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进展
    王世金, 任贾文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1): 1529-1536. doi: 10.11820/dlkxjz.2012.11.014 cstr: 32072.14.dlkxjz.2012.11.014
    Baidu(17) CSCD(6)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冻圈雪崩灾害潜在风险逐渐增加,雪崩灾害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在雪崩形成机制、抛程、动态模拟、风险评价与区划、预防与防治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展.雪崩灾害研究正在经历由野外观测到遥感手段与野外观测相结合、由定性半定量到定量、由经验估算到过程模拟、由雪崩机理研究向承灾区适应研究转变的发展过程.然而,以往研究过多集中于气候因子、积雪环境、沟道地形等雪崩形成机制研究与动态模拟,而承灾区承灾体脆弱性、暴露性及其适应性研究却相对较少.只有将雪崩始发区和承灾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通过早期预警、预测和预报,才能使下游承灾区居民防患于未然,以防止或减小雪崩对承灾区居民和财产带来的损失.
  • 经济地理
    杨国良,钟亚秋,王李清潆,刘昕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1): 56-63. doi: 10.11820/dlkxjz.2008.01.008 cstr: 32072.14.dlkxjz.2008.01.008
    Baidu(114) CSCD(5)

    借用万有引力模型分析四川省各地区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情况,根据旅游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可确定旅 游流进入区域中心城市(成都市)后的主要空间扩散方向为西北(成都—都江堰市)、西南(成都—乐山市)和东北 (成都—德阳—绵阳)三个方向,以此为基础,结合游客流向抽样调查资料,将四川省旅游流的空间扩散路径归纳为 14 条。文章还对不同细分流的空间扩散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

  • 旅游与预警研究
    任学慧,王 月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4): 123-128. doi: 10.11820/dlkxjz.2005.04.014 cstr: 32072.14.dlkxjz.2005.04.014
    Baidu(138) CSCD(5)

    针对滨海城市旅游的特点,以4S技术与TIS集成构建滨海城市旅游安全预警与事故应急救援系统,该系统具有旅游环境和事故安全预警、应急事故处理决策及应急救援网络组织互动等功能,实现了旅游管理的科学化、可视化、智能化,它不仅能为政府机构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且是旅游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实施旅游安全管理的有力工具。

  • 论文
    酒井信一, 长谷川香织, 安田和雄, 赵佩心
    地理科学进展. 1993, 12(3): 6-10. doi: 10.11820/dlkxjz.1993.03.002 cstr: 32072.14.dlkxjz.1993.03.002
    前言对废弃物的处理,尽管排出量年年在增加,但是,由于对废弃物处理的设施建设不充足,因此最近各地对废弃物不适当的处理和违章投弃等现象仍频频发生。废弃物可分为消费活动中产生的一般投弃物和产业活动中产生的产业废弃物。在一般废弃物中,处理最困难的是生活垃圾,最近,堆肥化试验已在各地见到,但其多半是焚烧或填埋。
  •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
    刘成武, 李秀彬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2): 106-113. doi: 10.11820/dlkxjz.2005.02.012 cstr: 32072.14.dlkxjz.2005.02.012
    Baidu(140) CSCD(21)

    本文对农地边际化与边际土地的概念与本质、农地边际化在区域土地利用中的表现特征及其诊断标准进行了理论探讨。农地边际化是一种受社会、经济、政治和环境等因素综合驱动作用的过程,一种在现有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结构条件下,农地变得不再具有经济生产能力的过程。在农地边际化过程中,农户会有不同的行为响应,从而导致区域土地利用在“集约度、播种面积、用途转移与土地经营制度”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农地利用的“边际收益指标”、“集约度指标”与“播种面积指标”是诊断农地边际化的三大指标。一般而言,如果该农地利用的“边际收益”为负,且在随后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了“集约度下降、播种面积缩小,甚至弃耕撂荒”等变化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该农地利用出现了边际化现象。但不同类型农地边际化,其诊断标准也有差异。

