(3): 31-35.

[本文引用: 2]     

[Feng J.1999.

Reasonable thou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J]. Human Geography, 14(3): 31-35.]

[本文引用: 2]     

[69] 孙自铎. 1989.

城乡一体化新析

[J]. 经济地理, 9(1): 26-2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 一、城乡一体化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农村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相互关系联结的内容和形式并不相同。从中国的历史看,城乡间的经济关系可划分为下面三个历程。早期,城市的经济功能主要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此时的城市并不从事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属道地消费型。城里闲居的官僚贵族地主的奢侈优厚物质生活来源,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手工业品都从乡村获得。城乡间的经济关系,城市是统治与剥削,乡村则是无偿供给。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城市经济作用才

[Sun Z D.1989.

Chengxiang yitihua xinxi

[J]. Economic Geography, 9(1): 26-2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正 一、城乡一体化是现实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自产生之日起就与农村有着密切的经济关系。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相互关系联结的内容和形式并不相同。从中国的历史看,城乡间的经济关系可划分为下面三个历程。早期,城市的经济功能主要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此时的城市并不从事生产创造物质财富,属道地消费型。城里闲居的官僚贵族地主的奢侈优厚物质生活来源,无论是农产品还是手工业品都从乡村获得。城乡间的经济关系,城市是统治与剥削,乡村则是无偿供给。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城市经济作用才
[14] 冯健, 赵楠. 2016.

空心村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发展特征与重构策略: 以邓州市桑庄镇为例

[J]. 人文地理, 31(6): 19-28.

[本文引用: 1]     

[Feng J, Zhao N.2016.

Restructuring the rural public space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hollowing: A case study of Sangzhuang Town in Dengzhou

[J]. Human Geography, 31(6): 19-28.]

[本文引用: 1]     

[70] 汤海孺, 柳上晓. 2013.

面向操作的乡村规划管理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

[J]. 城市规划, 37(3): 59-6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规划法》,第一次从规划引领、城乡一体的要求出发,出台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提高了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了乡村规划管理制度,保障了乡村建设工程切实依据法定的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落实,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行使权属管理职能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也有利于维护建设单位按照规划使用土地的合法权益。但上位法表述原则,对于乡村规划管理的具体内容、管理模式、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的程序与条件等没有给予明确。乡村与城市差别很大,不能一味地照搬城市管理模式。本文从可操作层面八手,通过对杭州市乡村规划管理的研究,尝试找寻适合乡村发展的管理路径。

[Tang H R, Liu S X.2013.

Study on rural planning management at the operational level: 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City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7(3): 59-6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城乡规划法》,第一次从规划引领、城乡一体的要求出发,出台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制度,提高了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了乡村规划管理制度,保障了乡村建设工程切实依据法定的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实施落实,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乡、村庄规划区内行使权属管理职能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依据,也有利于维护建设单位按照规划使用土地的合法权益。但上位法表述原则,对于乡村规划管理的具体内容、管理模式、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核发的程序与条件等没有给予明确。乡村与城市差别很大,不能一味地照搬城市管理模式。本文从可操作层面八手,通过对杭州市乡村规划管理的研究,尝试找寻适合乡村发展的管理路径。
[15] 冯应斌, 杨庆媛. 2015.

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评述

[J]. 人文地理, 30(3): 7-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格局演变受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历史发展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反映人地关系的"真实写照";通过梳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空间分布、结构体系、景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归纳总结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反馈效应及其研究内容框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总结法,从农户生计转型、乡村社会关系重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景观生态等方面梳理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的5个核心问题。从资源效应、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5个方面构建其互馈效应体系和研究内容框架。

[Feng Y B, Yang Q Y.2015.

Research on evolution and its effect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spatial pattern

[J]. Human Geography, 30(3): 7-1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其格局演变受到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历史发展等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是反映人地关系的"真实写照";通过梳理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空间分布、结构体系、景观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一步归纳总结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反馈效应及其研究内容框架。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法和归纳总结法,从农户生计转型、乡村社会关系重构、资源环境问题以及景观生态等方面梳理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及效应研究的5个核心问题。从资源效应、环境效应、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5个方面构建其互馈效应体系和研究内容框架。
[71] 王恩琪, 韩冬青, 董亦楠. 2016.

江苏镇江市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的地貌关联解析

[J]. 城市规划, 40(4): 75-84.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60412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镇江市复合的自然地貌条件,将其乡村聚落形态划分为四大地域类型区:岗地湖荡、山地丘陵、江南平原和沿江圩区。基于对2012年卫星影像和Google三维地形数据的采集,选取20个典型样本村落图解呈现其4kmx4km的周边环境和整体村落形态。通过分析各样本在空间分布、规模、密度以及肌理形态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总结归纳不同类型自然村落在选址、生长和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制,以此作为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物质空间形态特色塑造的参考。

[Wang E Q, Han D Q, Dong Y N.2016.

Landform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physical spatial forms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Zhenjiang, Jiangsu

[J]. City Planning Review, 40(4): 75-84.]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60412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依据镇江市复合的自然地貌条件,将其乡村聚落形态划分为四大地域类型区:岗地湖荡、山地丘陵、江南平原和沿江圩区。基于对2012年卫星影像和Google三维地形数据的采集,选取20个典型样本村落图解呈现其4kmx4km的周边环境和整体村落形态。通过分析各样本在空间分布、规模、密度以及肌理形态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总结归纳不同类型自然村落在选址、生长和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内在机制,以此作为乡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物质空间形态特色塑造的参考。
[16] 顾朝林, 蔡建明, 张伟, . 1999.

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

[J]. 地理学报, 54(3): 204-212.

[本文引用: 1]     

[Gu C L, Cai J M, Zhang W, et al.1999.

A study on the patterns of migration in Chinese large and medium citie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4(3): 204-212.]

[本文引用: 1]     

[72] 王磊, 洪金聪, 刘歆. 2015.

经营乡村: 武汉江夏五里界小朱湾新农村建设

[J]. 建筑学报, (9): 7-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5.09.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武汉江夏五里界小朱湾为例,秉承“经营乡村”的理念,阐述如何用适度的增量来激活乡村巨大的存量,恢复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自治原则,延续其自身发展规律,使村庄给农民带来持续的经营价值,让政府的资金在为农民服务的每个环节都产生可持续的价值.

[Wang L, Hong J C, Liu X.2015.

Managing a villag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s exemplified in Xiaozhuwan Village at Wulijie of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9): 7-13.]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5.09.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武汉江夏五里界小朱湾为例,秉承“经营乡村”的理念,阐述如何用适度的增量来激活乡村巨大的存量,恢复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自治原则,延续其自身发展规律,使村庄给农民带来持续的经营价值,让政府的资金在为农民服务的每个环节都产生可持续的价值.
[17] 谷晓坤, 庞林芳, 张正峰. 2014.

基于上海市青村镇公共设施可达性的镇域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研究

[J]. 中国土地科学, 28(7):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4.07.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探求镇域小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实现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研究方法:GIS方法,综合指标法,空间可达 度评价法.研究结果: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为例,评价不同农村居民点的公共设施优劣条件,并据此研究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适宜性等级和适宜类型:(1)青村 镇农村居民点的教育、医疗及交通等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差异,可作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分析的依据.(2)最适合集中扩建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相对 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青村镇南部南张村为中心区域和东部北港村附近区域,共计7个村166.80 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的29.59%;(3)适合拆除归并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西北以及北部边缘地区的13个村,共计193.78 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的34.37%.研究结论:从乡村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角度评价居民点整治适宜性,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有益探 索.

[Gu X K, Pang L F, Zhang Z F.2014.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rural residential 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accessibility of infrastructure: A case from Qingcun Town, Shanghai City

[J]. China Land Science, 28(7): 71-7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8158.2014.07.01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探求镇域小尺度的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评价方法,通过农村居民点整治实现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研究方法:GIS方法,综合指标法,空间可达 度评价法.研究结果:以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为例,评价不同农村居民点的公共设施优劣条件,并据此研究其农村居民点整治的适宜性等级和适宜类型:(1)青村 镇农村居民点的教育、医疗及交通等可达性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差异,可作为农村居民点整治适宜性分析的依据.(2)最适合集中扩建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相对 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青村镇南部南张村为中心区域和东部北港村附近区域,共计7个村166.80 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的29.59%;(3)适合拆除归并整治模式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西北以及北部边缘地区的13个村,共计193.78 hm2,占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的34.37%.研究结论:从乡村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角度评价居民点整治适宜性,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有益探 索.
[73] 王云才, 许春霞, 郭焕成. 2005.

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

[J]. 干旱区地理, 28(6): 862-868.

[本文引用: 1]     

[Wang Y C, Xu C X, Guo H C.2005.

Discussions on the new trend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China

[J]. Arid Land Geography, 28(6): 862-868.]

[本文引用: 1]     

[18] 郐艳丽. 2015.

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模式研究: 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

[J]. 城市规划, 39(6): 59-68.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50609a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治理多方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规划师和农民,在乡村治理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我国普遍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和治理模式,即政府或企业和规划师制定的乡村治理政策并未将农民的利益和切身需求作为决策的基本准则,从而使乡村治理过程和结果呈现"农民置下"的被动接受状态,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并未产生应有的政策效能。"农民置上"的乡村治理本原模式回归是各参与主体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农民始终作为受益和实施建设的主体,其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效应,并通过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的规划实施佐证论点。

[Gui Y L.2015.

Research on basic models of rural governance: A case study on Houxinglongdi Village in Balin Left Banner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9(6): 59-68.]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50609a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治理多方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规划师和农民,在乡村治理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我国普遍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和治理模式,即政府或企业和规划师制定的乡村治理政策并未将农民的利益和切身需求作为决策的基本准则,从而使乡村治理过程和结果呈现"农民置下"的被动接受状态,国家和社会的投入并未产生应有的政策效能。"农民置上"的乡村治理本原模式回归是各参与主体切实转变治理理念,农民始终作为受益和实施建设的主体,其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效应,并通过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的规划实施佐证论点。
[74] 王子侨, 石翠萍, 蒋维, . 2016.

