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 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王茂军, 包琪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域产业间规模差异性是各产业间竞争与合作的表征性结果。这种竞争、合作建立在产业间的供给—需求交易关系之上。产业间的多向供给—需求联系构成了复杂的交易关系网络。本文利用2002 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了42×42 产业的(0,1)两值对称的链接交易网络,分析了该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外部绩效。研究结果发现:① 北京市不同产业的交易产业数量差异悬殊,各产业的交易链接网络规模为线性分布,网络有效规模表现为指数分布;② 北京市废品废料、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10 个产业受到的网络约束最大,各产业约束量随产业交易网络规模的扩大而趋于减少,表现为非线性变动;③ 北京市各产业的网络竞争结构可以分为强约束—非均衡—小网络型、中约束—中均衡—中规模网络型、微约束—高均衡—大规模网络型,分别有13 个、18 个和8 个产业;④ 网络约束量、约束层级系数、制造业虚拟哑变量均对产业规模均产生了负向影响。交易约束量、制造业虚拟哑变量对产业规模的影响最大,且产业规模变动中的前者相对贡献要大于后者。网络交易约束量对制造业的绝对影响要小于非制造业。
  • 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王洁玉, 郭琪, 周沂, 贺灿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制造业为切入点,研究转型时期特有的市场分割现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关注这一影响的区域与产业差异。在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将不同地理尺度上的市场分割分为国际市场分割、国内市场分割和地理分割,构建了市场分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线性模型。以中国2003-2009 年制造业数据为基础建立城市面板模型,采用随机效应估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3 种市场分割中,国际市场分割、地理分割对中国制造业增长影响显著。② 从区域差异来看,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增长影响显著的是国际分割和地理区位上的分割;对中部地区制造业增长影响显著的是地理分割,包括地形和区位上的分割;对西部而言,地形上的分割影响显著。③ 从产业差异来看,对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影响显著的分别是国际市场分割、地形分割和国内市场分割。未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类型,切实减少相应的市场分割,对于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 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杨良杰, 吴威, 苏勤, 蒋晓威, 卫云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引入非期望产出评价模型SBM-Undesirable,并基于时空演变的视角,对1997-2010 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 1997-2010 年间中国公路运输效率水平整体偏低,且效率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2008 年表现较为突出;② 公路运输负外部效应产出降低了中国公路运输效率的整体水平,而纯技术效率的变化则是影响公路运输综合效率变化的主要因素;③ 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运输效率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运输效率较低,且这种差异性有不断扩大的趋势;④ 在空间视角上,中国公路运输效率均衡性趋于降低,近年来由相对均衡逐步向非均衡甚至极化趋势发展;⑤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减少负外部效应产出和增加运输有效产出是改善运输效率的重要途径。
  • 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陈晨, 程林, 修春亮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中心性评价模型(Multiple Centrality Analysis,即MCA)可用于分析交通网络中心性及其与城市经济活动的关系,其所包含的邻近度、介数中心性及直达性是测度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率的重要指标。本文首先测度沈阳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中心性;通过核密度估计法对交通网络中心性与第三产业经济密度进行空间插值,将两者转换为同一计算单位,测算两者相关系数,分析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与交通网络中心性的空间关系及其统计学特征;其中第三产业经济密度为面域数据,需在ArcGIS 中建立渔网进行空间插值。研究结果如下:① 交通网络中心性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具有决定性影响,交通网络的多中心性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多中心性;② 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受介数中心性影响最大,直达性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空间分布影响也较大,而邻近度对第三产业经济密度分布影响较小。研究有助于整体把握沈阳市中心城区交通网络中心性空间分布状态,为城市经济活动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具有指导意义。