  • 城市地理
    孙平军, 修春亮, 王绮, 丁四保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8): 1032-1041. doi: 10.11820/dlkxjz.2012.08.006 cstr: 32072.14.dlkxjz.2012.08.006
    Baidu(23) CSCD(4)
    针对中国人多地少, 且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客观现实, 以及城市空间扩展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比如相对缺乏合理性评价, 存在重实证轻理论, 重个案缺规律, 重特大、发达城市轻一般城市的不足, 本文从城市空间扩展非协调性的基础理论问题着手, 构建非协调性评价体系, 并以2009 年中国246 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 对其扩展规律进行总结;然后从微观层面的行为主体博弈、要素流集聚扩散及制度安排反馈视角讨论了其内在机理;最后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空间扩展效率低下, 表现在区际功能匹配性差, 城市化质量整体水平不高:内在“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度低, 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全国平均值为1.192, 其中大于1 的城市占26.4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往西依次递减的地理格局;城市的功能地位与铁路干线对其影响大, 呈现出地级市以上城市>地级市, 铁路干线城市>非铁路干线城市;通过机理分析揭示出, “产权区域”视角下的地方政府, 出于实现自身行为目标函数(政府绩效和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最大化的考虑, 而在制度安排的框架下, 通过对要素流的做功而传导出来的制度反馈效应:现有制度安排强化了地方政府的“扩散冲动”;在政策建议部分, 基于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函数提出修改完善现有制度的建议。
  • 论文
    周成虎
    地理科学进展. 1989, 8(2): 8-11. doi: 10.11820/dlkxjz.1989.02.003 cstr: 32072.14.dlkxjz.1989.02.003
    Baidu(7) CSCD(1)
    许多地理现象可以以点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示,比如城市的位置,喀斯特地区的漏斗,水体的污染源等等。地理学家对点模式感兴趣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点表示了一种现象的源,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现象本身及其产生过程。点模式包含两类成分:代表研究目标体的点和目标体所在的地理区域。其基本特征是:模式的大小,即点模式所包含的点的数目;研究区域的维数;研究区域的形状和边界状况:点的研究区域中的区位特征,即点的扩散性;点的相对区位,即点的排列特征。本文着重分析点模式的形成过程和点模式分析方法。
  • 气候变化
    何萍,陈辉,李宏波,席武俊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1): 25-32. doi: 10.11820/dlkxjz.2009.01.004 cstr: 32072.14.dlkxjz.2009.01.004
    Baidu(64) CSCD(17)

    采用云南高原楚雄市和其郊区南华气象观测站近30 年的温度差值作为衡量热岛效应的标准,并合理选取 楚雄市8 项综合指标作为城市热岛效应因子,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影响楚雄城市热岛效应的因子群进行了贡 献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和耗电量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人为因子,风速和日照时数是影响城市热 岛效应的主要气象因子。灰色系统协调预测模型的拟合和预测表明楚雄城市热岛效应今后5 年有增强的趋势。