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视角下的黄土高原乡村转型发展: 以长武县洪家镇为例

[J]. 地理研究, 35(8): 1510-15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8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运用体制转化理论及其研究框架,选取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为案例地,从村域尺度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变化为切入点揭示了当地乡村转型的背景和环境因素,重点探讨农户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影响因素及其稳健性,从微观角度审视西北乡村转型的基本特征,主要结论包括:1当地乡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已由传统农业体制转变为新型农业体制,其中某些家庭体制正在向非农体制转换。2家庭特征是农户体制发生转换的客观条件;耕地质量、劳动力数量与质量是农户体制转换的内在动因;户主年龄、文化水平及社会网络是农户体制转换方向的决定因素。3农户家庭体制转换呈现出发散和聚合并存现象,且不同家庭的稳健性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种植业结构和收入对农户家庭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农户家庭体制的稳健型依次表现为其:苹果非农均衡型非农收入主导型粮食非农均衡型苹果收入主导型传统收入主导型。最后基于农户视角对乡村转型的微观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后续深化研究的方向和实践启示。

[Wang Z Q, Shi C P, Jiang W, et al.2016.

Rural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me shifts of socio-ecological systems in the Loess Plateau: A case study of Hongjia Town in Changwu County,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5(8): 1510-1524.]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608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中国乡村转型发展的过程格局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运用体制转化理论及其研究框架,选取陕西省长武县洪家镇为案例地,从村域尺度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变化为切入点揭示了当地乡村转型的背景和环境因素,重点探讨农户尺度的社会—生态系统体制转换影响因素及其稳健性,从微观角度审视西北乡村转型的基本特征,主要结论包括:1当地乡村社会—生态系统体制已由传统农业体制转变为新型农业体制,其中某些家庭体制正在向非农体制转换。2家庭特征是农户体制发生转换的客观条件;耕地质量、劳动力数量与质量是农户体制转换的内在动因;户主年龄、文化水平及社会网络是农户体制转换方向的决定因素。3农户家庭体制转换呈现出发散和聚合并存现象,且不同家庭的稳健性存在明显差异,基于种植业结构和收入对农户家庭进行分类,不同类型农户家庭体制的稳健型依次表现为其:苹果非农均衡型非农收入主导型粮食非农均衡型苹果收入主导型传统收入主导型。最后基于农户视角对乡村转型的微观研究进行探讨,并提出后续深化研究的方向和实践启示。
[19] 郭晓东, 马利邦, 张启媛. 2013.

陇中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基本类型分析: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

[J]. 地理科学, 33(1): 45-5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基于GIS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秦安县乡村聚落密度较高且聚落空间分布极为分散;②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度、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变化呈明显的正态分布,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③秦安县复杂多样的乡村聚落类型,与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大中型、集聚型、商品经济型和半商品经济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川道地区,而小型、分散型、传统农业型和劳务输出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山区。

[Guo X D, Ma L B, Zhang Q Y.201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basic types of rural settlement in Loess Hilly Area: Taking Qin'an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as a case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3(1): 45-5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甘肃省秦安县为例,基于GIS与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县域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的基本特征与乡村聚落的基本类型。研究结果表明:①秦安县乡村聚落密度较高且聚落空间分布极为分散;②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与海拔、坡度、河流等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聚落斑块随高程和坡度变化呈明显的正态分布,空间分布差异显著;③秦安县复杂多样的乡村聚落类型,与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大中型、集聚型、商品经济型和半商品经济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河谷川道地区,而小型、分散型、传统农业型和劳务输出型乡村聚落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山区。
[20] 郝琳. 2013.

绿色创意下的微型乡建: 毕马威安康社区中心设计

[J]. 建筑学报, (7): 8-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3.07.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汶川大地震后的2008年底,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CCTF)希望以环保建造的角度参与四川震后重建;捐助方毕马威中国(KPMG China)也希望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利用善款;双方对以绿色乡村建设为视点,规划设计震后社区中心的概念兴趣浓厚,并十分支持。这样的永续乡建课题,在我最初提案的时候,确实对业主颇具挑战。

[Hao L.2013.

Sustainable innovation in rural construction KPMG-CCTF community Centre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7): 8-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13.07.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汶川大地震后的2008年底,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CCTF)希望以环保建造的角度参与四川震后重建;捐助方毕马威中国(KPMG China)也希望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利用善款;双方对以绿色乡村建设为视点,规划设计震后社区中心的概念兴趣浓厚,并十分支持。这样的永续乡建课题,在我最初提案的时候,确实对业主颇具挑战。
[75] 魏清泉. 1998.

城乡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 经济结构与城乡关系的改变

[J]. 现代城市研究,(2): 22-25, 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各个 地方工业发展的条件不同,原有基础不一样,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就会有所差别。与此相关,城市化也就会出现多种模式。广东省东莞市走的是以乡村工业发展为基础 的城市化道路。本文以东莞市为例,从经济结构和城乡关系的改变来考察城乡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

[Wei Q Q.1998.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due to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rmaonious growth

[J]. Urban Research,(2): 22-25, 6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各个 地方工业发展的条件不同,原有基础不一样,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就会有所差别。与此相关,城市化也就会出现多种模式。广东省东莞市走的是以乡村工业发展为基础 的城市化道路。本文以东莞市为例,从经济结构和城乡关系的改变来考察城乡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
[21] 胡娟, 朱喜钢. 2006.

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启示

[J]. 城市问题, (3): 94-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031.2006.03.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详细剖析英国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存在的问题,认为"空间全覆盖"的理念是城乡统筹规划的前提,功能分析是规划的基础,县域是城乡统筹的最佳空间单元,集镇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

[Hu J, Zhu X G.2006.

The revelation of planning of rural areas in the south west to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J]. Urban Problems, (3): 94-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2031.2006.03.02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详细剖析英国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存在的问题,认为"空间全覆盖"的理念是城乡统筹规划的前提,功能分析是规划的基础,县域是城乡统筹的最佳空间单元,集镇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
[76] 吴传钧, 张家桢. 1999.

我国20世纪地理学发展回顾及新世纪前景展望: 祝贺中国地理学会创立90周年

[J]. 地理学报, 54(5): 385-390.

[本文引用: 1]     

[Wu C J, Zhang J Z.1999.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y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prospect for geography in the 21th century: Congratulation on the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4(5): 385-390.]

[本文引用: 1]     

[22] 胡雪松, 石克辉, 王冬. 2006.

村落空间资源化: 村落营建研究

[J]. 建筑学报, (5): 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06.05.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乡村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在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了“村落空间资源化”的村落建设新思路,并对村落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Hu X S, Shi K H, Wang D.2006.

Village space resource: A study of village construction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5): 15-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0529-1399.2006.05.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以乡村旅游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在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了“村落空间资源化”的村落建设新思路,并对村落空间资源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77] 吴祖泉. 2015.

建设主体视角的乡村建设思考

[J]. 城市规划, 39(11): 85-91.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51113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对中国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相关媒体资料收集整理的方式,对安徽黟县碧山乡村建设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下的乡村建设历程.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乡村衰败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国家权力依旧占据主导的乡村建设中,包括第三方、地方精英以及市场的非正规主体正在兴起;而非正规主体由于其具备更好的知识、技能等,能够在乡村建设中取得更好的作用.因此,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参与的乡村建设平台,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是应对当前乡村不断衰退的重要路径.

[Wu Z Q.2015.

Thoughts on rur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subjects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9(11): 85-91.]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51113a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乡村建设中的问题.对中国乡村建设主体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相关媒体资料收集整理的方式,对安徽黟县碧山乡村建设这样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展现了一个多元主体参与下的乡村建设历程.研究表明,中国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建设主体的缺失是乡村衰败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国家权力依旧占据主导的乡村建设中,包括第三方、地方精英以及市场的非正规主体正在兴起;而非正规主体由于其具备更好的知识、技能等,能够在乡村建设中取得更好的作用.因此,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参与的乡村建设平台,促进更多的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是应对当前乡村不断衰退的重要路径.
[23] 胡智超, 龙花楼. 2011.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国际经验借鉴

[J]. 地理科学进展, 30(8): 1028-1036.

[本文引用: 1]     

[Hu Z C, Long H L.2011.

The constraining factors of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in China and corresponding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8): 1028-1036.]

[本文引用: 1]     

[78] 肖红娟. 2013.

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转型及规划策略研究

[J]. 现代城市研究, 28(6): 41-45, 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3.06.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程,总结了该地区乡村的二元性和低效性特征,研究了乡村转型的趋势,以及传统乡村空间的消亡、地域认同感的消失、村民发展前景的风险、村民自主性的缺失等危机,并提出了城乡规划的应对策略,包括:划定乡村控制线,编制乡村发展规划;构建"中心城市-新市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城乡体系;引导乡村产业多元化和"三产化";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乡村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乡村公共设施;构建两级互动的乡村规划建设体制。

[Xiao H J.2013.

The study on rural transition and planning tactics in the Pearl Delta Area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28(6): 41-45, 5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3.06.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程,总结了该地区乡村的二元性和低效性特征,研究了乡村转型的趋势,以及传统乡村空间的消亡、地域认同感的消失、村民发展前景的风险、村民自主性的缺失等危机,并提出了城乡规划的应对策略,包括:划定乡村控制线,编制乡村发展规划;构建"中心城市-新市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城乡体系;引导乡村产业多元化和"三产化";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乡村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乡村公共设施;构建两级互动的乡村规划建设体制。
[24] 黄震方, 陆林, 苏勤, . 20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 理论反思与困境突破

[J]. 地理研究, 34(8): 1409-142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Huang Z F, Lu L, Su Q, et al.2015.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heoretical reflection and breakthrough of predicament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8): 1409-1421.]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8001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新型城镇化在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科学引导乡村地域城镇化,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需求和重要科学命题。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提出要响应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和乡村旅游的发展需求,重点关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特性、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旅游的影响与互动机制、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乡村旅游文化与乡愁记忆的恢复与重构、乡村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乡村旅游空间结构优化及城乡旅游一体化空间格局与机制、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创新、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及"三农"问题解决路径、乡村旅游运营管理与政策制度创新等科学问题。通过深化理论研究和强化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升级,引导具备条件的乡村走以旅游为导向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旅游互补和协调发展。
[79] 肖锦成, 欧维新. 2013.