  • 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朱惠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空间研究范式转型和行政区经济制约的背景下,行政区区间联系与合作已成为区域竞合的重要空间管治模式。空间结构对城市化进程和生产要素流动具有引导作用,已有研究以实证为主,地域针对性强,但研究系统性有待加强。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厘清了行政区区间联系及其空间效应的基本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形成以城市动力机制、区间联系合作模式、区间联系空间效应和综合结构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框架。由于国内城市的特殊性,开展行政区区间联系及其空间效应的系统化和定量研究,能为城市协同合作和转型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 城市地理
  • 城市地理
    黄晓军, 黄馨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宏观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是城市社会空间形成的基础,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也是城市社会空间重构的主要力量。为反映中国城市长时间序列上社会制度变迁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以长春市为例,探讨20 世纪其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利用不同时期的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基于历史分析和因子生态分析等方法,梳理了殖民主义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3 个阶段的社会空间类型,在不同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背景下,长春社会空间分别呈现出“民族隔离”、“单位分化”和“破碎化”的主要特征。外来政治势力的侵入,职业上从属于不同“单位”的社会群体居住空间差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群体的分化是各时期社会空间重构的主导力量,并且随着制度变迁和城市空间演化,其产生的空间叠加和累积效应不断作用并持续重构着城市社会空间。本文可为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提供动态分析的案例成果。
  • 城市地理
    郭建科, 韩景, 韩增林, 杜小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港口是一类地理空间,更是一种经济系统。现代海港的功能已由最初的海洋运输演变为国际物流中心节点和全球资源配置枢纽。港口空间作为一种极化区域,在实现自身空间成长的同时,对其直接腹地——港口城市产生了巨大的地域空间作用,并成为所在城市空间重塑的基本力量。作为“以港立市、以港兴市”的典型代表,大连城市发展与海港演化息息相关。自开埠以来的100 多年里,大连港城发展历史浓缩了中国近现代港口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见证了港城关系发展的全貌。结合大连港城发展的实证研究,将港与城的地域空间关系放入多维度空间框架之下,紧紧抓住“过程—机理—格局”之间的作用传递关系,考察海港演化在城市尺度的地域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海港交通区位势能的产生、巩固并不断强化,是海港演化对城市产生地域空间效应的源动力,并主要通过临港产业空间成长与城市形态演变、促进“港城式”土地利用模式形成、港航特色的轴—辐交通物流空间网络发育等实现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牵引和再造,最终从多维度揭示现代海港对城市地域空间效应的作用方式与表现形式。
  • 城市地理
    宋涛, 蔡建明, 倪攀, 杜姗姗, 丁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新陈代谢是城市投入资源、能源、人力,产出产品、服务、废弃物的有机过程。本文从城市新陈代谢的宏观系统模拟、土地要素的新陈代谢响应及微观尺度的新陈代谢测度三大视角进行了系统概述。在此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城市代谢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及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等研究方法。城市新陈代谢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构建以输入、输出端的量化为主,亦包括生态环境效率、人类福利福祉等具体指标。未来城市新陈代谢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城市新陈代谢内部物质、能流的交换、转换机制,在城市资源环境预警、可持续发展政策制订和绿色社区规划设计中融入城市新陈的研究理念,构建合理有效的城市新陈代谢指标体系。
  • 城市地理
    吴启焰, 王兆杰, 刘咏梅, 吴小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后工业化社会转型以来,中产阶层化现象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城市问题与空间规划方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本文将中产阶层化解构为中产阶层化过程中的社会化与空间化两个循环过程,并从布迪厄的“文化能力”概念出发,利用文化能力的分异本质,重新解析了中产阶层化过程中的这两个循环。在对中产阶层化的产生及其现象进行简要的回顾之后,阐述了文化能力对中产阶层社会化与空间化循环路径的修正。据此,本文认为文化能力继经济能力或物质资本之后,成为对中产阶层的社会化和空间化过程和结果进行再分化的重要资本形态。最终,作为后现代语境下中产阶层化过程的重要保障,文化能力的再分化对内城社会空间呈现出的破碎化和中产阶层身份的后现代迷失等新特征也产生了影响。
  • GIS应用
  • GIS应用
    马妍, 沈振江, 高晓路, 党安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近年来广受规划工作者和学者关注的“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 Support System,PSS)”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概念和内涵的介绍,以及该领域国际国内相关现有研究的综述性分析,引出了规划支持服务资源这一概念。同时,重点针对面向城乡规划的规划支持服务资源的概念、分类进行了辨析,结合多方面的研究案例总结,将可为城乡规划提供服务的资源分为数据资源(Data as a Service, DaaS)、技术资源(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s a Service, APIaaS)和模型资源(APIaaS),针对其如何在软件平台(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上得以聚合、主要聚合技术以及发展现状等,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针对规划支持服务资源的聚合发展趋势作了一定的前瞻性分析,以便于研究者在未来进行标准化、系统化的研究。