  • 论文
    杜睿
    地理科学进展. 1996, 15(2): 34-37. doi: 10.11820/dlkxjz.1996.02.008 cstr: 32072.14.dlkxjz.1996.02.008
    Baidu(3)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之一。科学工作者对于形成温室效应的一些重要的温室气体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N_2O作为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尽管它目前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常以ppbv、ppbm作为计量单位,但它对大气的相对致暖潜力(即排放1千克气体相对于CO_2的潜在增温作用)却很大,可达290。并且目前N_2O在大气中浓度的年增长率也高达0.25%,所以对于产生N_2O的源和吸收N_2O的汇以及减排措施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对当前N_2O源与汇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论文
    J.A.霍华德, 林晨
    地理科学进展. 1983, 2(4): 17-21. doi: 10.11820/dlkxjz.1983.04.005 cstr: 32072.14.dlkxjz.1983.04.005
    一、景观分类的概念景观的再划分可以是人为的,也可以是天然的。人为再划分的目的,在于通过任意选择方格网、长方形或由参数决定的包络线,避免产生主观偏见。天然再划分的方法一般说比较好。因为,它们所使用的是能看见的地形、土壤剖面和植物群落等变量。
  • 论文
    白永平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2): 129-136. doi: 10.11820/dlkxjz.1999.02.005 cstr: 32072.14.dlkxjz.1999.02.005
    Baidu(43)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筛选了能够基本反映沿线地区工业投资环境状况的区位条件、资源赋存、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市场发育与要素保障和社会服务状况6类因素共32个因子及58项指标,以沿线地区范围内的7个县(市)为地域单元,对区域内部的工业投资环境差异进行了系统诊断,结果显示沿线地区工业投资环境内部不同因素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市场发育与要素保障3类因素的系统差异总体上大于社会服务状况、资源赋存、区位条件3类因素,同时表明改善工业投资环境的重点所在,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塑工业投资环境的调控方略。
  • 资源与生态环境
    李永华, 王五一, 杨林生, 李海蓉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6): 33-40. doi: 10.11820/dlkxjz.2004.06.004 cstr: 32072.14.dlkxjz.2004.06.004
    Baidu(109) CSCD(15)

    汞是毒性极高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即使在极低剂量下,汞对人类和野生动植物都有相当大的毒性,并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和人类健康风险,有关汞及其化合物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的热点之一。基于近三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作者阐述了生态环境中汞的分布特征及化学行为、汞的来源及循环、当前汞的暴露及人类健康风险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同时,指出生态环境中及环境界面间汞的活化、迁移、转化机制研究、人类活动与汞释放间的关系研究以及生态环境中汞的甲基化作用、生物放大作用等过程和交互作用研究等是今后汞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领域内的研究重点。

  • 论文
    Л.И.穆欣娜, 李德美
    地理科学进展. 1990, 9(4): 1-5. doi: 10.11820/dlkxjz.1990.04.001 cstr: 32072.14.dlkxjz.1990.04.001
    一、自然-人为地理系统分类和研究的方法自然-人为地理系统的种类和级次很多,分类的目的和根据也很多。本文只从管理地理系统的需要阐述最重要的分类方法。首先是成因分类法,它反映自然-人为地理系统形成的所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在这方面 A.M.里亚布奇科夫等人都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 论文
    T.康特利, R.沃格尔森, 李玲
    地理科学进展. 1989, 8(2): 23-28. doi: 10.11820/dlkxjz.1989.02.007 cstr: 32072.14.dlkxjz.1989.02.007
    Baidu(1)
    一些详尽的研究认为,逆城市化现象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西欧,并同时扩散到其它一些高度工业化的国家。逆城市化一般指人口从大城市或人口稠密区向较小城市或人口低密度区的扩散。更准确地讲,逆城市化可以用区域人口规模与净移民率间的负相关关系来衡量。对逆城市化的原因,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强调就业机会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性,认为逆城市化是个就业导向的过程。
  • 论文
    岭川幸人, 张豪禧
    地理科学进展. 1983, 2(4): 35-39. doi: 10.11820/dlkxjz.1983.04.009 cstr: 32072.14.dlkxjz.1983.04.009
    日本的柑桔栽培,从地区分布上看自1950年到1970年有着明显的扩大。在此期间,地理学方面有许多研究。
  • 论文
    郑度, 杨勤业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1): 1-5. doi: 10.11820/dlkxjz.2002.01.001 cstr: 32072.14.dlkxjz.2002.01.001
    黄秉维先生以他渊博的学识和辛勤的劳动 ,为推动中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 ,促进地理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为祖国鞠躬尽瘁的崇高品德汇集一身 ,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是地学界的一代师表和学习的榜样。黄秉维先生对发展中国地理学的贡献以及在治学、工作和为人等方面的师表风范是中国地理界的宝贵财富 ,将永远被后人学习、传颂。结合实践 ,服务建设黄秉维先生从 1 7岁起就始终活跃在科研第一线 ,在地理学的领域中涉足深广 ,对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许多方面都有探索 ,尤其精于中国自然环境的综合研究 ,在国内外地理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
  • 论文
    D.A.罗德罗尔, 方文常, 潘淑君
    地理科学进展. 1985, 4(2): 24-28. doi: 10.11820/dlkxjz.1985.02.007 cstr: 32072.14.dlkxjz.1985.02.007
    Baidu(2)
    从发展中国家31个中等城市的例子中,我发现了历史上曾对它们的发展产生过影响的因素,研究了它们的发展动态。我认为未来的地区性的和全国性的最有效的发展方法是依靠它们本地的社会经济能力。发展素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是最近才达到10万或稍多一些。我们现在在发展中国家听到的高度集中的城市发展类型是在本世纪初出现的。
  • 旅游与环境保护
    王金亮, 王 平, 鲁 芬, 杨桂华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5): 101-108. doi: 10.11820/dlkxjz.2004.05.012 cstr: 32072.14.dlkxjz.2004.05.012
    Baidu(138) CSCD(8)