城乡统筹下的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研究: 以宿迁市为例

[J]. 中国土地科学, 27(2): 54-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一致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并从空间形态角度探寻科学空间重构的方法.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结合GIS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基于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思路与方法,划定了宿迁市古楚街道办和三棵树乡的适宜建设区和基期建设用地调整区,并进行了两乡镇的空间重构模拟与评价.空间重构后,研究区总体布局紧凑度提高4.02%,总体放射状指数降低5.87%,总体农地景观破碎度下降46.39%.研究结论:该研究的空间重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若能在空间形态合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空间重构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或乡村空间重构的科学性.

[Xiao J C, Ou W X.2013.

Study on the spatial restructure in the coordin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Suqian City

[J]. China Land Science, 27(2): 54-6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一致性、差异性和互补性,并从空间形态角度探寻科学空间重构的方法.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结合GIS的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单指标评价法.研究结果:基于城市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思路与方法,划定了宿迁市古楚街道办和三棵树乡的适宜建设区和基期建设用地调整区,并进行了两乡镇的空间重构模拟与评价.空间重构后,研究区总体布局紧凑度提高4.02%,总体放射状指数降低5.87%,总体农地景观破碎度下降46.39%.研究结论:该研究的空间重构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参考价值,若能在空间形态合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影响区域空间重构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将进一步提高城市或乡村空间重构的科学性.
[25] 贾绍风. 1998.

人口城镇化不是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

[J]. 人文地理, 13(2): 28-32.

[本文引用: 1]     

[Jia S F.1998.

The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is not that of countryside

[J]. Human Geography, 13(2): 28-32.]

[本文引用: 1]     

[80] 谢霏雰, 吴蓉, 李志刚. 2016.

“十三五”时期乡村规划的发展与变革

[J]. 规划师, 32(3): 2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6.03.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进入"十三五"时期,乡村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从乡村转型入手,通过梳理传统乡村转型的模式与机制,以及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要求,研究认为,主动型"就地城镇化"将是下一步乡村转型的重点方向,未来乡村规划应主动面向"离土不离乡"的城乡一体化空间转型,注重城市边缘的乡村城镇化,注重推进维护"乡村性"和"人的城镇化"。此外,生态维护和农业转型问题也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乡村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

[Xie F F, Wu R, Li Z G.2016.

Rural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reform in the 13th five year period

[J]. Planners, 32(3): 2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6.03.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进入"十三五"时期,乡村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从乡村转型入手,通过梳理传统乡村转型的模式与机制,以及当前乡村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要求,研究认为,主动型"就地城镇化"将是下一步乡村转型的重点方向,未来乡村规划应主动面向"离土不离乡"的城乡一体化空间转型,注重城市边缘的乡村城镇化,注重推进维护"乡村性"和"人的城镇化"。此外,生态维护和农业转型问题也将成为"十三五"时期乡村规划工作的重点内容。
[26] 姜彬, 侯爱敏, 包婷婷. 2016.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模式研究

[J]. 现代城市研究, (5): 80-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6.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承载着传承乡村文化的重任,但苏州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由于缺乏对文化传承的全面认识和系统研究,造成了乡村文化的严重破坏.鉴于此,在界定文化传承内容、分析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貌原真型、产业发展型、文化重塑型三种不同的美丽乡村文化传承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传承重点与要求、传承方向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Jiang B, Hou A M, Bao T T.2016.

Cultural inheritance modes in the beautiful village construction in Suzhou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5): 80-8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6.05.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承载着传承乡村文化的重任,但苏州当前的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由于缺乏对文化传承的全面认识和系统研究,造成了乡村文化的严重破坏.鉴于此,在界定文化传承内容、分析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风貌原真型、产业发展型、文化重塑型三种不同的美丽乡村文化传承模式,并对每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传承重点与要求、传承方向等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参考.
[81] 谢花林, 刘黎明. 200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综合评价研究: 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例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2(6): 7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3.06.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从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出发,根据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所具有的3个层次功能,构建了包括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

[Xie H L, Liu L M.2003.

Study on the integrative eval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in urban fringe: A case study in Baijiatuan Villag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ity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2(6): 76-7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03.06.0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从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点出发,根据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所具有的3个层次功能,构建了包括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揭示了其存在的问题.
[27] 金其铭. 1988.

我国农村聚落地理研究历史及近今趋向

[J]. 地理学报, 43(4): 311-317.

[本文引用: 2]     

[Jin Q M.1988.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trends of research on rural settlement geography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43(4): 311-317.]

[本文引用: 2]     

[82] 熊剑平, 刘承良, 袁俊. 2006.

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与网络系统构建

[J]. 经济地理, 26(2): 340-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6.02.03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网络经济时代到来,旅游信息成为行业重要战略资源,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旅游业信息化提供主要支持。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为当前最热旅游活动之一,具有广阔电子商务发展空间。以国内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建设为案例,从网络建设角度,分析比较得出国内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电子商务网络结构与功能模式滞后。针对电子商务网络发展的现状,结合国际旅游电子商务网建设经验,对我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结构与功能设计进行理论归纳,以期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Xiong J P, Liu C L, Yuan J.2006.

One-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its net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of rural tourism

[J]. Economic Geography, 26(2): 340-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0-8462.2006.02.03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网络经济时代到来,旅游信息成为行业重要战略资源,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旅游业信息化提供主要支持。乡村旅游已发展成为当前最热旅游活动之一,具有广阔电子商务发展空间。以国内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建设为案例,从网络建设角度,分析比较得出国内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电子商务网络结构与功能模式滞后。针对电子商务网络发展的现状,结合国际旅游电子商务网建设经验,对我国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网络结构与功能设计进行理论归纳,以期提供理论与实证借鉴。
[28] 李宝库. 1997.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

[J]. 城市问题, (3): 11-14.

[本文引用: 1]     

[Li B K.1997.

Zhongguo nongcun shengyu laodongli zhuanyi yu xiaochengzhen fazhan

[J]. Urban Problems, (3): 11-14.]

[本文引用: 1]     

[83] 许家伟, 何长涛, 乔家君, . 2012.

村落公共空间的农户认知与支付意愿: 以河南省双沟村为例的经验研究

[J]. 经济地理, 32(3): 120-12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对河南省双沟村75家农户的深入访谈,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户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农户都认为公共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农户认为无论是破坏还是改善都存在政府不作为。农户对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受个体特征、农户特征和认知特征的共同制约,支付意愿普遍较低。年龄和学历与支付意愿负相关;职业与之呈显著正相关;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与之具有统计上的正相关,但系数较小,实际意义并不明显;农户认为公共空间破坏越严重,越易产生支付意愿。农户对村域公共空间的认知及其支付意愿对村域治理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公共空间在村庄的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Xu J W, He C T, Qiao J J, et al.2012.

Households'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village public spaces: A case study of Shuanggou Village, Henan Province

[J]. Economic Geography, 32(3): 120-12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通过对河南省双沟村75家农户的深入访谈,运用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户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农户都认为公共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多数农户认为无论是破坏还是改善都存在政府不作为。农户对公共空间的支付意愿受个体特征、农户特征和认知特征的共同制约,支付意愿普遍较低。年龄和学历与支付意愿负相关;职业与之呈显著正相关;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与之具有统计上的正相关,但系数较小,实际意义并不明显;农户认为公共空间破坏越严重,越易产生支付意愿。农户对村域公共空间的认知及其支付意愿对村域治理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重视公共空间在村庄的稳定和发展中的作用。
[29] 李伯华, 刘沛林, 张博野, . 2011.

欠发达地区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以湖北省黄冈市为例

[J]. 地理科学进展, 30(4): 452-46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4.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户消费活动空间是乡村空间结构的一种表现和组成部分,在受到乡村已有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结构影响的同时,也不断塑造并形成新的乡村空间结构。在对湖北黄冈二程镇8个村100家农户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构表明:10年来,农户消费的平均空间距离总体上有缩短趋势;农户消费不同类型商品的地点和圈层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农户消费行为的空间等级结构有较大变化,除家用电器的消费空间等级没有变化外,其他商品的消费空间等级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趋势是消费空间等级下移;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制度因素、交通条件和个人消费需求偏好等;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Li B H, Liu P L, Zhang B Y, et al.2011.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rural households' consuming behaviors in undeveloped rural area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 case of Ercheng Town in Hubei Province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4): 452-462.]

https://doi.org/10.11820/dlkxjz.2011.04.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农户消费活动空间是乡村空间结构的一种表现和组成部分,在受到乡村已有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结构影响的同时,也不断塑造并形成新的乡村空间结构。在对湖北黄冈二程镇8个村100家农户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构表明:10年来,农户消费的平均空间距离总体上有缩短趋势;农户消费不同类型商品的地点和圈层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农户消费行为的空间等级结构有较大变化,除家用电器的消费空间等级没有变化外,其他商品的消费空间等级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趋势是消费空间等级下移;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制度因素、交通条件和个人消费需求偏好等;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30] 李伯华, 曾菊新. 2009.

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5(5): 84-8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问题与发展趋势,如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恶化等。该文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角度建立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农户空间行为从传统到现代演化的过程和原因,认为农户空间行为变迁是乡村人居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而实现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目标就是从农户空间行为调控的内在机制出发,制定引导农户空间行为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Li B H, Zeng J X.2009.

