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谭见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病与环境图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9, 83-118.
[2] Jian'an Tan, Wenyu Zhu, Wuyi Wang, et al. Selenium in soil and endemic diseases in China.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2, 28(4): 227-235.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环境与地方病组. 我国大骨节病的地理流行病学特点和环境病因研究. 地理科学, 1985, 5(1):1-8.
[4] 李继云,任尚学,陈代中. 陕西省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1982, 2(2): 91-101.
[5] 侯少范,朱振源. 我国低硒地带人群全血硒含量及其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地理研究, 1984, 3(2):14-22.
[6] 李日邦,谭见安,王五一,等. 提高食物链硒通量防治大骨节病和克山病示范研究. 地理学报, 1999, 54(2):158-164.
[7]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组.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总结报告.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2, 21(5): 368-370.
[8] 龚弘强,扎西桑珠,西绕若登,等. 西藏大骨节病病情抽样监测报告.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4, 23(1):91.
[9] 杨林生,吕瑶,李海蓉,等. 西藏山地半淋溶土壤分布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2): 24-29.
[10] 杨林生,吕瑶,李海蓉,等. 西藏山地淋溶土系列与大骨节病分布的关系. 山地学报, 2005, 23(4): 385-390.
[11] 李顺江,杨林生,王五一,等. 西藏大骨节病与饮水硒关系研究.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25(4): 428-429.
[12] 李顺江,杨林生,李永华,等. 西藏地区粮食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的关系.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6, 25(6): 673-674.
[13] Li Shunjiang, Yang Linsheng, Wang Wuyi,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enium concentration in child hair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Kashin-Beck Disease in Tibet, China. Front. Med. China, 2007, 1(2): 223-225.
[14] 阿坝州科技局. 2007年阿坝州壤塘县、阿坝县大骨节病普查资料, 2007.
[15] 张晓平,张玉霞. 西藏土壤中硒的含量及分布. 土壤学报, 2000, 37(4): 558-562.
[16] 拉本. 藏食品糌粑的工艺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28(8): 168-170.
[17] 李继云,任尚学,陈代中. 陕西省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1982, 2(2): 91-101.
[18] 侯少范,王五一,李耀庭,等. 硒易感性疾病病区自然演变对硒营养依存性的研究. 地方病通报,1999,14(3): 29-34.
[19] 董广辉,武志杰,陈利军,等. 土壤-植物生态系统中硒的循环和调节.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18(1):65-68.
[20] 赵少华,宇万太,张璐,等. 环境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营养调控及分异成因. 生态学杂志, 2005, 24(10):1197-1203.
[21] 李向荣,方晓,胡丽燕. 不同烹调方法及冷冻贮藏对食物中硒含量的影响. 食品科技, 2002, 1:68-69.
[22] 谭见安. 环境硒与健康.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 219-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