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进展 ›› 2002, Vol. 21 ›› Issue (2): 153-162.doi: 10.11820/dlkxjz.2002.02.007
刘玉, 刘毅
收稿日期:
2001-12-01
修回日期:
2002-01-01
出版日期:
2002-03-24
发布日期:
2002-03-24
作者简介:
刘玉(1975-),女,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区域政策。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171028)
LIU Yu, LIU Yi
Received:
2001-12-01
Revised:
2002-01-01
Online:
2002-03-24
Published:
2002-03-24
摘要: 区域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西部大开发战略更要求规范合理的区域政策体系与之配套 ,但是人们对区域政策的概念理解、具体措施和实施效果评价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与混乱 ,尤其是我国在区域政策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无法适应新时期区域及全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图分类号:
刘玉, 刘毅. 区域政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21(2): 153-162.
LIU Yu, LIU Yi . A Review and Prospect on Regional Policy Research[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02, 21(2): 153-162.
[1] 区域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区域政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1996.[2] 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 王一鸣.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4] J·oo sterhaven.D u tch reg ional po licy gets sp atial[J].R eg iona l S tud iesg,1996,30(5).[5] J C Stab ler.Expo rts and evo lu tion:the p rocess of reg ional change[J].L and E conom ics,1968(49):11-23.[6] h ttp:www.un iru le.o rg.cn sym po sium c175.h tm[7]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8] 大卫·李喜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9] 伯尔蒂尔·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0] 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呼唤着新贸易政策吗?[A]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第12期),1994(1).[11] F Perroux.Econom ic sp ace:theo ry and app lication[J].Q ua rterly J ou rna l of E conom ics,1950,64:93-103.[12] 厉以宁.区域发展的新思路[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13] L ai Si T su i-A uch.R eg ional P roduction R elation sh ip s and D evelopm en t Im p acts:A Com p arative Study of T h reeP roduction N etw o rk s[J].In terna tiona l J ou rna l of U rban and R eg iona l R esea rch,1999,23(2):329-344.[14] M artin H art2L and sberg,Pau l Bu rkett.Con trad iction s of Cap italist Indu strialization in East A sia:A C ritique of“Flying geese”Theories of Development[J].Econom ic Geography,1998,74(2):87-110.[15] 李小健.公司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6] 张文忠.日资和韩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区位行为和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1999,19(5).[17] 薛凤旋等.外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新动力——珠江三角洲个案研究[J].地理学报,1997,52(3).[18] 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聚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9] 邹蓝.中西部地区的改革发展与沿海要素西移[J].自然资源学报,1998,13(3).[20] 张晓平.国有大型企业网络变化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2).[21] 马丽,庞效民.区域经济政策的博弈解析[J].地理研究,2001,20(4).[22] 苗长虹.区域发展理论: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4).[23] 庞效民.国际性区域经济合作进展效果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4).[24] 陆大道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5] 张文合,张弘芬.百卷本·经济全书·区域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 陆大道等.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
[1] | 高卿, 骆华松, 王振波, 宋金平. 美丽中国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9, 38(7): 1021-1033. |
[2] | 陈晓红, 周宏浩.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图谱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9): 1171-1185. |
[3] | 廖柳文, 高晓路. 人口老龄化对乡村发展影响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5): 617-626. |
[4] | 李弘毅, 刘永学, 张思宇, 孙超, 孙佳琪. 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南海岛礁资源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1): 1454-1462. |
[5] | 许昕, 赵媛, 张新林, 曾通刚, 夏四友, 谢倩倩, 孙琪. 中国老年地理学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0): 1416-1429. |
[6] | 李富佳. 区际贸易隐含碳排放转移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0): 1303-1313. |
[7] | 张甘霖, 朱阿兴, 史舟, 王秋兵, 刘宝元, 张兴昌, 史志华, 杨金玲, 刘峰, 宋效东, 吴华勇, 曾荣. 土壤地理学的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57-65. |
[8] | 刘敏, 许世远, 侯立军, 杨毅, 周立旻, 陈睿山, 黄燕平, 吴诗雪. 城市自然地理学的理论、实践和发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102-108. |
[9] | 吕一河, 傅微, 李婷, 刘源鑫. 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130-136. |
[10] | 吴绍洪, 高江波, 邓浩宇, 刘路路, 潘韬. 气候变化风险及其定量评估方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28-35. |
[11] | 王甫园, 王开泳, 陈田, 李萍. 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2): 207-218. |
[12] | 贺艳华, 李民, 宾津佑, 周国华, 唐承丽. 近10年来中国城乡一体化空间组织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2): 219-230. |
[13] | 王晓玥, 李双成. 基于多维视角的“城市病”诊断分析及其风险预估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2): 231-243. |
[14] | 秦奇, 成升魁, 李飞, 吴良, 张丹, 陈晓鹏. 1992年以来国内外地缘政治比较研究——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2): 1475-1488. |
[15] | 毛汉英.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创新与区域政策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7, 36(1): 2-14. |
|