Research on rural human settlement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changes of the householders' spatial behaviors

[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5(5): 84-8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问题与发展趋势,如乡村人居环境持续恶化等。该文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角度建立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分析框架,探讨了农户空间行为从传统到现代演化的过程和原因,认为农户空间行为变迁是乡村人居环境演化的主要驱动力,而实现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目标就是从农户空间行为调控的内在机制出发,制定引导农户空间行为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84] 杨忍. 2016.

中国县域城镇化的道路交通影响因素识别及空间协同性解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5(7): 806-81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路网数据,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率的道路交通影响及其空间耦合协同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传统农区、集中连片贫困山区、高寒经济欠发达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空间上的错位,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倒挂,异地城市化特征显著;②中国县(区)道路交通优势度宏观上呈现出东西部区域差异和交通枢纽与外围区域的差异,“点—轴”地域结构特征显著,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数值呈现偏正态分布;③道路交通是城镇间和城镇与区域间联系的核心纽带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传输廊道,开放式的道路系统增强了农村生产要素非农化转型的市场可介入性,对县域城镇化发展有积极作用.高速公路出口、火车站的布局对城镇化影响和带动农村要素非农化作用较为明显;④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率耦合协调度分级分布为偏正态分布,城镇化发展与交通优势度相互影响显著,呈一定的双向耦合性.

[Yang R.2016.

Spatial coupling cooperative analysis of road transport superiority and urbanization at county level in China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5(7): 806-815.]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7.00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基于人口普查数据和路网数据,利用空间滞后回归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对中国县域城镇化率的道路交通影响及其空间耦合协同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①中国县域低城镇化水平的县(区)主要集中在传统农区、集中连片贫困山区、高寒经济欠发达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力资源空间上的错位,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倒挂,异地城市化特征显著;②中国县(区)道路交通优势度宏观上呈现出东西部区域差异和交通枢纽与外围区域的差异,“点—轴”地域结构特征显著,县域道路交通优势度数值呈现偏正态分布;③道路交通是城镇间和城镇与区域间联系的核心纽带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传输廊道,开放式的道路系统增强了农村生产要素非农化转型的市场可介入性,对县域城镇化发展有积极作用.高速公路出口、火车站的布局对城镇化影响和带动农村要素非农化作用较为明显;④中国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城镇化率耦合协调度分级分布为偏正态分布,城镇化发展与交通优势度相互影响显著,呈一定的双向耦合性.
[31] 李德明, 程久苗. 2005.

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

[J]. 人文地理, 20(3): 84-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3.01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促进两者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其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相应的主要对策.

[Li D M, Cheng J M.2005.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atterns and strategies of mutu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economy

[J]. Human Geography, 20(3): 84-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98.2005.03.019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乡村旅游是新世纪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促进两者互动持续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及其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相应的主要对策.
[85] 杨忍. 2017.

基于自然主控因子和道路可达性的广东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地理学报, 72(10): 1859-1871.

[本文引用: 1]     

[Yang R.2017.

An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patterns and their effect mechanisms based on road traffic accessibility of Guangdong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72(10): 1859-1871.]

[本文引用: 1]     

[32] 李广东, 邱道持, 王利平, . 2012.

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 渝西方山丘陵不同地带样点村的实证分析

[J]. 地理学报, 67(4): 504-51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耕地比较效益低下引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成为破解耕地保护问题的客 观选择,而影响经济补偿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补偿模式设计是否符合农户诉求,因此定量刻画农户生计资产差异对其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便是补偿模式设计的核 心.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对渝西方山丘陵3个样点村392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构建了农户生计资产六边形计量分析框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和Probit回归分析法对农户生计资产差异与补偿模式选择意愿间耦合关系的存在性和影响度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差别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结果表 明:①农户生计资产存在属性差异和空间分异.农户生计总资产呈现由自给型纯农户到非农户递增的总体趋势,空间上存在海拔越高生计资产越低的趋势.②农户对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的选择意愿存在随农户生计资产差异由“成都模式”向“佛山模式”过渡的趋势,不同地带农户模式选择意愿存在空间分异.③农户生计资产 差异与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间存在耦合关系,自然资产与农户模式选择意愿呈负相关,社会资产对农户的模式选择影响最小,金融资产对农户模式选择的影响较 弱,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对农户决策均产生较显著影响,心理资产对农户的决策影响最为显著.④根据农户生计资产缺乏情况为7种类型农户设计了概念性的补偿模 式体系,并就补偿方法、补偿依据、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Li G D, Qiu D C, Wang L P, et al.2012.

Impacts of difference among livelihood assets on the choice of economic compensation pattern for farmer households farmland protection in Chongqing City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7(4): 504-515.]

https://doi.org/10.11821/xb201204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耕地比较效益低下引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成为破解耕地保护问题的客 观选择,而影响经济补偿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补偿模式设计是否符合农户诉求,因此定量刻画农户生计资产差异对其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便是补偿模式设计的核 心.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价法(PRA)对渝西方山丘陵3个样点村392户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构建了农户生计资产六边形计量分析框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 和Probit回归分析法对农户生计资产差异与补偿模式选择意愿间耦合关系的存在性和影响度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差别化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研究结果表 明:①农户生计资产存在属性差异和空间分异.农户生计总资产呈现由自给型纯农户到非农户递增的总体趋势,空间上存在海拔越高生计资产越低的趋势.②农户对 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的选择意愿存在随农户生计资产差异由“成都模式”向“佛山模式”过渡的趋势,不同地带农户模式选择意愿存在空间分异.③农户生计资产 差异与耕地保护补偿模式选择间存在耦合关系,自然资产与农户模式选择意愿呈负相关,社会资产对农户的模式选择影响最小,金融资产对农户模式选择的影响较 弱,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对农户决策均产生较显著影响,心理资产对农户的决策影响最为显著.④根据农户生计资产缺乏情况为7种类型农户设计了概念性的补偿模 式体系,并就补偿方法、补偿依据、补偿标准和补偿资金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86] 杨忍, 刘彦随, 陈秧分. 2012.

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

[J]. 地理研究, 31(9): 1697-170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090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以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人口过疏化、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论文基于农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子系统综合评价与层次逐级判断组合研究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国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并进行了地域分区。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高值区集中于北方边境和东部沿海发达县域,两湖平原、中部传统农区空心化也较为突出;低值区集中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西南山区等落后山区。按照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新疆经济平稳发展型空心化中低值区等10个农村空心化大区,以及北疆农村空心化出现区等47个亚区。研究结果可为有序、分区、分类推进中国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Yang R, Liu Y S, Chen Y F.2012.

Comprehensive measure and partition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1(9): 1697-1706.]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090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以土地资源粗放利用、人口过疏化、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空心化现象。论文基于农村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数据,采用子系统综合评价与层次逐级判断组合研究方法,综合评价了中国县域尺度的农村空心化程度,并进行了地域分区。研究表明:中国农村空心化地域分异特征明显,高值区集中于北方边境和东部沿海发达县域,两湖平原、中部传统农区空心化也较为突出;低值区集中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西南山区等落后山区。按照土地、人口、经济子系统的交互特征,可将全国划分为新疆经济平稳发展型空心化中低值区等10个农村空心化大区,以及北疆农村空心化出现区等47个亚区。研究结果可为有序、分区、分类推进中国农村空心化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33] 李小建, . 2009. 农户地理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本文引用: 1]     

[Li X J, et al.2009. Geography of rural households[M]. Beijing, China: Science Press.]

[本文引用: 1]     

[87]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 2015

a. 基于格网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及空间指向性的地理要素识别: 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地理研究, 34(6): 1077-10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0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指向性机理,将丰富乡村地理学及村庄规划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矢量数据为基础,集成格网统计、地理探测器和Logistic回归等研究方法,定量识别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地域格局及空间指向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聚落密度和分散程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传统农区乡村聚落密度较高。2黄淮海、鲁南等传统农区,大多农民处于"城乡双漂"的生计状态,助推农村聚落用地持续扩张,在5 km×5 km网格单元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多数超过3 km2。3中心地城市的持续外扩,外围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随之转变消失。4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交通指向、中心地指向、耕地资源禀赋指向、环境宜居地域指向等指向性特征。

[Yang R, Liu Y S, Long H L, et al.2015

a.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use change and spatial directivity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grid in the Bohai Rim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6): 1077-1087.]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600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科学辨识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及其空间指向性机理,将丰富乡村地理学及村庄规划学科的研究内容。以农村居民点用地矢量数据为基础,集成格网统计、地理探测器和Logistic回归等研究方法,定量识别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点时空地域格局及空间指向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聚落密度和分散程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增加,传统农区乡村聚落密度较高。2黄淮海、鲁南等传统农区,大多农民处于"城乡双漂"的生计状态,助推农村聚落用地持续扩张,在5 km×5 km网格单元内,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多数超过3 km2。3中心地城市的持续外扩,外围农村居民点用地类型随之转变消失。4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交通指向、中心地指向、耕地资源禀赋指向、环境宜居地域指向等指向性特征。
[34] 李郇, 郑佳芬. 2016.

文化创意植入下的村庄空间改造: 以东莞下坝坊为例

[J]. 规划师, 32(8): 76-8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乡村建设的热潮,艺术介入村庄改造为我国的乡村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推动了村庄物质空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东莞下坝坊的村庄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着重从空间肌理再造、半公共空间营造和街巷空间内部化等角度进行空间改造,并将艺术、旅游等整合到空间中,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传统村落的转型。

[Li X, Zheng J F.2016.

