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吉山, 许炯心, 王兆印, 廖建华. 黄河下游游荡段河床萎缩的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研究, 2007, 26(5): 915
-921
. |
[2] |
李少星, 顾朝林. 长江三角洲产业链地域分工的实证研究——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J]. 地理研究, 2010, 29(12): 2132
-2142
. |
[3] |
刘相超, 宋献方, 夏军, 于静洁, 杨聪, 李发东. 东台沟实验流域降水氧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J]. 地理研究, 2005, 24(2): 196
-205
. |
[4] |
袁雯, 杨凯, 唐敏, 徐启新. 平原河网地区河流结构特征及其对调蓄能力的影响[J]. 地理研究, 2005, 24(5): 717
-724
. |
[5] |
. 中科院院士路甬祥等论地理科学创新[J]. 地理研究, 2003, 22(4): 528
-529
. |
[6] |
廖邦固, 徐建刚, 梅安新. 1947~2007年上海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分异变化——基于居住用地类型视角[J]. 地理研究, 2012, 31(6): 1089
-1102
. |
[7] |
郭来喜, 保继刚.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研究, 1990, 9(1): 78
-87
. |
[8] |
倪晓娇, 南颖, 朱卫红, 崔允秀, 刘国明, 刘辰, 姚阔. 基于多灾种自然灾害风险的长白山地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J]. 地理研究, 2014, 33(7): 1348
-1360
. |
[9] |
杨荫凯. 智能交通系统(ITS)概述及我国的发展对策选择[J].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18(3): 274
-278
. |
[10] |
郭焕成, 韩非.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2): 1597
-16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