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刊特稿
  • 本刊特稿
    牛文元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中国面对人口压力、能源挑战、资源短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瓶颈约束的增大,如何寻找一条符
    合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如何积极转换增长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如何提升1980 年以来“温州
    模式”、“苏南模式”的发展内涵;如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避免
    “拉美陷阱”的发展教训,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发展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人类历史进化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
    革新生产力,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特定的物质基础上,必然要求表达出相应的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的形态和内容。

  • 地质灾害研究
  • 地质灾害研究
    刘希林,赵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泥石流是地貌灾害的一种主要类型,泥石流灾害损失目前还无法准确统计,其一是因为对灾害损失的统 计还没有分灾种细化,往往是按大类例如地质灾害甚至是按总类自然灾害来统计;其二是因为灾害损失统计也即 灾情定量评估本身还存在一些科学技术问题尚未解决。灾害损失中的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只是技术问题,而间接经 济损失评估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尚有一些科学问题仍未解决。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普遍认同的灾害 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本文提出了两种方法,调查分析法:理论上可行,操作上困难,实际上只是一种设计方案; 比例系数法:操作上可行,经验成分多,仍然是一种比较粗略的方法。就目前灾害研究水平和防灾减灾实际需要来 考虑,比例系数法仍不失为一种有实用价值的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方法。

  • 地质灾害研究
    刘凯,廖顺宝,张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不同区域地震记录具有时间长度不等的特点,对“震中分布分震级网格点密集值”算法进行改进,结合 GIS 的空间分析方法将地震目录中的点数据空间化为能反映地震发生频率的栅格数据;依据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关 系以及地震烈度在空间上的椭圆衰减模型,选择逼近和近似的计算手段,并结合空间插值方法得到中国地震烈度 分布的栅格图。从地震频率分布结果上看,大致以宁夏、甘肃、四川和云南为界,中国西部地区3 级以上的地震发生 频率要高于东部地区;从地震烈度分布结果看,中国甘肃、陕西、宁夏、山西、河北、四川、云南等位于地震带内的区 域在发生地震时产生的烈度较高。

  • 生态与环境
  • 生态与环境
    LU Qingshui,ZHAO Zhiping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Under the integrated influence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s and overgrazing, China rangeland has degraded over recent years. Maduo County locates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Yellow River and its rangeland has experienced expansive degradation. The government of Qinghai Province launched an eco- immigration policy in 2004.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sponses of herd families to the eco- immigration and the reasons for these responses, the authors used three periods MSS and TM images for recent 25 years and interview survey data of 144 herd families in recent two years, getting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the rangeland had degraded extensively for recent 28 years; and (2) the immigrant familie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the old, with little or no livestock. What's more, the percentage of immigrant households that share one rangeland certificate with parents or brothers in the immigrant family was 54.5%. Therefore, it is hard to greatly decrease the overgrazing degree through eco- immigration with those pre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eco- immigrant family structure.

  • 生态与环境
    李正国,周清波,王仰麟,张小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气候变化对农业系统的影响不断加剧,为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掌握变化中的自然与人文因素,判别农 业景观中可调整的关键机制,依据未来的可能情景,尽早订定农业景观优化方案。本研究以土壤侵蚀问题为切入 点,整合相关的环境因子,构建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适应性的研究框架。基本思路为首先通过目前气候变化对土壤 侵蚀的影响研究,为不同时空尺度上土壤侵蚀发生、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其次,从增强未来农业景观对土壤侵 蚀适应能力的角度,详细讨论景观类型、空间配置和管理措施等与土壤侵蚀的关系,以提高农业景观优化配置的针 对性;最后,为科学评价农业景观对土壤侵蚀适应的程度,基于Agent 模型原理设计土壤侵蚀模拟模型,通过不同 土壤侵蚀情景下景观类型、结构、空间配置和管理措施等的适应性分析,为有效提升区域农业景观的土壤抗侵蚀能 力提供科学依据。

  • 生态与环境
    鲍超,方创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是干旱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限制性因子和重要组成部分。干旱区人口和经济规模的膨胀,导致生 产、生活用水不断挤占生态环境用水,部分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甚至严重超过了最大极限,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甚至难以恢复。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国内外按照“发生的问题— 产生的机理—调控的标准—过程模拟—情景预测—响应对策”这一逻辑思路,围绕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相对薄弱, 仍难以精确刻画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定量关系,难以动态模拟和有效预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面向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在实践中仍面临着较多障碍。因此,未来应以机理研究 为基础,以过程模拟和情景预测为突破口,以综合集成的对策体系建设为落脚点,不断加强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 生态与环境
    金明,于静洁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黑河流域是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国家在黑河流域开展了大 面积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为正确认识植树造林等活动对流域水资源的影响,本研究利用20 世纪80 年代 和2000 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和流域1959~2000 年降雨、径流资料,分析了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影响下的流域 河川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959~2000 年黑河流域年降水量和河川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大,但整体变化 趋势性不显著;黑河流域以林地、草地和耕地面积为主,从20 世纪80 年代到2000 年林地面积增加了8x102hm2,草 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减少了7x102hm2 和1x102hm2;1980~2000 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期较1959~1979 年多年平均径流 系数下降了4.1%;1980 年后20 年的生态保护和植树造林活动对河川径流量的影响为- 0.3mm/hm2,且有丰水年份 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大,平水年次之,在枯水年份对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最小的现象。