Village space renovation with cultural creativity: Xiabafang Village, Dongguan

[J]. Planners, 32(8): 76-8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近年来,我国掀起了乡村建设的热潮,艺术介入村庄改造为我国的乡村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之路,推动了村庄物质空间和产业结构的转型,让村庄重新焕发活力。东莞下坝坊的村庄改造与文化创意相结合,以自下而上的方式着重从空间肌理再造、半公共空间营造和街巷空间内部化等角度进行空间改造,并将艺术、旅游等整合到空间中,在保留乡村特色的同时,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传统村落的转型。
[88]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 2015

b. 中国乡村转型重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逻辑主线与内容框架

[J]. 地理科学进展, 34(8): 1019-10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08.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Yang R, Liu Y S, Long H L, et al.2015

b.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China: Paradigms and main conten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8): 1019-1030.]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08.00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伴随快速城镇化,乡村地域正经历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导的人文过程,前瞻性地研究乡村转型发展过程格局、演进机理及空间优化重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系统梳理乡村发展转型内涵、过程格局、驱动机制、类型模式、乡村空间重构、农村发展理论及农村空心化等系列成果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研究评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的研究核心内容和逻辑主线加以凝练总结。未来乡村发展转型与重构研究应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以揭示不同地域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及演进机制为核心,以建构乡村空间优化重组理论和探究模式途径为目标,综合集成遥感与GIS、抽样调查和模型方法,重点研究不同典型地域的乡村转型发展的多尺度过程规律、地域类型、动力机制,深化乡村空间体系演化规律和优化重组的内外机制,及乡村社会文化网络、技术制度转型重组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乡村多维空间重组的情景模拟。结合典型案例实证研究,解构乡村多维空间重构理论与模式的成长机制与区域主导地理要素;比较分析典型模式的演化过程和要素互馈作用机制;探寻推进乡村良性转型发展及空间优化重组的地域模式和科学途径。
[35] 李阳兵, 李潇然, 张恒, . 2016.

基于聚落演变的岩溶山地聚落体系空间结构整合: 以后寨河地区为例

[J]. 地理科学, 36(10): 1505-1513.

[本文引用: 2]     

[Li Y B, Li X R, Zhang H, et al.2016.

Spatial structure integr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in Karst Mountains based on settlement’s evolution: A case of Houzhaihe Are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6(10): 1505-1513.]

[本文引用: 2]     

[89] 杨忍, 刘彦随, 龙花楼. 2015

c. 中国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特征

[J]. 地理研究, 34(3): 475-4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0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2"人口—土地"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3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4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Yang R, Liu Y S, Long H L.2015

c. The study on non-agricultural transformation co-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land-industry": Case study of the Bohai Rim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4(3): 475-48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503007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着眼于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协同演化规律研究,以快速城乡转型发展的环渤海地区为典型案例区,通过构建县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关数据资料,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演化时空格局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环渤海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和协调度水平高于其他地区,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之间转型联动一致性较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偏低,协调度呈现出低非农化转型水平的一致均衡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之间联动和传导作用较弱。2"人口—土地"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普遍滞后低于"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协调度,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同一致性失调。3伴随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度及协调度呈现为波状传递上升的演进时序变化特征,人口、土地、产业子系统之间联系程度和组织调控过程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规律。4创新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机制,创建土地基本制度、核心制度与保障制度相融合的多层次土地节约集约制度体系,完善基本供地机制、规划决策机制、市场配置机制、收益分配机制,是构建人口、土地、产业非农化转型耦合关联挂钩的核心途径。强化以人口、土地、产业联动三挂钩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的核心理论研究将是城乡发展转型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
[36] 李振鹏, 刘黎明, 谢花林. 2005.

乡村景观分类的方法探析: 以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例

[J]. 资源科学, 27(2): 167-17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5.02.02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景观分类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开展景观评价、规划与设计的前提条件,是景观生 态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对乡村景观分类的详细探讨更是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景观分类理 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景观规划的要求和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景观功能形态分类方法,即采用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单元 四级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典型的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景观类型划分,共划分了1个景观区、3个景观类、 9个景观亚类和28个景观单元,并借助于GIS,进一步编制了白家疃村景观分类图.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实际存在的各种景观类型,充分考虑到了影响乡 村景观类型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能够满足大比例尺的乡村景观制图和乡村景观规划的需要,体现了乡村景观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实用性方法.

[Li Z P, Liu L M, Xie H L.2005.

Methodology of rural landscape classification: A case study in Baijiatuan Villag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J]. Resources Science, 27(2): 167-173.]

https://doi.org/10.3321/j.issn:1007-7588.2005.02.02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景观分类既是景观结构与功能研究的基础,又是开展景观评价、规划与设计的前提条件,是景观生 态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但是,目前国内外对景观分类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还不够,对乡村景观分类的详细探讨更是不足.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景观分类理 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乡村景观规划的要求和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景观功能形态分类方法,即采用景观区、景观类、景观亚类和景观单元 四级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典型的北京市海淀区白家疃村为实例进行了详细的景观类型划分,共划分了1个景观区、3个景观类、 9个景观亚类和28个景观单元,并借助于GIS,进一步编制了白家疃村景观分类图.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实际存在的各种景观类型,充分考虑到了影响乡 村景观类型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能够满足大比例尺的乡村景观制图和乡村景观规划的需要,体现了乡村景观的特点,是一种比较综合的实用性方法.
[90] 杨忍, 徐茜, 李璐婷. 2016.

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过程及影响因素

[J]. 地理研究, 35(12): 2261-227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多期城镇建设用地矢量数据、自然要素、人文经济要素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和logis-tic 回归模型,定量识别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结论表明:① 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的中心集聚性不断凸显,形成了以“广佛—深莞”为轴的城镇建设用地连绵集聚区;珠江口东岸中心集聚性和空间扩展性强于西岸,核心区域优于边缘区域,形成多核心的“A”型空间结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显著“点—轴”指向性地域特征;空间成长性呈现为“大集聚,大分散”的网络连接的空间特征。② 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内部地理要素及区位条件等共同驱动城乡空间转型,工业化发展和区位条件是核心影响因素。③ 在多重约束下的“控增逼存”政策框架下,人口变化对城乡转型空间扩展的影响不显著。

[Yang R, Xu Q, Li L T.2016.

Spatial urban-rural transformation and its driving facto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5(12): 2261-227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多期城镇建设用地矢量数据、自然要素、人文经济要素数据,利用空间统计和logis-tic 回归模型,定量识别珠三角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空间中心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的演变过程及其驱动机制。结论表明:① 珠三角地区城乡空间转型的中心集聚性不断凸显,形成了以“广佛—深莞”为轴的城镇建设用地连绵集聚区;珠江口东岸中心集聚性和空间扩展性强于西岸,核心区域优于边缘区域,形成多核心的“A”型空间结构;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显著“点—轴”指向性地域特征;空间成长性呈现为“大集聚,大分散”的网络连接的空间特征。② 外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内部地理要素及区位条件等共同驱动城乡空间转型,工业化发展和区位条件是核心影响因素。③ 在多重约束下的“控增逼存”政策框架下,人口变化对城乡转型空间扩展的影响不显著。
[37] 梁发超, 刘诗苑, 刘黎明. 2017.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乡村聚落景观空间重构: 以厦门市灌口镇为例

[J]. 经济地理, 37(3): 193-200.

[本文引用: 1]     

[Liang F C, Liu S Y, Liu L M.2017.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the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based on residential field and power theory: A case study of Guankou Town in Xiamen

[J]. Economic Geography, 37(3): 193-200.]

[本文引用: 1]     

[91] 杨荣南, 张雪莲. 1998.

城乡一体化若干问题初探

[J]. 热带地理, 18(1): 12-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5221.1998.01.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述了城乡一体化的涵义,指出了农业现代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的革新、城乡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城乡生态环境美化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条件,阐述了乡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改革开放政策及引进外资等是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Yang R N, Zhang X L.1998.

An approach to some problem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J]. Tropical Geography, 18(1): 12-1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1-5221.1998.01.00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论述了城乡一体化的涵义,指出了农业现代化、城乡经济一体化、基础设施的革新、城乡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城乡生态环境美化是城乡一体化实现的条件,阐述了乡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改革开放政策及引进外资等是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38] 林永新. 2015.

乡村治理视角下半城镇化地区的农村工业化: 基于珠三角、苏南、温州的比较研究

[J]. 城市规划学刊, (3): 101-110.

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503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对农村工业化的理论解释,除了需求条件和土地条件这两个已经得到深入研究的因素外,还应具备农村社区克服政府管制、从而将农村工业化由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转化条件.借用社会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大共同体和宗族小共同体这两种中国农村当前主要的治理模式对农村工业化的不同影响,提出存在宗族小共同体是满足转化条件、触发农村工业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比较了三个典型农村地区宗族小共同体的现象及其作用,提出珠三角宗族传统最强,诱发了农村工业化、城中村等一系列集体违规现象;苏南宗族传统最弱,农村工业化先兴起后衰退都主要是大共同体直接推动的结果;温州宗族自治传统较强,但其发展机会更加多元化,削弱了对开发本村农村土地的诉求.小共同体对城镇化工业化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政策应在鼓励社区自治、保障村民权益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Lin Y X.2015.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semi-urban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governance: A comparative research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South Jiangsu, and Wenzhou

[J]. Urban Planning Forum, (3): 101-110.]

https://doi.org/10.16361/j.upf.2015030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对农村工业化的理论解释,除了需求条件和土地条件这两个已经得到深入研究的因素外,还应具备农村社区克服政府管制、从而将农村工业化由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的转化条件.借用社会和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分析大共同体和宗族小共同体这两种中国农村当前主要的治理模式对农村工业化的不同影响,提出存在宗族小共同体是满足转化条件、触发农村工业化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比较了三个典型农村地区宗族小共同体的现象及其作用,提出珠三角宗族传统最强,诱发了农村工业化、城中村等一系列集体违规现象;苏南宗族传统最弱,农村工业化先兴起后衰退都主要是大共同体直接推动的结果;温州宗族自治传统较强,但其发展机会更加多元化,削弱了对开发本村农村土地的诉求.小共同体对城镇化工业化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政策应在鼓励社区自治、保障村民权益与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92] 叶定敏, 文剑钢. 2014.

新型城镇化中的古村落风貌保护研究: 以楠溪江芙蓉古村为例

[J]. 现代城市研究, (4): 30-36.

