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樊杰, 周侃, 孙威, 陈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文—经济地理学对自然圈层和人文圈层的相互作用、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在地球表层分布及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 在支撑国家科学决策、促进国土有序开发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 为人文—经济地理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地理学重视机理和过程研究而可能导致学科微观分化和人文化倾向的偏差, 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对综合学科支撑体系建设的要求, 阐释了人文—经济地理学学科的综合价值, 并对因素与机制、界面及过程、功能与结构、尺度及转换等人文—经济地理学的基本范畴进行了再认识。本文还重点讨论了基于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和生产—分配—消费立体系统的空间均衡模型, 阐述了面向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探讨了地域功能成因理论与识别技术, 以及将面状的功能地域纳入空间结构理论框架的学术创新要点。最后, 结合近年来人文—经济地理学在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与区域发展基础理论与方法方面的主要进展, 针对学科相互替代所带来的挑战, 提出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并举、计算机方法与实验方法兼备、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交叉研究创新与经典路径依赖相融的学科发展路径。
  • 农村发展与土地利用
  • 农村发展与土地利用
    汤青, 徐勇, 李扬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农户可持续生计问题是黄土高原自实施生态退耕政策以来备受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通过构建可持续生计效益评价模型, 对农户可持续生计效益进行了分级评价, 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可持续生计效益差异。结果表明:① 具有较高可持续生计效益指数的农户生计收入构成趋向于多元化, 不同生计策略收入所占比重也趋向平均化, 而生计效益指数较低的农户主要依赖于外出打工、卖粮菜等个别生计策略;② 各类型农户的人均生计效益指数和人均年收入排序呈现出:发展果园型>做小生意型>外出打工型>大棚种植型>舍饲养殖型。基于可持续生计效益评价并结合主体功能区战略, 提出4 种黄土高原未来生计策略:① 推进人口城镇化, 有序引导生态脆弱地区人口外迁;② 促进农地流转, 扩大农业生产规模;③ 拓展生计策略, 增强收入来源多样性;④ 加强技术培训, 提高农户非农生计可持续性。
  • 农村发展与土地利用
    张佰林, 杨庆媛, 苏康传, 王兆林, 冯应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重庆市贫困与生态脆弱区的云阳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376 户农户调研基础上, 将农户划为纯农户、农业主导户、非农主导户和弃农农户, 基于生计视角对农户转户退耕决策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①重庆市农户兼业普遍, 兼业是农户重要的生计策略;从纯农户到弃农农户, 农户生计资产依次递增, 尤其是人力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②随着兼业程度提高, 农户生计策略逐渐多元化。纯农户生计高度依赖土地;农业主导户开始选择非农兼业;非农主导户生计多样化指数最高;弃农农户生计已经转移到非农产业。③生计是影响农户转户退耕决策的关键因素:纯农户生计资产匮乏, 决策受政策导向明显;作为理性经济人, 对土地经济收益的依赖使农业主导户转户退耕意愿不明显, 对政策响应平淡;非农主导户将权衡转户退耕的补偿与损失, 政策响应模糊;弃农农户资产丰富, 对转户退耕决策响应积极。基于户籍制度改革和可持续生计视角, 本文提出了理性政府行为的3 大对策, 即:建立转户退耕的社保及补偿、激励机制;基于农户生计视角, 实施各种工程措施及惠民政策, 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多元化;针对不同区位的农户实施差别化的政策。
  • 农村发展与土地利用
    杨忍, 刘彦随, 郭丽英, 李玉恒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环渤海地区分县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 采用神经网络确定权重的方法, 对该区分县农村空心化程度和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综合测评, 并以山东省为例, 进行两者耦合规律探索。结果表明:① 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区域差异明显。高度空心化且进入稳定期的地区主要集中在“C”型沿海地区;平原传统农区, 农村空心化正处空心化的成长、兴盛期;农村空心化低值区主要集中落后山区。② 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差异明显。辽中平原粮食主产区、冀中南粮食主产区、鲁西鲁南粮食主产区集约度较高;低集约度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区、长白山区、沂蒙山区、坝上高原等落后地区。③ 农村空心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存在着耦合联动关系。空心化出现、成长期,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农村地区隐性失业问题得以解决, 耕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升;农村空心化发展至兴盛期, 农村地域发展面临主体弱化, 耕地利用集约度有所下降;至空心化稳定期, 健全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 耕地利用集约度将反弹上升, 最终趋于波动稳定。
