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cott A.(ed.) Global City Reg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 Short J R. Global Metropolitan: Globalizing Cities in a Capitalist Worl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4.
[3] 薛凤旋, 蔡建明. 中国三大都会经济区的演变及其发展战略. 地理研究, 2003,22(5):531~540.
[4] 谢守红, 宁越敏. 世界城市研究综述.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23(5):56~66.
[5] 陆大道. 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6] 刘卫东,樊杰, 周成虎等著. 中国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3.
[7] 金凤君,张平宇,樊杰等著. 东北地区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8] 刘卫东, 陆大道. 新时期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探讨. 地理学报, 2005, 60(6), 894- 902
[9] 方创琳等著. 区域规划与空间管治论.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
[10] 林斐. 推行多极城市群的中部崛起战略. 周绍森、陈栋生主编: 中部崛起论.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253.
[11] 陆大道等著.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480- 490.
[12] 谢守红.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13] Fengjun Jin, Fahui Wang, Yu Liu. Geographic Patterns of Air Passenger Transport in China 1980~1998: Imprints of Eco- nomic Growth,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Network Development.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 2004, 56(4): 471~487.
[14] 周一星, 胡智勇. 从航空运输看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地理研究, 2002, 21(3): 276~286;
[15] 戴特奇, 金凤君, 王姣娥. 空间相互作用与城市关联网络演进———以我国20 世纪90 年代城际铁路客流为例. 地理科 学进展, 2005, 24(2):80~89.
[16] 李国平等著. 首都圈: 结构、分工与营建战略. 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
[17] 刘卫东, 张国钦, 宋周莺.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演变趋势研究. 地理科学,27(5):609~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