[本文引用: 1]     

[Ye D M, Wen J G.2014.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 and its landscapes in new-type urba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Furong Village in Nanxi River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4): 30-36.]

[本文引用: 1]     

[39] 刘春芳, 石培基, 焦贝贝, . 2014.

基于乡村转型的黄土丘陵区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J]. 经济地理, 34(11): 128-133.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4.11.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以65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基于农村发展特征综合数据库,采用Delphi与AHP方法,从乡村发展度、乡村转 型度、城乡协调度出发评价了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和乡村发展比较优势.结果表明:①七里河区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城乡协调度均具有明显随坪台区—丘陵区— 低山区—中山区变化的海拔梯度格局.坪台区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最高;丘陵区农业发展基础好,乡村转型发展水平较好;南部低、中山区乡村经济发 展缺乏有效的支点和动力,乡村转型度相对较低.②坪台区位于城市边缘且“城乡结合部问题”明显;丘陵区村庄分布零散且农户对居住环境改善需求强烈;低山区 原土风貌特征明显且集聚整治空间有限;中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居民点废弃比例较高.③采取城乡融入型、前山集约型、低山提升型、中山迁移型4种整治模式可实 现七里河区农村居民点多元化和差别化的科学整治.

[Liu C F, Shi P J, Jiao B B, et al.2014.

The patterns of rural residential consolidation based on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Loess Hilly Region

[J]. Economic Geography, 34(11): 128-133.]

https://doi.org/10.15957/j.cnki.jjdl.2014.11.0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典型黄土丘陵区——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以65个行政村为研究单元,基于农村发展特征综合数据库,采用Delphi与AHP方法,从乡村发展度、乡村转 型度、城乡协调度出发评价了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和乡村发展比较优势.结果表明:①七里河区乡村发展度、乡村转型度、城乡协调度均具有明显随坪台区—丘陵区— 低山区—中山区变化的海拔梯度格局.坪台区区位优势明显,乡村转型发展水平最高;丘陵区农业发展基础好,乡村转型发展水平较好;南部低、中山区乡村经济发 展缺乏有效的支点和动力,乡村转型度相对较低.②坪台区位于城市边缘且“城乡结合部问题”明显;丘陵区村庄分布零散且农户对居住环境改善需求强烈;低山区 原土风貌特征明显且集聚整治空间有限;中山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居民点废弃比例较高.③采取城乡融入型、前山集约型、低山提升型、中山迁移型4种整治模式可实 现七里河区农村居民点多元化和差别化的科学整治.
[93] 易鑫. 2015.

德国的乡村治理及其对于规划工作的启示

[J]. 现代城市研究, (4): 4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5.04.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乃至欧洲的乡村发展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特征。从后工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于乡村发展认识的转变出发,本文对德国乡村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从乡村地区发展的任务重点、制度框架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治理和规划工作的启示。基于内生性区域发展策略的要求,德国乡村治理工作从区域整体出发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强调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促进广泛的社会决策,致力于在公共和私人相关者之间构建相对稳定的合作平台和互动网络,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认同,巩固乡村地区相对的独立性地位,实现外部调控与自我调控相互结合。根据空间发展的综合性特点,基于乡村治理的战略性空间发展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整合各方面的政策和工具,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框架和协作方式,维护乡村地区空间的可体验性和场所质量。

[Yi X.2015.

Rural governance in Germany and the related requirements for urban planning practice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4): 41-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5.04.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乃至欧洲的乡村发展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特征。从后工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于乡村发展认识的转变出发,本文对德国乡村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从乡村地区发展的任务重点、制度框架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治理和规划工作的启示。基于内生性区域发展策略的要求,德国乡村治理工作从区域整体出发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强调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促进广泛的社会决策,致力于在公共和私人相关者之间构建相对稳定的合作平台和互动网络,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认同,巩固乡村地区相对的独立性地位,实现外部调控与自我调控相互结合。根据空间发展的综合性特点,基于乡村治理的战略性空间发展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整合各方面的政策和工具,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框架和协作方式,维护乡村地区空间的可体验性和场所质量。
[40] 刘洪彬, 王秋兵, 董秀茹, . 2012.

城乡结合部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政策启示: 以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为例

[J]. 经济地理, 32(5): 113-1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结合部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区域,该区域土地利用问题敏感、复杂且意义重大。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城乡结合部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反图能圈"式的种植业布局模式,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特征。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兼种大田作物和陆地蔬菜,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主要种植大棚蔬菜和陆地蔬菜,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的合理布局等方面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Liu H B, Wang Q B, Dong X R, et al.2012.

The characteristic and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e farmer land use in rural-urban fringe: A case study in Sujiatun District of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cinece

[J]. Economic Geography, 32(5): 113-119.]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乡结合部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区域,该区域土地利用问题敏感、复杂且意义重大。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城乡结合部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反图能圈"式的种植业布局模式,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特征。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兼种大田作物和陆地蔬菜,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主要种植大棚蔬菜和陆地蔬菜,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的合理布局等方面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94] 宇林军, 孙大帅, 张定祥, . 2016.

基于农户调研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空心化程度研究

[J]. 地理科学, 36(7): 1043-1049.

[本文引用: 1]     

[Yu L J, Sun D S, Zhang D X, et al.2016.

Rural household survey based analysis of hollowing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in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6(7): 1043-1049.]

[本文引用: 1]     

[41] 刘沛林. 1997.

古村落: 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

[J]. 衡阳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 18(2): 72-76.

[本文引用: 1]     

[Liu P L.1997.

Gucunluo: Jidai yanjiu de xiangtu wenhua keti

[J]. Journal of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18(2): 72-76.]

[本文引用: 1]     

[95] 喻忠磊, 杨新军, 杨涛. 2013.

乡村农户适应旅游发展的模式及影响机制: 以秦岭金丝峡景区为例

[J]. 地理学报, 68(8): 1143-1156.

[本文引用: 1]     

[Yu Z L, Yang X J, Yang T.2013.

Exploring conditions, determinants and mechanisms of rural households' adaptability to tourism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Jinsixia in Qinling Mountain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8(8): 1143-1156.]

[本文引用: 1]     

[42] 刘荣增, 王淑华, 齐建文. 2012.

基于共生理论的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差异研究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31(4): 19-22, 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2.04.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和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2个共生单元,既存在相互依赖与合作,又存在相互冲突与竞争。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选择城乡之间共生界面、共生关联度和共生协调作为城乡统筹的一级指标并细分为22个二级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市城乡统筹情况进行了客观综合的评价,并对其统筹水平进行5个等级的划分,揭示了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分布上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最后,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区域基础设施、资源条件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探讨了河南省城乡统筹水平差异的原因,旨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战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Liu R Z, Wang S H, Qi J W.2012.

Evaluation of the overall plann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31(4): 19-22, 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363.2012.04.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城市和乡村作为区域经济系统的2个共生单元,既存在相互依赖与合作,又存在相互冲突与竞争。从共生理论的视角出发,选择城乡之间共生界面、共生关联度和共生协调作为城乡统筹的一级指标并细分为22个二级指标,对河南省18个地市城乡统筹情况进行了客观综合的评价,并对其统筹水平进行5个等级的划分,揭示了河南省城乡统筹空间分布上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最后,从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区域基础设施、资源条件以及政策导向等方面探讨了河南省城乡统筹水平差异的原因,旨在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三化"协调战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96] 原野, 赵中秋, 师学义, . 2017.

基于乡镇地域主导功能定位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 32(12): 2089-2099.

[本文引用: 1]     

[Yuan Y, Zhao Z Q, Shi X Y, et al.2017.

Strategy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the dominate function of township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32(12): 2089-2099.]

[本文引用: 1]     

[43] 刘彦随. 2007.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J]. 地理学报, 62(6): 563-57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7.06.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广大农村地区,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乡村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1978-2005年,沿海地区第一产业比重由23.3%降为7.9%,第三产业比重由19.8%升为40.5%,农业劳动力比重则由90.8%降为47.9%.模拟分析表明,沿海地区农业产值与农业就业份额仍将持续下降,2010年、2020年农业产值比重将降为8.0%和6.0%,农业劳动力比重将降为44.5%和32.2%.1990-2005年,沿海地区劳耕弹性系数为1.84,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远快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劳动力效益在稳步提高.同期,乡村人口由3.06亿人降为2.19亿人,而农村人均居住用地规模却在增大,未能实现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居民点的减少相挂钩.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须遵循乡村转型发展规律,重在科学规划、分区推进,通过优化城乡用地、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特色经济,提升农村生产力,促进沿海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

[Liu Y S.2007.

Rural trans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eastern coastal area of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2(6): 563-570.]

https://doi.org/10.3321/j.issn:0375-5444.2007.06.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广大农村地区,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乡村发展步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1978-2005年,沿海地区第一产业比重由23.3%降为7.9%,第三产业比重由19.8%升为40.5%,农业劳动力比重则由90.8%降为47.9%.模拟分析表明,沿海地区农业产值与农业就业份额仍将持续下降,2010年、2020年农业产值比重将降为8.0%和6.0%,农业劳动力比重将降为44.5%和32.2%.1990-2005年,沿海地区劳耕弹性系数为1.84,反映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远快于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劳动力效益在稳步提高.同期,乡村人口由3.06亿人降为2.19亿人,而农村人均居住用地规模却在增大,未能实现农村人口转移与农村居民点的减少相挂钩.沿海地区新农村建设须遵循乡村转型发展规律,重在科学规划、分区推进,通过优化城乡用地、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特色经济,提升农村生产力,促进沿海城乡互动与协调发展.
[97] 曾帆, 邱建, 蒋蓉. 2017.

