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2016 , 35 (9): 1119-11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9.007

研究论文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

张建伟12, 石江江1, 王艳华2, 赵建吉2*

1. 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2.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change of innovation output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ZHANG Jianwei12, SHI Jiangjiang1, WANG Yanhua2, ZHAO Jianji2*

1. School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Tourism,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0, Henan, China
2. Key Research Institute of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Yellow River Civilization of Henan Provinc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Henan, China

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赵建吉(1983-),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 zhaojianji@126.com

收稿日期: 2016-04-1

修回日期:  2016-07-1

网络出版日期:  2016-09-20

版权声明:  2016 地理科学进展 《地理科学进展》杂志 版权所有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136,41301115,41430637,4150114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5M582180,2014T70673);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重”重大项目(2014-SZZD-20)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建伟(1984-),男,河南周口人,博士后,讲师,主要从事城市和区域创新研究,E-mail: jwzhang12@163.com

展开

摘要

本文以县(市、区)作为空间分析单元,以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对1986-2014年长江经济带853个县域创新产出的时空特征进行ESDA分析。结果发现:①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在2001年前增长缓慢,其后增长迅猛,2012年后开始降低;相对差异呈现“增加—缩小—缓慢增加—缩小”的态势,其年度空间关联性呈增长趋势;②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县域分布呈现出分散、集中、相对集中扩散的态势,创新产出较高的县(市、区)为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区、经济发达县(市、区)以及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市区;③显著空间关联类型总体格局稳定,局部变化明显,县(市、区)显著空间的关联类型以正相关类型为主,显著低低集聚关联类型占主导地位,低低集聚地区主要在西部地区,且有向中部扩展的态势;④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空间格局演变过程中,科技创新资源禀赋、教育水平与研发投入、技术溢出与扩散、政策与制度因素的作用较为显著。

关键词: 创新产出 ; 空间特征 ; 空间自相关 ; 时空演化 ; 长江经济带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on outputs—measured by the number of patent authorization—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using 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ESDA) method,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853 county-level cities from 1986 to 2014.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1)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of innovation output growth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slowed before 2001, followed by a rapid growth in 2012, then began to decrease again. But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showed an increase-decrease-increase slowly-decrease trend, with increasing annual spatial correlation; (2) Innovative output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ounties showed dispersion, concentration, relative concentration spatial patterns. Counties/districts with higher innovation outputs were the urban districts of prefectural-level cities,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ies, and the urban districts of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 in the midwest. (3) The overall pattern of significant spatially correlated type areas was stable, while local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type was dominant at the county level, especially the significant low-low correlation type. Low-low correlation areas were mainly in the western region, but showed a tendency to extend to the central area. (4) Resource endowment, education level and R & D investment,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diffusion, and policy and institution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change of innovation output spatial pattern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Keywords: innovation output ;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0

PDF (8255KB) 元数据 多维度评价 相关文章 收藏文章

本文引用格式 导出 EndNote Ris Bibtex

张建伟, 石江江, 王艳华, 赵建吉.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J]. , 2016, 35(9): 1119-11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9.007

ZHANG Jianwei, SHI Jiangjiang, WANG Yanhua, ZHAO Jianji.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change of innovation output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J]. 地理科学进展, 2016, 35(9): 1119-112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6.09.007

1 引言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外,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因此,很多国家和区域都将构建创新体系作为重要宏观发展战略(Freeman, 2002)。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及知识经济的兴起,创新产出日益成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和获取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而区域创新产出增加不仅受到区域科技投入、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还受惠于周边区域的创新产出。知识溢出的局域性特点较为显著(Caniëls et al, 2001; Audretsch et al, 2004),随着空间距离的不断拉大,其对创新活动的作用也不断衰减(Bottazzi et al, 2003; Greunz, 2003)。另外,知识溢出还受吸收能力、专利技术许可、技术差距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刘凤朝, 刘靓等, 2015; 刘凤朝, 邬德林等, 2015),并对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作用,进而影响创新空间产出的空间结构特征。目前,对创新产出评价及差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创新能力评估(Simmie, 2003; 周立等, 2006)、省域创新能力区域差异(柳卸林, 2005; 孙锐等, 2006)、地市创新产出差异(王春杨等, 2014)、城市创新能力差异(许治等, 2013)等方面,上述研究通常是在省级和地市层面探讨创新活动的空间结构。遗憾的是,局域性特征的知识溢出只有在更小的空间尺度才能显示出较高的显著性(牛欣等, 2013),甚至有研究明确指出知识溢出在250 km的地域范围(Moreno et al, 2005)及在地市层面比较显著(苏方林, 2010)。目前,也有一些研究在县(市、区)层面,探讨创新产出的时空特征,但大多局限在一省内部(蒋天颖, 2014),时间跨度较短,不能很好地反映创新产出的空间差异演变。也有相关研究关注创新的地理溢出和创新产出的空间依赖性(李国平等, 2012; 方成等, 2014),但是大都在省级及地市层面展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以县(市、区)作为研究空间尺度,对1986-2014年853个县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一方面丰富经济地理学在县级尺度上对经济带创新产出差异的研究;另一方面为长江经济带优化创新空间格局和制定合理的区域科技政策提供政策参考。

2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km2,2014年人口总量、GDP、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中国的42.71%、44.75%、40.9%、42.94%和43.38%,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是中国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2014年有效发明专利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国的43.9%和44.8%。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提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战略决策。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重大国家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拥有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对于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联动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长江经济带作为国际战略性和导向性的重点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等政策区不同,国家将以科学空间组织作为重点,以确保经济带的整体性和高水平的产业竞争力(陆大道, 2014),对于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2.2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主要考虑专利虽不能反映所有关键创新,也无法较好地反映创新的质量差异,但却是非常可信的(Acs et al, 2002),且专利与创新活动相关性也比较显著(Jaffe, 1986; 吴玉鸣, 2007),反映了科学发明和创新活动的结果,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创新差异。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县级行政区划也有所变动,故以2014年的行政区划为基准对研究区域进行统一处理,地级市市辖区作为一个行政单元来处理。直辖市重庆和上海由于面积较大而作了分区处理:重庆市包括11个县、4个自治县以及23个市辖区,由于万州区及黔江区距离重庆市区远,所以将其单独列出,将其余的21个市辖区的数据合为重庆市区。上海市包括15区1县,将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合为上海市核心区,其他区县不变。根据以上原则,处理行政区底图,处理后的行政单元共有853个。由于县级行政区目前尚无现成的统计资料,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专利检索系统。

2.3 研究方法

(1) 首先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差异演变进行整体把握,接着采用全局自相关的方法测度不同区域之间是否存在创新空间溢出,用局部自相关研究空间格局的演变。

变异系数: CV=i=1nxi-x̅2n/x̅(1)

