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 威, 曹有挥, 曹卫东, 梁双波. 开放条件下长江三角洲区域的[J]. 地理研究, 2007, 26(2): 391
-402
. |
[2] |
李 倢. 基于因子分析的三大都市密集地区的城市发展优势 ——对城市竞争力排序的商榷[J]. 地理研究, 2008, 27(3): 659
-671
. |
[3] |
宋金平, 张同升. 长江中游退田还湖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与途径[J]. 地理研究, 2003, 22(1): 123
-130
. |
[4] |
陈永刚, 汤孟平, 施拥军, 葛宏立, 胡芸. 样方形状对空间点格局的性能影响分析——以天目山阔叶林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4): 665
-671
. |
[5] |
何祥. 我国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以江苏省宜兴市南部为例[J]. 地理研究, 1993, 12(2): 86
-93
. |
[6] |
唐亦功. 金至民国时期京津唐地区人口与土地开发规模间的关系探讨[J]. 地理研究, 1995, 14(4): 42
-50
. |
[7] |
宋金平. 京九铁路沿线集镇发展研究*[J]. 地理研究, 1997, 16(4): 80
-86
. |
[8] |
方创琳. 《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评介[J]. 地理研究, 2012, 31(10): 1927
. |
[9] |
李凤霞, 伏洋, 肖建设, 时兴合, 刘宝康. 长江源头湿地消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1): 49
-56
. |
[10] |
胡业翠, 刘彦随, 邓旭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2): 51
-5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