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毅,黄建毅,马丽.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自然灾害区域脆弱性评价[J]. 地理研究, 2010, 29(7): 1153
-1162
. |
[2] |
冷志明.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空间协调发展程度评价[J]. 地理研究, 2012, 31(3): 521
-533
. |
[3] |
林承坤. 黄海粘土沉积物的来源与分布[J]. 地理研究, 1992, 11(2): 41
-51
. |
[4] |
赵建安. 中国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研究*[J]. 地理研究, 1998, 17(4): 375
-382
. |
[5] |
陆玉麒.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5): 468
-476
. |
[6] |
仙 巍, 邵怀勇,周万村. 嘉陵江中下游地区近30年土地利用与 覆被变化过程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2): 114
-121
. |
[7] |
王金亮, 王 平, 鲁 芬, 杨桂华. 碧塔海景区旅游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5): 101
-108
. |
[8] |
秦萧, 甄峰, 熊丽芳, 朱寿佳. 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9): 1352
-1361
. |
[9] |
黄翀, 刘高焕, 傅新, 李亚飞, 刘庆生, 王新功. 黄河三角洲刁口河流路湿地恢复遥感监测与评价[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5): 570
-576
. |
[10] |
T.M.卡拉什尼柯娃, 杨郁华, 辛嘉瑞. 苏联经济区划理论的发展历程[J]. 地理科学进展, 1991, 10(3): 1
-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