式中: CV为变异系数;n为样本数;xi为样本值; x̅为样本平均值。

标准差: SD=i=1nxi-x̅2n(2)

式中:SD为标准差;xi为样本值; x̅为样本平均值;n为样本数。

(2) 全局空间自相关是通过对属性值空间特征的整体描述,揭示区域总体的空间关联和空间差异程度(仇方道, 2009)。最常用的表示指标和方法为Moran's I,其计算公式为:

I=1S2i=1nj1nWijXi-X̅Xj-X̅i=1nj1nWij(3)

式中:I为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S为标准差;Wij为研究范围内空间单元ij的空间连接矩阵;n为地区总数;Xi,Xj为地区ij的专利授权量; X̅为平均值;本文依据区域单元的邻接性来构造空间连接矩阵,即若区域ij之间存在公共边界,属于邻居关系,则Wij=1;否则,Wij=0。根据 Moran's I的设计原理,若I为正值,表示创新产出在空间上呈集聚态势,形成了专利授权量密集区;若I为负值,表明创新产出在空间上呈分散格局;若I接近于0,表明专利授权量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LISA)可以弥补全局自相关对空间内部差异的描述的缺失,计算公式为:

Ii=zijinWijzj(4)

式中:Ii为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用来检验在局部地区的空间集聚问题;zi,zj分别为区域i和区域j创新产出水平的标准化后的数据;Wij为空间权重矩阵。

3 结果与分析

3.1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差异的时序特征

长江经济带县域创新产出绝对差异在1986-2001年低速增长,标准差从1.37增加到61.13;2001-2012年快速增长,标准差从61.13增长到2670.82;2012年后明显下降,标准差从2012年的2670.82下降到2014年的2659.85。长江经济带县域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趋势密切相关,2001年之前,长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尽管差距在不断拉大,但是发展速度相对缓慢;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充分显现,经济迅速发展,外商投资不断加大,一些研发中心及人才陆续入驻长三角地区,所以在2001-2012年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绝对差异急剧拉大。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内从东部向中西部为主导的产业转移趋势日趋明显,在这一背景下,2012年后长江经济带的绝对差异开始明显变小(图1)。

长江经济带以变异系数度量的相对差异在1986-1988年较高,由于这一时期国内刚刚建立专利统计系统,专利创新产出主要在一些特大城市,所以其分布极不均衡,相对差异较大;1988-1995年后相对差异明显变小,主要是由于中西部地区有所发展,拉低了相对差异;1995-2004年,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发展较快,相对差异开始缓慢拉大;2004-2012年,相对差异处于波动中的平稳状态,变异系数基本在4左右波动变化;2012年后,长江经济带相对差异也开始明显减少,国内产业转移作用明显。1986-2014年,Moran's I值都为正值,且除1990年外,各年份正态统计值Z都大于0.05置信水平的临界值(1.65)。在这期间,Moran's I值尽管有些波动,但总体趋势一直是上升的,说明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较高的县(市、区)倾向于聚集在一起,创新产出较低的县(市、区)倾向与较低的县(市、区)聚集在一起,并且这种空间关联性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图1)。

图1   1986-2014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数年际动态

Fig.1   Standard deviation, weighted variation coefficient, and Moran's I index of innovation output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1986-2014

3.2 长江经济带创新能力差异的空间特征

3.2.1 创新产出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

运用Q聚类,将长江经济带地市创新产出分为6类:极高、高、较高、一般、低和极低。通过比较4个年度创新产出空间结构发现:2000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县域分布较为分散,创新产出前5类的县域都是长三角地区一些发达的县(市、区),即昆山市、乐清市、慈溪市、余姚市、上海市核心区、浦东新区、江阴市、永康市、瑞安市、义乌市、常熟市、宁海县、诸暨市、台州市辖区、玉环县、温州市辖区、张家港市、上海闵行区、温岭市、海宁市、上海市嘉定区和宝山区,还有一些省会城市的主城区,如武汉市辖区、重庆核心区、成都市辖区、长沙市辖区;2008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县域分布进一步集中,创新产出前5类除西部地区的成都市辖区和重庆核心区外,都位于上海市和苏州市周边地区,且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主要有:苏州市辖区、上海市核心区、上海市闵行区、上海市浦东新区、绍兴市辖区、昆山市、张家港市、慈溪市和常熟市、上海市宝山区、无锡市辖区、诸暨市、常州市辖区、余姚市;2012年长江经济带县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布和2008年相比变化不大,在原有分布的基础上,创新产出前5类的县(市、区)向四周有所扩展,南通市辖区、宁波市辖区、江阴市、宜兴市、海门市、太仓市、杭州市辖区、海安县创新产出升级为前5类县(市、区),而绍兴市辖区、上海市宝山区、诸暨市则在2012年降为创新产出极低的县(市、区),长沙市区创新产出也有所增长;2014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处于前5类的县(市、区)进一步扩大,上海市松江区、台州市辖区、上海市嘉定区、湖州市、温州市辖区、上海宝山区、丹阳市、泰州市辖区、马鞍山市辖区、长兴县、芜湖市辖区、乐清市、镇江市辖区成为创新产出前5类的县(市、区),而慈溪市、宜兴市、海门市和海安县创新产出有所降低,降为极低类型。总之,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县域分布呈现出分散、集中、相对集中扩散的态势;创新产出较高的县(市、区)都是长三角地区地级市辖区、经济发达县(市、区)、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市辖区,其集聚程度低于地市层面;从时间演变看,永康市、瑞安市、义乌市、宁海县、玉环县、温岭市、海宁市、武汉市辖区、界首市、绍兴市辖区创新产出有所降低,而上海市松江区、湖州市辖区、丹阳市、泰州市辖区、马鞍山市辖区、长兴县、芜湖市辖区创新产出增长显著(图2)。

图2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空间结构演变

Fig.2   Change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innovation output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3.2.2 创新产出空间格局特征及演变

LISA是衡量观测单元属性与周边单元的相近(正相关)或相异(负相关)程度及其显著性的指标(薛宝琪, 2013)。根据局部自相关公式,采用GeoDA软件计算长江经济带历个五年计划创新产出的LISA值,并在Z值检验的基础上( p<0.05)绘制七五期间至十二五期间长江经济带县域创新产出的LISA集聚图(图3)。

图3   长江经济带县级创新产出LISA集聚图

Fig.3   LISA cluster map for innovation output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图3可见,空间关联类型分布差异明显,长江经济带西部地区低低集聚类型占主导地位,且有向中部扩展的态势。长江经济带县域单元绝大多数县(市、区)表现为空间正相关类型。具体而言,2000年86.17%的县域单元为自身与周边县域创新产出发展水平相近的地区,其中高高集聚类型占9.73%,低低集聚类型占76.44%。2008和2012年正相关的县域单元分别占91.09%和91.68%,其中高高集聚类型分别占9.38%和9.50%,低低集聚类型分别占81.71%和82.18%;2014年正相关的县域单元有所减少,占89.21%,其中高高集聚类型占10.79%,低低集聚类型有所减少占78.43%,表明2014年一些县域创新产出增长较快,高低集聚类型进一步增多;2000、2008、2012和2014年其所占分比例分别为5.51%、3.05%、2.81%和4.45%。而低高类型变化不大,2000、2008、2012和2014年其所占分比例分别为8.32%、5.86%、5.51%和6.33%。