    碧塔海湿地是最能体现“香格里拉”意境的景区之一,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成为香格里拉风景区的重中之重。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碧塔海旅游活动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湿地土壤物理性质及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愈靠近旅游路线,旅游活动时间愈长,旅游活动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的影响愈大,但不同压力条件下,这种影响明显不同。因而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该地湿地生态环境。

  • 会议报道
    梁育填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6): 148-148. doi: 10.11820/dlkxjz.2006.06.017 cstr: 32072.14.dlkxjz.2006.06.017
  • 高效农业与水土保持
    邵晓梅,严昌荣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4): 97-105. doi: 10.11820/dlkxjz.2005.04.011 cstr: 32072.14.dlkxjz.2005.04.011
    Baidu(14) CSCD(3)

    黄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本文在分析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建设高效节水农业紧迫性的基础上,对黄河流域建设节水高效农业的潜力进行了评价,并根据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特点和农业生产现状对其节水高效农业的建设途径进行了探讨。建设高效节水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是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战略的必然选择。研究结果和结论对该区域维持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论文
    W.H.博林格, 赵旭云
    地理科学进展. 1987, 6(2): 1-5. doi: 10.11820/dlkxjz.1987.02.001 cstr: 32072.14.dlkxjz.1987.02.001
    “基本的生物资源来源于世界上的渔场、森林或草场。这些系统不仅供应我们全部食物,除了特别重要的矿产和石油以外,同时还供应了绝大多数的工业原材料。这三个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主要由自然决定。
  • 论文
    张占仓
    地理科学进展. 1984, 3(3): 58-60. doi: 10.11820/dlkxjz.1984.03.016 cstr: 32072.14.dlkxjz.1984.03.016
    目前,气候模拟人员正试图对埃尔奇琼火山云使北半球变冷的问题作出初步推测。这次的火山喷出物比过去150年间任何一次都多。1982年春天,埃尔奇琼火山形成的云越过美国向北半球扩散。但平流层的环流作用使它集聚在10°S—30°N 之间。然而,人们认为秋季风向改变似乎能使该云向北延伸。
  • 论文
    李德美
    地理科学进展. 1985, 4(2): 1-5. doi: 10.11820/dlkxjz.1985.02.001 cstr: 32072.14.dlkxjz.1985.02.001
    Baidu(2)
    进入六十年代以来地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在其理论方法,内容结构和目的任务方面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和改造。它的步伐在各国虽有轻重快慢之分,其内容虽有不同的侧重,但一个总的趋势是,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武装地理学,使之尽快跨入现代科学的行列。
  • 论文
    人鹏
    地理科学进展. 1983, 2(1): 60-60. doi: 10.11820/dlkxjz.1983.01.018 cstr: 32072.14.dlkxjz.1983.01.018
    世界三大渔场一般指(1)日本沿海,(2)北美洲东岸纽芬兰岛沿海,(3)北海、挪威、冰岛沿海(见图)。图中表示了大陆外缘每1,000海里年捕捞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海域范围,它们也就是三大渔场的所在地。
  • 论文
    H.M.兰德, J.M.马贝森, 朱起煌
    地理科学进展. 1986, 5(3): 28-32. doi: 10.11820/dlkxjz.1986.03.006 cstr: 32072.14.dlkxjz.1986.03.006
    引言南美和非洲这两个大陆的分离,在中部位置有过延缓,这是一种古老而实际已被放弃的见解,但近年来却不断获得支持的新证据。据推测,巴西东北部累西腓与若昂佩索阿间之的沿海地区(图1A),就是南美和非洲的最后通道。该区东侧有一个窄长的沉积盆地,宽仅十公里,沉积物时代为坎盘期(Campanian)至古新世南北两侧还分布着另外一些大西洋陆缘盆地(图1B),从沉积物时代看,它们形成的时间要早些。
  • 论文
    A.B.根别雷, 李志良
    地理科学进展. 1987, 6(1): 55-56. doi: 10.11820/dlkxjz.1987.01.012 cstr: 32072.14.dlkxjz.1987.01.012
    海洋底部是沉积物长期集聚的地方。海底沉积可以是陆源矿物,生物沉积,火山沉积以及洋底发生化学作用的产物。
  • 论文
    李宝庆
    地理科学进展. 1984, 3(2): 14-18. doi: 10.11820/dlkxjz.1984.02.004 cstr: 32072.14.dlkxjz.1984.02.004
    Baidu(1)
    一水文条件和水资源根据国土厅1976年统计,日本的水资源为5,587亿米~3(以枯水年计),除去蒸发2,249亿米~3外,水资源贮存量约为3,338亿米~3。
  • 土地利用
    高清竹, 江 源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4): 52-62. doi: 10.11820/dlkxjz.2004.04.007 cstr: 32072.14.dlkxjz.2004.04.007
    Baidu(21) CSCD(4)

