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慧, 高晓路, 刘盛和. 世界主要国家国土空间开发模式及启示. 世界地理研究, 2008, 17(2): 38-46.
[2] 顾林生. 国外国土规划的特点和新动向.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12(1): 60-70.
[3] 吴次芳,潘文灿, 等. 国土规划的理论方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4] 吴传钧,候锋. 国土开发整治与规划.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
[5] 岸根卓郎. 迈向21世纪的国土规划-城乡融合系统设计.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6] 吴殿廷, 虞孝感, 查良松,等. 日本的国土规划与城乡建设. 地理学报, 2006, 61(7): 771-780.
[7] 潘海霞. 日本国土规划的发展及借鉴意义. 国外城市规划, 2006, 21(3): 10-14.
[8] 欧海若, 鲍海君. 韩国四次国土规划的变迁、评价及其启示. 中国土地科学, 2002, 16(4): 39-43.
[9] 方创琳. 区域发展规划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10] 程潞. 我国的国土规划问题. 地理学报, 1983, 38(3): 292-297.
[11] 刘东海. 基层国土规划的性质和任务. 地理学报, 1985, 40(3): 197-206.
[12] 魏心镇, 林亚真. 国土规划的理论开拓——关于地域结构的研究. 地理学报, 1989, 44(3): 263-271.
[13] 刘东海. 基层区国土规划.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14] 吕克白. 国土规划文稿.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0.
[15] 樊杰. 对我国国土规划几个主要问题的重新认识. 地理研究, 1993, 12(l): 56-63.
[16] 樊杰. 对新时期国土(区域)规划及其理论基础建设的思考.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17(4): 1-7.
[17] 毛汉英, 方创琳. 我国新一轮国土规划编制的基本构想. 地理研究, 2002, 21(3): 267-275.
[18] 李成, 李开宇. 21世纪国土规划的理论探讨. 人文地理 2003, 18(4): 37-41.
[19] 欧海若, 吴次芳, 叶艳妹.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土规划编制模式研究. 经济地理, 2003, 23(2): 157-162.
[20] 胡序威. 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 地理学报, 2006, 6l(6): 585-5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