县域显著空间的关联类型以正相关类型为主,显著低低集聚关联类型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前,总体自相关程度增强和创新产出差距拉大,主要由于显著低低集聚类型扩展的结果;2012年后,创新产出差异变小及空间关联性变弱,主要与高低集聚类型增多,一些县域创新产出提升很快有关。具体而言,2000、2008、2012年和2014年显著正相关的县域分别占85.91%、86.51%、88.53%和86.07%,其中高高集聚类型变化略微增加后又有所减少,分别占12.42%、13.5%、11.78%和11.52%;低低集聚类型有所波动,但变化不大,分别占73.49%、73.01%、76.75%和74.55%。

显著空间关联类型总体格局稳定,局部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2000年在成都市辖区出现的彭州市、都江堰市、广汉市、郫县、崇州市和双流县的高高集聚类型区逐渐消失,到2012年已经不再属于高高集聚类型区;2000年高高集聚类型区在上海市、苏南地区,尤其是浙江中北部分布较多;其后苏南和上海地区逐渐增多密集,有向苏中地区蔓延的趋势,而浙江省高高集聚类型区在不断减少,2014年仅剩慈溪市、余姚市、舟山市辖区、温岭市、乐清市、温州市辖区属于高高集聚区;低低集聚的县域主要位于四川省西部(除成都市周边外的地区)、云南省西部和东北部、贵州省东部,有连片发展缓慢增加的趋势;低低集聚的县(市、区)变化不大,但高低集聚的县(市、区)有所增加,主要是江西省和湖南省一些地级市市辖区,包括新余市辖区、九江市辖区、景德镇市辖区、南昌市辖区、抚州市辖区、赣州市辖区和衡阳市辖区。昆明市辖区、重庆市辖区、襄阳市辖区、武汉市辖区、攀枝花市辖区及长株潭城市群长期为高低集聚的地区。湖州市辖区、杭州市辖区、绍兴市辖区、宁波市辖区、金华市辖区、衢州市辖区、金华市辖区和上海市金山区也是高低集聚的县(市、区)。

4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区域差异成因

4.1 科技创新资源禀赋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30年的发展,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呈东中西依次递减,区域原有的科技创新资源禀赋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江浙沪经济和科技基础较好,教育资源丰富且高等教育发达,自1999年前后起,江浙沪创新产出在长江经济带所占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2009年甚至达到81%,2014年虽有所降低,也占66%;市场经济相对成熟;企业创新动力足,研发投入较高;创新基础设施完善,产学研合作水平较高,这些要素通过适合当地特点的学习和创新机制,相互促进和加强,成就了这些区域较高的创新产出。如江苏的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及太仓市的专利授权量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排名靠前,其科技投入及科技人才等指标也较高,拥有的丰富科技资源带来了强大的知识创造能力。与2011年相比,长江经济带区域创新能力的变化幅度较小。11个省(市)中,江苏、上海、浙江、湖南、云南排名没有变化;重庆、湖北、江西、贵州的变化幅度在2个位次以内;安徽的排名上升了4个位次、四川下降了7个位次(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等, 2015)。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与其原有科技创新资源禀赋格局具有较高的耦合性,创新能力强的地区,其创新动力较为多元,且相对稳定。

4.2 教育水平与研发投入

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区域教育水平、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虽然不是线性的,但仍存在紧密关联。高等教育水平是区域历史积累的结果,也是未来区域创新的重要基础,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显著。江苏的优势就在于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人力资源带来的强大的知识创造能力。近年来,江苏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扩大“校企联盟”规模,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下,大批中小型创业企业遍地而生,集聚了大量的从事科研和技术开发的人才。江苏发明专利申请受理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等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区域研发投入对于扩大科研人员规模、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研发投入强度与创新产出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但研发投入是影响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2013年江苏是中国研发投入总量最高的地区,其中,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240亿元,占全国的比重高达15%,与此对应的是企业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绝对领先位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等, 2015)。

4.3 技术溢出与扩散

技术溢出与扩散对于创新产出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将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资源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相结合,承接了大量的外资企业,部分外资企业与本地企业在生产、销售、技术等方面的联系较为密切,通过技术溢出和技术扩散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些区域的创新能力(赵建吉等, 2013)。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通过吸引高端制造业外资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充分挖掘外资带来的溢出效应,提升创新能力。2014年江浙沪的外商投资总额占长江经济带的比重分别为36.99%、13.54%和27.32%。2015年上海开放型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外商直接投资增加至182亿美元,跨国企业地区总部达到45家,仅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就汇集了243家跨国公司研发机构。高端外资特别是研发机构集聚带来的溢出和扩散效应,使上海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5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外技术引进金额、人均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中外资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研发经费外部支出等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出现的国际和国内转移并存,国内企业主导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也将对长江经济带的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如重庆市积极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两江新区纳入全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得益于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及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庆的外商投资企业年底注册资金中外资部分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国外技术引进金额等指标均位列全国前3位。此外,省会及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由于研发资金充裕、大学及研发机构相对聚集、高素质人才较为充足、集聚经济带来的技术产业化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创新产出。这些城市周边县市,由于同中心城市距离较近,在产业链联系、产业互动与合作等方面较为频繁,获取了一定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由于技术扩散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导致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县市,创新产出相对较低。

4.4 政策与制度因素

中国处于快速发展与转型期,在社会经济运行及制度和治理机制上存在许多独特性,政府政策与相关制度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政府部门通过完善创新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等带来更高的创新绩效。从国家层面,上海张江、武汉东湖、苏南、长株潭、成都、杭州、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新一轮竞争,抢占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高点,是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决策。上述区域在高端创新资源集聚、重要创新成果产出、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创新创业环境塑造等方面均走在了前列。从省级层面看,相关省份通过制定财政、税收、人才、资金政策,构建完备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加速区域创新发展。2014年江浙沪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86%、4.03%和5.33%,远高于长江经济带其他省市,也反映了江浙沪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江苏作为中国首个创新型试点省份,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关于加快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创新型省份建设推进计划(2013-2015年)》《关于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意见》《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将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到突出位置。上海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上海张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在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创新、科技企业购并重组等方面全面开展试点。在地市层面,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为核心载体,通过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措施,推动创新能力提升。创新相关政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完备性与体系性对于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格局和区域差异将产生重要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标准差、全局自相关、ESDA等方法,在县域尺度上对1986-2014年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绝对差异在2001年之前增长缓慢,其后开始迅速增长,2012年后开始下降,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贸易的蓬勃发展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江经济带的相对差异呈现先“增加—缩小—缓慢增加—缩小”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兴起的国内产业转移对长江经济带相对差异的缩小产生了一定的作用。长江经济带的空间关联性总体呈增长趋势,各县(市、区)之间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增加。

