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10, Vol. 29 ›› Issue (11): 1414-1419.doi: 10.11820/dlkxjz.2010.11.036
冉圣宏1, 张凯1,2, 吕昌河1
收稿日期:
2010-01-01
修回日期:
2010-05-01
出版日期:
2010-11-25
发布日期:
2010-11-25
通讯作者:
吕昌河, 男,研究员,博士生导
E-mail:ransh@igsnrr.ac.cn; luch@igsnrr.ac.cn
作者简介:
冉圣宏|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42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9CB421307-5)
RAN Shenghong1, ZHANG Kai1,2, LU Changhe1
Received:
2010-01-01
Revised:
2010-05-01
Online:
2010-11-25
Published:
2010-11-25
摘要:
采用延河流域和安塞县2000 和2006 年的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影像,结合实地调研获取的2000-2006 年该区域生态建设尤其是退耕还林还草数据,分别在流域尺度和县域尺度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延河流域及位于延河流域上中游的安塞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模型。研究表明,在这两个尺度上,影响耕地面积变化的关键因素都是总人口和农作物播种面积。以此为基础,基于不同尺度上共同驱动力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不同尺度上耕地变化模型的尺度转换方法。对于不同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无论其模型形式的复杂程度如何,只要不同尺度上的关键驱动因子相同或存在明确的定量关系,就可以基于关键驱动力因子的定量关系进行不同尺度上土地利用/覆被模型的尺度转换。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尺度转换方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冉圣宏, 张凯, 吕昌河. 延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模型的尺度转换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11): 1414-1419.
RAN Shenghong, ZHANG Kai, LU Changhe. The Scale Conversion Method of Land Use/Cover Change Models in the Yanhe River Catchment[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 29(11): 1414-1419.
|
[1] | 戴尔阜, 马良. 土地变化模型方法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152-162. |
[2] | 王成超, 杨玉盛. 基于农户生计策略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效应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6): 792-798. |
[3] | 黄云凤, 崔胜辉, 石龙宇. 半城市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响应——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5): 551-560. |
[4] | 徐芝英, 胡云锋, 刘越, 艳燕. 空间尺度转换数据精度评价的准则和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12): 1574-1582. |
[5] | 吴健生, 冯喆, 高阳, 黄秀兰, 刘洪萌, 黄力. CLUE-S模型应用进展与改进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1): 3-10. |
[6] | 付超, 于贵瑞, 方华军, 王秋凤.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J].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1): 88-96. |
[7] | 刘珍环, 李猷, 彭建, . 城市不透水表面的水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3): 275-281. |
[8] | 冉圣宏,谈明洪,吕昌河.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LUCC生态风险研究——以延河流域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4): 439-444. |
[9] | 朱磊1,2|罗格平1|陈曦1|许文强1|冯异星1,2|郑青华1,2|王继燕1,2|周德成1,2|尹昌应1,2. 伊犁河中下游近4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J].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3): 292-300. |
[10] | 朱利凯|蒙吉军. 国际LUCC模型研究进展及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5): 782-790. |
[11] | 赵文武,傅伯杰,郭旭东. 多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的技术与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27(2): 47-52. |
[12] | 张彩霞, 杨勤科, 李 锐. 基于DEM的地形湿度指数 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6): 116-123. |
[13] | 路云阁, 许月卿, 蔡运龙. 基于遥感技术和GIS的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24(1): 79-86. |
[14] | 后立胜, 蔡运龙.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实质分析 与进展评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6): 96-104. |
[15] | 李仁东. 土地利用变化对洪水调蓄能力的影响 ——以洞庭湖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6): 90-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