  • 生态与环境
    李英,王中根,彭少麟,陈宝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珠江三角洲近年来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其中城市化和植被覆盖的减少,以及农业施肥量 的增加,是造成陆源污染物增加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影响珠江河口生态环境的主要陆源污染物(泥沙、氮磷营养元 素、重金属和有机物)的产生和迁移过程,以及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关系。从分析中可以看到,土地利用的变化能 够影响陆源污染物质的产生和迁移,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是降低陆源污染物质,改善珠江河口生态环境的重要措 施。陆源物质的产生与水循环密切相关,利用流域分布式水循环模型量化研究不同土地利用下的陆源物质产生、迁 移以及对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 生态与环境
    张利平,陈小凤,赵志鹏,胡志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气候变化成为21 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愈来愈引起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研究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对于理解和解决可能引起的与工业、农业、城市发展等经济领域密切相关的水文水 资源系统的规划管理、开发利用、运行管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 从研究方法、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与水文模型接口技术和水文模拟技术等几个方面综合概述了气候变化对 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王静,邵晓梅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有关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成果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尺度和方法单一、对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效应问题重视不够、节地技术研制力度不足、土地集约利用标准研制进展相对缓慢,本文在 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法研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未来土 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应加强以下4 个方面:①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研究。梳理相关技术标准、模式以及政策法 规,构建土地集约利用基础理论与支撑理论体系。②土地集约利用调查与评价研究。应着重土地集约利用调查、监 测技术方法及调查精度研究,加强基于政府、开发商、研究者、农民(居民)等多视角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重视 不同土地集约利用模式下的环境变化过程与模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过程与生态风险机制等研究。③土地集约利 用潜力与节地控制技术开发。包括主要行业建设用地节地控制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的节地控制方法、土地集约利用 的节地工程化技术等。④退化废弃地恢复与再利用技术开发。包括退化废弃地信息挖掘与评价、退化废弃地生态恢 复与再利用、污染土地风险评估与生物修复、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等技术综合应用示范。⑤土地集约利用技术标准 和规范研制。包括土地集约利用调查及评价技术规范、重点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村庄整理与农地整理标 准、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节约型社会的土地规划用地标准、城镇污染土地再生利用标准、采矿塌陷区土地复垦标 准等。研究结果和结论将对促进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蔡玉梅,李天威,王昊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科学性,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工具。从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借鉴国际尤其是欧盟经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在总结我国及 欧盟国家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特点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内涵、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 标体系和方法、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的空间层次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和欧盟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差异。 最后从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出发,提出合理界定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 内容、建立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特点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发展规划导向的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方法、加强多 学科、多部门合作以及公众参与的建议。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徐霞,刘海鹏,高琼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合理、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涉及到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诸多因素,引起了目前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本文利用CLUE- S 模型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布局模拟模型,通过对中国北 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设置,实现了六种土地利用变化分配模式下的空间优化布局。研究表明,中国北 方农牧交错带在不同的分配模式下,各用地类型间的竞争导致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移差异较大。经过空间 优化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和土地利用现状相比较,耕地和草地更加集中,从不同分配模式的空间分布比较中可以 看出,进行土地利用空间分配时,土地利用变化的敏感地带位于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主要表现为林 地转化为耕地,在西北地区,主要是草地和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在广大的中部地区,则主要是耕地转化为草地。

  • 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曹银贵,袁春,王静,郑新奇,周伟,钱铭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不同区域内的14 个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城市承 载力和城市协调度两个方面挑选了20 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得出14 个城市1997—2005 年间的城 市土地集约利用值,得出了重要主成分所含的指标及其在研究期间内的变化与差异;然后从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 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区域内城市土地集约度变化的一致性和变化趋势;以变化为基础,将影响因子分为自然 导向型、投入导向型、产出导向型和城市容貌导向型四个不同类型,分析了这些类型的影响因子在研究期间内的变 化,同时结合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分析了这些类型影响因子的作用。本文一方面全面掌握了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 用变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挖潜提供了参考。

  • 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 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姚士谋,王辰,张落成,陈振光,宋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重大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 的根本问题;也涉及到我国的资源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长远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多地少、资源十分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达13 亿人,城镇总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是世界 最大的国家。因此,资源环境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非常深刻的。本论文从我国的城市化概念出发,深 入论述资源环境基础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与制约因素,并对我国的国情条件作了辩证的分析研究。按照科学发展 观的思想,对我国今后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健康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及其对策。