(2)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县域分布呈现出分散、集中、相对集中扩散的态势,创新产出较高的都是长三角地区地级市区、经济发达县(市、区)、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市区。

(3) 显著空间关联类型总体格局稳定,局部变化明显,县域显著空间的关联类型以正相关类型为主,其中显著低低集聚关联类型占据主导地位,低低集聚地区主要在西部地区,且有向中部扩展的态势。

(4) 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空间格局变化过程中,科技创新资源禀赋、教育水平与研发投入、技术溢出与扩散、政策与制度因素的作用较为显著。

5.2 讨论

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创新产出的空间非均衡往往容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因此,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有序综合开发及促使经济发展从沿海向内陆推进,有必要对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时空演化特点进行分析。近30年来,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空间格局变化不大,创新产出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市、区),并呈现出显著的高高集聚关联的态势。虽然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国内产业转移为主的第四次产业转移,长江经济带的创新产出区域差异有所缩小,但是其内部仍存在巨大差异,制约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创新产出的差异主要受到科技资源禀赋、教育水平、研发投入、创新空间溢出及政策因素的影响。因此,首先,是未来长江经济带内部应该有序地进行产业梯度转移,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经济,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经济发展,使创新产出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其次,应以沿江上海、南京、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核心,突出上海张江、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将长江经济带建成国家创新轴,把沿江城市群建成创新型城市群,将沿线中心城市建成创新型城市(方创琳等, 2015)。同时,更多地着力于区域创新集聚互动体系的构建,以夯实创新发展的集聚互动基础,通过城市群和城市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居环境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将长江经济带建成辐射南北的创新支撑带,最大程度地利用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对现有创新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再次,创新和转型必须以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为基础(虞孝感等, 2015),创新成果转换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往往制约着源创新成果能否取得产业化的成效。因此,发挥长三角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强的优势,率先破解中国创新成果转化环节的难题,用机制创新提升综合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效率作为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和重点,实现在创新发展中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樊杰等, 2015)。最后,还应制定促进长江经济带内部产业转移的政策及科技创新政策,提升创新能力。国家应尽快制定并发布《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科学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案(孙威等, 2015),成立长江经济带开发管理委员会,出台系统化的支撑政策,打破行政壁垒,促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发展(段学军等, 2015),加强长江经济带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联系。同时制定财政、税收、人才集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政策。

当然,通过构建相关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长江经济带创新产出的因素进行分析,将具有更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但是由于在县级空间尺度上,特别是涉及上海市核心区及重庆市核心区的数据获取难度较大,本文目前尚未开展这些工作。通过数据挖掘和整理,获取更为精细的县级尺度相关数据,对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或者从地市尺度将空间溢出纳入模型进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段学军, 邹辉, 王磊. 2015.

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1): 1377-138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全的体制机制是这一地域广阔、内部差异巨大的大河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国外经验—国内实践—存在问题—政策建议”的思路,本文从流域综合研究和规划、区域协调机制、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探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从国外经验来看,大河流域经济带的建设管理强调深入的系统综合研究,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设置综合性的政府管理机构,建设流域开发综合法律法规体系.国内在长江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也建立了一些长江流域开发管理机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跨江发展、飞地经济、港口整合、通关一体化等区域合作机制方面有所突破,总体上仍存在缺乏综合性的国家管理机构与系统性的政策支撑、区域与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区域市场一体化受到行政壁垒制约、流域开发管理缺乏综合性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为有效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应尽快理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包括成立长江经济带开发管理委员会,建立多层次协调平台与机构,促进市场一体化发展,实行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以及制定和出台《长江法》等.

[Duan X J, Zou H, Wang L.2015.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develop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1): 1377-1387.]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05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全的体制机制是这一地域广阔、内部差异巨大的大河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按照“国外经验—国内实践—存在问题—政策建议”的思路,本文从流域综合研究和规划、区域协调机制、管理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探讨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问题.从国外经验来看,大河流域经济带的建设管理强调深入的系统综合研究,建立多层次的协调机制,设置综合性的政府管理机构,建设流域开发综合法律法规体系.国内在长江开发与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也建立了一些长江流域开发管理机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在跨江发展、飞地经济、港口整合、通关一体化等区域合作机制方面有所突破,总体上仍存在缺乏综合性的国家管理机构与系统性的政策支撑、区域与部门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区域市场一体化受到行政壁垒制约、流域开发管理缺乏综合性法律法规保障等问题.为有效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应尽快理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发展管理的体制机制,包括成立长江经济带开发管理委员会,建立多层次协调平台与机构,促进市场一体化发展,实行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以及制定和出台《长江法》等.
[2] 樊杰, 王亚飞, 陈东, . 2015.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解析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1): 1336-134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地位以及长江经济带开发空间结构的特征等两个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在人口经济的集聚功能和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国土空间结构组织的影响,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主体功能定位的数量结构、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成因和相互交叉分析,并结合与国家层面相应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特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要求,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和空间结构演变及应对策略等新命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Fan J, Wang Y F, Chen D, et al.2015.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structure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1): 1336-1344.]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地位以及长江经济带开发空间结构的特征等两个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在人口经济的集聚功能和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国土空间结构组织的影响,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主体功能定位的数量结构、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成因和相互交叉分析,并结合与国家层面相应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特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要求,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和空间结构演变及应对策略等新命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3] 方成, 赵磊, 杨宏浩. 2014.

浙江省创新产出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华东经济管理, 28(7): 15-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5097.2014.07.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以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 产品产值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浙江省2003-2011年市际创新产出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创新 产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基本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即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产业比重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对创 新产出不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影响效应较大。

[Fang C, Zhao L, Yang H H.2014.

A research 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of innovation outpu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Zhejiang Province

[J]. East China Economic Management, 28(7): 15-2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7-5097.2014.07.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市作为空间研究单元,以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 产品产值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浙江省2003-2011年市际创新产出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浙江省创新 产出空间集聚现象显著,基本呈现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特征,即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第二产业比重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环境对创 新产出不存在显著影响;创新投入对创新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经费投入影响效应较大。
[4] 方创琳, 周成虎, 王振波. 2015.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与分级梯度发展重点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1): 1398-140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江经济带是推动中国区域发展由“T”字型战略格局转变为新常态下“H”型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带.长江沿江的六大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但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脱离发育标准、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性,整体发育程度弱于沿海城市群,越往上游城市群发育程度减弱,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形势严峻,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一体化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为此,应以流域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为主线,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的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构建“1+2+3”分级梯度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格局;以差异化驱动力为支撑,因地制宜地突出各级各类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与建设重点.未来,为确保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战略措施:成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委员会,建立流域一体化的统筹协调机制;遵循城市群发育的科学规律,避免脱离实际催生扩大城市群;构建以城市群为战略桥墩的上下联动、以轴串群的流域生态经济带束簇状城镇体系;建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财政储备机制;加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建成生态型城市群;加快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创新驱动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群;重点建设一批支撑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重大工程和国家级新区.