  • GIS应用
    兰玉芳, 徐霞, 蒋力, 金东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位于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太仆寺旗深受国家退耕政策影响,在退耕前后人口空间分布发生了剧烈变化。根据2000 年和2008 年研究区175 个行政村不同特点进行空间分析尺度的划分,并分析了各个空间尺度上行政村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指数、平均高程、平均坡度、距主要道路和水域距离的相关性。结合GIS和SPSS软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区2 期人口统计数据进行空间化,并分别用各行政村实际人口密度检验空间化结果。研究中,采取逐级增加自变量个数的方法来寻求精度较高、较合适的人口空间化模型。结果表明,区域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 年和2008年由空间化模型得到的各村人口密度与实际人口密度的相关性判定系数R分别为0.961 和0.881,且两者线性拟合斜率都接近1,精度较高;8 年间,研究区人口空间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城镇及其周围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其他区域则急剧下降,人口呈现出向城镇及其周围集聚的趋势,而退耕政策是导致区域人口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 GIS应用
    柏中强, 王卷乐, 杨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旨在发掘和展现人口统计数据中隐含的空间信息,并以地理格网或其他区域划分的形式再现客观世界的人口分布,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人口空间分布数据有助于从不同地理尺度和地理维度对人口统计数据形成有益补充,其应用广泛,相关研究方兴未艾。主要从以下3 个方面对人口数据空间化研究进行综述:① 主要空间化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性;② 空间化中用到的建模参考因素,并结合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其作用机理;③ 典型人口空间化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人口数据空间化所运用的输入数据的质量和详细程度、尺度效应及时空分辨率、长时间序列数据集和精度检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人口数据空间化未来的研究方向。
  • 气候与环境变化
  • 气候与环境变化
    程钰, 徐成龙, 刘雷, 任建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环境污染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及其时空演变格局是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山东省为例,选取SO2、粉尘两项指标反映大气污染状况,采取LMDI分解模型、脱钩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山东省工业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污染效应及其时空格局,得出以下结论:① SO2排放总量呈现上升—下降—回升—下降的趋势,拐点分别在1997、2002 和2005 年;粉尘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拐点在1997 年;大气污染与工业经济基本实现了从相对脱钩向绝对脱钩的转变,总体趋势有所改善。② 从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分年度数据来看,规模总量效应是造成SO2、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率效应是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结构减排效应对于污染物减排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并不明显。③ 就空间格局来说,淄博、莱芜、枣庄等地区地均SO2排放量较高,菏泽、临沂等鲁西、鲁南地区相对较低;济南、淄博、莱芜、烟台和枣庄等鲁中、鲁东以及鲁南地区地均粉尘排放量较大。针对上述研究结果,提出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优化工业布局、创新环境管理措施、实施大气环境信息公开等相关对策。
  • 气候与环境变化
    马潜, 张明军, 王圣杰, 汪宝龙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东南部地区由于临近太平洋,常年受到季风水汽的影响,应用降水等各种水体中的氢氧稳定同位素信息来追踪大气水循环路径,已成为近年来较为常用的方法。本文根据中国东南部地区15 个站点夏季风盛行期间(6-9 月)的氢氧同位素资料,运用瑞利分馏理论,并结合水汽贡献率模型,对当地6-9 月大尺度水汽循环模式、下垫面水体对高空大气的水汽贡献率以及云下二次蒸发效应进行了探讨。基于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显示,水汽的运行模式符合瑞利分馏理论。从沿海向内陆,水体的蒸发补给作用在逐步增强。应用水汽贡献率模型计算下垫面水体蒸发的水汽对上风向水汽的补给率,结果表明,东南部地区不同区域的水汽贡献率介于1.4%~4.1%之间,平均水汽贡献率为2.2%。通过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过量氘值(d),并与全球水循环平均状态下的d值(10‰)进行对比后发现,水体蒸发的补给作用与二次蒸发效应同时存在,且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越靠近内陆,二次蒸发作用的影响越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