  • 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李业锦,张文忠,田山川,余建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898 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对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昂贵代价的反思。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解决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目前宜居城市研究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总结了宜居城市的研 究进展和主要学术观点,重点回顾了宜居城市概念、内涵等研究内容,集中讨论了宜居城市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和评价方法,并指出宜居城市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蔺雪芹,方创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对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群的建设和城市群整体竞争 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当前该领域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研究 的薄弱环节,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认为,目前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从 产业部门发展、结构变动、布局调整、产业集群建设等多个角度对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影响机理和效应 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城市群地区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在研究方法上,以能值、生态足迹、系统动 力学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投入产出法、灰色系统分析和多目标规划法为主的定量分析方法开始应用于城市群 地区产业集聚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价、产业集聚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模拟及情景预测之中。当前的研究尚未形成体 系,理论研究欠缺,方法应用有限。从发展趋势来看,今后基于城市群空间特性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入,多学科融合、 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及与实践的结合将得到加强。

  • 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任荣荣,郑思齐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基于竞租函数的基本思想,从理论上探索了办公与居住用地开发的空间演变机理,并以北京市为例进 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办公用地的价格梯度明显高于居住用地,并且办公用地的开发区位更靠近市中心; 一定区域内,价格相对较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其开发量相对较大;实证结果同时发现了资本和土地之间的替代效应 以及办公用地开发的集聚经济。研究结论认为:随着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市场力量在土地开发模式中发挥 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土地价格成为影响土地开发量、开发区位以及开发强度的重要信号。

  • 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蒋依依,张小飞,王仰麟,岳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旅游业迅速发展与快速蔓延的趋势下,如何协调旅游目的地的人地关系,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极 具理论与应用价值的科学问题。研究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从要素相互作用关系出发,将旅游景观生态系统 的功能视作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相应于人类社会需求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功能的类型、特征与结 构,总结了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强调促进要素协调与优化空间配置是实现旅游景观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研究的 重要途径。

  • 城市地理与经济地理
    徐柯健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香格里拉地区指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的主体部分,行政上包括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南。这里是世界 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中心之一,含有特别丰富的旅游资源。根据实地调查和分析,本文将大香格里拉 地区现存的开发模式归纳成三类:明永模式、海螺沟模式和玉龙雪山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明永模式 比较成功,有利于自然保护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几个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大部分都过分追求经济效益;景 区管理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特别是行政权、经营权、所有权三权混淆;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国家作为 国有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同时建议国家人大常委会加强对世界遗产、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等这一类遗产类景区的立法工作,并建立严格监督和管理体系,禁止采取企业化经营模式;尊重和 发挥传统的民族宗教信仰和禁忌在保护自然中的作用;积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和监督;扶持和培育环境NGO, 提高民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大香格里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 遥感技术与模型应用
  • 遥感技术与模型应用
    邓群,夏军,杨军,孙杨波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资源经济政策的研究对于解决突出的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2002 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和有关 的水资源公报等数据,通过单列水行业和废污水行业建立了基于一般均衡理论的水资源经济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和相应的42×53 多部门水资源投入产出表,利用GEMPACK 软件包,对北京市水资源经济 政策进行了模拟和分析。模拟显示,当水价增加10%时,行业产出和销售量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和变动趋势;当水 量增加10%时,造成行业产出的变化和销售量的变动也值得深虑。该成果可为制定和实施水资源政策提供决策参 考及模拟平台。

  • 遥感技术与模型应用
    曹志冬,王劲峰,李连发,姜成晟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地理空间对象中分层抽样的效率受抽样总体的空间相关性特征限制,分层效率的提高源于两个方面,一是 抽样总体的空间相关性会使分散的样本布局精度得到提高,二是先验知识使层内方差变小,只有在空间相关性特 征较强时,追逐先验知识的分层方式才会比任意分层方式具有更好的分层效率,当空间相关性较弱时,知识分层并 不会比任意分层得到更高的抽样精度,地理空间相关性特征对分层抽样设计有重要影响,而这在实际应用中往往 被忽视。本文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抽样方法以山东省1985 年和1995 年细小非耕地地物面积比例的抽样调查为例分 析了空间相关性特征对不同分层方式抽样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地理空间对象中分层方式的优化选择策略。

  • 遥感技术与模型应用
    赵长森,夏军,沈冰,张惠潼,孙常磊,侯志强,亚力昆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实际工作中常规预测模型的弊端,本文提出了水文序列解析- 集成预测模型(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Segregation and Aggregation of Hydrological Time Series, PMSAHTS),通过分离水文序列中的趋势信号和周 期信号得到消除了人类活动影响的序列纯随机信号,然后通过随机因子预测预报方法(如BP 神经网络)使用这些 随机信号进行训练和仿真预测,将预测结果与趋势、周期预测结果重新集成,得到水文序列的预测值。将该模型应 用到和田子项目区进行年内月平均蒸发量的预测,结果表明,PMSAHTS 模型达到了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合格要 求,可以用于实际预测。

  • 遥感技术与模型应用
    张霄羽,毕于运,李召良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热惯量是影响地表温度变化的一个重要因子,随着热红外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算法的不断完善,遥感技术已 成为估算热惯量的主要手段。本文回顾了近些年来遥感估算热惯量研究的进展,对其中3 种主要方法即地表温度 日较差法、日出日落温差法及模型反演法进行了评述,重点讨论了地表温度日较差估算热惯量方法,并提出从加强 机理研究、尺度转换及采用多时相多光谱数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遥感估算热惯量方法、提高其估算精度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