  • 农村发展与土地利用
    刘晓娜, 封志明, 姜鲁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文系统评述了中老缅泰“黄金四角”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分类与制图、LUCC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以及环境效应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现有LUCC研究相对零星分散, 整体性、综合性以及对比性区域研究不足;LUCC分类与制图多源于全球和大尺度研究, 高精度区域性分类与制图研究较少, 时空尺度已无法满足区域性研究需求;罂粟地、轮歇地、橡胶林地3 种典型地类研究参差不齐, 遥感识别方法与时空分析研究不足;LUCC格局和过程变化分析多关注某些地类, 整体性空间格局及国别时空对比研究不足;LUCC驱动力研究多停留在局部区域, 整体研究较为薄弱;LUCC土壤环境效应研究丰富, 水、大气以及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则相对不足。研究认为, 应加强LUCC的不同时空尺度对比研究、拓展LUCC研究内容、深化LUCC综合研究方法, 同时要重视对边境、贫穷地区的LUCC研究;提出应开展中老缅泰交界地区LUCC国别对比研究, 既可丰富LUCC基础数据库, 也可为这一地区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 区位与区域发展
  • 区位与区域发展
    严鑫翔, 马晓冬, 徐广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长时间序列的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 一直是空间结构模式分析中的薄弱环节, 而历史过程的长时段分析, 有助于对区域空间结构现状研判和对未来优化提供科学支撑。本文从结节区的视角, 对江苏省域地区过去2800 年间发展轴线产生、发展、主导、跃迁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解析。选取春秋、隋、元、今4 个时点作点—轴、双核型空间结构的横向比较, 认为存在4 个发展阶段:春秋至南北朝、隋至南宋、元至清、民国至今;其中, 元至清和民国至今阶段, 分别发现区域发展中存在双核共振轴、港城共振轴现象。共振轴结构模式指区域中心城市(或市区)轴与门户港城(或港口县域)轴及其交通链接所形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 存在于过渡型区域发展背景下的沿江与沿海区域。最后, 从城市职能的变迁、点—轴型发展轴的跃迁、现代交通线的布局、相邻区域(上海)4 方面对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机理进行分析。
  • 区位与区域发展
    潘坤友, 曹有挥, 梁双波, 魏鸿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港口首位度和修正的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 从箱流的角度对1998-2010 年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转型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 集装箱港口体系的重心由珠三角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缓慢转移;② 集装箱港口体系总体进入“边缘挑战阶段”, 箱流的分散化成为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变化的主流倾向, 但7 大港区首位港的极辐作用存在显著差异;③ 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空间结构呈现低级均衡、单门户、多门户并存的多样化特征, 其中,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形成集装箱多门户港口区域的空间结构已成事实。政府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 枢纽港资源瓶颈约束, 边缘港口的设施、服务趋同, 港航企业网络扩展和腹地交通网络拓展与完善等因素是多门户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动力。
  • 区位与区域发展
    吕卫国, 陈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 产业集聚和地区专业化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相互关联, 是地区间分工的基础。通过对江苏省1984-2008 年间制造业空间集聚和扩散以及各地区专业化发展的关联分析, 发现地区分工深化与区域一体化并非同步, 不同时期对各类地区专业化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区域一体化较低水平时期, 中心和外围地区专业化指数较高的同时存在“假性分工”的现象;一体化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过程中, 中心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下可能凭借发达的产业基础率先步入升级通道使其专业化加深, 而外围地区的被动地位以及发展的冲动往往对产业承接的选择能力较差, 一定时期内专业化反而会出现下降。其原因是外围地区接受了大量的非优势产业, 其中有部分产业是中心地区淘汰的落后产能, 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外围地区有可能会步中心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 区位与区域发展