成都市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及规划实践研究

[J]. 现代城市研究, (1): 38-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7.01.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各地均展开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系统的复杂性要求适应于地域条件的规划模式及地方路径。成都市乡村规划建设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以及两次灾后重建(2008年5·12汶川和2013年4·20芦山)的政策革新中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地域文化等方面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都地区独有的内涵式发展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和地方路径,即产村融合的规划模式及技术框架,包括规划集中选址、成片连线建设、"产村单元"构建、"小组生微"布局、建筑风貌塑造等,并在此实践基础上凝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和理想路径。

[Zeng F, Qiu J, Jiang R.2017.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focuses and planning practices of the beautiful villages in Chengdu

[J]. Modern Urban Research, (1): 38-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9-6000.2017.01.0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全国各地均展开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践探索。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乡村系统的复杂性要求适应于地域条件的规划模式及地方路径。成都市乡村规划建设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以及两次灾后重建(2008年5·12汶川和2013年4·20芦山)的政策革新中重点围绕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地域文化等方面实践探索,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都地区独有的内涵式发展的乡村规划建设模式和地方路径,即产村融合的规划模式及技术框架,包括规划集中选址、成片连线建设、"产村单元"构建、"小组生微"布局、建筑风貌塑造等,并在此实践基础上凝练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和理想路径。
[44] 刘彦随, 刘玉. 2010.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地理研究, 29(1): 35-4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1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同时,加快了农村空心化发展,致使空心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农村空心化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针对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问题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空心化村庄用地结构与潜力、类型及演进规律,深入研究农村空心化情景模拟与调控、空心村整治规划示范与配套政策,以及空心化村庄整治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既是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技决策服务的需要。

[Liu Y S, Liu Y.2010.

Progress and prospect on the study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9(1): 35-42.]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010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化,在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的同时,加快了农村空心化发展,致使空心村问题日趋严峻。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农村空心化的研究进展,简要分析了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与不足,探讨了今后针对农村空心化与空心村问题的创新研究领域和方向。在国家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空心化村庄用地结构与潜力、类型及演进规律,深入研究农村空心化情景模拟与调控、空心村整治规划示范与配套政策,以及空心化村庄整治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等,既是推进乡村地域系统的理论创新和深化实证研究的需要,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提供科技决策服务的需要。
[98] 张步艰. 1990.

浙江省农村经济类型区划分

[J]. 经济地理, 10(2): 18-22.

[本文引用: 1]     

[Zhang B J.1990.

Zhejiangsheng nongcun jingji leixingqu huafen

[J]. Economic Geography, 10(2): 18-22.]

[本文引用: 1]     

[45] 刘彦随, 刘玉, 翟荣新. 2009.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地理学报, 64(10): 1193-1202.

[本文引用: 1]     

[Liu Y S, Liu Y, Zhai R X.2009.

Geographical research and optimizing practice of rural hollowing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4(10): 1193-1202.]

[本文引用: 1]     

[99] 张教平, 朱友文, 杨延哲. 1999.

省级农村经济区划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J]. 地域研究与开发, 18(4): 46-49.

[本文引用: 1]     

[Zhang J P, Zhu Y W, Yang Y Z.1999.

Study on the Province-level divisions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Henan Province

[J].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8(4): 46-49.]

[本文引用: 1]     

[46] 刘彦随, 龙花楼. 2011.

中国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 建所70周年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回顾与前瞻

[J]. 地理科学进展, 30(4): 409-416.

[本文引用: 2]     

[Liu Y S, Long H L.2011.

Agricultural geograph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Research progress and prospec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0(4): 409-416.]

[本文引用: 2]     

[100] 张娟锋, 任超群, 刘洪玉, . 2012.

基于四维驱动力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分析: 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

[J]. 地理研究, 31(10): 1815-182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100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利用北京市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和GIS工具,描述通州区农村居民的用地现状、空间分布和特征。(1)依据规划边界将通州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圈内、环内、环外三类,圈内农村居民点面积50.30km2(121个行政村),占总面积的30.62%;环内居民点面积19.35km2(57个行政村),占11.78%;环外农村居民点面积94.63km2(277个行政村),占57.60%。(2)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的驱动力不同,圈内农村居民点主要是经济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环内农村居民点主要是制度驱动力和环境驱动力,环外的农村居民点主要是社会驱动力和生态驱动力。(3)圈内居民点整理方向是实现城镇化,应采用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发展城市二三产业;环内居民点整理方向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适宜采取城乡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环外居民点整理方向是增加农业用地,减少耕地占用,适宜采用乡村整治模式。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以驱动力为基础,结合空间特征采取差异化的整理模式。

[Zhang J F, Ren C Q, Liu H Y, et al.2012.

Analysis of the land consolidation's models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s based on 4-D dynamics: A case study of Tongzhou District in Beijing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1(10): 1815-1824.]

https://doi.org/10.11821/yj2012100008      URL      [本文引用: 2]      摘要

利用北京市最新土地调查数据和GIS工具,描述通州区农村居民的用地现状、空间分布和特征。(1)依据规划边界将通州农村居民点划分为圈内、环内、环外三类,圈内农村居民点面积50.30km2(121个行政村),占总面积的30.62%;环内居民点面积19.35km2(57个行政村),占11.78%;环外农村居民点面积94.63km2(277个行政村),占57.60%。(2)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的驱动力不同,圈内农村居民点主要是经济驱动力和社会驱动力,环内农村居民点主要是制度驱动力和环境驱动力,环外的农村居民点主要是社会驱动力和生态驱动力。(3)圈内居民点整理方向是实现城镇化,应采用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发展城市二三产业;环内居民点整理方向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产业,适宜采取城乡一体化综合开发模式;环外居民点整理方向是增加农业用地,减少耕地占用,适宜采用乡村整治模式。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以驱动力为基础,结合空间特征采取差异化的整理模式。
[101] 张俊杰, 欧阳世殊. 2016.

整合性乡村更新实践及其对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以德国韦亚恩为例

[J]. 热带地理, 36(6): 985-994.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大战略,深度改革的总抓手,与之密切相关的乡村更新成为热点并向高级阶段发展。从德国整合性乡村更新的策略与代表性案例韦亚恩实践出发,就整合性乡村更新的由来、内涵界定、策略实施以及城乡的双向驱动发展进行了理论及实践总结。研究表明,韦亚恩整合性乡村更新发展策略有:凝聚共同的发展愿景,高度的公众参与,专业帮助和网络的合作,土地管理的有效运作,乡村阻滞城市向郊区的蔓延,地方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对于中国都市乡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出以下启示:“乡愁”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根基,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公众实质性参与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基础,提升了新型城镇化实施的凝聚力;人才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关键要素,保障了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宜居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理想目标,引领了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取向;高效服务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有力保障,倒逼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突破。整合性乡村更新提升了社区建设品质,夯实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基点。

[Zhang J J, Ouyang S S.2016.

Integrated village renewal practices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the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Weyarn, Germany

[J]. Tropical Geography, 36(6): 985-994.]

https://doi.org/10.13284/j.cnki.rddl.00290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今后发展的大战略,深度改革的总抓手,与之密切相关的乡村更新成为热点并向高级阶段发展。从德国整合性乡村更新的策略与代表性案例韦亚恩实践出发,就整合性乡村更新的由来、内涵界定、策略实施以及城乡的双向驱动发展进行了理论及实践总结。研究表明,韦亚恩整合性乡村更新发展策略有:凝聚共同的发展愿景,高度的公众参与,专业帮助和网络的合作,土地管理的有效运作,乡村阻滞城市向郊区的蔓延,地方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对于中国都市乡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得出以下启示:“乡愁”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根基,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公众实质性参与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基础,提升了新型城镇化实施的凝聚力;人才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关键要素,保障了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持续;宜居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理想目标,引领了新型城镇化的价值取向;高效服务是整合性乡村更新的有力保障,倒逼了新型城镇化的政策突破。整合性乡村更新提升了社区建设品质,夯实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基点。
[47] 刘彦随, 吴传钧, 鲁奇. 2002.

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方向和策略

[J]. 地理科学, 22(4): 385-389.

[本文引用: 1]     

[Liu Y S, Wu C J, Lu Q.2002.

Orientation and tactics for 21st century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2(4): 385-389.]

[本文引用: 1]     

[102] 张荣天, 张小林, 李传武. 2013.

基于县域尺度的江苏省乡村性空间格局演变及其机理研究

[J]. 人文地理, 28(2): 91-97.

[本文引用: 1]     

[Zhang R T, Zhang X L, Li C W.2013.

Evolvement and mechanism of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ity in Jiangsu Province on county scale

[J]. Human Geography, 28(2): 91-97.]

[本文引用: 1]     

[103] 张尚武. 2014.

乡村规划: 特点与难点

[J]. 城市规划, (2): 17-21.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40204s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张尚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我认为认识乡村规划主要有3个层面的基本问题需要讨论.首先,从理论认识层面,如何认识乡村地区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会影响城镇化政策的价值取向,也将影响城乡规划体系转型的方向.城镇化是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发展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但乡村地区恰恰是这一进程的反面.基于乡村视角,探讨国家现代化路径将是中国城镇化理论创新的关键性问题,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清,就会造成城镇化政策制定的偏差和地方实践的误区.

[Zhang S W.2014.

Rural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iculties

[J]. City Planning Review, (2): 17-21.]

https://doi.org/10.11819/cpr20140204s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张尚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我认为认识乡村规划主要有3个层面的基本问题需要讨论.首先,从理论认识层面,如何认识乡村地区在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会影响城镇化政策的价值取向,也将影响城乡规划体系转型的方向.城镇化是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发展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但乡村地区恰恰是这一进程的反面.基于乡村视角,探讨国家现代化路径将是中国城镇化理论创新的关键性问题,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清,就会造成城镇化政策制定的偏差和地方实践的误区.
[104] 张小林. 1998.

乡村概念辨析

[J]. 地理学报, 53(4): 365-371.

[本文引用: 2]     

[Zhang X L.1998.

On discrimination of rural definitions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53(4): 365-371.]

[本文引用: 2]     

[105] 张艳, 张勇. 2007.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

[J]. 经济地理, 27(3): 509-512.