[Fang C L, Zhou C H, Wang Z B.201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priorities of spatially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1): 1398-140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0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长江经济带是推动中国区域发展由“T”字型战略格局转变为新常态下“H”型战略格局的重要支撑带.长江沿江的六大城市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的空间主体,但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城市群空间范围界定脱离发育标准、带有强烈的政府主导性,整体发育程度弱于沿海城市群,越往上游城市群发育程度减弱,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形势严峻,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一体化统筹协调机制等问题.为此,应以流域一体化和交通一体化为主线,推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建设的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构建“1+2+3”分级梯度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群新格局;以差异化驱动力为支撑,因地制宜地突出各级各类城市群的发展优势与建设重点.未来,为确保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战略措施:成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委员会,建立流域一体化的统筹协调机制;遵循城市群发育的科学规律,避免脱离实际催生扩大城市群;构建以城市群为战略桥墩的上下联动、以轴串群的流域生态经济带束簇状城镇体系;建立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和公共财政储备机制;加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建成生态型城市群;加快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创新驱动步伐,建设创新型城市群;重点建设一批支撑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重大工程和国家级新区.
[5] 蒋天颖. 2014.

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

[J]. 地理研究, 33(10): 1825-183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构建总体差异测度指数,并结合运用核密度估计等多种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2年,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总体存在较大差异,并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分异增强,空间核密度呈现出由相对均匀到极化的演化趋势;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整体上呈现高值和低值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各县域创新产出同样具有空间集聚性,杭州与宁波市辖区成为热点区域;空间指向性明显,整体表现出&#x0201c;东高西低、北高南低&#x0201d;的空间趋势面分布;由回归分析得出该时期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主要受经济基础、政策制度、技术溢出和空间区位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p>

[Jiang T Y.2014.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innovation output in Zhejiang Provinc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3(10): 1825-1836.]

https://doi.org/10.11821/dlyj20141000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通过构建总体差异测度指数,并结合运用核密度估计等多种空间统计方法,分析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6-2012年,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总体存在较大差异,并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分异增强,空间核密度呈现出由相对均匀到极化的演化趋势;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整体上呈现高值和低值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各县域创新产出同样具有空间集聚性,杭州与宁波市辖区成为热点区域;空间指向性明显,整体表现出&#x0201c;东高西低、北高南低&#x0201d;的空间趋势面分布;由回归分析得出该时期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主要受经济基础、政策制度、技术溢出和空间区位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p>
[6] 李国平, 王春杨. 2012.

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特征和时空演化: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的实证

[J]. 地理研究, 31(1): 95-1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我国31个省域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我国1997~2008年期间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通过计算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发现我国的创新活动显示了相当高水平的空间集中,并且这种集中程度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表现出了稳定的增长趋势;对全局的Moran&rsquo;s <em>I</em>统计分析表明:省际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依赖性),证明了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空间局限性;对局部的Moran&rsquo;s <em>I</em>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省际创新活动水平的相关模式,Moran散点图刻画了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模式及其时空演变态势。研究结果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省域创新活动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显著。

[Li G P, Wang C Y.2012.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changes of provincial innovation output in China: An investigation using the ESDA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31(1): 95-106.]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我国31个省域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对我国1997~2008年期间省域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通过计算区位基尼系数和集中度指数,发现我国的创新活动显示了相当高水平的空间集中,并且这种集中程度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表现出了稳定的增长趋势;对全局的Moran&rsquo;s <em>I</em>统计分析表明:省际创新活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空间依赖性),证明了知识溢出的存在性和空间局限性;对局部的Moran&rsquo;s <em>I</em>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省际创新活动水平的相关模式,Moran散点图刻画了创新活动的空间集聚模式及其时空演变态势。研究结果说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省域创新活动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显著。
[7] 刘凤朝, 刘靓, 马荣康. 2015.

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产出: 基于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实证分析

[J]. 科学学研究, 33(5): 774-78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濡染模型,将网络节点行为变量引入知识生产函数对模型进行扩展,基于扩展后的模型考察我国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表明:(1)区域间知识溢出模式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域特征,在电子信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通过模仿结构相似的竞争者的行为获取外部知识;在生物医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在互惠网络中获取新知识。(2)在不同技术领域,知识吸收能力对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与区域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但是,吸收能力高的区域和吸收能力低的区域,都可以通过嵌入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Liu F C, Liu L, Ma R K.2015.

Interregional technology transaction network,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output: Analysis based on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medicine fields

[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33(5): 774-78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借鉴社会网络理论中的濡染模型,将网络节点行为变量引入知识生产函数对模型进行扩展,基于扩展后的模型考察我国电子信息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产出的关系。研究表明:(1)区域间知识溢出模式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域特征,在电子信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通过模仿结构相似的竞争者的行为获取外部知识;在生物医药领域,不同区域节点是在互惠网络中获取新知识。(2)在不同技术领域,知识吸收能力对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与区域创新产出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但是,吸收能力高的区域和吸收能力低的区域,都可以通过嵌入区域间技术交易网络,实现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8] 刘凤朝, 邬德林, 马荣康. 2015.

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 三种邻近性的调节作用

[J]. 科研管理, 36(4): 91-10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采用2000-2010年中国企业的专利技术许可和专利申请 数据,研究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考察三种邻近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 作用关系受到不同邻近性的调节.其中,技术邻近负向调节专利技术许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组织邻近正向调节专利技术许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地理邻近 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

[Liu F C, Wu D L, Ma R K.2015.

Patent technology licensing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licensee firms: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proximity

[J].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36(4): 91-10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本文采用2000-2010年中国企业的专利技术许可和专利申请 数据,研究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考察三种邻近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专利技术许可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 作用关系受到不同邻近性的调节.其中,技术邻近负向调节专利技术许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组织邻近正向调节专利技术许可与企业创新产出的关系,地理邻近 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
[9] 柳卸林. 2005.