    吴爱芝, 李国平, 孙铁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纺织服装业因其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特征, 一直是国内研究的热点, 被认为是最早实现全球产业转移和最具有产业转移特征的重要产业之一。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变动系数来描绘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基本格局, 结果表明:① 纺织服装产业的结构变动相对稳定且集中于东部地区;② 结构变化地域分异明显, 沿海大于内陆, 东部大于中部, 中部又高于西部和东北, 东部沿海的浙江、广东、江苏、山东、上海和福建, 中部的湖北和河南, 以及东北的辽宁, 纺织服装业的结构变化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西部地区的多数省份则较低;③ 结构变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当地经济发展、区位性和结构性因素。采用偏离—份额模型将中国纺织服装业发展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 以此阐述中国纺织服装业区位迁移的内在规律。结果表明:① 河南、安徽和江西已经成为东部纺织服装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区;② 纺织服装业的区位迁移在竞争效应和纯空间竞争效应上具有一致性, 说明产业的地理分布主要受到区位优势的影响;③ 明显的结构负效应说明纺织服装业的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 区位与区域发展
    吴威, 曹有挥, 梁双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运输效率是衡量运输系统运行状况及发展潜力的综合性指标。国外学者立足经济学与管理学, 在运输效率评价的计量模型、指标体系以及运输效率的影响因素与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国内研究总体上还处于国外研究方法体系与成果引进阶段, 但中国学者开创性地将运输效率与地域空间相结合, 开始关注运输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研究。近年来, 运输的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日渐引起学者的关注。从交通运输地理学角度, 突出运输效率的空间地域性, 在区域运输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与定量测度基础上, 对运输效率格局、过程、机理及效应展开系统研究, 具有一定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区位与区域发展
    唐弘久, 张捷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汶川“5.12”大地震前后(2008 和2011 年)分别进行的2 次九寨沟景区实地问卷调研, 将这2 年的游客群作为2 个样本组, 运用独立样本t 检验, 结合感知可进入性测量模型, 从组内、组间2 个角度研究突发危机事件对游客感知可进入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2008 年“5.12”大地震前的感知可进入性要好于2011 年地震后;② 游客出游后对于感知可进入性的评分都出现下降, 说明当地实际感知可进入性较好, 与游客出游前的感知可进入性存在较大偏差;③ 突发危机事件前, 游客对于“人身安全”最为担心;突发危机事件后, 游客对于“交通通畅”最为担心;④“5.12”大地震造成游客的感知可进入性明显下降, 对于当地旅游业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造成了消极影响。
  • 环境与生态
  • 环境与生态
    欧先交, 张彪, 赖忠平, 周尚哲, 曾兰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沙鲁里山北支雀儿山北麓的当子沟, 保留了4 组末次冰期冰碛垄, 每组冰碛垄由若干道小冰碛垄组成, 是末次冰期多次冰川波动的理想地貌证据。为恢复该地末次冰期冰川演化历史, 从这4 组冰碛垄中采集了7 个光释光测年样品进行年代测定。等效剂量采用单片再生法(SAR)和标准生长曲线法(SGC)进行测试。年代结果显示:第1~3 组冰碛垄形成于22.4-16.5 ka BP, 属深海氧同位素2 阶段(MIS-2), 大致与全球末次盛冰期(LGM)相当。第4 组冰碛垄形成于MIS-3。MIS-3 冰川规模大于MIS-2。第1~3 组9 道次一级小冰碛垄表明, 约在22.4-16.5 ka BP期间当子沟冰川经历了9 次小波动。冰川在稍早于22.4 ka BP达到MIS-2 的最大范围, 此后规模在波动中逐渐萎缩, 可能是冰川对MIS-2 后期太阳辐射增强、气温回升的响应。最里侧冰碛垄形成于16.5 kaBP, 可能标志着该地冰消期的开始。此后, 当子沟冰川大幅快速退缩。冰川融水在最里侧冰碛垄里侧低洼谷地汇集并被阻塞形成当子错。
  • 环境与生态
    王情, 刘雪华, 吕宝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近10 多年来淮河流域的植被覆盖状况动态变化及其空间格局, 本研究基于SPOT-VGT的NDVI数据和淮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数据, 利用ArcGIS 空间分析工具, 设计植被动态空间计算模型, 分析了1999-2007 年淮河流域植被变化的时空格局, 包括年内各月变化规律、年际变化趋势、不同景观类型的植被指数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等。结果表明:① SPOT-VGT数据结合GIS 空间分析和建模工具, 可以较好的计算和分析流域尺度的植被状况时空格局;② 淮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71.33%)在1999-2007 年NDVI有显著增加趋势, 表明流域整体植被覆盖明显改善;③ 淮河流域NDVI年内变化曲线呈双峰型, 4 月份和8 月份分别出现波峰, 8 月波峰高于4 月;④ 淮河流域植被覆盖状况空间差异显著, NDVI多年平均值的空间格局为:平原地区较高, 淮河干流北岸高于南岸;山丘区差异较大, 大别山区植被指数最高, 沂蒙山区植被指数最低, 水土流失风险较高;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植被指数低;⑤ 不同景观类型的NDVI多年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耕地、林地、草地、盐碱地的平均值增长趋势显著且较为平稳。滩地在波动中有小幅度增长;沼泽地波动幅度最大。本研究可为淮河流域森林保育、水土流失防治等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环境与生态