    根据1976年的Landsat-MSS影像数据以及1987年和2000年的Landsat-TM影像数据,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手段以及转移矩阵和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对地处黄河中游砒砂岩地区的内蒙古准格尔旗长川流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分布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林地、草地和难利用地,该三个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占研究区域总面积75%;2)从1976~2000年期间,虽然乔木和灌木林地的面积明显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林地和草地向难利用土地、沙地和农地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水域亦明显减少;3)水土保持生物措施的实施、农田开垦和降雨量偏少可能是导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 经济地理
    戴特奇,金凤君,王姣娥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2): 80-89. doi: 10.11820/dlkxjz.2005.02.009 cstr: 32072.14.dlkxjz.2005.02.009

    我国城市群在铁路客流空间相互作用的层次上所体现的空间分布和网络结构演化体现了城市群的重要方面。通过对1991和2000年我国20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间铁路客流的经验性研究发现,城际铁路客流不但存在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而且各个主要城市群的铁路客流衰减变化规律及其网络结构有所不同,应用重力模型等方法不能较好地刻画这一变化。本研究借助“轴-辐”理念进一步从网络关联的角度考察了我国1990年代铁路客流变化,发现存在明显的区域重组、中心极化和空间关联升级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所体现的城市群结构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

  • 旅游与社会地理
    严小兵, 焦华富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0): 1390-1398. doi: 10.11820/dlkxjz.2012.10.017 cstr: 32072.14.dlkxjz.2012.10.017
    Baidu(37) CSCD(7)
    犯罪地理学是犯罪学和地理学研究的交叉学科。近30 年来, 随着GIS 技术的发展, 国外犯罪地理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发生了许多转变。从5 个方面简述了国外犯罪地理研究的发展:①解释理论, 简述了不同理论的不足及发展;②犯罪活动空间分布, 全局关系和局域关系上犯罪活动空间分布的判别和可视化;③计量模型, 空间依赖和空间异质效应的计量;④虚拟犯罪, 犯罪活动预测的地理计算;⑤研究尺度, 从大尺度到小尺度的转变。最后总结了地理学对犯罪学研究的贡献, 并提出了国外的发展对国内研究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