[本文引用: 1]     

[Zhang Y, Zhang Y.2007.

Rural culture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J]. Economic Geography, 27(3): 509-512.]

[本文引用: 1]     

[106] 张勇, 冯健. 2016.

理性、流动与家庭: 村民日常生活语境下的乡村性转型

[J]. 人文地理, 31(6): 49-57.

[本文引用: 1]     

[Zhang Y, Feng J.2016.

Rationality, mobility and family: Transformation of rurality in villagers' daily lives

[J]. Human Geography, 31(6): 49-57.]

[本文引用: 1]     

[107] 周国华, 贺艳华, 唐承丽, . 2011.

中国农村聚居演变的驱动机制及态势分析

[J]. 地理学报, 66(4): 515-52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约束、基础设施建设、地域文化传承与融合、城镇化与产业经济转型、土地使用变革与创新、农户行为模式转化、宏观政策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各影响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作用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3类。各类因子对农村聚居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聚居特征的延续,新型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而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3种驱动因素的作用形成了3条典型驱动路径,即基础因子作用下低速平稳的传统路径、新型因子作用下快速发展新型路径、突变因子作用下的突变性偶然路径。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Zhou G H, He Y H, Tang C L, et al.2011.

Dynamic mechanism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s evolution in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66(4): 515-524.]

https://doi.org/10.11821/xb20110400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在深入分析了自然环境约束、基础设施建设、地域文化传承与融合、城镇化与产业经济转型、土地使用变革与创新、农户行为模式转化、宏观政策环境及其他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各影响因素对农村聚居演变作用方式与程度的不同,将这些因素划分为基础因子、新型因子与突变因子3类。各类因子对农村聚居的作用侧重点有所不同,基础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集中在传统农村聚居特征的延续,新型因子的驱动作用主要是促进农村聚居的转型,而突变因子的驱动作用则可能带来农村聚居的突变,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聚居演变的"三轮"驱动机制。3种驱动因素的作用形成了3条典型驱动路径,即基础因子作用下低速平稳的传统路径、新型因子作用下快速发展新型路径、突变因子作用下的突变性偶然路径。农村聚居演变的一般过程可以划分为初期阶段、过渡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等4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村聚落体系、聚居规模、聚居形态、聚居功能、聚居文化、聚居环境等均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108] 周婧, 杨庆媛, 信桂新, . 2010.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行为及其居民点用地形态: 基于重庆市云阳县568户农户调查

[J]. 地理研究, 29(10): 1767-177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对相关的土地利用活动影响深刻。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云阳县568户农户兼业行为与居民点用地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居民点用地整理挖潜提供认识依据。结果表明:(1)云阳县农户兼业现象普遍,依据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差、非农劳动投入比重,将农户划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工兼具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兼业类型;(2)老龄和女性人口少、且平均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兼业水平最高,人口数量多、分工多元化的农户兼业水平居中;(3)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活动的纯农业型与农业主导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较小,约为180m2,土地利用粗放且多样化程度高,其中,纯农业户圈养与堆棚用地比重较高,农业主导型院坝用地比重较高;(4)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大,约为190m2,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到提高,且多样性下降,堆棚用地弱化,住房用地占主导;(5)逐渐退出农业生产的非农主导型与非农业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约为160~130m2,土地集约度较高,多样性下降,居民点中生产性用地比重下降、居住性用地比重上升。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潜必须与农户的兼业需求相适应。

[Zhou J, Yang Q Y, Xin G X, et al.2010.

The impact of rural households' concurrent business behaviors response on the housing land-use pattern in poor mountain area: Based on a survey of 568 households in Yunyang County, Chongqing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9(10): 1767-1779.]

https://doi.org/10.11821/yj2010100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贫困山区农户兼业现象普遍,对相关的土地利用活动影响深刻。采用重点与随机抽样、参与式农村评估和景观格局分析等方法,从微观尺度定量分析了云阳县568户农户兼业行为与居民点用地形态变化的相互关系,可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居民点用地整理挖潜提供认识依据。结果表明:(1)云阳县农户兼业现象普遍,依据非农收入与农业收入差、非农劳动投入比重,将农户划分为纯农业型、农业主导型、农工兼具型、非农主导型、非农业型五种兼业类型;(2)老龄和女性人口少、且平均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兼业水平最高,人口数量多、分工多元化的农户兼业水平居中;(3)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计活动的纯农业型与农业主导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变化较小,约为180m2,土地利用粗放且多样化程度高,其中,纯农业户圈养与堆棚用地比重较高,农业主导型院坝用地比重较高;(4)农工兼具型农户的居民点用地规模扩大,约为190m2,土地利用集约度得到提高,且多样性下降,堆棚用地弱化,住房用地占主导;(5)逐渐退出农业生产的非农主导型与非农业型农户,居民点用地规模缩减,约为160~130m2,土地集约度较高,多样性下降,居民点中生产性用地比重下降、居住性用地比重上升。研究认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挖潜必须与农户的兼业需求相适应。
[109] 周立三. 1990.

从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观点分析我国国情与农村经济发展

[J]. 地理学报, 45(3): 257-26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简要地探讨了我国国情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向,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认为只有通过严格控制人口,强化人力开发利用;节约资源,增加投入,挖掘潜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行综合防治措施等有效途径,辩证地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保证我国农村经济获得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Zhou L S.1990.

An analysis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from the viewpoints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45(3): 257-263.]

https://doi.org/10.11821/xb199003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简要地探讨了我国国情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向,论述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认为只有通过严格控制人口,强化人力开发利用;节约资源,增加投入,挖掘潜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行综合防治措施等有效途径,辩证地处理好生存与发展的关系,才能保证我国农村经济获得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110] 周凌. 2015.

桦墅乡村计划: 都市近郊乡村活化实验

[J]. 建筑学报, (9): 24-29.

[本文引用: 1]     

[Zhou L.2015.

The Huashu program an experiment of rural revival in suburban areas

[J]. Architectural Journal, (9): 24-29.]

[本文引用: 1]     

[111] 周小龙, 吴林芳, 柳知海, . 2015.

“四态融合”理念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思路与实施路径: 以仙居县广度乡文化风情小镇规划建设为例

[J]. 规划师, 31(增刊2): 183-1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5.z2.0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力量之一。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乡村风貌趋同、特色丧失等问题,文章以仙居县广度乡文化风情小镇规划建设为例,通过挖掘产业特色、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具有禅修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构建生态、业态、文态和形态"四态融合"的美丽乡村综合建设体系,营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禅修养生"为主题、以高山生态产业和旅游休闲为特色的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Zhou X L, Wu L F, Liu Z H, et al.2015.

Beautiful countryside planning with “Four State Fusion” theory: Guangdu Town, Xianju County example

[J]. Planners, 31(S2): 183-18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0022.2015.z2.03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力量之一。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乡村风貌趋同、特色丧失等问题,文章以仙居县广度乡文化风情小镇规划建设为例,通过挖掘产业特色、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禀赋,打造具有禅修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构建生态、业态、文态和形态"四态融合"的美丽乡村综合建设体系,营造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以"禅修养生"为主题、以高山生态产业和旅游休闲为特色的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112] 周一星. 1986.

关于明确我国城镇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建议

[J]. 城市规划, (3): 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和乡村是人类聚居的两种基本形式。城镇是以工商业等各种非农业活动为主、聚居人口较多、人口和建筑密度较大、具有相当市政基础设施的居民点,它们一般是不同范围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乡村是以组织农业生产为主、聚居人口较少、人口与建筑密度较低,基本不具有市政

[Zhou Y X.1986.

Guanyu mingque woguo chengzhen gainian he chengzhen renkou tongji koujing de jianyi

[J]. City Planning Review, (3): 10-1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城镇和乡村是人类聚居的两种基本形式。城镇是以工商业等各种非农业活动为主、聚居人口较多、人口和建筑密度较大、具有相当市政基础设施的居民点,它们一般是不同范围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乡村是以组织农业生产为主、聚居人口较少、人口与建筑密度较低,基本不具有市政
[113] 朱彬, 马晓冬. 2011.

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

[J]. 人文地理, 26(4): 66-72.

[本文引用: 1]     

[Zhu B, Ma X D.2011.

A research on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

[J]. Human Geography, 26(4): 66-72.]

[本文引用: 1]     

[114] 庄至凤, 姜广辉, 何新, . 2015.

基于分形理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特征研究: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

[J]. 自然资源学报, 30(9): 1534-1546.

[本文引用: 1]     

[Zuang Z F, Jiang G H, He X, et al.2015.

Study on spatial structure and form of rural residential based on fractal theory: A case study on Pinggu District in Beijing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30(9): 1534-1546.]

[本文引用: 1]     

[115] Liu Y S, Yang R, Li Y H.2013.

Potential of land consolidation of hollowed villages under different urbanization scenarios in China

[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3(3): 503-512.

https://doi.org/10.1007/s11442-013-1024-8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re exists great potential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 due to the aggravated hollowed villag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rural-urban transformation. The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within four urbanization scenarios: Complete urbanization, Semi-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in batches and prospective urbanization in 2020. Research findings show that, (1) the potentials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omplete and semi-urbanization are 809.89 104 hm2 and 699.19 104 hm2 respectively while rural consolidation rates are 50.70% and 43.77%. As for the urbanization in batches and urbanization in 2020, the potentials are 757.89 104 hm2 and 992.16 104 hm2 . (2) Beside Tibet and Ningxia, rural consolidation rates in most provinces are between 40% and 60%, and the land increase rates are between 3% and 12%.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potential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and the degree of hollowed villages is also found. (3) Evident differences of potential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exist across provinces. Rural consolidation rates in the East and Central provinces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West provinces. Villages in the developed areas have higher consolidation rates than those in the less developed areas, and villages in the plain areas tend to have higher consolidation rates than thos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116] Woods M.2012.

Rural futures and the future of rural geography

[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6(1): 125-134.

https://doi.org/10.1177/0309132510393135      URL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