    薛永刚, 龚平, 王小萍, 姚檀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半挥发性, 可以在区域及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质, 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成为POPs主要的储存库之一。植被叶片可快速吸附大气POPs, 并通过叶片凋落、雨水冲刷和干沉降等过程加强或加速大气POPs 向地面的沉降, 并使森林土壤成为POPs 的“汇”, 从而形成所谓的“森林过滤效应”, 进而影响POPs 在全球的分布。进入森林的POPs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将经历一系列的环境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森林过滤效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 综述了叶片对大气POPs 的吸附、叶片凋落和干湿沉降、POPs 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损失等3 个主要环境过程的研究进展, 报道了松针、树皮和苔藓作为被动采样器反映的森林POPs空间分布趋势。最后, 提出了森林POPs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并指出未来中国森林POPs研究的可能方向。
  • 环境与生态
    任娇, 王小萍, 龚平, 盛久江, 姚檀栋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土界面交换对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的传输迁移、重新分布和归趋具有重要意义。气—土界面交换所涉及的过程主要包括:干沉降、湿沉降和从土壤向大气的挥发。其中, 气态化合物的扩散交换是决定“源和汇”的关键过程。气态化合物在气—土界面的交换过程由大气和土壤之间的浓度梯度驱动, 土—气分配主要受化合物理化性质、温度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随着全球POPs禁用进程的加快, 中纬度污染地区的土壤逐渐成为低分子量化合物向大气排放的二次源;而对于高分子量的化合物来说, 土壤仍然是污染物的汇, 可以存储更多的污染物。气—土交换方向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呈现出土壤夏季为源、冬季为汇的季节性变化特点。逸度模型是估算POPs 气—土交换通量的有力工具, 由通量大小可以定量判断源和汇的强度。此外, 还讨论了目前POPs气—土界面交换研究中存在着的一些不足, 并提出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 环境与生态
    温晓金, 杨海娟, 刘焱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类型并不是景观类型唯一的描述方式, 生态服务价值的估算和地形指标的纳入更有助于反映景观的空间差异性。应用地形因子与生态价值两类指标, 对关中—天水经济区1 km栅格尺度下生态廊道空间布局形式进行研究, 结果如下:① 相关性分析表明地形因子对生态价值分布有重要影响, 经过统一阈值的脊线谷线提取发现, 对生态价值提取出的高值或低值区域几乎同时也是地形上的山脊线或山谷线, 过渡带基本重合;② 提取山脊生态高值区域作为生境斑块, 通过最大生态阻力进行方向选择, 可得出研究区生态廊道空间布局, 由于廊道宽度可根据物种类型调整, 同时距离较短导致实现难度低, 增删节点与斑块不影响周边网络的拓扑关系, 因此结果应用性相对更强;③ 采用地形和生态服务价值作为衡量指标, 更能体现以像元为单位的景观功能一致性与差异性, 从而也避免了土地利用分类较粗、生境判断难度较大、相同阻力路径过多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结果是对千米尺度廊道布局的有效补充。
  • 环境与生态
    王金亮, 黄志霖, 邵景安, 李阳兵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点格局角度研究林地及其不同类型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 以探求空间异质性在林地景观中的连续变化和分布趋势。选取点格局密度和Ripley K函数, 建立重庆库区生态屏障区不同样带和1997-2005 年间林地景观的点格局数据库, 以此分析林地及其3 种不同类型景观的样带梯度分布和空间聚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① 研究区林地景观点格局的样带梯度分布在整体上表现出空间极不均衡特征, 中心点上游林地景观点格局密度呈“双峰”梯度空间分布特征, 下游呈“阶梯”梯度空间分布特征;② 在各级空间尺度和时间变化上, 屏障区林地景观格局都表现出局部空间聚集分布, 与1997 年相比, 2005 年林地分布范围在扩张, 且空间分布均匀程度在提高, 而空间聚集分布的特征在减弱;③ 有林地景观空间聚集特征与整体林地景观接近一致, 有林地的基质优势在减弱。灌木林地分布在空间上比有林地更为集聚, 在时间上聚集程度也在加强。疏林地由于在空间上扩张速度快致使其空间聚集发生减弱, 空间分散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