2004-200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6(12): 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0241.2005.1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二、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能力 1.知识创造能力 (1)研究开发人员的投入水平。北京在研究开发资源的投入方面在全国遥遥领先。在每万人拥有的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上,北京以80.76排在首位,比排在第 2的上海多出两倍多,天津、陕西、辽宁、江苏、广东等均排在前面。大部分西部省份排在了后面,当然陕西是例外,它拥有的科技资源相对较多,甘肃相对排名居 中,这都与国家曾经的经济发展大形势有关。中部省份的辽宁和黑龙江也是科技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海南以1.06排在最后,西藏则比2001年前进了1名, 以2.09排在倒数第2位。

[Liu X L.2005.

Report on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2004-2005 China

[J].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 26(12): 5-1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0241.2005.12.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二、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能力 1.知识创造能力 (1)研究开发人员的投入水平。北京在研究开发资源的投入方面在全国遥遥领先。在每万人拥有的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上,北京以80.76排在首位,比排在第 2的上海多出两倍多,天津、陕西、辽宁、江苏、广东等均排在前面。大部分西部省份排在了后面,当然陕西是例外,它拥有的科技资源相对较多,甘肃相对排名居 中,这都与国家曾经的经济发展大形势有关。中部省份的辽宁和黑龙江也是科技资源较为丰富的省份。海南以1.06排在最后,西藏则比2001年前进了1名, 以2.09排在倒数第2位。
[10] 陆大道. 2014.

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

[J]. 地理科学, 34(7): 769-77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自1984 年,&ldquo;点-轴开发&rdquo;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ldquo;T&rdquo;字型宏观战略提出以来,&ldquo;T&rdquo;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在20 世纪80~90 年代得到大规模实施。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2 个一级重点经济带构成&ldquo;T&rdquo;字型,长江经济带将内地2 个最发达的核心地区(成渝地区和武汉地区)与海岸经济带联系起来,其腹地几乎包括半个中国,其范围内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和技术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以水运为主的、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管道以及超高压输电等组成的具有超大能力的综合运输通道,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除海岸经济带以外的其他经济带所不能比拟的。&ldquo;点-轴开发&rdquo;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ldquo;T&rdquo;字型宏观战略(海岸带和长江沿线作为全国的一级发展轴线)已经得到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同,符合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合理化的要求,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将是长期的。</p>

[Lu D D.2014.

Economic belt construction is the best choi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ayout: The enormous potential for the Chang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7): 769-772.]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自1984 年,&ldquo;点-轴开发&rdquo;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ldquo;T&rdquo;字型宏观战略提出以来,&ldquo;T&rdquo;字型空间结构战略在20 世纪80~90 年代得到大规模实施。海岸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2 个一级重点经济带构成&ldquo;T&rdquo;字型,长江经济带将内地2 个最发达的核心地区(成渝地区和武汉地区)与海岸经济带联系起来,其腹地几乎包括半个中国,其范围内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和技术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世界上最大的以水运为主的、包括铁路、高速公路、管道以及超高压输电等组成的具有超大能力的综合运输通道,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是除海岸经济带以外的其他经济带所不能比拟的。&ldquo;点-轴开发&rdquo;理论和中国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ldquo;T&rdquo;字型宏观战略(海岸带和长江沿线作为全国的一级发展轴线)已经得到国内诸多知名学者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认同,符合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合理化的要求,以海岸地带和长江沿岸作为今后几十年中国国土开发和经济布局的一级轴线的战略将是长期的。</p>
[11] 牛欣, 陈向东. 2013.

城市创新跨边界合作与辐射距离探析: 基于城市间合作申请专利数据的研究

[J]. 地理科学, 33(6): 659-66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跨城市边界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 对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跨区域合作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城市知识创新辐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进一步研究具有辐射效应城市的8 个合作方向以及不同行业的辐射距离。结果显示知识创新辐射距离随着地理距离增长呈递减趋势, 且不一定与该城市信息流量成正比;北京、上海、深圳3 个城市起到一定的技术创新&ldquo;辐射和带动&rdquo;作用;一些城市存在对某些方向地区&ldquo;带动&rdquo;作用的忽视;在不同的行业中, 城市知识创新辐射距离体现出不同的特征。</p>

[Niu X, Chen X D.2013.

The cooperation innovation across city boundary and radiation distance: Based on the cross-city cooperation-patent application dat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3(6): 659-667.]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基于跨城市边界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数据, 对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跨区域合作创新现状进行了分析, 同时提出城市知识创新辐射距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进一步研究具有辐射效应城市的8 个合作方向以及不同行业的辐射距离。结果显示知识创新辐射距离随着地理距离增长呈递减趋势, 且不一定与该城市信息流量成正比;北京、上海、深圳3 个城市起到一定的技术创新&ldquo;辐射和带动&rdquo;作用;一些城市存在对某些方向地区&ldquo;带动&rdquo;作用的忽视;在不同的行业中, 城市知识创新辐射距离体现出不同的特征。</p>
[12] 仇方道, 佟连军, 朱传耿, . 2009.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J]. 地理研究, 28(2): 451-46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关注的新领域。论文采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海经济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②HH型县域显著向鲁南集中,LL型县域显著向皖北、豫东集中,表明东西差异成为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③包括投资能力、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动力机制、空间作用机制、边缘区发展政策、省际边界阻隔机制等是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驱动机制。</p>

[Qiu F D, Tong L J, Zhu C G, et al.2009.

Spatio-temporal pattern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screpancy in provincial border-regions: A case study of Huaihai Economic Zone

[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8(2): 451-463.]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关注的新领域。论文采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海经济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②HH型县域显著向鲁南集中,LL型县域显著向皖北、豫东集中,表明东西差异成为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③包括投资能力、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动力机制、空间作用机制、边缘区发展政策、省际边界阻隔机制等是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驱动机制。</p>
[13] 苏方林. 2010.

地级市R&D知识溢出的GWR实证分析

[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9(1): 41-51.

[本文引用: 1]     

[Su F L.2010.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China's regional R & D knowledge spillovers on using GWR

[J]. 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 29(1): 41-51.]

[本文引用: 1]     

[14] 孙锐, 石金涛. 2006.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区域创新能力再评价

[J]. 科学学研究, 24(6): 985-9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053.2006.06.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应用因子和聚类方法对200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数据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基于因子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序和聚类结果,结论对了解和推动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Sun R, Shi J T.2006.

Secondary analyses on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China using factor and cluster method

[J].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24(6): 985-9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3-2053.2006.06.032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应用因子和聚类方法对200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数据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基于因子的区域创新能力排序和聚类结果,结论对了解和推动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5] 孙威, 李文会, 林晓娜, . 2015.

长江经济带分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1): 1470-147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促进产业承接和转移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25个地级市、州和2个直辖市为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揭示了产业承接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上游和中游地区产业吸引能力不强,上游地区吸引能力主要受地形影响,货运量是影响产业吸引力的主要因子;中游地区主要受主体功能定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影响。2沿江和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的产业支撑能力整体较强,而其他地区较弱,这主要受“信息和金融”、“结构和投资”因子的影响。3产业发展能力整体不强的地市分布广泛,主要受“创新能力”因子的影响。4产业承接能力自下游向上游递减,承接能力强的城市沿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分布,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城市承接能力普遍较强。

[Sun W, Li W H, Lin X N, et al.2015.

