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陈利顶, 杨 爽, 冯晓明. 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与空间扩展——以北京市海淀区和延庆县为例[J]. 地理研究, 2008, 27(6): 1225
-1235
. |
[2] |
徐菲菲, 刘沛林, 白先春, 宋平. 风景名胜区规划方案的层次分析法与熵技术评价[J]. 地理研究, 2004, 23(3): 395
-402
. |
[3] |
谭维宁. 旅游地市场分析与旅游规划[J]. 地理研究, 1994, 13(2): 98
. |
[4] |
李向应, 秦大河, 韩添丁, 成鹏. 中国西部冰冻圈地区大气降水化学的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 3
-16
. |
[5] |
李子君,周培祥,毛丽华. 我国水土保持措施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25(4): 49
-57
. |
[6] |
隆少秋. 大城市边缘区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以广州增城市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22(5): 532
-540
. |
[7] |
黄云凤, 崔胜辉, 石龙宇. 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5): 551
-560
. |
[8] |
沈建柱. 城市气候及其应用的若干决议的介绍——1985年12月日内瓦第九次气候委员会会议[J]. 地理科学进展, 1987, 6(1): 63
-65
. |
[9] |
党安荣, 王汶. 资源信息系统基础图形信息库的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1997, 16(2): 26
-31
. |
[10] |
吴凯. 农业水文学[J]. 地理科学进展, 1991, 10(3): 6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