Capacity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cities and prefectur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1): 1470-1478.]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1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促进产业承接和转移是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实现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25个地级市、州和2个直辖市为单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揭示了产业承接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上游和中游地区产业吸引能力不强,上游地区吸引能力主要受地形影响,货运量是影响产业吸引力的主要因子;中游地区主要受主体功能定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影响。2沿江和省会城市周边地区的产业支撑能力整体较强,而其他地区较弱,这主要受“信息和金融”、“结构和投资”因子的影响。3产业发展能力整体不强的地市分布广泛,主要受“创新能力”因子的影响。4产业承接能力自下游向上游递减,承接能力强的城市沿长江及其主要支流分布,省会城市及其周边城市承接能力普遍较强。
[16] 王春杨, 张超. 2014.

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模式研究: 基于ESDA的实证

[J]. 地理科学, 34(12): 1438-144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341个地级层面区域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衡量指标,对中国1997~2009年期间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特征进行了ESD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地域性特征显著,首先表现为全局上的地理集聚和地带间的巨大差异;但不同于省级空间尺度下地带内部区域创新显著的极化特征,地级空间尺度区域创新却呈现多样化的局部空间依赖模式.整体上,创新产出在地级空间尺度上自然形成2个显著的空间集群,即东部沿海的H-H集群和西部内陆的L-L集群.东部H-H集群在考察期内由东北和华北地区逐渐向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转移,西部L-L集群的空间发展则相对稳定;H-L型集群和L-H型集群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和东中西邻接地区,创新的空间过渡特征明显.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p>

[Wang C Y, Zhang C.2014.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prefecture-level innovation outputs in China: An investigation using the ESDA

[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34(12): 1438-1444.]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p>以341个地级层面区域作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衡量指标,对中国1997~2009年期间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时空特征进行了ESDA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区域创新产出的地域性特征显著,首先表现为全局上的地理集聚和地带间的巨大差异;但不同于省级空间尺度下地带内部区域创新显著的极化特征,地级空间尺度区域创新却呈现多样化的局部空间依赖模式.整体上,创新产出在地级空间尺度上自然形成2个显著的空间集群,即东部沿海的H-H集群和西部内陆的L-L集群.东部H-H集群在考察期内由东北和华北地区逐渐向山东半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转移,西部L-L集群的空间发展则相对稳定;H-L型集群和L-H型集群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和东中西邻接地区,创新的空间过渡特征明显.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和未来研究的方向.</p>
[17] 吴玉鸣. 2007.

大学、企业研发与区域创新的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

[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7(2): 318-3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1566.2007.02.0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200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创新产出与大学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31个省域创新能力贡献主要是由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实现,大学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作用,大学与企业研发的结合也没有对区域创新产生明显贡献。

[Wu Y M.2007.

A spatial econometric analysis of university, enterprise research &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J].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s and Management, 27(2): 318-3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2-1566.2007.02.02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利用空间统计的Moran指数和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200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域的创新产出与大学与企业的关系进行了空间计量经济分析。结果发现:31个省域创新能力贡献主要是由企业研究与开发投入实现,大学研发对区域创新能力没有明显的作用,大学与企业研发的结合也没有对区域创新产生明显贡献。
[18] 许治, 邓芹凌. 2013.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效应: 基于技术成就指数的研究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34(1): 67-7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NDP(2001)创立的技术成就指数能全面反映一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结合创新型城市的本质要求,计算了2001—2008年21个创新型城市的技术成就指数。结果表明,21个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及4项子指标都呈现出递增态势,各创新型城市在新技术扩散、旧技术扩散和人力技能等方面差距不大,并趋向收敛,而在技术创造环节则存在显著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各城市技术成就指数的差异。同时,21个创新型城市的技术成就水平差距在总体上是绝对β收敛,在加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控制变量后,21个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的收敛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Xu Z, Deng Q L.2013.

The differences and convergence effect among national innovative cities' innovation abilities: Based on Technology Achievement Index

[J].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 T., 34(1): 67-77.]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UNDP(2001)创立的技术成就指数能全面反映一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基础能力。结合创新型城市的本质要求,计算了2001—2008年21个创新型城市的技术成就指数。结果表明,21个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及4项子指标都呈现出递增态势,各创新型城市在新技术扩散、旧技术扩散和人力技能等方面差距不大,并趋向收敛,而在技术创造环节则存在显著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各城市技术成就指数的差异。同时,21个创新型城市的技术成就水平差距在总体上是绝对β收敛,在加入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控制变量后,21个创新型城市技术成就指数的收敛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19] 薛宝琪. 2013.

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分析

[J]. 经济地理, 33(1): 15-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为基本分析单元,以2000--2010年人均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统计方法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突出且空间惯性很强,形成了以郑州、洛阳等城市为核心的发达地区和京广线以东尤其是豫皖交界区等广大落后地区,核心区的经济极化作用仍占主导,扩散作用微弱。据此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优化经济空间格局的建议。

[Xue B Q.2013.

Analysis of spatial pattern evolution of economy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Region

[J]. Economic Geography, 33(1): 15-20.]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中原经济区30个地级市为基本分析单元,以2000--2010年人均GDP为基础数据,结合传统区域差异统计方法与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中原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趋同趋势不明显,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突出且空间惯性很强,形成了以郑州、洛阳等城市为核心的发达地区和京广线以东尤其是豫皖交界区等广大落后地区,核心区的经济极化作用仍占主导,扩散作用微弱。据此提出了缩小地区差异、优化经济空间格局的建议。
[20] 虞孝感, 王磊, 杨清可, . 2015.

长江经济带战略的背景及创新发展的地理学解读

[J]. 地理科学进展, 34(11): 1368-137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中央政府首次系统提出的覆盖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建设意见,不仅是沿岸省市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指导文件,更是站在国家高度,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形势而提出的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的历史和经济地理背景,解读了国务院指导意见中有关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认为该战略的提出既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国家进入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性.文章回顾了以往地理学界在长江资源开发和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经济带资源潜力和环境容量、空间结构调整、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等科学问题的研究.

[Yu X G, Wang L, Yang Q K, et al.2015.

Background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geography interpretation of it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J]. Progress in Geography, 34(11): 1368-1376.]

https://doi.org/10.18306/dlkxjz.2015.11.004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中央政府首次系统提出的覆盖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建设意见,不仅是沿岸省市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指导文件,更是站在国家高度,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形势而提出的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本文首先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提出的历史和经济地理背景,解读了国务院指导意见中有关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位和发展重点,认为该战略的提出既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国家进入经济新常态的现实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国际性.文章回顾了以往地理学界在长江资源开发和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的重要贡献,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对长江经济带资源潜力和环境容量、空间结构调整、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等科学问题的研究.
[21] 赵建吉, 曾刚. 2013.

基于技术守门员的产业集群技术流动研究: 以张江集成电路产业为例

[J]. 经济地理, 33(2): 111-1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管制理论、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地方生产网络理论为基础,以技术 空间流动为核心,构建了技术守门员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以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案例,研究了技术守门员在全球生产网络技术获取、地方生产网络内技 术传播和扩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守门员是集群实现全球-地方联结的重要管道,这对于中小企业学习创新非常重要;技术守门员便于集群实现更为迅速 的技术流动;培育和扶持技术守门员对于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Zhao J J, Zeng G.2013.

The study on technological gatekeepers in technological flow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s: A case study of IC industrial cluster in Zhangjiang hi-tech park

[J]. Economic Geography, 33(2): 111-11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以管制理论、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地方生产网络理论为基础,以技术 空间流动为核心,构建了技术守门员分析框架;运用该框架,以上海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为案例,研究了技术守门员在全球生产网络技术获取、地方生产网络内技 术传播和扩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技术守门员是集群实现全球-地方联结的重要管道,这对于中小企业学习创新非常重要;技术守门员便于集群实现更为迅速 的技术流动;培育和扶持技术守门员对于我国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具有积极意义.
[22]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创新创业管理研究中心. 2015.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本文引用: 2]     

[Chinese Research Group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search Center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University. 2015. Zhongguo quyu chuangxin nengli pingjia baogao[M]. Beijing, China: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Press.]

[本文引用: 2]     

[23] 周立, 吴玉鸣. 2006.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 因素分析与聚类研究: 兼论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的因素分析替代方法

[J]. 中国软科学, (8): 96-1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同时探讨了因素分析法对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替代技术.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用因素分析法替代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是可行的,必须分集团而非整齐划一地制定和实施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Zhou L, Wu Y M.2006.

Factor analysis and cluster study on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China's 31 provinces: An alternative to synthetically evaluation on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with factor analysis

[J]. China Soft Science, (8): 96-103.]

URL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数据,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及比较,同时探讨了因素分析法对加权综合评价方法的替代技术.结果显示,中国省域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用因素分析法替代现有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是可行的,必须分集团而非整齐划一地制定和实施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24] Acs Z J, Anselin L, Varga A.2002.

Patents and innovation counts as measures of regional production of new knowledge

[J]. Research Policy, 31(7): 1069-1085.

https://doi.org/10.1016/S0048-7333(01)00184-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role of geographically mediated knowledge externalitie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in research policy. Although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is a crucial aspect of economic growth, the problem of measuring innovation has not yet been completely resolved. A central problem involved in such analysis is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ally useful new knowledge. In the US information on this has been limited to an innovation count data base. Determin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innovation data can be substituted by other measures is essential for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s involved. We provide an exploratory and a regression-based comparison of the innovation count data and data on patent counts at the lowest possible levels of geographical aggregation.
[25] Audretsch D B, Feldman M P.2004.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the geography of innovation[C]//Henderson J V, Thisse J.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vol.4. Amsterdam, the Netherlands: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2713-2739.

[本文引用: 1]     

[26] Bottazzi L, Peri G.2003.

Innovation and spillovers in regions: Evidence from European patent data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7(4): 687-710.

[本文引用: 1]     

[27] Caniëls M C J, Verspagen B.2001.

Barriers to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 in an evolutionary model

[J].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 11(3): 307-329.

https://doi.org/10.1007/s001910100085      Magsci      [本文引用: 1]      摘要

<a name="Abs1"></a>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a multi-region/multi-country model in which inter-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determine the growth of regions. Key parameters in the model are the learning capability of a region and the rate of knowledge generation (R&amp;D). The intensity of spillovers depends on geographical distance between regions. The model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imulation techniques. What results is a core-periphery situation, the exact form of which depends on the assumed spatial structure. <div class="AbstractPara"> <div class="">The impac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investigated by introducing barriers-to-knowledge-spillovers in the model in the form of borders between countries. Contrary to the popular belief and some economic theories, we find that removing such spillover barriers may result in larger disparity of income levels between regions.
[28] Freeman C.2002.

Continental, national and sub-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lementarity and economic growth

[J]. Research Policy, 31(2): 191-211.

https://doi.org/10.1016/S0048-7333(01)00136-6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iscuss the relevance of innovation systems to economic growth rates over the last two centuries. The focus is on complementarity (or lack of it) between sub-systems of society and on models of active learning in catching up economies. The paper discusses variations in rates of growth of economic regions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variations may be attributed to “innovation systems”. The analysis is applied to Britain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and the innovation systems of catching up countries in the 20th century.
[29] Greunz L.2003.

Geograph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mediated knowledge spillovers between European regions

[J]. 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37(4): 657-680.

https://doi.org/10.1007/s00168-003-0131-3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inter-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cross European sub-national regions. The basic questions that we wish to answer may be formulated in the following way: do regional geographical and technological proximities matter for the creation of new knowledge within the European regional landscape? After a review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we consider a regional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that allows for extra regional innovation-generating inputs. Accounting for regional specific “social capability”, this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is applied to an extended sample of 153 European sub-national regions over the period 1989–1996. Inter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are shown to exist between geographically close regions and between regions displaying similar technological profiles. However, technological proximity and geographical proximity coincides to a certain extent. Knowledge spillovers are mainly driven by the private business sector. If knowledge spillovers occur within a given country, the national border turns out to seriously hamper interregional spillovers on the European scale.
[30] Jaffe A B.1986.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y and spillovers of R & D: Evidence from firms' patents, profits, and market value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12): 984-1001.

URL      [本文引用: 1]      摘要

This paper presents evidence that firms' patents, profits and market value are systematically related to the"technological position" of firms' research programs. Further, firms are seen to "move" in technology space in response to the pattern of contemporaneous profit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These movements tend to erode excess returns."Spillovers" of R&D are modelled by examining whether the R&D of neighboring firms in technology space has an observable impact on the firm's R&D success. Firms whose neighbors do much R&D produce more patents per dollar of their own R&D,with a positive interaction that gives high R&D firms the largest benefit from spillovers. In terms of profit and market value, however, their ar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of nearby firms' R&D. The net effect is positive for high R&D firms, but firms with R&D about one standard deviation below the mean are made worse off overall by the R&D of others.
[31] Moreno R, Paci R, Usai S.2005.

Spatial spillovers and innovation activity in European regions

[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37(10): 1793-1812.

[本文引用: 1]     

[32] Simmie J.2003.

Innovation and urban regions as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nodes for the transfer and sharing of knowledge

[J]. Regional Studies, 37(6-7): 607-620.

[本文引用: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